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5文言词语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5文言词语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5文言词语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5文言词语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5文言词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点练,综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 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 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 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 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解析】 选C。前者是“屏障”的意思,后者是“被(受)蒙蔽”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将伐魏”与“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将”字含义不同。
    B.“魏王闻之”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的“之”字含义不同。
    C.“告之曰”与“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中的“告”字含义相同。
    D.“子为寡人谋”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为”字含义相同。
    【解析】 选C。前者是“告诉”的意思,后者是“告慰”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3)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君,名文,食客数千人,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鸡鸣狗盗之徒,无论贵贱,皆招致之, 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B.“夜见孟尝君”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夜”字用法不同。
    C.“地亦且岁危”与“正襟危坐”中的“危”字含义相同。
    D.“孟尝君之赵”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中的“之”字含义相同。
    【解析】 选C。前者是“危险,危急”的意思,后者是“端正”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4)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得闻乎”意思是“可以说给我听听吗”,“闻”为使动用法,其后省略宾语“余”,即“赵王”。
    B.“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中的“兵”是“军队”的意思,与“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无衣》)中的“兵”字含义相同。
    C.“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与“而青于蓝”(《劝学》)中的“于”字用法和含义相同。
    D.“王何利”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利”字含义不同。
    【解析】 选B。前者是“军队”的意思,后者是“兵器、武器”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5)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愿子之行也”与“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愿”字含义相同。
    B.“歃盟”的意思是“歃血为盟”,古人盟会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以此宣誓缔约。
    C.“许诺”的意思是“同意,应允”,与“项伯许诺”(《鸿门宴》)中的“许诺”含义相同。
    D.“岁不熟”的意思是“收成不好”。“熟”指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
    【解析】 选A。前者是动词“希望”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愿望”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6)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王尚未许也”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中的“许”字含义不同。
    B.“臣效便计于王”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中的“效”字含义相同。
    C.“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与“恐不任我意”(《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恐”字含义相同。
    D.“魏王折节割地”中的“折节”意思是魏王主动改变志节、降低身份、放下身段,投秦之所好, 以求秦退兵。
    【解析】 选B。前者是“贡献、进献”的意思, 后者是“效果、功效”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7)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效便计于王”与“难于上青天”(《蜀道难》)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
    B.“文请行矣”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两句中的“行”字含义相同。
    C.“秦必去矣”与“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必”字含义不同。
    D.“又西借秦兵”与“西望夏口”(《赤壁赋》)中的“西”字含义相同。
    【解析】 选B。前者是动词“离开”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行为”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8)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国之利也”与“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中的“利”字含义不同。
    B.“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与“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中的“而”字含义相同。
    C.“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虽”字含义相同。
    D.“燕不救魏”与“或师焉,或不焉”(《师说》)中的“不”字含义不同。
    【解析】 选B。前者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翻译为“就”。后者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翻译为“可是”。两者含义不同。
    (9)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与“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中的“乎”字含义不同。
    B.“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与“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道里”含义相同。
    C.“乃为之起兵八万”与“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中的“乃”字含义相同。
    D.“以从田文”与“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解析】 选C。前者是副词“于是、就”的意思,后者是副词“竟然”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10)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与“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阿房宫赋》)两句中的“输” 字含义相同。
    B.“乃为之起兵八万”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两句中的“起” 字含义相同。
    C.“魏王大说曰”与“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说” 字含义不同。
    D.“君得燕、 赵之兵甚众且亟矣”与“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蒹葭》)两句中的“且”字含义相同。
    【解析】 选B。前者是“派遣”的意思,后者是“起义,起事”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11)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大恐”与“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恐”字含义不同。
    B. “割地请讲于魏”与“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两句中的“请”字含义不同。
    C. “归燕、赵之兵”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静女》)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
    D. “而封田文”与“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封”字含义不同。
    【解析】 选B。两者含义相同,都是“请求”的意思。
    (1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谓赵王曰”与“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谓”字含义相同。
    B.“文愿借兵以救魏”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愿”字含义不同。
    C.“愿大王之救之”的第二个“之”与“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中的“之”字含义相同。
    D.“国之半”为定语后置句,“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国之半”翻译为“半个魏国”。
    【解析】 选C。前者是代词,代指魏国;后者是动词“到、往”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二、综合练
    (2022·新高考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2.(改编)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正确的字母标记出来。
    吴汉为人质厚 eq \x(A) 少文 eq \x(B) 造次 eq \x(C) 不能以辞语 eq \x(D) 自达 eq \x(E) 邓禹及诸将 eq \x(F) 多所荐举 eq \x(G) 再三召见
    答:
    【答案】 BEG
    3.(对点练)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解析】 选B。“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错误。由原文中吴汉的表现看,“差强人意”应该是皇上用来肯定或赞扬吴汉的话,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
    B.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延岑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
    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
    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属。
    【解析】 选D。“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属”错误,原文说的是“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昆弟”是指家族兄弟,“外家”是指母亲、妻子的娘家。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译文:
    (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译文:
    【答案】 (1)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各将领少有能比得上的。”
    (2)吴汉回来,责备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们用度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
    6.《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答:
    【答案】 刚毅之处:①作战勇猛,连克强敌;②败而不馁,激扬士气。木讷之处:缺乏文采,不善言辞。
    [强化一点]
    7.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鸿为使者”与“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并序》)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B.“使持节”中的“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所执的符节,这是出使凭证,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含义相同。
    C.“降河北”与“惟庚寅吾以降”(《离骚》)中的“降”字含义相同。
    D.“诏特赐曰忠侯”与“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特”字含义不同。
    【解析】 选C。前者是“使……降服”的意思,后者是“降生”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8.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为言”与“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B.“奇士”,非常之士,奇异之士,指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这里称赞吴汉才能非同一般。
    C.“可与计事”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中的“与”字含义相同。
    D.“诸将谁可使者”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中的“使”字含义不同。
    【解析】 选C。前者是介词,意为“跟”,其后省略宾语“之(吴汉)”;后者是动词,意为“亲附”。两者含义不同。
    9.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鲜能及者”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中的“鲜”字含义相同。
    B.“上以禹为知人”与“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C.“邓禹及诸将”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
    D.“自达”与“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达”字含义不同。
    【解析】 选B。前者是“认为”的意思,后者是“把”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10.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后”在文中是“这以后”的意思,其中“其”是代词,代指吴汉一次又一次地被召见。
    B.“勤勤不离公门”与“勤心事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勤”字含义不同。
    C.“幽州牧”的“牧”是官名,古代指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与《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中的“牧”字含义相同。
    D.“上既破邯郸”与“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既”字含义不同。
    【解析】 选D。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副词“已经”的意思。
    11.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营于水南水北”与“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出师表》)中的“营”字含义不同。
    B.“引兵往合水南营”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中的“合”字含义不同。
    C.“吾欲北发幽州突骑”与“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中的“发”字含义相同。
    D.“缘马尾得出”与“缘木求鱼”(《齐桓晋文之事》)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解析】 选D。前者是“凭借”的意思,后者是“攀援,攀登”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笃于事上”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中的“笃”字含义相同。
    B.“自初从征伐”与“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并序》)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C.“侧足”指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从前面的“笃于事上”可以看出吴汉忠诚于皇上,因皇上未能安寝而不敢正立。
    D.“遂鼓而进”与“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中的“鼓”字含义不同。
    【解析】 选A。前者是“忠诚、厚道”的意思,后者是“(疾病)严重、加重”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
    [多学一点]
    13.识记下列文化常识。
    (1)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2)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
    (4)字: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5)昆弟外家:“昆弟”这里指兄弟,“外家”这里泛指母亲或妻子的娘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隐若一敌国矣________________
    (2)然但治宅________________
    (3)不起巷第________________
    (4)恭俭如此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匹敌、抵挡 (2)只、只是 (3)兴建、兴造 (4)恭谨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做使者,(光武帝)让他拿着旌节,使河北降服。有人对韩鸿说:“吴子颜,是位奇异之人,可和他商议大事。”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文采,仓促间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多次举荐吴汉,吴汉多次被皇上召见,这以后吴汉工作辛勤努力不离开衙署,光武帝也因为他是南阳人,逐渐与他亲近。光武帝已经攻下了邯郸,诛杀了王朗,召见邓禹同宿,夜里跟他交谈说:“我想要向北派遣攻打幽州的骑兵,各位将领谁能够胜任?”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各将领少有能比得上的。”光武帝于是让吴汉担任大将军。吴汉于是斩杀了幽州牧苗曾。光武帝认为邓禹能了解人。吴汉与苏茂、周建交战,亲自披上铠甲拿着戟,命令诸将说:“听到鼓声全部大呼前进,后退的斩。”于是击鼓进军,贼兵大败。向北进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的敌军,全部平定了他们。
    吴汉攻打蜀地,在水南水北分开扎营,北营作战不利,于是让士兵衔枚前进与水南营会合,大败公孙述。吴汉带兵驻守成都,公孙述的将领延岑派遣奇兵出现在吴汉军队后面,袭击并打败了吴汉,吴汉坠落水中,拽着马尾巴才得以上来。吴汉性格忠诚敦厚,忠诚地侍奉皇上,自从当初跟随光武帝征战以来,常常陪伴在光武帝左右,光武帝没有安睡,吴汉就侧立一旁屏息侍奉,光武帝睡得踏实了他才退出去休息。武器不锋利,军营物资不充实,吴汉常常独自修缮矫正弓弩,检阅兵马,激励将士。光武帝有时派人看吴公在做什么,派出的人回来说正在修整作战进攻的装备。皇上常常说:“吴汉还能振奋人的意志,他威重的样子好像一个人可以匹敌一个国家。”封吴汉为广平侯。吴汉曾经有一次出征,妻子儿女们在后方购置田产。吴汉回来,责备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们用度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于是尽数分给了兄弟和母亲、妻子的娘家人。吴汉爵位奉赐尊贵显要,然而只修宅院,不另在巷子里建造府第。他的夫人先去世,他只是简单下葬,修了一座小坟,没有盖祠堂,他就像这样恭敬节俭。病重时,皇帝亲自看视,问他还有什么话想说。吴汉回答说:“为臣愚昧而没有什么见识,只希望陛下千万不要动辄大赦天下。”逝世后,有关部门上奏谥号说:“有司商议应该用‘武’。”光武帝下诏特意赐谥号为忠侯。

    相关试卷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3词语表达效果: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3词语表达效果,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点练,综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5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5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点练,综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7文言翻译: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7文言翻译,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点练,综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