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31153/0-17176404201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前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31153/0-17176404202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前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31153/0-17176404203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前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前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共8页。
高一地理 综合检测题选择题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读图,回答下题。1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2.下列地区中,典型植被为香樟树的是(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东南沿海某山区农民长期大量砍伐林木,以薪柴作为主要生活燃料,给该地小流域水循环和生态环境带来诸多影响。下图为该山区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3.该小流域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4.当地农民长期、大量砍伐林木,对该流域水循环的影响有( )①降水量减少 ②蒸腾作用减弱 ③地下径流增多 ④地表径流变率增大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为适应自然环境,西北旱作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了地膜全覆盖技术(如下图所示),该技术有三大优势:一是保持土壤水分,二是改善土壤温度,三是生态效益好。结合资料,完成下题。5.该技术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膜外水下渗 B.抑制士壤水蒸发C.增加地表径流 D.增加大气降水6.关于使用地膜的生态效益,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使用B.增加士壤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C.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D.减少土壤含水量,防治水土流失 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热带雨林分布区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区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区 D.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8.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长白山天池湖畔 B.重庆嘉陵江沿岸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D.武夷山九曲溪边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读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题。9.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0.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A.水库北侧的地势平坦 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11.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左图)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右图),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右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12.有关地貌观察的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视野狭窄处便于精确观察 B.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C.观察和描述从大的地貌逐渐到小的地貌 D.先描述植被、土壤,再描述地貌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回答下题该地地形特征是( ) 以平原为主 B.以盆地为主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地势中部高,向南向北逐渐降低14.图中海拔最高接近( )A.800米 B.1 100米 C.1 400米 D.700米1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桃园,春天桃花最先盛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题。16.该实验设计中,没有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C.地表径流 D.下渗17.该实验设计中,斜面下方冰块可降低温度,从而促进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 )①收缩下沉 ②膨胀上升 ③向右流动 ④向左流动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我国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18.该湖泊的外流河干流( )A.会形成地上河 B.一年形成两次汛期 C.降水补给为主 D.只参与陆地内循环19.引起该湖泊TSS通量流动方向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总量 B.径流量 C.年蒸发总量 D.河流流速下图为8月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20.一般来说,8月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特点是( )A.高纬度海区水温高于低纬度海区 B.相同纬度海区水温不一定相同C.大洋西部的水温都低于大洋东部 D.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水温最高21.影响南半球等温线分布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洋流 C.地形 D.纬度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题。22.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 B.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C.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 D.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23.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C.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2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增大C.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大,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小D.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有关,与海水运动无关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示意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题。25.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与⑦植被不同———气候类型相同 B.④与⑤气候相同一——-海陆位置不同C.①与②植被不同一——纬度位置不同 D.⑤与⑥气候不同一——海拔不同26.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⑦地受暖流的影响,为地中海式气候C.⑤地沿岸受寒流影响,干燥少雨 D.③地植被具有雨林的特性下图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27.对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暖流、乙为寒流B.甲在北半球、乙在南半球C.甲向西南方向流,乙向东北方向流 D.甲在高纬度、乙在低纬度28.下列对甲、乙两洋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洋流对所经过的海区能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②乙洋流能使得所经过的海区盐度增大③在甲、乙之间的丙地常年多雾 ④轮船从甲处驶往乙处会加快航行速度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二、综合题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下左图)。(下右图)显示鄱阳湖2000年至2010年湖泊面积的变化。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1)归纳鄱阳湖湖泊面积变化的特点。(2)简要说明鄱阳湖水循环的过程。(3)指出鄱阳湖是如何对长江水位进行调节的。高一地理 综合检测题答案1-5DBCCB 6-10AACAD 11-15ACDCA 16-20DACBB21-25ABABC 26-28DCD29.(1)面积年内季节变化大;夏季面积大,冬季面积小;年际变化比季节变化小。(2)海洋水汽蒸发上升;受夏季风影响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到鄱阳湖流域;雨水汇集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汇入鄱阳湖,鄱阳湖连通长江,湖水随长江流入海洋。(3)丰水期长江水位高,长江水通过湖口流入鄱阳湖,削减长江洪峰;枯水期鄱阳湖水位高,湖水从湖口补给长江增加长江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