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B卷(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B卷(有答案),共7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zhǎ yǎn nài hé jié rán fèi téngzī gé fěn suì rǎn gāng làng màn二、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腊月 眨眼 浪漫 B.自已 伴嘴 热气腾腾 C.染缸 肿涨 彩绘 D.姿格 打搅 地广人希三、恰当解释我会选。簇:①聚集。②聚集成的团或堆。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成堆的东西。(1)孩子们簇拥着乐队老师走进少年宫。________(2)炎夏,花园里花团锦簇,分外娇艳。________(3)一进院,一簇菊花引起我的注意。________四、照样子,写词语。(1)例:各种各样(各×各×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例:糊糊涂涂(AABB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例:哄堂大笑(形容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写的文章如高山流水般自然流畅,受到人们一致好评。 B.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地为他们辅导。六、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B.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 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D.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七、 填入下面语段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 买各种玩意儿, 买杂拌儿,其次才是买爆竹。过年期间,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 紧张。他们必须要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 A.无论……都…… 即使……也…… B.既然……就…… 虽然……但是…… C.不是……而是…… 不仅……也…… D.不仅……还…… 因为……所以……八、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花生仁的外皮没有了。(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①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____,都是____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写一段描述“哭泣”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阅读短文片段,回答问题。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 zhì)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ū pù)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chuán zhuàn)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1)用“___”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照样子,写词语。各式各样(ABAC式)_____ ______ _______(3)在文中方框里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4)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其中描写灯数量多的词是____________,描写灯种类多的词是____________;写灯数量多、种类多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十、课外阅读。花灯(节选)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又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 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弄枪。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了。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就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1)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是_______。(2)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的特点是_______。(3)花灯是真正的艺术品,选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体现出来的。(4)用“____”在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5)作者在选段中介绍了哪些花灯?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习作表达。你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也可写你参加一种风俗活动的经历。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的实际体验,做到主次分明、重点部分详细写。 (参考答案)一、眨眼;奈何;截然;沸腾;资格;粉碎;染缸;浪漫二、 A三、 ① ② ③ 四、各形各色 各行各业 各家各户 整整齐齐 安安静静 来来往往 捧腹大笑 开怀大笑 眉开眼笑 五、 C六、 A七、 C八、(1)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院中的桂花。 (2)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 (4) 相近 全部 避免重复,使语言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 示例:素不相识的人们都前来为烈士送行。望着消防战士的遗像,一位年长的大妈掩面哭泣,一位男青年抱头痛哭,一位年轻的女孩忍不住伏在妈妈的肩膀上,泣不成声。 九、(1)jié chì pù zhuàn(2)有声有色 自由自在 虎头虎脑 (3): , , ; 《 》 《 》 , 。(4) 几百盏 各式各样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十、(1)上元节(灯节)(2)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但是没什么文化内容。(3)形状 材料 样式 (4)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5)作者介绍了纸灯笼、绢灯笼、纱灯笼、玻璃灯笼、宫灯、仿动物灯、“气死风”灯。我喜欢仿动物灯,因为我喜欢各种动物。(6) 吃到钱物的人今年有格外好的运气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 (7)时间顺序。 先介绍春节和元宵节的食俗,接着介绍夏天端午节、秋天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食俗,最后介绍冬天除夕的食俗。十一、习作例文: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节日。屈原的为国投江自尽,得到人民的缅怀,便有了这个节。它的别称也颇具诗意,如当五汛、浴兰节、菖蒲节、龙日节等。它处夏日,一个燥且热的时节,于我却显得静且凉。在我的记忆中,端午总是青色的。这种记忆很抽象,但是每次一想到它,一个青色的世界就会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孩子们脖前挂着的鸭蛋,青的淡雅且清新。河边杨柳的青色也是嫩嫩的,朝气蓬勃。河水则青得更为深沉稳重,浓墨重彩一点了。龙舟同样也有青色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粽子在进锅前同样绿的活泼,蒸熟后的青带上了些许暖色调,使人很有食欲。提到了粽子,正好也该讲讲。粽子是一种传统节日食物,只有端午时才会有。我们家的粽子,每年都是我爷爷亲手做的。他每次都会准备好最大的碗盛那洁白可爱的糯米,旁边的盆里盛着水,浸着翠青色的粽叶。我最爱看将糯米填好后往内塞馅的过程,在白白净净的糯米中藏着一小块宝藏,或是一块红艳似血而又像蜜一般的枣,亦或是一块香味浓郁滋滋冒油的猪肉。包好进锅,蒸煮后开锅时漫开的蒸汽,满满的都是幸福。划龙舟也有趣,每年我都会去看秦淮河的龙舟比赛,十分热闹。岸边虽算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是算得上人多的了。划龙舟的人们喊着号子,配上擂鼓的声音,气势磅礴,颇有力量感。这就是端午节,我热爱的那个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