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4语言的锤炼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4语言的锤炼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4语言的锤炼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4语言的锤炼,共2页。
    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古人形成了“无讼”的法律观念。主张在遇到纠纷时,最好能用温和的调解方式化解,如果非要涉讼,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到“中”,也就是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这种道理不仅适用于诉讼,也适用于其他许多方面。如今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应当有这种“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的态度。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分范本]
    致中和,达化境
    《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人合一,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达中和之境,可化育万物,生生不息。古人推崇中不偏,庸不易,明善诚身,束己修心。我辈青年在学习生活中,亦当有如此态度,致中和,达化境。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玉绘人,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此中玄妙即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庸思想,不偏执,不极端。切中肯綮便是“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所代表的适度、适当、适量、适时、适可而止。或许有人认为“中庸之道”就是一团和气,失去原则,是不置可否的态度,是失败时躺平佛系的借口。实则不然,孔子有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样的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是青年立身于世的准则,是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根基。这样的“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恰是内卷盛行的一剂良药,更是年轻的我们奔赴未来的力量来源。
    “过刚易折,慧极必伤,强极则辱,情深不寿。”金庸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才能致中和,达化境。这样的温润与谦良,这样的智慧与清醒,对于当代青年意义非凡。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努力固然不可,但若超出了度,难以持之以恒,就会一曝十寒。学习如此,凡事皆然。无度,让很多青年沉溺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无度,有人为了升职加薪而熬坏了身体,杀鸡取卵。由此可见,只有不偏倚,求适度,才能在人生之逆旅中,一苇以航;才能在时代潮起潮落时,扬帆起航。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极端,不执拗,心态平和,泰然处之,心有风骨,淡泊名利。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要的就是一份襟怀的旷达、超然的气度、理性睿智的眼光。想要拥有这份超然与睿智,首要的是心态的平和,看庭前花开花谢,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次之,有清醒的头脑、慧达的思考,知进退,懂取舍,要有明辨的眼光。正如竺可桢先生所言,“尽吾力以行之,可以无悔”。三者,慎思之,明辨之,还需笃行之,掬月在手,向光而行,以行动致中和,达化境。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子思以之廓定“中和”。发乎情,止乎礼。凡事皆需有序有节,中正平和。“中庸”不是不知进取,而是“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的心态,只有具备此种心态,我辈青年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漫漫征途中才能行稳致远,收获成功。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8: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8,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3: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3,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4: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