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濮阳新高中创新联盟TOP20名校高一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语文含答案

    2024濮阳新高中创新联盟TOP20名校高一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语文含答案第1页
    2024濮阳新高中创新联盟TOP20名校高一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语文含答案第2页
    2024濮阳新高中创新联盟TOP20名校高一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语文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濮阳新高中创新联盟TOP20名校高一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濮阳新高中创新联盟TOP20名校高一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析岳父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乐感文化”说,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这种观点认为,长期以来汉民族文化的文化—心理结构,或人的心理本体,有一种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中国文化引导着中国人去过一种内心充满喜乐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就是一种“乐感”的生命存在方式。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不仅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感恩和乐观豁达,而且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乐感文化。这种文化精神不同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它立足于此岸世界而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并赋予人参与天地之化育的本体地位,从而培育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精神。
    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由于没有人格神,对人的终极关怀没有各种神灵导引,因此使人们在似乎是合目的、合规律的宇宙自然的总体中储备、汲取力量,所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自然美的国度。中国人很注重世俗的幸福,中国文化在庆生、乐生、肯定生命和日常生存中去追寻幸福的本体特征。中国人没有超验理性,因此“乐感文化”体现了以人的现世性为本,而与西方传统强调的“绝对”“超验”精神相对立。
    “乐感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实用理性。我们中国人是最讲实用、最讲实际、最讲实惠的。这种讲实用、讲实际、讲实惠,使中国人具有灵活变通的性格,而不会死板固执。这种权变,在让中国人变得圆融、圆满、可爱之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摘编自郭齐勇《忧患意识与乐感文化》)
    材料二: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笔者尝试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的内涵并进行分析。
    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孔子从朝廷回来之后首先问“伤人了没有”,没有问马,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伤人乎”之问是孔子的第一反应,可以看出孔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此其一。其二,《论语》中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强调人们要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子罕》篇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只有在冰雪严寒这般恶劣的环境之中,才能磨砺人的意志,最大程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孔子告诚我们要耐得住困苦,要有自强不息、韧性奋斗的精神,无论遇到多么大的苦难都不要改变我们的初心。其三,《论语》中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众所周知,孔子对生死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对祭祀的态度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可见孔子认为,要想懂得什么是死,首先得懂得什么是生,他对鬼神是否存在持一种未置可否的态度,但却强调行祭的时候必须设想祖先(鬼神)是存在着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关怀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因此《论语》要求我们要“慎终追远”(《学而》)。
    第二,“乐群”的生存智慧。中国“乐感文化”以此岸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此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因此,《学而》中才会有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言论。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反省什么呢?反省自己在替他人谋划考虑的过程中是否用了心,反省自己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是否有不信实的地方,反省自己是否复习过了老师传授的知识。为什么《论语》要求我们这么做呢?这是由于“乐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认为,我们人类走不若马、力不若牛,又没有外在的上帝可以依靠、没有一个“超人”帮助我们。怎么办呢?只能自己依靠自己,只能相互依靠,彼此团结,这就迫使中国的“乐感文化”具有一种“乐群”的生存智慧。
    第三,“乐观”的生活态度。儒学的核心是“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对生活悲观失望,而是相信“物不可以终难”(《周易·序卦》),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以人为本,依靠“乐群”的生存智慧,相信人自身的力量。这种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四,“乐感”的人性追寻。就人性完满的角度而言,“乐感文化”表现为“乐感”的人性追求。从个体心理角度来说,所谓人性完满、“成于乐”指的是孔子所谓的“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宪问》)的集合,是通过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塑造一个完人,更是“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完满呈现。这是一种审美结构的呈现,更是一种内在心灵的形上超越。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此即孔子所理想的“成人之道”,并由之决定了中国“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是寻求“人道”的不断完成,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
    (摘编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
    1.下列有关“乐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乐感文化”说,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本体具有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
    B.“乐感文化”引导着中国人去过一种喜乐生活,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没有痛苦。
    C.“乐感文化”体现以人的现世性为本,不同于强调“绝对”“超验”精神的西方传统。
    D.“乐感文化”强调实用理性,使中国人的性格灵活变通,不死板固执,但也有负面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感文化”精神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乐感文化”培育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精神,罪感文化培育负罪感。
    B.《论语·乡党》记载马厩失火后,孔子从朝廷回来问及是否伤人的故事,是为了展现孔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C.对待生死,孔子认为要懂得什么是死,首先要懂得什么是生;对待祖先和鬼神,孔子强调要持有敬重态度。
    D.中国“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音乐和艺术参与其中,寻求“人道”的不断完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立足于现实世界,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赋予人参与天地之化育的本体地位。
    B.朱熹“追远者,祭尽其诚”与孔子“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体现出相似的生命关怀。
    C.曾子强调“三省吾身”,材料二作者认为这体现了“乐感文化”中“乐群”的生存智慧。
    D.儒学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我们应相信人自身的力量,以人为本。4.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一项是(3分)()
    A.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B.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C.入则孝,出则弟,瑾而信,泛爱,而亲仁。(《学而》)
    D.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子的回答体现了“乐感文化”的内涵。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扣子
    (苏联)卡沙耶夫
    瓦西利·维克托罗维奇·切尔内舍夫正在办公,同时用小电子计算器记录着苍蝇的数目。室内的苍蝇太多了,切尔内舍夫出了一身汗。①他本想把西服上衣敞开,幸好想起来衬衣上掉了一个扣子,在西服里面别人看不见,只要一敞开怀,立刻就会被发现。这副衣冠不整的模样,一定会使自己在同事们中间的威信受到损失,况且,就是自己看着缺一个扣子也够难受的,好像他是个把最后一颗扣子都拿去换酒喝了的酒鬼,哪里还像个日薪160卢布的总经济师呢!切尔内舍夫为此很苦恼,于是种种不好的念头开始在脑子里蠕动起来。
    他心里想:“哼,②我老婆对我冷若冰霜,真是个没心肝的女人!在一起过了15年,连给我钉个扣子的工夫都舍不得,当然啦,这可不是说扣子已经掉了15年,只能少于15年。可也有8个年头了吧,大概还得再加半年。这事我要是不告诉我老婆,起码得穿20年缺扣子的衣服。好吧,我就故意不吱声,她应该自己发现嘛。我在这儿整天像头牛一样地干活,可她连个扣子都不给缝。她对我是一点感情也没有了!哎,过去又有过感情吗?青春年少时,我们俩曾相互钟情,如今你就一辈子自讨苦吃吧,你得忍受她的冷漠无情,她不关心我的事业,也不愿和我同甘共苦,这些你全得忍受……哎,我这一生可真倒了霉!”
    切尔内舍夫伤心透了,他烦躁起来,不知不觉解开了上衣,这时却猛然看见:在那个8年来缺扣子的地方现在竟给缝上了一个扣子。切尔内舍夫不敢相信,③他摸了摸扣子,解开又扣上,对着光线又看了一遍——果真是扣子,扣上正合适。切尔内舍夫深受感动,内心十分惭愧。“我还算个人呀,坏蛋,哪能这么冤枉自己的结发妻子啊!她真是个少有的极好的女人!应该这么想:我们在一起生活了15年啦,她直到现在还惦记着我的每一个扣子!要知道,她也总是没日没夜地干活,没有一点闲工夫,我可怜的人呀!当然,我也不轻松,可要知道,她的工作比我更费神,而且全部家务活都落在她的肩上。家务事她一点也指不上我,我连给自己钉个扣子都不会!真是个暴君!没心肝的懒虫、笨蛋!”
    切尔内舍夫大声地抽了一下鼻子,把手伸进了衬衣口袋掏手帕,然而掏出来的不是手帕,而是一卢布钞票。切尔内舍夫惊得几乎失去知觉,待恢复了常态,他就闭上眼睛,温情脉脉地回忆起自己那体贴入微的爱妻的脸蛋儿来,可是他只想起了她的鼻子。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别的部分的模样了。他对自己轻蔑到了极点,心里想道:“我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家伙!一个可怜的硬化症患者!对这样一位崇高的女性,我有眼无珠!还把她想得那么坏!只有自私自利的小人才会这样!”
    他几乎流下眼泪,一心要做点使妻子高兴的事:买束鲜花献给她,陪她去剧院,再说,也该回送些钱给她花呀!于是他将还未计算完的小电子计算器放进办公桌里,④就向商店飞奔而去。回到家时,他手中捧着鲜花,穿着里子绽线的西服上衣,上衣兜里的35卢布在作响,连它们都跃跃欲出,急不可耐啦。他一面把花和钱递给妻子,一面腼膜地对她说:“这是送给你的,亲爱的。用这些钱去买那你早就想买的东西吧。假如钱不够,那我……那我就劝你买别的便宜一些的吧。”
    妻子被这意外的场面闹愣了。她站着不动,一言不发,真的不知道在这种场合说什么好。谢天谢地,岳父出来给解了围。
    他走到切尔内舍夫跟前问道:“瓦夏,你是怎么搞的,今天干嘛把我的衬衣穿走了?我的那件,不用说,和你的一样,但是比你的要大两号,难道你没感觉出来吗?拿我来说吧,你的衬衣我就套不进去,还给你吧……”说着他把同样的一件衬衣递给了切尔内舍夫。
    切尔内舍夫瞅了瞅这件衬衣,上面正好缺一个扣子。总经济师立刻沉下了脸,把鲜花和卢布一股脑儿掖在怀里,然后一声不吭,径直走进屋里去了。
    这时他独自思忖着:“好一个可爱的女人!就算你累得筋疲力尽,也该把扣子给丈夫钉上啊!不管怎么说,我同她在精神上毫无共通之处!一丁点儿也没有!现在我算看清楚了,跟她结婚是犯了一个大错,唉,多大的错误呀!”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写切尔内舍夫在办公室用计算器记录着苍蝇的数目,可以看出人物的无聊。
    B.小说写切尔内舍夫在心里怨恨自己的妻子,认为妻子不关爱他,说明夫妻感情早已破裂。
    C.小说中切尔内舍夫发现衬衣补上扣子后产生自责心理,并打算用鲜花和钱财来补偿妻子。D.小说以切尔内舍夫的“独自思付”结尾,呼应前文,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引人深思。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切尔内舍夫因衬衣掉了一个扣子而不敢敞开西服,照应标题,引出后文切尔内
    舍夫的心理活动。
    B.句子②中,切尔内舍夫评价妻子“冷若冰霜”“没心肝的女人”,侧面体现出切尔内舍夫妻子的冷漠与懒惰。
    C.句子③中的“摸了摸”“解开又扣上”“又看了一遍”,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切尔内舍夫的惊奇和疑虑。
    D.句子④中的“飞奔而去”一词,刻画出切尔内舍夫急切的心理,与后来知道真相后的懊恼形
    成对比。
    8.简析岳父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答:
    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小人物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艺术上精致的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你阅读小说的经验,任选其一,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故,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论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
    (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
    材料二: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节选自欧阳修《纵四论》)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因为上言A王政本B于仁恩C太宗欣然D纳之E遂以宽仁F治天下G而于刑法H尤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幸,指心存侥幸,与《鸿门宴》“故幸来告良”中的“幸”意思不同。
    B.盖,因为,与《府丁解牛》“技盖至此乎”中的“盖”意思不同。
    C.意,意料,与《谏逐客书》“快意当前”中的“意”意思相同。
    D.以,表目的,与《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以”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宗英明神勇,天性仁爱宽容,他刚即位时,有大臣提出应当用严厉的刑法治理天下,而
    魏征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B.太宗赦免的罪犯结果没有一个晚归的,太宗赞赏他们的诚信,就赦免了他们的死罪,但太
    宗也认为不可以多次赦免罪犯,否则会有不良影响。
    C.为信义而死,不苟且偷生,且视死如归,即使是君子也很难做到,但欧阳修认为,唐太宗释放的那些囚犯却做到了,也是人之常情。
    D.太宗纵囚复归,再赦免他们,这样的事情只能偶尔为之,如果屡次这样做,杀人犯就得不到惩罚,这样就违背了圣人常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4分)
    译文:
    (2)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4分)
    译文:
    14.对材料一中“太宗纵四”一事,欧阳修的态度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①
    张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③。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
    【注】①根据北宋范公俱《过庭录》所载,这首词是张昇退居江南所作。张昇在退居以前,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代,退居江南时期,又经历了宋英宗、神宗两朝,北宋帝国由盛转衰,积贫积弱的形势越来越严重。②指长满花的高地。③低亚:低垂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片开头两句写全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江南风光美丽如画,其中“秋”字点明了时节。
    B.“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水”字承接前文的“江”,词人的视线随着浩瀚的江水向远处看
    去,不见尽头。
    C.下片开头两句,词人描写了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酒旗的景色。
    D.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既有借景抒情,如“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也有直抒胸
    臆,如“红日无言”。
    16.这首词抒发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记述孔子问志,他询问几位学生的志向,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长于启发的特点。
    (2)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和“ ”描写了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令人叹为观止。
    (3)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俯拾即是,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随着第一声春雷的响起,酣睡了一整个冬日的大山睁开了眼睛。松软的泥土就像是它厚实的胸膛;它忽闪的睫毛就像钻出头的青草尖,贴着地皮;根根直立的树干犹如它舒展的胳膊;它刚打的哈欠就是那迎面吹来的隐约带着泥土与草木气息的微风。被春雷叫醒,春山很高兴,【甲】笑得水面上的薄冰全都裂开,荡漾起一圈圈涟漪。
    原本寂静的大山变得热闹起来,虽然只是窣的声响,但每一声都清晰可闻。【乙】在大山里,最先感受到春意的则是栖息在这里的各种小动物们。鸟儿重新唱响了欢乐之歌,松鼠在枝权间跳来跳去,【丙】巢穴里的各种小兽们也耐不住寂寞,纷纷加入盛大的游行队伍。
    一座刚睡醒的山,孕育着无限希望,拥有着无穷的能量。【丁】春山精神抖擞,充满生机和活力,山里人亦斗志昂扬,做好了要在大好的时节里奋力耕耘的准备。整个春天,农人们 ① 追着时间奔跑,庄稼也 ② 地紧跟其后。在千百年来的配合中,农人和庄稼早已血脉相连,默契又自然。身后的春山默默看着这一切, ③ 地露出笑容,满山盛开的桃花是它脸上藏不住的红晕。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3分)()A.【甲】 B. 【乙】 C.【丙】 D. 【丁】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3分)
    答:① ② ③
    20.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以“是”字为谓语动词的一组排比句,要求句式整齐,语意连贯,表达准确,可以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身处信息社会,光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凸显。半导体器件已经成为网络通信、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设备的基础元件,在各种各样的半导体器件里, ① 。自从人们发现了光的折射反射、波粒二象性后,固体光谱为半导体发展打开一扇大门。 ② ,就无法制造出晶体管,先进集成电路就无从谈起。而各类半导体红外探测器,则给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装上了“眼睛”。
    可以说,与光有关的新技术,既为尖端科技作出了贡献, ③ 。像空间探测器、卫星等航天器,通过多种半导体器件能够实现对地观测和光谱成像,显著改善了我们的生产生活。20世纪80年代末,风云气象卫星从太空“看”地球,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①


    22.下列各句中的“像”与文中加点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像胜王龙、河神龙等恐龙,都长着不同形态的角。
    B.那成熟的橘子,挂在树上,像一个个金元宝。
    C.用特种装置把物体的图像分解,变成电信号,记录下来。
    D.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马面裙的爆火带动了国潮时尚消费风潮,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守正创新,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活力,比如现代马面裙正是在传统服饰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了现代、时尚和科技元素,将山水、花鸟等融入图案设计中,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一些生产企业还尝试将雪纺、混纺、蕾丝等各种新型面料运用到马面裙的制作中,让现代马面裙更加舒适、更适合日常穿搭。
    “马面裙火爆”赢一时更须赢长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与持续性发展,尤其需要我们当代青年参与其中,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一年级5月调研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没有痛苦”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一“中国文化引导着中国人去过一种内心充满喜乐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就是一种‘乐感’的生命存在方式。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不仅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可知,原文强调了“喜乐”,并没有说“没有痛苦”。)
    2.D(A项,“罪感文化培育负罪感”无中生有。B项,“《论语·乡党》记载··是为了展现孔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强加关系,作者认为从《论语·乡党》记载的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但这不是《论语·乡党》记载这个故事的目的。C项,“对待祖先和鬼神,孔子···敬重态度”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他对鬼神是否存在持一种未置可否的态度”可知,孔子没有说对鬼神要持敬重态度,只是说在行祭的时候必须设想鬼神是存在的。)
    3.A(“中国文化立足于现实世界……”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乐感文化“立足于此岸世界而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并赋予人参与天地之化育的本体地位”。)
    4.B(从材料二“*乐观’的生活态度”来看,不依靠外物,相信自身的力量,并把这种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就是“乐观”的生活态度。B项写颜回安贫乐道,不因贫穷、困顿而改变自己的“乐观”,可以作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论据。A项,“是吾忧也”强调孔子忧愁的原因,不能体现乐观的生活态度;C项,可以体现“乐群”的生存智慧;D项,体现的是舍生取义的精神。)
    5.①曾子希望在暮春时节,踏春赏春,洗涤身心,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关注与关怀;②“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众人一同赏春踏春,这是一种“乐群”的智慧生活;③曾子认为自己的为政才能比不上别人,但可以“风乎舞零,咏而归”,体现曾子“乐观”的生活态度;④曾子将“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完美结合与呈现,是“乐感”的人性追寻。(每点2分,答满三点即可,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B(“说明夫妻感情早已破裂”错误,原文提到“青春年少时,我们俩曾相互钟情”,并且这里只是切尔内舍夫自己的想法,夫妻感情是否“早已破裂”无从得知。)
    7.B(“切尔内舍夫妻子的冷漠与懒惰”错误,这只是切尔内舍夫对妻子不给他缝扣子的怨恨,从“她也总是没日没夜地干活,没有一点闲工夫,我可怜的人呀”“家务事她一点也指不上我”来看,切尔内舍夫的妻子也并非是懒惰。)
    8.①岳父的解围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出人意料,令人回味。②岳父的出场为小说增添喜剧效果,让切尔内舍夫的心理和情感又一次发生转变,丰富了人物形象。(每点2分,答满两点得5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示例一:①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述的是小人物的寻常事:文章围绕切尔内舍夫衬衣上的一粒扣子,以切尔内舍夫的视角展示事件的发展变化。②看似寻常,实则暗含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关注底层人物的生活,尤其关注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爱情、婚姻问题,发人深思。(每点3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示例二:这篇作品在艺术上颇为精致。①结构上,以扣子贯穿全文,讲述了小人物切尔内舍夫因衬衣上缺少扣子直到最后得知真相的过程。②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富有表现力:从开始对妻子的怨恨,到发现已经补好扣子时的自责,再到最后发现自己穿错衬衣又懊悔不该与妻子结婚,突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每点3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CEG(“为上言”是魏征向皇上言说“王政”的根本,“仁恩”是“王政”的内容,故A、B两处不能断开,“太宗”是下句的主语,应在C处断开;“欣然”修饰“纳之”,应在E处断开;“而于刑法尤慎”是对“遂以宽仁治天下”的补充,应在G处断开。原文标点为: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
    11.C(A项,“故幸来告良”中的“幸”意思是幸亏、幸而;B项,“技盖至此乎”中的“盖”同“盖”,意思是何、怎么;C项,意思不同,“快意当前”中的“意”意思是心情;D项,正确。)
    12.C(“也是人之常情”错误,根据原文“此岂近于人情哉”可知,欧阳修认为这不符合人之常情,且那群囚犯之所以按时回去,是揣测圣意后的选择,并不是真的视死如归。)
    13.(1)(太宗)亲自审讯囚犯,同情三百九十名犯了死罪的囚犯,放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录”“闵”“期”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我只看见上面和下面的人互相窥测而形成这种声誉,哪里有所说的布施恩德的皇帝和懂得信义的罪犯呢?(“成”“乌”“知”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欧阳修对太宗纵囚持质疑态度。②他认为这是唐太宗求取美名的手段,③这样做不符合人之常情,也不符合圣人常法。(每点1分,意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太宗凭借英明神武平定天下,但他天性仁爱宽容。刚登皇位时,有人劝他用严厉的刑法整肃天下,魏征认为不可以,趁机向太宗上奏王道应以仁爱恩德为根本,太宗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于是用宽和仁厚来治理天下,但在刑法方面格外慎重。贞观四年,天下被判处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太宗)亲自审讯囚犯,同情三百九十名犯了死罪的囚犯,放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然而(太宗)曾经对群臣说:“我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见。’我拥有天下之后不曾多次赦免罪犯,是不想诱导人们对犯法免罪心存侥幸啊。”自从房玄龄等人修订律、令、格、式后,整个太宗年间,一直沿用没有什么变更修改。
    材料二:
    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大到极点,这又是小人中最严重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最难能可贵的。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审讯三百多名犯死罪的囚犯,释放他们让他们回家,并约定时间叫他们自己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这难道是符合人情的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就可以使他改变并成为君子。因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有像这样的情况啊。(我)说:唐太宗这样做,是他用来求得这种声誉的手段啊。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会想到他们一定会回来以希望被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去的囚犯,不会想到自己回来一定能够获得赦免,所以才回来呢?意料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看见上面和下面的人互相窥测而形成这种声誉,哪里有所说的布施恩德的皇帝和懂得信义的罪犯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但是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
    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后又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假如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用人情作为根本,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15.D(“红日无言”不属于直抒胸臆,而是词人将主观情感投射于自然景物中,依然是借景抒情。)
    16.①对六朝兴替、物是人非的感慨: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闲谈的话题。②倚楼远眺的孤独寂寞:词人在高楼上独自遥望,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令人倍感惆怅。③对北宋朝廷的隐忧:词人虽退居江南,但感受到北宋朝廷正由盛转衰,不禁担心其会像过去的那些朝代一样逐渐被取代。(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7.(1)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2)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3)示例: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
    18.B(这两句古诗描写春天时的山中之景和江水之态,而本段描写的春山,很少涉及到水,但是重在运用其语意,即动物最先感知春意。【甲】处写河水冰融,但是没有涉及动物;【丙】处写小兽们的活动,但不能说它们是最先感知的;【丁】处写人的活动,这三处都不能体现“动物最先感知春意”之意,不适合。【乙】处“最先感受到春意”与诗句“鸭先知”相吻合。)
    19.示例:①披星戴月②如影随形③情不自禁(每空1分,符合语境的成语皆可)
    20.松软的泥土是它厚实的胸膛;贴着地皮钻出头的青草尖是它忽闪的睫毛;根根直立的树干是它舒展的胳膊;那迎面吹来的隐约带着泥土与草木气息的微风是它刚打的哈欠。(5分,酌情给分)
    21.①都有与光相关的部分②没有固体光谱③也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每空2分,意对即可)
    22.A(A项和文中加点的“像”都表示列举。B项,表示比喻;C项,表示形象、状貌等;D项,表示与……相似。)
    23.【写作指导】
    材料第一段重点介绍了马面裙爆火的原因。马面裙的爆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面裙既保留了部分传统服饰要素,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和科技元素,更贴近日常的穿搭,这是守正创新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依然具有价值,对此,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材料第二段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赢一时更须赢长远”,尤其强调了当代青年在其中需承担的责任。对此,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得更远”,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相关试卷

    河南省濮阳市新高中创新联盟TOP20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新高中创新联盟TOP20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析岳父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一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一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语文PDF版含解析,共1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