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27504/0-17175797582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27504/0-1717579758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27504/0-17175797583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27504/0-171757975836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27504/0-171757975840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27504/0-17175797584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27504/0-171757975845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27504/0-171757975847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生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内容,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端午美食,端午文明民族财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了解端午节二、端午节的故事三、端午的文化意义四、端午节送安康不说快乐五、端午节给我们的启示
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包裹而成
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
端午节故事1:曹娥寻父尸
端午节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故事2:伍子胥的忌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国人,父兄都被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队伍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故事3:纪念屈原
端午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罗河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忧伤,纷纷涌到泪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
据说白蛇精白娘子迷恋上了凡人许仙,白娘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不做任何坏事,她和许仙结为夫妇,一直过着美好的生活,不久便生儿育女。可是有一天,有个叫法海的坏和尚一心想拆散他们一家,就把许仙骗上了山,对他说,他的娘子是一条白蛇,在端午节的时候,给她喝雄黄酒,她就现出原形来。正如法海所说,许仙给白娘子喝下雄黄酒后,白娘子立刻变成一条巨大的白蛇,扭动着身子。这下许仙竟然被吓死了。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去盗仙草,一路上山高路远,凹凸不平。爬到山顶时,山神来和她决斗,白娘子和他打得你死我活,遍体鳞伤。历经千辛万苦,白娘子终于拿到了仙草,救活了许仙。狠毒的法海见还没拆散他们,又把许仙骗来,给他一个圈子,让他在白娘子梳头时,戴在她头上,会保她平安的。毫无警备之心的许仙真的照办,他把圈戴在白娘子头上,白娘子就被收了进去,关在雷峰塔内。。。
一是通过端午节铸造中华民族凝聚力。端午节是全世界华人的节日,通过纪念屈原等一系列活动可以培养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人们的敬祖意识、亲情意识、家庭观念、爱国精神,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二是通过端午节促进和谐社会建构。端午节体现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赛龙舟、吃粽子、走亲访友、外出游玩不仅使人们亲近自然,身心放松,也使人们增强了亲情、友情,爱情,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科技发达,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端午节可以使人们树立“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端午节唤起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端午在自然节气上虽曾被视为“恶日”,但中国人却有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依靠自己的智慧战胜邪恶,从而化凶为吉,化恶为善,化丑为美。过去端午佩饰中的健人、豆娘、艾虎、画额、长命缕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的美的事物。今天,人们依然需要美的生活,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美之心,就会用双手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好世界。
端午安康是平安健康、生活安稳的意思,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人的端午节。在传统节日里,端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五月五日一直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这一天五毒出动,瘟疫横行。所以这天人们会做一些事情,防病避疫,驱邪禳灾在这样一个祈求平安健康的节日里,祝愿别人安康,自然更应景一些。
防病驱疫,护佑健康。每年端午前后,雨水增多,气温攀升,是各类毒虫爆发的时节。民谣里讲:“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毒不是什么猛兽,而是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它们在这个时节大量繁殖出现,咬人伤人,甚至传染疾病。为了自身的健康,古人选择用草药驱虫防病。《岁时广记》里讲:“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人们选择上山采药,主要是艾草和菖蒲,把这两种草药融入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挂上艾草做的香囊,吃艾草煮的鸡蛋,房子外挂上菖蒲。还有就是用艾草煮水洗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端午沐兰汤。苏轼当年被贬惠州,只有朝云陪伴左右。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洗沐兰汤,朝云也不例外。苏轼说:流香涨腻满晴川。满城人家洗浴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端午沐兰汤,净身也静心。洗去身上旧尘,留下一室余香。除了艾草和菖蒲,还要喝雄黄酒。我们熟悉的许仙和白娘子故事里,就有端午饮雄黄酒这个习俗。许仙怀疑白娘子是蛇精化人,于是在端午节这天劝白娘子喝下雄黄酒。白娘子无法推辞,最终显出原形。人们还会用雄黄酒写“王”字在孩子身上、额上。也是希望可以让孩子躲避毒虫,护佑健康。端午节的习俗都是为了祛毒禳灾而生,是古代的“防疫日”。
祭祀先人,感恩上苍。端午节不祝人快乐,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它本身是一个祭祀节日,所以庄重和严肃。端午节有个非常重要的习俗是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屈原。唐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一心为国,却被小人中伤,被国君流放。后来楚国被秦灭亡,屈原不愿苟活,抱石投于汨罗江。屈原死后,百姓聚集在汨罗江边凭吊。渔夫划着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所以有了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为了保护他的尸身不被鱼虾啃噬,于是向江河里投放饭团。担心饭团被蛟龙吃掉,于是用树叶包裹饭团,这才有了现在的粽子。王国维在《文学小言》讲:“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屈原哪怕没有留下《九歌》《离骚》,单凭人格,也足以名传千古。有的人虽然活着,但是道德败坏,就如已经死了一样没有人格价值。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的高尚品格,代代相传。屈原离去千年,精神仍在,而屈原也让端午这个节日本身,多了几分深沉的意味。粽子除了纪念屈原,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是感恩自然。端午节在芒种时节,正是粮食收获的时候。人们把收获的粮食,当成是自然的恩赐与馈赠。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吃,而是感恩自然,感谢天地。粽子,是最重要的祭祀之物。一方面是感恩,一方面则是祈祷。感谢大自然的赠与,感谢大地生养万物,养育万民,祈祷明年的丰收与富足。这种对大地与自然的感恩,让中国人养成了安土重迁,安于土地的观念。加上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推崇,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情怀。也正因此,端午节得以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起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消灾延福,祈愿平安。
相传唐朝黄巢起义的时候,遇到一个妇人。妇人抱着一个大孩,牵着一个小孩逃难。黄巢很奇怪,就问:为什么抱着大的,牵着小的呢?妇人说:大的孩子是大伯家唯一活下来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舍弃自己的孩子。黄巢听后深受感动,于是告诉妇人,只要把艾草、菖蒲挂在门上,黄巢就不会上门了。妇人回去之后找来菖蒲挂在门上,并且把消息告诉左邻右舍。第二天刚好是端午节,黄巢军入城,发现家家户户都挂着艾草和菖蒲。为了信守承诺,黄巢选择主动退去。于是后来每年端午,大家都把艾草、菖蒲挂在门上,以求安宁。因为传闻艾草、菖蒲有辟邪的功效。民间甚至说:“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把它们视为和桃木一样的辟邪吉物。除了挂艾草、菖蒲之外,民间还有画钟馗的习俗。相传唐玄宗染病一月,梦到一只小鬼争抢皇帝的东西。突然窜出来一个自称钟馗的黑大个,把小鬼吃了。唐玄宗梦中惊醒,病却也因此好了。赶忙找来吴道子,把梦里的事情告诉他。吴道子画笔一挥,画出的钟馗竟然与玄宗梦里的别无二致。此事传出后,人们纷纷在端午节绘制钟馗图以求平安。把它挂在墙上,门上,各路妖魔退避,人心里也顿时安定不少。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给孩子戴上长命缕,穿上端午吉服。朋友之间互相赠送扇子、相约射柳。直到今天,很多节俗依然在传承、延续。为平淡的生活增添光彩,为平常的日子增添意趣,带给我们一份心安和慰藉。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提高对端午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端午文明:我了解我参与
▶参加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亲自感受浓郁特色。▶参加端午节的粽子制作活动,感受劳动的喜悦。▶参加端午节趣味知识竞赛,全面了解端午节。
端午文明:给我们的启示
▶坚持每天学习、写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每天阅读,用阅读滋养心灵。▶坚持按时作息,每日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端午节(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节日来源,PART01,节日别称,PART02,节日习俗,PART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端午节(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诗选,端午节由来与传说,PART01,端午别称,PART02,PART03,PART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端午节”-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端午节介绍,端午节别称,端午节纪念历史人物,端午节民间活动,龙舟竞渡,菖蒲蒜头,写符念咒,打马球,沐兰汤,端午节配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