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件多份
- 《春江花月夜》课件7 课件 1 次下载
- 《春江花月夜》课件5 课件 1 次下载
- 《春江花月夜》课件2 课件 0 次下载
- 《春江花月夜》课件1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 将进酒课件5 课件 1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图文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今评说,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思妇怀远图》,思妇怀远,景情交融,思妇怀远相思无着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 流畅诵读,感悟诗歌。 2. 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3. 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在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
这些意象构成了哪些图画?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春江花月图上“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意境,并体会意境特点及内蕴。
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 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月色溶溶,如凝霜朦胧。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
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意境?
壮丽高远、幽美恬静、空灵梦幻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月下沉思图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这是一幅高远澄澈宁静凄迷的图画。
2.此景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思考?
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引发诗人对人生的观照,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有待无穷的惆怅之情。在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泄着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鸿雁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
月徘徊 眷顾妆镜台 为谁而妆卷不去 执着拂还来
“卷”与“拂” ——表明思妇不堪思念之苦,徒做无奈而且无用的挣扎“不去”“还来” ——是月光的执着,更是相思的执着
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把苦苦相思表现的淋漓尽致,意味深长 。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 ,愁思无法排遣,船上的游子和楼台上的思妇都看到那轮明月,虽互相思念却彼此音信不通。
思妇希望化作一缕月光,飞流到亲人身边,去抚照远方的亲人。但这不可能,于是幻想委托雁儿、鱼儿为自己捎信。这是一幅轻曼如烟、柔婉似水的怀远图。 抒写了缠绵悱恻、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情.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明月坠入沉沉海雾中(移动镜头),而游子、思妇依旧天南海北。思妇无奈地叹息:不知在这么美好的明月之夜,能有几个游子趁月而归呢?只见多情的明月余晖,带着人间纷乱、复杂和激荡的思情,洒满在江边的花树上。
(3)游子思归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 (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流掉了游子思妇的青春和幸福,实在是辜负了这大好的“春江花月夜”!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凄苦寂寞之情。(3)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4) “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何作用?虚实结合,这四句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愁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
落花春去 落月
春江花月夜——与开头呼应
梦境即心境——花已落,春已过, 月复西斜而游人难归——那江水流逝的是青春年华 那落花和落月显示的是衰败和凄凉此情此景让游子思妇何以忍受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如何把握“摇情”二字?这结句的“摇情”──描摹出了游子那摇人心旌的如梦似幻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作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动神迷。使无形的感情真实可感。
皓月已降,光影沉重——更沉重的是望眼欲穿的心境海雾迷蒙——弥漫的是心中无法驱散的惆怅路无尽头——延伸的是不绝如缕的相思和期盼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寂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
小结: 诗歌融入了自然的景、宇宙的理、人间的情。一洗六朝以来、流毒于初唐的宫体诗空洞艳俗之风,意境开阔高远。
清丽 澄澈 空明 朦胧 深邃 奇妙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意境。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春江月夜的美景江畔月下的沉思因月而起的情思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 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这首诗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
是一轮明月,成就了春江月夜如诗如画的美景;是一轮明月,引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无穷感慨;是一轮明月,平添了思妇游子的几多愁情! 一轮明月艺术地倾注了诗人全部的情感和思想。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杨柳岸,晓风残月。明月: 人生短暂——历史长河 (时间) 人类渺小——浩渺宇宙(空间) 人生的愁绪与爱情
1.思乡怀亲之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2.清幽雅致之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3.凄清孤苦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4.时空永恒之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南乡子》
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
人生短暂——历史长河 (时间)
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 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
、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
盛唐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是历来为人们广泛传颂的上乘之作,试与本诗对照,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远,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今评说,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示范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古今评价,课文朗读,解读文题,整体感知,月生升,月下之思,人生短暂宇宙永恒,月下之情,思妇怀远游子思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春江花月夜教学演示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