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展开说明:1.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其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斩竹漂塘 B.煮徨足火
C.汤料人帘 D.覆帘压纸
项目式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粗盐提纯的实验。完成2~3小题。
2.下列关于实验室的安全常识认识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拿加热中的蒸发皿 B.可将实验室剩余试剂带回家做实验
C.提纯后的食盐可以品尝一下味道 D.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3.粗盐提纯实验需经过下列操作,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4.如图是某公司生产的飞行汽车,飞行汽车的生产使用了大量的新材料。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碳纤维板 B.铝合金 C.聚苯乙烯泡沫 D.玻璃钢
5.某家庭为给中考的孩子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菜谱:
为了使营养均衡,你建议应该增加的广东特色食物是
A.东江盐煽鸡 B.河源酿豆腐 C.潮汕牛肉丸 D.清远菜心.
6.谚语“雷雨发庄稼”暗含着氨元素在自然界的转化:N2→NO→NO2→HNO3。这些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HNO3 B.NO2 C.NO D.N2
7.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发射成功,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月球表面富含钛,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有一处错误,“ti”应改为“Ti”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钛原子核外有22个质子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浓硫酸都可作干燥剂 B.生理盐水.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
C.KNO3、CO(NH2)2都属于复合肥 D.Zn、Fe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电化学析氢反应(HER)是一种重要的产氢技术,因其在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技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完成9~11小题。
9.下列有关水和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D.制取成本高是氢能源的一大缺点
10.科学家用三维石墨烯作催化剂,提升电解水析氢能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后分子的数目增多 B.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使用三维石墨烯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11.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的Na2SO4,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如图为Na2SO4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SO4的溶解度比NaCl大
B.P点时,NaCl与Na2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Na2SO4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1%
D.Na2SO4不饱和溶液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和升温均可变为饱和溶液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探究CO2是否溶于水
B.测定空气中O2的体积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CO具有还原性
13.用化学方程式对下列事实作出的解释,错误的是
A.盐酸除铁锈Fe2O3+4HCl=2FeCl2+2H2O
B.铝制品有良好的耐腐蚀性4A1+3O2=2Al2O3
C.生石灰可作干燥剂CaO+H2O=Ca(OH)2
D.碳酸氢铵因储存不当肥效降低NH4HCO3=CO2↑+NH3↑+H2O
14.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紫色石蕊溶液、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三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A.碳酸钠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盐酸
15.下表为某核心期刊刊文中氢气制备对比实验的数据(将锌粒压成薄锌片增大了表面积)。下列不能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A.Zn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金属 B.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总是比薄锌片少
C.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 D.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能加快产生氢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
(1)“水为食之先”,《燔石篇》中介绍了用明矾使河水变得清澈的技术。明矾中铝离子的符号是______,甲池中小砂石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_______性。
(2)净化后的水用于酿酒,《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①在甑桶的粮食中加人酒曲发酵酿酒发生的是_________(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此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为C6H12O6=2C2H5OH+2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②铁可以用作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性。用长木棒挑开灶内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7.【科普阅读】
肼(N2H4)又称联氨,肼的熔点为1.4℃,沸点为113.5℃;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肼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肼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肼燃烧放出大量热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高压锅炉水处理时肼可以把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减缓锅炉锈蚀。肼还可以用于烟草、土豆、玉米的贮藏,也可以用于食用盐酸的制造等。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肼(N2H4)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肼在常温下为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肼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变粒子是____________。
(3)肼的用途有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CO2,下列固体物质中的_____也具有这些性质。
A.NaCl B.Ca(OH)2 C.NaOH D.NaHCO3
(5)除了高压锅炉,生活中还有很多铁制品表面喷漆防锈,其原理是隔绝_____,除了喷漆还有哪些防锈的方法?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实践活动,具体任务如下。
(1)制取CO2,供选择试剂:大理石、氨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仪器如图所示。
ⅰ.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__。
ⅱ.利用上述仪器和试剂设计-套便于多次添加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检验CO2的性质
ⅰ.a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步骤2中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ⅱ.烧杯中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3)验证CO2能产生温室效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U形管中装食用油)。
ⅰ.用灯泡照射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则可说明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
ⅱ.海水过量吸收CO2会造成海洋酸化,使海水的pH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19.【科学探究】
今年5月我省连续降雨后,一些房屋外墙面表层疏松脱落,同学们很好奇,请教老师后得知这是墙壁受潮泛碱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墙壁泛碱的原因、脱落固体的成分、预防泛碱的方法进行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查找墙壁泛碱的原因
【查阅资料】砌砖一般采用混合砂浆,它是由水泥、石灰膏【主要成分为Ca(OH)2】、砂子拌制而成的。上述材料加水搅拌后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Na2SO4、K2SO4等物质。下雨时,这些物质溶于水渗出墙面,待气温回升,水分子________后,就留下了白霜状物质,使墙壁表层变得疏松,甚至脱落,即泛碱现象。
任务二:探究脱落固体的成分
同学们将适量脱落的固体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反思与评价】
(1)Na2SO4、K2SO4属于________(填“盐”或“碱”)。
(2)向步骤2中加入________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3)根据混合砂浆的成分,同学们一致认为墙壁脱落的固体中还含有一种钙盐,理由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任务三:讨论预防泛碱的方法
通过讨论,同学们得出预防墙壁泛碱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种)。
20.胆矾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废铜料(含铁),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CuSO4·5H2O)。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溶液A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已知:途径Ⅱ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对比途径Ⅰ、Ⅱ,途径Ⅰ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4)生产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
21.点火仪式是重大体育赛事开幕式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炬燃料的种类发生了变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冬奥会在进行火炬传递时,实现了“水下点火”。“水下点火”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和__________。天然气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低碳甲醇”作为燃料。利用H2与CO2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理论上,每生产1.6kgCH3OH需要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3)H2和CO2反应还有可能生成CO和H2O。结合下图分析,想要生成更多的CH3OH应选择的温度为________℃。
(4)火炬燃料变迁的背后是-场能源革命,火炬燃料的选择越来越“低碳”化。为助力“碳中和”,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煮徨足火伴随着燃烧现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D
3.B
【解析】量筒不能用来溶解粗盐,B操作不规范。
4.C
【解析】聚苯乙烯泡沫属于复合材料。碳纤维板、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铝合金是金属材料。
5.D
【解析】根据对表中食物的分析,还缺的营养素是维生素,D项清远菜心富含维生素。
6.A
【解析】HNO3中N元素为十5价,NO2中N元素为十4价,NO中N元素为十2价,N2中N元素为0价。
7.C
【解析】钛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钛原子有22个质子,但质子是在原子核内,不是核外,故C错误。
8.C
【解析】复合肥是指同时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CO(NH2)2中只有N元素,不属于复合肥。
9.A
【解析】电解水时“正氧负氢”,负极得到的是氢气。
10.D
【解析】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D错误。
11.B
【解析】A选项,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错误;B选项,P点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选项,3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41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9.1%,C错;D选项,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应该降温。
12.B
【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时不能用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的生成物是气体,瓶内压强不会减小,水不会倒流。
13.A
【解析】盐酸除铁锈的生成物是FeCl3,不是FeCl2。
14.A
【解析】首先观察颜色,第一个被鉴别出来的是紫色的石蕊溶液,剩余的无色溶液中盐酸为酸性,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为碱性;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的性质,向少许剩余的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溶液,变红的是盐酸,所以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盐酸;再将盐酸分别滴入少许剩余的三种溶液中,根据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则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所以第三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碳酸钠溶液。
15.B
【解析】A.根据锌和硫酸反应能产生氢气可知,锌的活动性顺序在氢前,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实验②③对比可知,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不是总比薄锌片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实验①③对比可知,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实验③④对比可知,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锌的形状不同,锌片比锌粒的表面积更大),能加快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16.(每空1分)
(1)A13+ 过滤 吸附
(2)①缓慢氧化 分解反应 ②导热增大了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剧烈
【解析】(1)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可以表示为Al3+;甲池中的小砂石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乙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因为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2)①在甑桶的粮食中加入酒曲发酵酿酒发生的是缓慢氧化;根据C6H12O62C2H5OH+2CO2↑可知,此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②用铁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用长木棒挑开灶内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增大了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剧烈。
17.(每空1分)
(1)7:1
(2)液态氮原子氢原子
(3)用作火箭燃料(合理即可)
(4)C
(5)空气和水 铁制品表面涂油(合理即可)
【解析】(1)肼(N2H4)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7:1。
(2)由于肼的熔点为1.4℃,所以肼在常温下为液态。化学变化中不变的有物质的质量总和,原子个数、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故肼在化学变化中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氮原子。
(3)肼燃烧放出大量热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
(4)固体NaOH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5)铁制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所以铁制品表面喷漆防锈,其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铁制品表面喷漆、涂油等都可以防锈。
18.(除标注外,每空1分)
(1)ⅰ.长径漏斗
ⅱ.BFG 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2)ⅰ.对比实验溶液变红
ⅱ.密度比空气的大
(3)ⅰ.U形管内左侧食用油液面比右侧的高(2分)
ⅱ.变小
【解析】(1)ⅰ.仪器G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ⅱ.多次添加稀盐酸需要用到长颈漏斗,因此应该选用双孔胶塞,用锥形瓶作反应容器,所以所选择的仪器是BFG;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ⅰ.步骤1和2是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步骤中滴入石蕊溶液时,两支试管内溶液都不变色,当步骤2中通入二氧化碳后,b试管内溶液变红,a试管内不变色,所以a试管的作用是对比实验;步骤2b试管内的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
ⅱ.烧杯中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按图中操作倾倒后,二氧化碳先在集气瓶底聚集,使低处的蜡烛先接触二氧化碳而熄灭。
(3)ⅰ.由于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左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右瓶二氧化碳含量高,所以右瓶内温度上升明显,气体受热膨胀明显,右瓶内气体压强比左瓶内的大,所以会观察到U形管内左侧食用油液面比右侧的高;
ⅱ.水过量吸收CO2会造成海洋酸化,酸性越强,pH越小,故海水的pH变小。
19.(除标注外,每空1分)扩散到空气中氯化钡溶液(合理即可)加入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溶液变红
(1)盐
(2)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
(3)Ca(OH)2+CO2=CaCO3↓+H2O(2分) 防潮(或防水或墙体刷漆等)(2分)
【解析】任务一:
【查阅资料】生成的Na2SO4、K2SO4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溶液渗出墙面,其中的水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留下了白霜状Na2SO4、K2SO4等物质,使墙壁变得疏松。
任务二:
根据结论是检验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含钡离子的物质能与二者结合为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
溶液中存在,无,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氯化钡中的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硫酸钡沉淀,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白色沉淀不减少说明无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的碳酸钡,故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混合砂浆中含有氢氧化钙,其中含有OH-,溶液呈碱性,能够使酚酞变红。
【反思与评价】
(1)Na2SO4、K2SO4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所以属于盐。
(2)由图可知,步骤2能够检验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硫酸铜能够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向步骤2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3)混合砂浆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水蒸发后,碳酸钙粉末也能够使墙面变得疏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任务三:
由题文可知,预防墙壁泛碱应避免墙体与过多的水分接触,可采取的方法是防潮、防水或墙体刷漆。
20.(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漏斗 引流 H2SO4、FeSO4
(2)2Cu+O2=2CuO(2分) CuO+H2SO4=CuSO4+H2O(2分)
(3)不产生有害气体硫酸利用率高
(4)分解
【解析】(1)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操作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废铜料中含铁、铜,加入足量试剂X,得到单质A和溶液A,单质A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B,黑色固体B与试剂X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说明单质A是铜、黑色固体B是氧化铜、试剂X为硫酸,往废铜料(含铁)中加入足量硫酸,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与硫酸不反应,则溶液A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化学式为H2SO4、FeSO4;
(2)由第(1)小问分析可知,单质A是铜、黑色固体B是氧化铜,则反应②为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反应③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3)途径Ⅱ有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对比途径Ⅰ、Ⅱ,途径Ⅰ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由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Cu0+H2SO4=CuSO4+H2O可知,途径Ⅰ的优点还有制备相同质量的胆矾消耗的硫酸少;
(4)往废铜料中加入足量硫酸发生的反应是Fe+H2SO4=FeSO4+H2↑,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②2Cu+O22Cu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③CuO+H2SO4=CuSO4+H2O,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综上生产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与氧气接触不可再生,
(2)解:设生产1.6kgCH3OH需要消耗CO2的质量为x。(0.5分)
CO2+3H2CH3OH+H2O(2分)
44 32
x 1.6kg(1分)
(1分)
x=2.2kg(1分)
答:生产1.6kgCH3OH需要消耗CO2的质量2.2kg。(0.5分)
(3)250
(4)乘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子(合理即可)
【解析】(1)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水下点火”需要可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和与氧气接触;天然气是化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3)根据图示可知,250℃时甲醛的转化率最高生成的甲醛最多。
(4)为助力“碳中和”可以乘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用一次性筷子等。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主食
副食
饮料
米饭
红烧肉清蒸鱼鸡蛋汤
牛奶
编号
20mL硫酸的质量分数
1g锌的形状
0~3min产生氢气的体积(mL)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薄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薄锌片
79.9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向a、b两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
向b试管中通入CO2
将收集的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量无色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_______,再滴加足量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
溶液中存在,不存在
步骤2:另取少量无色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_
溶液中存在OH-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8页。
08,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九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08,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九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九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九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九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九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