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3)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834730/0-17176977129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
第3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3)
1.学会解决信息图表问题的方法.
2.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掌握用方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巧.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掌握用方程计算球赛积分一类问题的方法.
重点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设计出各类问题的答案.
难点
如何根据题意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列方程解决问题.
活动1:观看球赛片段
教师:操作课件,播放篮球片段.
学生:欣赏球赛.
活动2:认识球赛积分表提出问题
展示教材探究2中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提出问题:
(1)列式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教师:说明积分规则.
学生:观察表格.
教师在学生自由观察表格并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横、纵所隐藏着的信息,并建立数学模型,教师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得出以下关系:
(1)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2)解决问题的关键: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
活动3:对问题进行分解
学生继续观察表格,教师提出问题:
你选择表格中哪一行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呢?
学生探究交流得:
从最后一行数据可以发现:负一场积1分.
教师继续提问:
胜一场积几分呢?
学生探究交流.
学生可能会用算术法得出胜一场积2分,这时教师应关注:
1.引导学生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用解方程的方法得到,为最后问题的拓展奠定基础.
2.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活动4:解决问题
(1)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教师: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1)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1).
教师应关注:
①负场数=比赛场数-胜场数.
②总积分=胜场积分+负场积分.
③问题变式:列式表示积分与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2).
解: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了(14-x)场,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则利用问题(1)的结论,可得:
2x=14-x,解得x=eq \f(14,3).
这个结果可以吗?为什么?
教师应关注: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2)方程的解与实际问题的关系.
活动5:问题深入化
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删去积分榜的最后一行,你还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教师应关注: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并引导学生思考:删去了最后一行,不能直接得到负一场积1分,又如何来求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呢?
教师提示:可利用各队胜一场积分相等或利用各队负一场积分相等,任选两个胜、负场数不相同的队即可列方程解决.
学生课后思考完成.
活动6:小结与作业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教材第106页练习3,习题3.4第8题
这节课主要讲了关于足球比赛实际应用题,用熟悉的材料作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内容上难度不大,并且采用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熟悉的环境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精品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探究,感悟,巩固,体验,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