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C卷(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C卷(有答案),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xī shū wū yán shuì mián zhào lìtà bù tǎng ruò wèi jiè biān fú二、 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风号浪( )( )天卷地 人山( )( ) 鸦雀( )( )( )彻云霄 低声细( ) 锣( )喧( )( )( )欲聋(1)仿照画“______”词语的结构,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词语中,“___________”的意思是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瞭亮;“___________”用来形容非常安静。(3)读画波浪线的词语,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简单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篱落疏疏一径深( )A.径直。 B.小路。(2)麦花雪白菜花稀( )A.稀疏。 B.稀有。(3)最喜小儿亡赖( )A.顽皮、淘气。 B.撒泼,蛮不讲理。四、按要求写词句。(1)按要求写词语。形容乡下生活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形容城市生活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形容校园生活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从以上词语中,任选一组写句子。_______________五、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B.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C.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动的。 D.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六、 与下面一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难道三月的桃花水不是春天的竖琴? A.三月的桃花水不是春天的竖琴。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吗? C.三月的桃花水就是春天的竖琴。 D.三月的桃花水怎么会是春天的竖琴?七、“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句子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 A.虽然……但是…… B.即使……也…… C.因为……所以…… D.不管……都……八、按要求写句子。(1)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黄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写一个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写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句子补充完整。__________只要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九、课内阅读。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______中带着几分______ ,显出一派______的农家风光。②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③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______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1)把下面四个词分别填到语段的横线处。(填字母)A.鲜嫩 B.独特 C.华丽 D.朴素(2)语段第①②③句话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一选,填一填。这段话是按照______(时间 空间)顺序写的。第①句话描写了______(门前 屋后)的风光,第②③句话描写了______(门前 屋后)的景物。(4)填一填。第③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句中的“_____”字能让人感觉到春笋迅猛的长势和勃勃的生机。十、阅读综合训练。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节选)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上的鸟窝。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童年的我做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qiú)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③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的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梢的身影。四月的芬芳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④我的童年时代,没有洋快餐,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⑤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⑥我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⑦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①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 )②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2)“我”童年攀树时也“吃过不少苦头”,请用“______”画出“我”吃的苦头。(3)第①段说树枝很细,可能承受不住“我”的重量,可“我”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既写了“我”童年攀树的快乐,也写了攀树时吃的苦头,是为了( )。(多选)A.表现攀树留给“我”的痛苦回忆B.对比突出攀树带给“我”的乐趣C.反映“我”童年生活的艰难D.侧面烘托“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5)短文最后一段中画“ ”的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习作与表达。乡村生活是多么自在舒适、富有情趣,田园风光又是多么迷人!本次习作就让我们写一写与乡村有关的内容吧。要求:①可以写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或者从其他方面了解到的关于乡村的生活、风光、人和事,还可以写自己的感受、体会等。②把想写的内容写具体,表达清楚,注意用上积累的优美词句。③题目自拟,字体端正,标点正确,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一、稀疏 屋檐 睡眠 照例 踏步 倘若 慰藉 蝙蝠二、吼 漫 人 海 无 声 响 语 鼓 天 震 耳 若隐若现 半信半疑 响彻云霄 鸦雀无声 春节庙会上,锣声铿锵,鼓声阵阵,威武的狮子踩着鼓点,上下跳跃,不断变换姿势。三、 B A A四、炊烟袅袅 鸡犬相闻 车水马龙 高楼林立 书声琅琅 欢声笑语 校园生活真快乐,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一片欢声笑语。五、 C六、 C七、 B八、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柿子树像士兵一样排列着。 我 一回家 写作业九、(1)DCBA(2)花、竹、笋(3)空间 门前 屋后(4)拟人 探十、(1) 跃跃欲试 乐此不疲(2)摘桑果时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3)因为谁可以将树上的鸟窝掏了给铁蛋,谁就可以拿到半块焦酥透黄的糕片。(4)BD(5)这句话蕴含了作者对童年攀树的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童年已逝的伤感和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十一、例:乡村生活乡村生活,让人们心驰神往。它自由、美丽,流连忘返,意犹未尽。这里,不见钢铁森林、车水马龙,却又鸡鸭相伴。阳光扫尽负面情绪,令一切都美好。远处小丘传来一声雄健的鸡鸣,朝那望去,只见几只鸡挤作团。再定神一瞧,原来他们在争夺食物呢。它们毛色油亮,羽毛在微风中颤动。只见其中一只扑腾着翅膀,收拢爪子,弹到了石槽后面。脖颈一伸,尖嘴一啄,玉米粒就吃进肚里了。另一只“咕咕”叫唤,将半个身子扎进食槽,却不慎跌入,令我哈哈大笑。这里的一切都充满活力,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在这里,不仅动物活力四射,景色也如诗如画。来到一处平原,这里的风光使我惊叹不已。看那水,清澈无比,波光粼粼;闻那风,缥缈虚幻,清香舒服;摸那草,浓密柔软;听这鸣,神清气爽。将自己投入自然,感受自然,才是乡村最大的妙处。乡村生活,滋润了我的心灵,流淌在我的笔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