![专题3.2 生命与感觉-【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824202/0-1717530274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2 生命与感觉-【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824202/0-17175302743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2 生命与感觉-【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824202/0-17175302743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2 生命与感觉-【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3.2 生命与感觉-【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生命的诞生,走向成熟,动物的生长时期,植物的一生,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感觉世界,耳和听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一 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补充:1、所有的生物(除病毒外)都是又一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分化而来的。
2、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是由一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分化而来的。
3、所有的种子植物、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经分裂、生长、分化而来的。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中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受精的场所输卵管。
⑵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
(3)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4)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
模块二 走向成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女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
3.人的死亡: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最关键是脑死亡。
模块三 动物的生长时期
1.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2.青蛙是变态发育。
3.昆虫的发育类型:
(1)(如:蚕、蝶、蛾、蚊、蝇、蜜蜂等)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如:蝗虫、蟋蟀、螳螂、臭虫等)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 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4.动物的生殖方式: ⑴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⑵无性生殖(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①分裂生殖(代表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细菌);
②出芽生殖(代表动物:水螅、酵母菌)。
胎生与哺乳的意义: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大提高。
模块四 植物的一生
植物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芽会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处,胚根发育成根。
(2)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和双子叶植物(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
(3)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和无胚乳种子。(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
(4)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淀粉遇碘会变蓝。)
种子萌发条件:外因: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内因:活的种子/完整的胚
(6)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胚芽发育成茎、并叶转绿。
(7)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8)、顶芽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的发育,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是顶端优势。
注意:A、顶端优势形成原因:顶端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大,抑制侧芽生长。
B 、如何除去顶端优势:摘除顶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下降,促进侧芽生长
模块五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1.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传粉(豌豆)和异花传粉(棉花),其中较普遍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
2.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虫媒花(桃、月季、橘子)和风媒花(玉米、水稻、杨树);前者主要靠昆虫传粉,后者主要靠风力传粉。
3.被子植物受精过程:
4.植物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子房内的胚珠数决定了果实内的种子数)
胚珠 种子
受精卵 胚
5.为使作物的大多数雄蕊都能得到花粉,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给作物传粉,这种方法叫做人工授粉。
6.植物的无性生殖
(1)孢子繁殖:(如:蕨、地钱、葫芦藓、藻类)
(2)营养繁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
包括:分根、压条、扦插和嫁接等。
(注:营养繁殖的优点 (1)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繁殖速度较快。)
7.接穗能否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是否紧密结合。
8.组织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于无菌状态下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并使其增殖,分化来得到新植株的一种技术手段。
9.组织培养特点:1)新个体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亲本利用率高;3)适用范围广;4)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且诱导变异也比较容易。
模块六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于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细菌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细胞核,只有核区,称为原核细胞。有的细菌外还有鞭毛、荚膜;细菌无叶绿体,一般依赖有机物生活;细菌通过分裂繁殖;
3.真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一般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依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如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出芽繁殖;如香菇等食用菌属于多细胞真菌,通过孢子繁殖;
细菌及微生物滋生的条件:营养、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人们研究出保存食物的方法: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热法。
模块七 感觉世界
1.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
为冷热觉。
2.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受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
3.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①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②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
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③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4.嗅觉的形成:气味(化学物质)→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
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5.嗅觉的特点:①嗅觉中枢适应性(疲劳,老教材的说法,应及时更新)。②不同动物嗅觉的敏感程度不同。 ③嗅觉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④动物对不同的气味敏感程度不同。
6.味觉感受器是味蕾
7.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
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8.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9.主要味觉:酸、甜、咸、苦、鲜;综合味觉有:麻、辣、涩
10.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
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吃到苹果与柠檬的
混合味道
11.随着年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逐渐减少,味觉敏感性也下降(老人口味浓)
注:感觉都形成在大脑中
模块八 耳和听觉
1.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
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2.耳的主要功能:
(1)听觉;(2)保持身体平衡(前庭,半规管:晕车、晕船和航空病—前庭过于敏感)。
(3)两只耳的功能(双耳效应):①收集的音量增大。②辨别声音的方向和位置。
3.眼球与折光系统:
(1)眼球壁外膜:角膜、巩膜(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
(2)眼的折光系统(相当于凸透镜)由角膜、房水、晶状体(主要)、玻璃体组成。
(3)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上面有感光细胞
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昆虫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鲨、蝮蛇
受精方式
体内
体外(水中)
体内
胚胎发育方式
卵生
胎生
卵胎生
幼体发育场所
体外
体内(子宫内)
体内
营养来源
卵黄
母体(主要来源)
卵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1 溶液-【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上的水,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物质的溶解,物质的分离,水的净化和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感觉、声现象——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知识点复习 填空题专练(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室常用分解高锰酸钾, 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