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01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0分)
    (1)爱国是永恒的话题。曹刿因“ , ” (《曹刿论战》)而主动“请见”,献计献言。辛弃疾的“ ,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愿望。
    (2)学校举办“我爱记诗词”比赛,用意不在评出奖次的高低,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 , ”,学校的真正用意在于让同学们认识诗词的美,让同学们在诗词中感受王维笔下“ , ” (《使至塞上》)的“千古壮观”的塞外风光,欣赏苏轼眼里“ , ” (《饮湖上初晴后雨》)如“绝色美人”的西湖美景。
    2.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
    《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离骚》尤其是千古流传的杰构。他是个富于感情的人,那一腔è抑不住的悲愤,随着他的笔奔迸出来, “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只是一片一段的,没有篇章可言。这和人在疲倦或苦痛的时候,叫“妈呀!” “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叫叫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什么组织的。篇中陈说唐、虞、三代的治,桀、纣、羿、浇的乱,善恶因果,历历分明;用来讽刺当世,感悟君王。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 “zhǎn 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他又将贤臣比作香草。 “美人香草”从此便成为政治的譬喻,影响后来解诗作诗的人很大。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è( )抑不住 奔迸( ) 譬( )喻 zhǎn( )转反侧
    (2)《离骚》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请根据选段进行概括(两点即可)。 (4分)
    (3)请你根据对《经典常谈》的理解,补全下面对话。 (后两空填选项)(4分)
    丁老师: 《经典常谈》共 篇,全书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其中《周易》《尚书》属于“经”, 《离骚》 《九章》属于“ ”。
    小明:丁老师,应该怎样阅读《经典常谈》呢?
    丁老师:整本书涉及面较广,我们不妨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如果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 》。
    小明:我对司马迁比较感兴趣,想了解他的人生经历。
    丁老师:那你可以阅读《经典常谈》中的《 》。
    A. 《四书》第七 B. 《战国策》第八 C. 《史记》《汉书》第九 D. 《诗》第十二
    3.某中学以“劳动进校园”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3分)
    (1)【劳动目的我宣传】下面是小明同学摘抄的一则宣传材料,请你帮他修改。 (6分)
    【甲】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析, “劳”字同“勞”,由“力、一、火”三部分组成, “力”代表力气、用力, “一”象征房屋, “炊”意指光明、温暖和希望。 “勞”字本义为向上用力,意涵用力做工方能有所获,引申为劳作可以创造美好愿景。 “动”字同“勤”, “動”由“重”和“力”两部分组成,本义为发力起动, 引申为很用力地负重劳作。 【乙】故“劳” “动”合义,意为 ,象征人们通过辛劳付出、勤劳工作,能够走向光明、感获温暖、收获希望。
    【丙】综观历史文献, “劳动” “劳作” “辛劳” “勤劳”等诸辞,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②请结合语境,在【乙】处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2分)
    ③【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2)【劳动意义我探究】探究下面的名言,用自己的话概括劳动的意义。 (3分)
    材料一:看啊!世界不是劳动的艺术品吗?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 ——邓中夏
    材料二: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 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材料三:不管是什么人,应当从事劳动,汗流满面地工作,他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的幸福,他的欢乐就在于此。 ——契诃夫
    (3)【劳动价值我实践】学校为同学们开辟了一片实践基地,让同学们种植蔬菜或花卉,请仿照示例为它命名,并解说你的创意。 (4分)
    示例:命名:蔬乐园,创意:来源于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中的“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用“蔬乐园”命名,既点明此处种植的是蔬菜,又能体现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的快乐和收获的满足。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春天的芽儿
    刘云
    ①我的家乡在陕南。家乡的人们,说到春天的好、春天的味道、春天的气息,总是要从最早点亮春天的嫩草芽儿说起。草、叶构成家园,离他们最近,伸手可及。
    ②城里的超市里、餐桌上刚出现香椿的时候,乡下人已经吃这种时令菜吃得满面红光。但他们不叫它“香椿”,叫它“春芽儿”,就像谁家添了一小儿。我们那儿的乡下,小名都带“儿”字,草娃儿、明娃儿、狗娃儿……这些活蹦乱跳的乡土小名儿,叫起来喜兴。陕南乡下人把椿树叫“春树”,把香椿叫“春芽儿”,好叫好听。这鲜活的词,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草木气息,在春天里叮叮作响。
    ③椿树在乡下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怎么可能没有椿树呢?这就像只要是村庄,就不可能没有菜园子、篱笆、猪圈、鸡笼一样。只要有树,十棵里一定有三五棵是椿树。椿树在生长吃食的树木里发芽最早,比桃树早,比李树早,比樱桃树早。它们一年年地生长着,像是约定好了似的,一到早春,就用树梢顶上那一簇簇淡金的芽儿为乡人送来春天的消息。
    ④艳阳高照,色彩渐渐明丽的乡村通体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该“吃春”、晒太阳、拆洗被盖了,趁晴好的天气下地,换一身鲜亮的衣裳走人家。这时,在乡下深吸一口气,让人想到井水的清冽、炒黄豆的香味、刚采摘的小葱和芫荽散发的香气……香椿的加入,让春天的味道更加浓郁了。
    ⑤这一把春芽儿,闪着油绿的光,它们是那么鲜嫩,水灵灵的,仿佛有生命。它们在看你,就像刚出生的小娃儿望向娘,又像毛茸茸的小鸡崽儿从蛋壳里钻出来望见天光。它们望进你的灵魂里去,让你心里泛起潮汐,想起很远的童年,想起这片土地上的安宁、富饶。
    ⑥春芽儿从椿树枝头被采摘回来,过清水,切得细碎,加鸡蛋,过清油,大火爆炒,用煎饼卷起来吃,就米饭吃,那难以形容的香气直冲你的脑门儿。或用开水焯,加芝麻油凉拌,在咀嚼、吞咽间,仿佛感知到了春天万物的萌动。
    ⑦在春芽儿变成“春姐儿”以后,椿树退为风景,春天的另一茬芽儿——地米菜从潮湿的泥地里拱出来,它们几乎是紧贴着春芽儿离去的脚后跟到达的。 “地米菜”就是荠菜,这是陕南的亲切叫法。在陕南人的眼中,这春天冒出的芽儿,可以与雪白的米相媲美,是地下的米、泥里的米。只要有一锹土,地米菜就能长出来。在冬荒的地里,地米菜攒足了劲儿,等待合适的时机发出芽儿来。米儿蒿、苋菜、旱芹、野油菜这些同样著名的春天的野菜,都还没到出土的时候,地米菜就早早地从泥土里冒出来——从灰枯的老叶老梗间,冒出一星、两星,而后形成一片、一层、一地。地米菜初发的芽儿嫩白如米,在黄土地上绣出一片星光。它们用米一般的形态、米一般的清香,把乡下的“吃春”掀起又一个高潮。入口的地米菜,绵软而又耐咀嚼,像米面。用地米菜包饺子是上好的吃法,母亲把它切碎了加上鸡蛋或豆腐,再加入香油,调成馅,同时也掺进了浓浓的母爱。
    ⑧春芽儿、地米菜,以及米儿蒿、野油菜、鸡脑壳、葛花、棕米、榆钱儿,这些春天的芽儿像乡人永远的亲戚,年年现身,为朴素的乡村生活增添了色彩。在乡下吃了多年的野菜,如今每到春天,我就会想起它们,想念那些“吃春”的日子。
    ⑨到城市郊外的农田里、马路边、河岸上,到阳光最明亮最温暖的地方,亲手采摘那寄寓着乡愁的叶和草,将它们烹为美食,细心品味,耳际便似乎响起了春野的风声、水声——这才算是真正走进了春天。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4月19 日15版,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春天的芽儿”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也点明了写作对象,暗含主旨。
    B.陕南乡下人把香椿叫“春芽儿”,是因为好叫好听,草木气息浓厚。
    C.地米菜初发的芽儿嫩白如米,在陕南人的眼中,它是地下的米、泥里的米。
    D.本文的语言流畅清新、朴实无华,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2024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2页 共4页5.选文依次写了春芽儿和地米菜,请加以比较,完成下面表格。 (4分)
    6.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4分)
    它们在看你,就像刚出生的小娃儿望向娘,又像毛茸茸的小鸡崽儿从蛋壳里钻出来望见天光。
    7.在第⑧段中,作者说春芽儿、地米菜为朴素的乡村生活增添了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6分)
    8.小明同学要把本文作为课文的拓展阅读,下列两篇课文哪一篇最合适?请你从写作手法和主题方面去说明理由。 (6分)
    A. 《白杨礼赞》 B. 《昆明的雨》
    [二] (16分)
    材料一:
    《咬文嚼字》编辑部12月4日在沪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搭子、显眼包、村超、多巴胺××、特种兵式旅游等入选。
    综观“年度十大流行语”,不难发现今年的流行语集中反应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比如“新质生产力”,它代表着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双向奔赴”,无论是用于个人还是用于国家,都体现出人们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携手奋斗。 “特种兵式旅游”凸显出文旅消费持续复苏回暖下人们积极的生活、精神状态。
    原指“年度十大流行语”,即网络用语中,筛选出来范围扩大,对社会人事某种活动的同伴皆泛称“落子””,它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关系模式。再如“显眼包”, 。这些变化,展现出人们强大的语言创新能力。
    从“年度十大流行语”中还不难发现,我国语言文字“正在从精英创造时代进入大众智慧时代”,这也是不可阻逆的潮流。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它受到人们追捧,这也是它充满活力的标志。比如“多巴胺”,它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巴胺穿搭”走红后, “多巴胺”引申出快乐因子的含义, “多巴胺景区” “多巴胺饮食”等,让社会充满着阳光。
    (选自《宁波日报》,《“年度十大流行语”彰显社会发展活力》,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在近日一项媒体调查中,1333 名受访青年里,超半数感觉自己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者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今天的年轻人果真“词穷”吗?且看互联网上, “yyds” “秦酷辣”等新词一个接一个, “5G冲浪都跟不上年轻人造梗的速度”。更不说五花八门的表情包已成聊天必备,群友时而“斗图”,很是热闹。可一旦互动对象与对话场合一换,情况就迥异了:想发个
    2024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3页 共4页
    有文化的朋友圈,却不知从何写起;走亲访友来句吉祥话,也要吭哧半天;课业汇报、公开演讲,更是磕磕绊绊、底气不足……作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群体,年轻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俏皮式、圈层化、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显然并不适用于很多线下场合。
    某种程度上, “词穷”背后,正是互联网语言对现代汉语典范表达的侵蚀。诚然,网络流行语也好,表情包也罢,都是当代语言表达的一部分,但“用进废退”,倘若使用者“厚此薄彼”,过度沉迷于网络表达,就容易出问题。一些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借助网络热梗、表情包等进行戏仿、娱乐乃至建构彼此的世代与身份认同,规范性、逻辑性和书面化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会弱化。正如网络搜索愈加便捷,找资料、作策划、写报告“一键直达”,也会带来传统的以抄写记诵与理解应用为基础的学习方式的萎缩……恰如一位中文系教授所提醒的,网络语言丰富但也简化了我们的语言, “不假思索”地使用流行语,会钝化我们的感受,让人产生某种惰性,不自觉加入语言的“假面舞会”。
    (选自《北京日报》,《拿什么拯救“文字失语症”》)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年度十大流行语”表明我国语言文字“正在从精英创造时代进入大众智慧时代”。
    B.根据材料二的饼形图可知,使用网络“热词”进行交流已成为普遍现象。
    C.在近日一项媒体调查中,大多数人感觉自己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
    D.虽然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都是当代语言表达的一部分,但不能过度沉迷于网络表达。
    10.你对“显眼包”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
    链接材料: “显眼包”流行,部分得益于快手某网红主播。在直播中,该主播的一些出格行为和互动让粉丝们纷纷用“显眼包”来形容。 “每个物种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显眼包。”这个词通过戏谑和夸张的方式,赞美那些敢于展示自我、不惧他人眼光的行为。
    11.材料三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分)
    12. “网络流行语”是否该提倡?请结合所给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6分)
    [三](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管燕①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 “子孰而②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 “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③对曰: “士三食不得屡④,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⑤糅⑥岁以所变薄哲学士力得不得以为缘。。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管燕:齐人。②而:能。③田需:战国魏人,官魏相。④餍:满足。⑤下宫:后房的美人。⑥糅:混杂。⑦毂:绉纱类丝织品。⑧缘:衣边上的镶嵌。⑨责:求。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2)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3)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 赴: (4)管燕连然流涕曰:涕: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
    1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16. 结合【甲】【乙】两文,说一说如何对待人才。 (4分)
    三、作文(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如果生命是一粒种子,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用它的所有力量努力使自己茁壮生长,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够绽放生命的精彩。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请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与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4)不少于600字。
    2024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4页 共4页野菜名
    比较点
    (1)
    长势
    味道(口感)
    (2)
    香椿
    春芽儿
    闪着油绿的光,鲜嫩、水灵灵
    (3)
    切碎加鸡蛋爆炒或开水焯后加芝麻油凉拌。
    荠菜
    地米菜
    (4)
    绵软、耐咀嚼
    切碎了加上鸡蛋或豆腐,用来包饺子。
    2024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1. (10分)
    (1)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2)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共10分。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 (12分)
    (1)遏 bèng pì 辗 (共4分。每空1分)
    (2)①结构松散(或没有篇章可言);②多用譬喻;③讽刺委曲。
    (共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
    (3) 13 集 D C (共4分。每空1分)
    3. (13分)
    (1)①将说文解字两侧的双引号改成书名号;②示例:下力气劳作,即能有所创获;③删除“等”或“诸”。
    (共6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幸福和快乐。 (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示例:命名:落英园,创意:来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用“落英园”命名,富有文化气息,不但点明这里种植的是花卉,还表明学生能在基地里欣赏花卉,提升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共4分,命名1分,创意3分,符合题意即可)
    二、(55分)
    [一] (23分)
    4.(3分)B
    5.(4 分) (1)叫法 (2)吃法 (3)香气浓郁 (4)冒出一星、两星,而后形成一片、一层、一地
    (共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6.(4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2分),赋予春芽儿以人的灵性,并把春芽儿比作刚出生的小娃儿和毛茸茸的小鸡崽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芽儿鲜嫩、水灵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芽儿的喜爱之情(2分)。 (意思对即可)
    7.(6分) (1)让春天的味道更加浓郁了,让人们仿佛感知到了春天万物的萌动。 (2)让人们心里泛起潮汐,想起很远的童年,想起家乡土地上的安宁、富饶。 (3)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共6分。每点2分,符合题意即可)
    8.(6分)示例:选 B,选文与《昆明的雨》在写作手法和主题方面有相同之处(2分)。本文主要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通过写春芽儿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寄寓着浓浓的乡愁(2分); 《昆明的雨》也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由“昆明的雨”引出雨季有代表性的菌、果、花、树等,由此来抒发对昆明的民风、人情,宁静生活的怀念(2分)。 (符合题意即可)
    [二] (16分)
    9.(3分)C(解析:大多数人应为大多数青年。)
    10.(3分)示例:原指一个人行为出格,后来,这个词却演变成褒义词,用来形容那些敢于展示自我、不惧他人眼光的行为。 (意思对即可)
    11.(4分)举例论证。作者列举一些年轻人过度沉迷于网络表达,规范性、逻辑性和书面化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会弱化的例子,论证了某种程度上,互联网语言会侵蚀现代汉语典范表达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共4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3分,意思对即可)
    2024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页 共2页12.(6分)示例一:应该提倡。那些从网络用语中精心筛选出来的“网络流行语”集中反应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社会生活语言发展的关注,展现出人们强大的语言创新能力,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新颖,紧跟时代潮流。示例二:不应提倡。有些“网络流行语”难以理解,制造社交屏障;损害现代汉语的规范和美感,误导孩子的语言认知;网络流行语俏皮式、圈层化、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并不适用于很多线下场合;过度使用流行语,会钝化我们的感受,让人产生某种惰性,造成“文字失语症”。
    (共6分。先表明观点,后说明理由,每点2分,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三] (16分)
    13.(4分) (1)同“饲”, 喂 (2)才能、才干 (3)奔走 (4)眼泪
    (共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1)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而且财货是您所看轻的,死是士人所看重的。 (共6分。每小题3分,意思对即可)
    15.(2分)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每处1分)
    16.(4分)要重视人才,善待人才,积极发掘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自己本领的平台。
    (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课外参考译文】
    管燕得罪了齐王,便对他的左右亲近说: “你们有谁能为我到诸侯中去奔走一番呢?”左右亲近没有一个人回答。管燕伤心地流着泪说: “可悲啊!士人为什么那样容易得到,却这样难以使用啊?”田需回答说: “士人在您这儿一日三餐还吃不饱,您养的鹅、鸭,饲料却吃不完;您的后宫仆妾穿着都是绫、罗、绸、缎,而士人想用它们做个衣上的沿边儿也不可能。而且财货是您所看轻的,死是士人所看重的。您不肯把您所看轻的财货送给士人,却要求士人以他们所看重的死为您效劳,这不能说士人容易得到却难以使用啊! ”
    三、(55 分)
    17. (55分) 作文评分标准
    说 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
    评卷要求: (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
    (2)两人所评同一篇作文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评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
    卷面书写(5分)
    卷面书写评分标准
    2024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2页 共2页项目
    等 次
    一等
    (55~48分)
    二等
    (48~39分)
    三等
    (39~30分)
    四等
    (30~21分)
    五等
    (21~0分)
    )(
    分数
    30~26分
    26~21分
    21~16分
    16~11分
    11~0分
    评分标准
    文章切题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中心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
    表达(い分)
    分数
    25~22分
    22~18分
    18~14分
    14~10分
    10~0分
    评分标准
    表达方式运用得当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运用不当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5分
    4~3分
    2分
    1~0分
    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②字体端正、匀称;
    ③标点、格式正确;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①有错别字;
    ②字迹清楚;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④卷面整洁。
    ①错别字较多;
    ②字迹较清楚;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④卷面较整洁。
    ①错别字多;
    ②字迹潦草;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
    ④卷面脏乱。
    相关试卷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共4页。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万吨,人们对月亮真相充满好奇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4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