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综合训练题,共20页。
TOC \ "1-3" \h \u \l "_Tc9" PAGEREF _Tc9 \h 2
\l "_Tc67" 考点01 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PAGEREF _Tc67 \h 2
\l "_Tc3947" 考点02 液体压强的简单应用 PAGEREF _Tc3947 \h 3
\l "_Tc21406" 考点03 比较液体在不同容器中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5
\l "_Tc3696" 考点04 非圆柱体容器中液体的压强和压力8
\l "_Tc29290" 考点05 液体压强的应用 PAGEREF _Tc29290 \h 10
\l "_Tc22623" 13
\l "_Tc28938" 18
考点01 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他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装置漏气造成的,他的说法是 (正确/错误)的,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重新安装软管/多加一些红墨水);
(2)如图丁所示,两个相同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A、B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A、B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液体A、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ρA ρB;若接着将两金属盒竖直向下移动相同的一段距离后,两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甲和∆H乙,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H甲 ∆H乙;
(3)小明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D.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加大且保持相同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结论是:在液体密度一定的情况下, ;
(3)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4)选用乙、丙两图,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的仪器叫 。当橡皮膜不受压力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相平,此时这个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将橡皮膜放入水中,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 。U形管中的水通常染成红色是为了便于 。
(3)将水中橡皮膜的探头朝向不同方向,如图2所示,比较图A、B、C可知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 的压强相等。
(4)小明将压强计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甲液体的密度 乙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根据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出的压强和用烧杯中液体深度计算出的压强不相等,同学们讨论发现是由于橡皮膜发生形变导致 。(选填“大于”、“小于”或“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亮检查实验装置。若这套实验装置漏气,则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
(2)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 (选填“小”或“大”);
(3)比较图乙和图丁,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小亮的判断是 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4)实验中小亮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于是她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 。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密度更小的液体 C.丁实验中换密度更大的盐水
5.小明利用同一个微小压强计等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液体内部的压强是通过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 反映;
(2)将探头先后放入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出A、B两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由此可以得到,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选填“液体密度”或“液体深度”)
考点02 液体压强的简单应用
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
C.,D.,
2.图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1;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质量为m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锥形瓶中的液体重为
B.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
C.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m1g
D.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3.如图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朝下扎上橡皮膜,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Pa。(g=10N/kg,ρ水=1×103kg/m3)
4.小雨同学用压强传感器测量水面以下6个不同深度点的压强大小,根据实验数据,小雨同学画出如图所示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面以下当深度h为0.6m时,压强p= Pa。
5.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相同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的大小关系是 ;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p丙的大小关系是 ;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
6.如图,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A内装水,B内装某种液体。A、B容器内的底面积之比SA∶SB=3∶2,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4∶3,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则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 ;B中液体密度为 kg/m3。
7.如图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若把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那么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将 。
8.如图所示,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cm2,杯中水深10cm,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kg,(g=10N/kg,ρ水=1.0×103kg/m3)则:
(1)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2)水对杯底的压力为多少?(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9.如图,密闭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质量为1千克、下表面积为,上表面积为,容器内装有体积为的水,水深为0.2m。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考点03 比较液体在不同容器中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1.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容器中剩余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 )
A.B.
C.D.
2.轻质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横截面积SA<SB),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两容器中液体的液面高度h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ρA<ρB
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A<pB
C.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A<FB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B.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是两容器液体中离容器底相同高度的两点,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做了如下判断:
甲容器中装的是水,乙容器中装的是酒精
点压强小于点的压强
、两点的压强相等
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
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5.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相同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的大小关系是 ;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p丙的大小关系是 ;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和,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和。则 , 。(均选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9.2液体的压强(原卷版+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液体压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9.2液体的压强(原卷版+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液体压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9.2液体的压强(原卷版+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液体压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