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文件包含青岛市初中化学模拟试题docx、青岛市初中化学模拟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 1.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28 题. 第Ⅰ卷 22 道选择题,共 28 分;第Ⅱ卷 6 道非选择题,共 52 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6 Na-23 Mg-24
第Ⅰ卷(选择题共 2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陶瓷是中华传统工艺文化的瑰宝.以下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镇浆制泥B. 拉坯造型C. 高温烧制D. 磨光上釉
2. 适量饮用酸奶有助于抑制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症.这里的“钙”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3. 奶茶是同学们喜欢的一种饮品.下列制作奶茶的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茶叶 B. 白糖 C. 冰块 D.牛奶
4.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白醋B.蒸馏水C.汽水D.消毒酒精
5. 潍坊市民中流传着一句话“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潍坊萝卜皮色深绿,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农民合理施用氮肥,萝卜叶色浓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 CO(NH2)2B. K2SO4C. Ca2(PO4)2D. HNO3
6.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意义正确的是
A. —3个氧原子B. —1个钠离子
C. Al—氯元素D. 2N—2个氮分子
7.“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分解加快 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
8.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期间,强调“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符的是( )
A.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B.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资源
C.废旧电池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
D.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回答 9﹣11题.
正月十五闹花.下列制作花灯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宣纸B. 铁丝C. 棉线D. 竹条
10. 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 C18H16O8 .下列关于 C18H16O8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相对分子质量为 360g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11. 重阳赏菊.菊花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下列土壤的 pH 最适合菊花生长的是
A. 6.3B. 8.5C. 8.9D. 9.2
12. 某实验室在加速器中用氦原子核轰击镶原子制得了101号元素,并命名为钔,
以纪念伟大的门捷列夫.右图是钔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钔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钔的原子核内有101个中子
C.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0g D.钔原子的核内有101个质子
13. 我国古代常用“火折子”保存火种,《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折子”的记载:“以白薯蔓浸水泡浓,捶之,晒干,辅以硝五钱、硫磺二两、松香四钱……装入竹筒,吹气复燃”.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白薯蔓”是可燃物 B.“火折子”保存火种时不能完全密封
C.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D.“吹气”主要目的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14.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喜欢在互联网上购买外卖食品.下列外卖食品的派送、食材保存、制作方式符合科学绿色原理的是
A. 为了使海鲜更加鲜美,适量使用甲醛浸泡
B. 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过量防腐剂
C.食物荤素合理搭配,保证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
D.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和塑料袋派送食品
15.跨学科学习是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了解生命——用燃着的小木条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传承文化——俗语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在高温条件下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C.感知能量——电解水实验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提升审美——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在碱性溶液中变蓝
16. 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A. A B. BC. CD. D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7.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18.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学科观念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模型与推理: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aOH是碱,则NaOH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 宏观与微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可推知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元素
D. 探究与创新:在化学实验中常用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因为都可以控制滴加药品的速率
19. 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30℃时,将25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C. 4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 将30℃的碳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0.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检验产物的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
B.V形管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C.该装置中试管的作用是防止石灰水倒吸
D.V形管中发生的反应为Fe2O3+3CO2Fe+3CO2
21.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氯化铜溶液,测定烧杯中剩余固体
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b段发生的是锌与氯化铜的反应
B.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C.向b点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c点所得溶液呈浅绿色
22.海水通过晒制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泥沙、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以下是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共有三种沉淀
B.BaCl2和Na2CO3的添加顺序不能颠倒,否则除不尽Ba2+
C.经过一系列除杂操作后,最终将溶液B加热蒸干,得到的固体只有NaCl
D.为证明所加盐酸过量,取少量溶液B,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三、非选择题
2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
(1)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台金具有的特性是
(2)《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
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
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硝石(硝酸钾)与食盐同属于 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文中石灰指氧化钙,可通过CaCO3 CaO+CO2↑反应制备,此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水调黏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 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氧气的获得有多种方法.
I.自然界获得氧气
如图-1所示,自然界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得O2
光合作用是大自然利用_____________(填一种能量名称)
最成功的范例.
Ⅱ.工业获得氧气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变为液态,然后升温,使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
是液态氧,将其贮存在钢瓶中。
(2)空气变为液态,微粒间的空隙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液氮的沸点_____________液氧的沸点(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4,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五),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3),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