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修辞鉴赏分类指导(讲解+练习)(叠词字)
展开一、讲解
1.概念:叠词是以词的形状来判断,有两个要素为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使用非常普遍。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
有人作过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词的有二百篇。而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叠词也是频频使用。高中课本的选文如《氓》、《声声慢》、《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有大量的叠词使用,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轻轻”“油油“”悄悄“等,读起来很优美,也很形象。在高考中也多次对叠词的表达效果进行了考察。
2.作用:
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就高考考察来看,叠词的表达效果一般体现在:
①在形式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最常用的作用)
②在内容上,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突出事物的形象美;
③在情感抒发上,体现其感染力,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
3.解题思路:
(1)鉴赏叠词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
①文段使用“XX”“XX”等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
②“XX”叠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xx(事物)······特点,(表达了·······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回到文本具体分析)
【强调:有时要逐一分析每一叠词表达效果,有时可几个叠词合起来一起分析。得灵活处理。】
例题训练:
下列文段中加横线的叠音词的使用独具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只要一个人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
按照我们的答题思路组织答案:
①文段使用“灼灼”“萋萋”“依依”等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
②三个叠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描摹出花、草、杨柳在春季的生机勃发,给人以美的享受。
参考答案:
①“灼灼”“萋萋”“依依”等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萦回耳际,取得了精妙的音乐美感,收到了韵律和谐美的效果。
②这些叠词的使用,强调了花、草、杨柳在春季生机勃发的形貌特征,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色彩。(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2)比较叠词为何比没有使用叠词的词表达效果更好:
①文段“XX”“XX”等叠词与“X”“X”等词相比,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
②“XX”叠词比“X”词的xx(范围、程度、频率等)更······,更生动地描绘出xx(事物)······特点或更能表达·······情感)。(回到文本具体分析)
【强调:基本要逐一分析每一叠词比非叠词的表达效果更佳。】
例题训练: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节选自《骆驼祥子》)
按照我们的答题思路组织答案:
①“处处、微微、早早”与“初、微、早”相比,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
②“处处”比“处”范围更广,更能突出地面的干燥结实;
③“微微”比“微”程度更轻,更能表现出黑土中黄色之浅 ;
④“早早”比“早”时间更早,更能突出祥子拉车的时间之早,更能表现出他希望通过勤劳来改变生活的渴求。
参考答案:
三个重叠词语“处处、微微、早早”与“处、微,早”相比,强化了语意:
①“处处”是“到处”的意思,比“处”范围更广,能突出地面的干燥结实;
②“微微”表示程度不深,比“微”程度更轻,更能表现出黑土中黄色之浅 ;
③“早早”意为很早,比“早”更突出祥子拉车的时间之早更能表现出他希望通过勤劳来改变生活的渴求。
【该题只有三分,每一处词语的分析一分。若是四分,分析叠词的自带的效果“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这一点应是一分得分点】
4.课堂小结
不管文句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离不开三点:
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点手法),
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析手法),
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说效果)。
【强调:分析表达效果一般要分析手法本身自带的效果和内容效果或情感效果】
二、练习
1、请鉴赏下列文段中加横线的叠音词,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穿过德国东部,流入北海,长约二千五百里。分上中下三部分。从马恩斯到歌龙算是“中莱茵”;游莱茵河的都走这一段儿。天然风景并不异乎寻常地好:古迹可异乎寻常地多。尤其是马恩斯与考勃伦兹之间,两岸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有些已经残破,有些还完好无恙。(朱自清《莱茵河》)
2、文中有两个重叠形式“歪歪斜斜、层层叠叠”,说说它们和“歪斜、层叠”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 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 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疲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仿佛半粒米似的新芽。天明未久, 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 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 吹动她短发, 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节选自鲁迅《药》)
3、文段中重复使用了“长长”“瘦瘦”“曲曲”“弯弯”等词的重叠式,请分析它们与“长”“瘦”“曲”“弯”等词有何不同。(4分)
苏州城里,有不少这样别致的小街小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石子路面,经夜露洒过,阵雨洗过,光滑、闪亮。在它的旁边,往往躺着一条小河,同样是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水面活溜溜的,风一吹,荡漾着轻柔的涟漪,就像有啥人在悄悄地抖动碧绿的绸子。(凤章《水港桥畔》 )
4、请鉴赏下列文段中加波浪线的叠音词,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1.
①“高高下下”“错错落落”“斑斑驳驳”等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
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旧时保垒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和久远斑驳的特征,更突出事物的形象。
2.
“歪歪斜斜、层层叠叠”与“歪斜、层叠”相比,增添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
①“歪歪斜斜”比“歪斜”形态更乱,更体现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细路”的随意;
②“层层叠叠”比“层叠”表现坟头数量更多,更能折射出民众命运的悲惨;
3.
文段中重复使用了“长长”“瘦瘦”“曲曲”“弯弯”等几个词的重叠式。它们的修辞效果同“长”“瘦”“曲”“弯”显然不同。无论是小街还是小河,“长”得优美,“瘦”得匀称,弯曲得引人人胜、勾人遐想。这几个叠音结构都有显著的描绘作用,使所写的景物生动形象;都有一定的表情作用,使语意舒缓、亲切。它们又都落在要害处,并重复出现,音响鲜明婉转,给人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感受。文中叠音手段的运用使苏州城里的小街小巷和小河流水显得越发优雅别致、逗人喜爱。
按照我们的答题思路组织答案:
①“长长”“瘦瘦”“曲曲”“弯弯”与“长”“瘦”“曲”“弯”相比,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增强了语意,强化了表达效果;
②“长长”“瘦瘦”“曲曲”“弯弯”更生动地描绘出小街、小河“长”得优美,“瘦”得匀称,“弯曲”得引人人胜,使苏州城里的小街小巷和小河流水显得越发优雅别致、逗人喜爱,给人以美的享受。
【该答案虽与参考答案相比较为简短,但得分点基本能点到】
4.
“意悬悬”写尽了王熙凤操心劳神、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的情态。“荡悠悠”则形象地写出了王熙凤“意悬悬”的结果:荡荡悠悠,虚无缥缈,如同梦境,一场空。“忽喇喇”形容大厦倾,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状。“昏惨惨”形容灯将灭,逼真地写出油尽灯干,昏暗无光的情景。两句用来比喻封建大家族灭亡之势,十分形象生动。
由于叠音词有特殊的音响效果,用在曲子的关键处,更强调了王熙凤费尽心机,徒劳无益,封建家庭分崩离析,不可收拾的主题内容。此外,叠音词多处运用,使曲子具有回环美,绵延曲折,透露出几分挽歌气息。
备战2024春节高考《修辞手法专题》方法指导及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备战2024春节高考《修辞手法专题》方法指导及练习(含答案),共22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修辞手法比拟知识讲解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修辞手法比拟知识讲解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讲解,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修辞手法比喻知识讲解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修辞手法比喻知识讲解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讲解,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