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多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33680/0-17176833335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多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33680/0-17176833336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多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33680/0-17176833336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多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多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回顾所学课文内容填空,口语交际,阅读古诗和短文,回答问题,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积累。(34分)
1.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字词
(1)明mèi( )的阳光下,我和朋友手wǎn( )着手在花园里散步。我们一会儿看看蚂yǐ( )搬家,一会儿在月季花前pái huái( )一会儿又去观察在树枝上qī( )息的鸟儿,好不快活。
(2)时光飞逝中,我们成长了,任时光在我们的脸上nuó( )移、刻画,不再隐cáng( )这属于人生的痕迹。
【答案】 ①. 媚 ②. 挽 ③. 蚁 ④. 徘徊 ⑤. 栖 ⑥. 挪 ⑦. 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1)书写时要注意“媚”“挽”“徘”“栖”笔画较复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做到正确、规范、美观。
(2)书写时要注意“挪”“藏”笔画较复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做到正确、规范、美观。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下面打“√”。
处(chǔ chù)境 解(jiě jiè)放
会(huì kuài)意 剥削(xiā xuē)
【答案】chǔ jiě
huì xuē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不到1元,欢迎访问。【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
处:读“chǔ”时,意思是居住;存在,置身;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决定,决断;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止,隐退。读“chù”时,意思是地方;点,部分;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
处境(chǔ):所处的境地(多指不利的情况)。
解:读“jiě”时,意思是剖开,分开;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除去,除,废除,停止;溶化;讲明白,分析说明;懂,明白;调和,处理;高兴,开心;排泄;代数方程中未知数值。演算方程式。读“jiè”时,意思是发送。押送财物或犯人。
解放(jiě):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
会:读“huì”时,意思是聚合,合在一起;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彼此见面;付钱;理解,领悟,懂;能,善于;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一定,应当;恰好,正好;一小段时间。读“kuài”时,意思是总计。
会意(huì):会心。
削:读“xiā”时,意思是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读“xuē”时,意思是义同削(xiā),用于一些复合词;减少;减弱;除去;搜刮;掠取。
剥削(xuē):原指搜刮侵夺,现指使用动力而不给予公平的或相当的报酬。
3. 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描写方法并写在括号里。
语言描写 神态妙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
(2)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
(3)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
(4)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
【答案】 ①. 语言描写 ②. 心理描写 ③. 神态描写 ④. 动作描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分析。
(1)从“我奇怪地问他”可知,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2)从“不安、着急”可知,这是人物的心理描写。
(3)从“瞪着”“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可知,这是人物的神态描写。
(4)从“夹紧”“匍匐前进”“滚上好几米”可知,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
4.选一选。(10分)
4. 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京味儿”语言特点的是( )
A.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B.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C.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D.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辨析。
“京味儿”是指运用北京民间的语言,具有浓厚的北京韵味,节律性强,多用儿化音、俗白浅易的口语,彰显了浓厚的民族色彩。
A.本句中“零七八碎儿”指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京味儿”俗语。
B.本句中“玩意儿”指小物件,即风筝、空竹、口琴等。“京味儿”俗语。
C.本句没有体现“京味儿”特点的词语。
D.本句中“闲在”指空闲时候。“京味儿”俗语。
故选C。
5.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国籍是( )
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德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的鲁滨逊,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故选A。
6. “飞夺泸定桥”这一事件发生在( )
A. 抗美援朝时期B. 长征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鸦片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飞夺泸定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长征时期。在1935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重重困难,大渡河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并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决定夺取泸定桥。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成功夺下泸定桥,打开了北上的通道,为红军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精神,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成为长征途中的一次关键胜利。
A.抗美援朝时期是1950年——1953年,而“飞夺 泸定桥”是1935年红军长征时期的事件,可知A错误。
B.“飞夺泸定桥”是1935年红军长征时期的事件,可知B正确。
C.解放战争时期是1946年——1949年,而“飞夺 泸定桥”是1935年红军长征时期的事件,可知C错误。
D.鸦片战争时期是1840年——1842年,而“飞夺 泸定桥”是1935年红军长征时期的事件,可知D错误。
故选B。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B.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C.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 人们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使用。
A.为疑问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B.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时候”连用,构成了排比句。
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牙”比作“钩子”。
D.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泪水”夸大化。
故选A。
8. 下列阅读名著的方法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阅读过程中,在书本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触。
B. 遇到喜欢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标注页码。
C. 阅读原著太浪费时间了,可以用看短视频解说代替读原著。
D. 遇到人物关系较为复杂的情况时,可以画一个人物关系简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名著的策略与方法。
C.阅读原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阅读的过程就是一次与作者交流的过程,短视频解说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故选C。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9. 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谁家都离不开老阳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为陈述句。
改为陈述句的方法:把反问词“呢”去掉,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又离得开”改为否定的词“都离不开”,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即:谁家都离不开老阳儿。
10. 除夕是热闹的。除夕没有月光。(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夕虽然是热闹的,但是没有月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合并句子可以省略第二句的主语,把第一句的句号改成逗号,连起来,两句话就合并成为一句话了。本题中“除夕是热闹的”和“除夕没有月光”是转折关系,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却……”等合并句子即可。
示例:除夕尽管是热闹的,却没有月光。
11. 从下面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一段话。
情境: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上 下雨了 夕阳西下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心情好: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弹奏着一首动听的歌。 ②. 狂风裹着大雨,砸在我的脸上,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感觉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凉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情境写句子。
按照题干要求选择一个场景,写出心情“好”和“不好”两种状态下的感受。注意要从周围的事物的反应来体现你的感受,如心情好,周围的事物也是开心的;心情不好,周围的事物也是无精打采的。
如:心情好:走在夕阳下的小巷,看着远处的太阳渐渐落下,飞过来的几只小鸟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天上的白云拍了拍手,恭喜着我取得了好成绩。
心情不好:我一个人走在阳暗的小巷里,旁边的杨柳遮住了最后一抹残阳,树枝随着阳冷的风摆动着,好像在哭泣,阴天的云变得沉寂又暗淡。巷口那棵弯着腰略昂苍老的柳树,像极了那时病入膏盲的爷爷。
二、回顾所学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2. 回顾所学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2)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4)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
(5)郑燮在《竹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自己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以及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答案】 ①. 读书须用意 ②. 快走踏清秋 ③. 中庭地白树栖鸦 ④. 莫把无时当有时 ⑤. 千磨万击还坚劲 ⑥. 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理解默写能力。
(1)书写时注意“读、须、意”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踏、清”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庭、栖、鸦”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莫、时”的正确写法。
(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在《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描写了竹子不怕风吹雨打,顽强拼搏坚韧品格。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经受打击依然坚强的的思想感情。
三、口语交际。(5分)
13. 口语交际。
相信你现在已经读过许多书,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谈谈你的读书心得。(可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旨情感等角度入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最喜欢的书是《西游记》。这本书讲述了唐僧师徒一路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我从唐僧的身上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从孙悟空身上学到了不惧困难的品质,从猪八戒身上学到了忠勇善良的品格,从沙僧身上学到了调和矛盾的能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写出自己读过的故事中最喜欢的人物及原因即可。如:我最喜欢的书是《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存的不易和生命的坚韧。在孤独的岛屿上,鲁滨逊独自求生,展现了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勇气。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即使在逆境中,我们也能找到希望和出路。
四、阅读古诗和短文,回答问题。(24分)
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4.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填朝代)的诗人_______。
15. 画横线的诗句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 借景抒情B. 寓情于景C. 动静结合D. 托物言志
1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①. 明代 ②. 于谦 15. D
16. 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坚守高洁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课外阅读。
忽略
①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光芒,很美。
②孩子跪坐在椅子上,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本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了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然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③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会结小西瓜给我吃。”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摸了摸孩子的头:“傻瓜,那些瓜苗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小瓜苗会长出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
④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孩子一脸坚定。
⑤一天下午,孩子放学回来后,照例跑到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眼了,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孩子难以置信,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⑥“被我拔了。小瓜苗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生长。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帮孩子擦掉眼泪。
⑦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始终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啊,孩子想。
⑧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有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株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着说:“不错啊,真厉害,得了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⑨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光芒,很美。孩子呆呆地望着花盆,觉得心里空空的。
17. 随着事情发展,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仿照示例,把表格补充完整。
18.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光芒,很美”,两者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者“不相同”)
19. 文章第⑤段写花盆中紫罗兰“耀武扬威”是为了表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文章的题目“忽略”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孩子”,你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 ①. 伤心、难过 ②. 失落
18. 不相同 19. 这样写是为了表现孩子的失落、伤心和不可置信。
20. 一是指母亲只看到了紫罗兰的美,却忽略了小小的瓜苗;二是指母亲忽略了孩子纯真的童心,忽略了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21. 妈妈,瓜苗也是一条生命,我们不应该因为它细小、不起眼就忽略它。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
结合第②段“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可知,小男孩的心情是十分欢喜;结合第⑤段“孩子难以置信,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可知小男孩得知小瓜苗被拔了之后,十分难过;结合第⑨段“孩子呆呆地望着花盆,觉得心里空空的”可知,母亲没有看出孩子借画表达的想法时,小男孩十分失落。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含义分析。
短文第①自然段和第⑨自然段都写了“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这样是首尾呼应,前后照应,起到升华主题作用。第①自然段表示了孩子对于瓜苗有着无限的憧憬,认为小瓜苗会长成大瓜苗,结出小西瓜,这是孩子的一种心理反映。结合文章第⑨段内容“孩子呆呆地望着花盆,觉得心里空空的。”可知,孩子因为被妈妈拔掉了瓜苗,心里很失落,所以第⑨自然段的描写也是孩子的心理放映,反映了孩子内心的失落。两者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⑤自然段描述了孩子发现小瓜苗被拔掉后的心情。通过“孩子傻了眼”“瞪大眼睛”“哇的一声哭了”等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震惊、失望和伤心。他对自己精心照料的小瓜苗充满了期待,但现实却残酷地打破了他的梦想。“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的描写,这是作者为了突出孩子失去小瓜苗后的失落感而进行的对比描写。紫罗兰在这里象征着母亲眼中“正确”的选择和“有用”的植物,而小瓜苗则是孩子心中纯真梦想的象征。紫罗兰的“耀武扬威”更加凸显了孩子心中的空虚和失落。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在本文“忽略”是个动词,结合原文第⑥段“小瓜苗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生长”可知,忽略表层含义是指母亲忽略了小瓜苗。结合第⑧段“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可知,“忽略”是指母亲忽略了孩子的童心,忽略了孩子对生命的关心。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短文内容,说出自己的观点及想对母亲说的话,合理即可。
如:我想说:妈妈,瓜苗也是一条生命,我们要保护好它,让它长出许多的西瓜。
五、习作。(25分)
22. 习作。
常言道:“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请以“长大后,我想成为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字。
【答案】
例文:
长大后,我想成为一位科学家
我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科学家。
我想当科学家有两个原因:一是当一名科学家一直是我的理想;二是我要为人类做出贡献,让人们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我们一出门,脚下就是水泥地,头顶就是高楼大厦,空气很不清新,人们都很冷漠,急匆匆的赶路,只能听到公交车嘈杂的声音,私家车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如果我当了科学家,就可以改变这一切。我要发明一个机器,它的外形像和平鸽。和平鸽每天早晨都会自动飞到大街上,然后会把大街变成大山,高楼大厦变成农家小院,旁边还有一条小河,小河里还有活蹦乱跳的小鱼呢!人们再也不用急着赶路。这就是我当了科学家后制成的第一个机器。
我还要发明一个机器,这个机器能给人看病。像得癌症、白血病、尿毒症的人,有了这种机器就能摆脱病痛的折磨。这个机器是一个极小的颗粒,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只要把这种颗粒咽下去,颗粒就会在人体里“工作”,慢慢地把病根消除掉,这样人们就可走出病魔的困扰。吃了这种颗粒你可以正常饮食,不会给身体造成影响。
这就是我当科学家的理由,我爱发明,我爱科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为半命题习作,要求以“长大后,我想成为 ”为题写一篇习作,先想一想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好后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写自己为什么样想成为那样的人,成为那样的人时你会做些什么?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又该如何克服?可以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表达出真情实感。
开头:开篇点题,写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中间:写清楚自己为什么想成为那样的人?你又遇到了些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把内容写清梦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亲爱的孩子们,付出终会有回报,雨过终会是天晴。愿你们在这次评估中,展现出独属于你的收获与精彩,我们都会为你喝彩!
事情发展
花盆里长出了小瓜苗
母亲拔掉了小瓜苗
母亲没有看出孩子借画表达的想法
孩子的心情
满心欢喜、憧憬
_____
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板块一,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板块二,板块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多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共5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