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2.2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2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
第2课时 去括号法则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重点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数学爱好者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将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以后,这两个数的差能被9整除,和能被11整除,这是为什么呢?
提示:如果设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如何表示这个两位数?
学生讨论以后师生共同得出以下结果:
原数10b+a,新数10a+b
差是10b+a-(10a+b),和是10b+a+(10a+b).将10b,a,10a,b看做几个数,类似小学中的计算,你能化简这两个式子吗?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尝试完成.
10b+a+(10a+b)=10b+a+10a+b==11a+11b
10b+a-(10a+b)=10b+a-10a-b=9b-9a
现在你能说明为什么一个能被9,另一个能被11整除了吗?
再看下面的问题,你能化简这两个式子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100u+120(u-0.5)
100u-120(u-0.5)
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尝试完成.
活动2:归纳去括号法则
师:观察以上各式,在去括号的过程中,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对于形如+(10a+b),-(10a+b)的式子,可以将因数看做1或者-1.
活动3:运用法则
教材展示教材例4.
教师提示:先观察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
易犯错误:①括号前是“-”时,去括号以后,只是第一项改变了符号,而其他各项未变号.
②括号前面的系数不为1或者-1时,容易漏乘除第一项以外的项.
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展示例5.
问题:船在水中航行时它的速度都与哪些量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然后学生完成,同学间交流.
活动4: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第67页练习.
小结:
1.谈谈你对去括号法则的认识.
2.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5:作业布置
习题2.2第2,5,8题.
通过回顾小学学过的去括号方法,运用类比方法,得到了整式的去括号法则,这样的设计起点低,学生学起来更自然,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2.2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2 整式的加减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