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财产关系,最基础,民法的基本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2.了解各种人身权利的内容与法律保护,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核心点一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1)含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共7编。其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民事法律关系(1)含义: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3)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特别提醒】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则因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3)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1.含义: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特别提醒】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习俗”的简称。公共秩序是指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善良习俗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习俗。公序良俗原则是对自愿原则的限制。虽然民法允许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当事人自愿实施的行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考向1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典例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确侵权责任目的在于制裁侵权行为,维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③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之间的利益④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明确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之间的利益,而不是制裁侵权行为,①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②错误。
考向2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典例2] (2023·湖北选择考)甲、乙毗邻而居,二人因琐事多次争吵,关系交恶。甲为泄愤,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噪声和热浪导致乙无法开窗通风透气。乙找甲交涉,要求其移除,甲辩称:“我是安装在自家的外墙上,又没有侵犯你的地盘,嫌吵你可以关窗。”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甲的行为( )①违反了民法的绿色原则 ②违反了民法的诚信原则③侵害了乙的所有权 ④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所以并无不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甲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噪声和热浪导致乙无法开窗通风透气,违反了民法的绿色原则,①正确,②不选;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甲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排放噪声和热浪,侵害了乙的所有权,③正确;甲虽然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权,但也侵害了乙的所有权,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因此甲的行为违法,④错误。
核心点二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1.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2.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3.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方法技巧】“三步法”解答关于维护人身权利的试题第一步——判断某民事主体的行为是否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或者某权利人的人身权是否受到了侵害。第二步——判断该民事主体侵害了他人的哪些人身权,或者某权利人的哪些人身权受到了侵害。第三步——判断实施侵权行为的民事主体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名誉隐私不可侵
【特别提醒】 人身权利
考向3 生命健康俱可贵[典例3] 沈某路过未设置警戒线和提示语的建筑工地时,被高空抛下的建筑废料砸中摔倒致残。经查实,建筑废料是35楼的韩某抛下的。人民法院经审理并当庭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同时工地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 )A.韩某侵犯了沈某的生命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B.韩某侵犯了沈某的健康权,应当承担违约责任C.韩某侵犯了沈某的健康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D.韩某若不服,可以在一审判决生效前申请再审
[解析] 材料中韩某侵犯了沈某的身体权、健康权,而不是生命权,韩某理应承担民事责任,C符合题意,A、B不选;韩某若不服,应在一审判决生效前提起上诉,D错误。
考向4 姓名肖像受保护,名誉隐私不可侵[典例4] (2023·高考新课标卷)某日,夏某到甲餐厅用餐,餐厅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菜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照片中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厅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荣誉权 ②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 ③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物证 ④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甲餐厅将包含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的照片发布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侵犯的是夏某的肖像权,而不是荣誉权,②正确,①错误。甲餐厅发布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照片属于视听资料,不属于物证,③错误。夏某与甲餐厅之间因肖像权产生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④正确。
诽谤侵权案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某为吸引粉丝、增加流量,从网上下载了郑某发布的与爷爷的合照,❶在网络平台上编造“73岁企业家豪娶29岁大美女,赠送礼金、公寓、豪车”的帖文信息。该帖文被大量转载、讨论,引发网民对郑某的肆意谩骂、诋毁,❷相关网络平台上对上述帖文信息的讨论量为七万余条、转发量为三万多次、阅读量超过4.7亿次,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此前,王某还曾针对其他人捏造并在网上发布诽谤信息。王某所在的区人民检察院以诽谤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检察院的诉讼请求是否会获得人民法院支持,并说明理由。[解题流程]
答案:检察院的诉讼请求会获得法院支持。理由:①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王某为吸引粉丝、增加流量,在网上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捏造低俗信息诽谤素不相识的被害人。②利用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本案中,同一诽谤信息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引发大量负面评论,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维护人格权益,保护自身利益[材料一] 26岁尚未结婚的孙某,有一天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丧偶男”。原来,喜欢练跆拳道的他在几年前拍摄的一组很有“男人味”的照片被人盗用,做成了某征婚交友网站的头像。孙某忍无可忍,决定在网上发帖,使用“人肉搜索”,寻找盗用自己照片的网名叫“真心英雄”的男子。
[材料二] 王某深夜在网络上发布离婚声明,称“无法容忍恶意背叛婚姻、破坏家庭的行为”,他在声明中指出,妻子马某与宋某存在婚外不正当两性关系,严重伤害了婚姻关系、破坏了家庭和谐。几天后,马某委托律师到人民法院立案,起诉王某,称王某侵害了其名誉权,要求王某删除其所发布的相关内容。
【命题视角】 命题视角1 结合材料一,分析“真心英雄”侵犯了孙某的什么权利以及孙某应该怎样解决此问题。 提示:①“真心英雄”未经孙某同意,使用其照片做成网站头像,侵犯了孙某的肖像权。②孙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问题:孙某应收集证据,证明自己从未在该网站注册,更没有公布照片进行交友,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人员查找原帖,或者通过IP地址寻找“真心英雄”,让其撤换孙某的照片并道歉。孙某也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该网站和“真心英雄”,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依法赔偿损失。
命题视角2 材料二中王某是否侵害了马某的名誉权? 提示:王某属于利益相关方,如果所说内容属实,且未使用偏激和侮辱他人的语言,就不存在侵害马某名誉权的问题,反之则侵害了马某的名誉权。
1.不管是童真纯良的幼儿,还是积极活泼的青少年,又或者是温柔成熟的中年人、两鬓斑白的老人,人所在的每个时间段、每个年龄层都有法律的相伴。下列说法与图意相符的是( )①涉及接受赠与财产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②智力正常且年满8周岁的小小,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智力正常且年满18周岁的高三学生亮亮,无权自行购买手机等贵重物品 ④70岁的老张在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可以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②错误;智力正常且年满18周岁的亮亮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自行购买手机等贵重物品,③错误。
2.随着网络传媒等自媒体平台的普及和应用,“人人都有麦克风”,是否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呢?
同学们就此展开讨论,其中合理的是( )①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小秀在小区微信群里发表的言论是正当合法的 ②小秀先辱骂阿萍公公,阿萍属于正当反击和防卫,没有侵权 ③阿萍发表带有侮辱性的言论,损害了小秀的名誉,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时,不能逾越言论自由的界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小秀在小区微信群里发表的言论不是正当合法的,①错误;阿萍的语言极具侮辱性,侵害了小秀的名誉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②不选,③入选;材料说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时,不能逾越言论自由的界限,④入选。
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网上打赏行为的指导意见》指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一指导意见 ( )①强调了未成年人在经济行为上不承担责任②认为民事行为内容要与客体对象相适应③维护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其监护人的权益④有利于营造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良好氛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要保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但不代表未成年人在经济行为上不承担责任,①错误;这一指导意见认为民事行为责任要与客体对象相适应,②错误;指导意见强调要维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其监护人的权益,有利于营造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良好氛围,③④正确。
4.2023年10月13日,全国首例影视剧台词声音权纠纷案宣判。因演员孙某认为某游戏软件中使用了自己参演的影视剧的台词声音,所以将两家游戏公司起诉至人民法院。孙某认为,游戏公司未经其授权,以营利为目的开发、设计该款游戏,客观上构成对其声音权益的侵犯。孙某还指出,该款游戏设置了并非属于本人的“人设”,自己在游戏中被塑造成了坏人形象,人格尊严未被尊重,构成对其一般人格权的侵犯。对于本案,你认为( )①自然人的声音作为其特有的人格标志,具有人格权属性 ②该款游戏将孙某塑造成坏人形象,侵犯了孙某的名誉权 ③影视剧作为视听作品受法律保护,被告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④游戏公司对涉案声音的使用属于合理使用,未侵犯原告声音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1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1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定考向,体系构建·统全局,考点精析·提素能,②客体,③内容,独立人格,平等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课堂互动·议题探究,随堂检测·课时达标,相一致,法治与德治,法律和道德,民事活动,公序良俗,节约资源,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政治全程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梳理排查·夯实基础,情境探究·素养培育,精析精练·提升能力,财产关系,民事权利,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他人的人身权利,身体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