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粤沪版第六章 力和机械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设计
展开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②会组装简单实验装置。
③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
③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升旗”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③通过小组间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定、动滑轮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升旗引入滑轮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过滑轮?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赏、有目的的思考、回答从而引入本课,板书课题:探究滑轮的作用。
二、教学新课:
[引入]:从具体的事例中引出滑轮的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
[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钩码,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然后演示动滑轮提升钩码,让学生观察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的概念。
教师板书: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滑轮提升钩码时的拉力,抽学生到讲台前读出拉力的大小,改变拉力的方向让学生读出拉力的大小,引导学生总结使用定滑轮的的好处。
教师板书上: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的方向。
[演示]:同样方法师生共同探究使用动滑轮的作用。
教师板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讲授]:使用滑轮时的理论分析:
在黑板上画课本P30图6—54和图6—55、图6—56,引导学生找出定滑轮、动滑轮上的支点、力臂,分析动力臂与阻力臂之间的关系,理解定滑轮不能省力的原因和动滑轮能省力的原因。
教师板书: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等于二个阻力臂长度的杠杆。在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力时,使用动滑轮所用的拉力F=G/2。
[演示]: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钩码,简单介绍绳子的固定端与自由端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教师组装的滑轮组中的绳子固定端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股数,抽学生测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析拉力与所提重力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使用滑轮组的特点。
教师板书: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讨论]:是不是所有的滑轮组都能改变用力方向呢?
布置学生思考:能不能将绕线变更一下,设计出另一种绕法的一定一动滑轮组呢?请画出设计图。
教师检查指导。
[演示]:教师板画示意图,带领学生分析与前面的绕法的区别,抽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并进行比较。
总结:将绳子的固定端固定在动滑轮上,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股数由原来的2股增加到3股,如果不计滑轮的自重和摩擦力的话,那么,拉力F=G/3,所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
[阅读]:布置学生阅读P32“信息浏览”,了解滑轮的历史和实际应用。
[介绍]:简单介绍轮轴的知识及其应用。
三、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
四、布置作业:P33第1、2、3题。
物理粤沪版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粤沪版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器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3 重力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3 重力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