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力和机械3 重力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力和机械3 重力教学演示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课时讲解,课时流程,知识点,重力的产生,知1-讲,知2-讲,重力的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力的产生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心
从身边的问题出发同学们,转动雨伞可将其表面的水滴甩出;而我们生活在不停自转的地球表面,为什么没被地球甩出呢?
拓展延伸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的概念比较复杂,初中只能进行一般的了解。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引力称为万有引力,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地球引力,但是一般来说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引力,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一个分力。
总结归纳:(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2)符号:G。(3)施力物体:地球。
总结归纳: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深入剖析为什么线的方向就是重力方向?答:线对物体的拉力向上,物体静止时拉力和重力平衡。所以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线的方向跟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常说的“竖直向下”。
深入理解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其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因为地球是圆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该叫做“向上”。
[揭阳期中] 在如图4 所示的情景中,符合实际的是( )A. 静止在斜面上的铅垂线 B. 静止在斜面上的铅垂线C. 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 D. 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
思路导引:铅锤受到重力的作用,铅垂线显示的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是与斜面垂直,而是与水平面相垂直;在重力的作用下,水面是水平的,与重力的方向相垂直,不是与斜面平行或相交。
1. 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实验目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实验过程:
用作图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质量的关系,这种用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比较直观简单。
总结归纳:(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约为 10 N/kg,即G=mg,g=10 N/kg。精确实验测量出g=9.8 N/kg。(2)g=10 N/kg 的意义:质量为1 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 N。
2. 重力计算公式G=mg。(1)各个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和单位:
(2)利用公式计算时式中所有物理量单位应统一。(3)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 N/kg。
方法指导重力跟质量的区别与联系(比较法)
[茂名月考] 某物体的质量是3 kg,求重力,以下计算正确的是( )A. 3 kg=29.4 NB. 3 kg=3 kg×9.8 N/kg=29.4 NC. G=mg=3×9.8 N=29.4 ND. G=mg=3 kg×9.8 N/kg=29.4 N
思路导引:重力G=mg=3 kg×9.8 N/kg=29.4 N。
重力G、质量m和g, 知道三个物理量其中的两个,即可求出另一个
1. [清远质检]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9∶10,若甲同学的体重是441 N,则乙同学的体重是( )A.450 N B.490 N C.500 N D.544 N
[中考·黄石] 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 需要的测量工具包括弹簧测力计以及_______。
思路导引: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第3次实验“物体3”的重力如图6(a)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实验结果完成表格中第3 次实验的有关数据。
(3)根据上面实验结果可知,同一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________N /kg。
(5)小明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b)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思路导引:由图(b)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掌握合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分析数据的方法:相同物理量:可以采用加减法。不同物理量:可以求比值或求乘积,若比值为定值则成正比关系,若乘积为定值则成反比关系。
易错提醒重力不是吸引力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吸引力的另一部分提供给物体用来随地球转动。
1.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意义: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认为是集中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
2. 重心的位置(1)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2)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3)空心物体的重心位置
总结归纳: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方法指导等效法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认为是集中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这样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这是“等效法”。
3. 稳度(1)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增大支承面积。
(2)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降低重心。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将不倒翁扳倒后,重力的作用就会使它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扳不倒。
总结归纳:(1)稳度:物体的稳定程度。(2)提高稳度的方法:重心越低,支承面积越大,稳度越高。
拓展延伸比萨斜塔不倒之谜从重心引出的铅垂线,如果通过支点或在物体底部的支承面内,物体就不会倒下。如图中左边两个物体不会倾倒。比萨斜塔不倒的原因是从重心引出的铅垂线在塔基的支承面内。
如图5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B. 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 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点D. 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点
思路导引:羽毛静止在木片上,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木片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无论羽毛是什么形状、什么状态,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支持力的作用点在a点,羽毛保持静止状态,所以重心在a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1 怎样认识力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符号,力的单位,力的特点,活动1,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想一想,物体发生了形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3 重力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苹果为什么下落,重力的产生,重力的方向,重垂线的应用,课外小活动,自制重垂线,信息浏览,重力的大小,设计实验,实验数据表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力和机械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竖直向下,运动状态,增大压力,省力和改变用力方向,不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