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共8页。
设计者
单位
一
授课 内容
教材来源
书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内容来源
八年级下册第 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P108
课名
《一滴水经过丽江》
课时
一课时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二
目标
设定 依据
课标相关
要求
有感情的朗诵文章;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策略梳理文本,提升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与鉴赏,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学习发现文章的形象美、情感美、意蕴美,涵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相关
要求
要有大单元意识,梳理好“一课”与单元整体的关系,要注重设置学习情境,在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美的感悟与鉴赏,运用多种方式来形成良好语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创设多个多个而又系统任务,在循序渐进的思维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发现、感悟、表达,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
教材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游记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写法可算作是游记中的“异类”,不写人的“游览”而水的“经历”,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入大江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感情饱满而含蓄。
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都是游记散文。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游记散文的有关知识,阅读游记,要抓住作者的游踪,通过梳理作者的“所至”“所见”“所感”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作为自读课文,其学习方式主要以运用教读课所学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读、自学、自悟。让学生通过梳理这一滴水的“所至”“所见”和“所感”,体悟文章独特写法及诗意语言,把握作者融入的真挚情感。
三
学习 目标
目 标
(达成的活 动+目标)
任务一:采风—寻所至·明游踪(体会新颖构思)
任务二:取景—赏所见·配解说(感受诗意语言)
任务三:拍摄—品所悟·知情怀(体会真挚情感)
拍摄——品所悟·知情怀
知识要点
突出游记的基本要素,通过理“所至”,学习本课独特视角的妙处,感知其风格。在赏“所见”中感知所写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揣摩品味语言,能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在悟“所感”中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重 点
把握诗意语言的特点:抒情性、节奏感强,既形象又有厚度,透着哲理。
难 点
把握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用具
希沃白板
五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在精读中圈画关键词,梳理游踪,在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中体会独特的视角。
通过改写典型景物描写片段来感悟、学习,让学生带着想象反复朗读、品味,把握诗意语言的特点。
3.悟所感,通过点拨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丽江真挚而热切的情感。
寻所至,体会新颖构思。
品所见,学习诗意语言。
悟所感,感受真挚情感。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
运用
评价
要点
设计
意图
时间
分配
二
创设任务情境
1.播放大理风光视频。
2.生命就是一场旅行,总有一个地方深情的召唤着你,即使你的脚步不能抵达,心灵也要前往。丽江就是这样一个所在。作家阿来化身为一滴水在丽江完成一次奇妙的旅程,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帮作者将这段旅程拍摄成短视频。
3.介绍拍摄聚焦点:丽江
任务一:采风—寻所至·明游踪
一滴水就这样出发了。请默读课文,圈画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的地点,绘制出一滴水的游踪路线图,也是我们拍摄路线图。
“课堂互动”游戏字词检测。
展示三种游踪导图形式,学习独特视角的妙处之一。
①展示路线导图一明确以移步换景的方式串联了丰富的内容。
②展示路线导图二明确由高而下、由远而近的空间顺序。
地点有了,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时间点拍摄呢?
展示路线导图三,明确通古贯今、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
小结:以“一滴水”贯串全文妙处之一:
欣赏视频。
细读课文,圈画所至关键地点, 画简明思维导图。
检测字词
同桌互动,交流“所至”。
根据导图逐步总结写法之妙。
播放视频
PPT
投屏展示学生导图
PPT
对视频及相关内容的关注。
初步了解丽江特点。
能根据文本标出所至地点并画出富有个性的游踪导图。
能说出第一人称视角所起到的作用。
创设任务情境,以任务促阅读。以直观形象视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文识字,掌握易错字词。
在动手梳理导图过程中感受、学习视角妙处之一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分钟
三
可以通古贯今、从早到晚,又由高而下、由远及近,将时间、空间两条线索将丰富的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任务二:取景—赏所见·配解说
1.正因如此,一滴水的出现让这篇游记作品“别具一格”,透过这一滴水让丽江迸射出别具一格的光彩。从阅读提示中看,我们要想全方位的拍摄丽江,可以选择哪些角度来拍。
明确:自然风光、历史沿革、人文景观。
请细读课文,选取你认为能体现丽江自然风光、历史沿革、人文景观的三个画面,来展现丽江的自然美、人文美、传统美,并精心配上诗意语言作为解说。
学习独特视角的妙处之二。
教师示例:展现自然风光的典型描写,明确写景方法:移步换景。并通过改写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诗意美。
阿来的文学生涯是从写诗开始的。他的散文往往带有诗意,有着强烈的抒情性与节奏感。我们的解说也要读出诗意,请你试着从文中找出这样的诗意语言,在朗读中再次感受丽江之自然风光。
在朗读品味中明确写景方法:定点观察及观察角度的多样。
小结:
理解,体悟。
筛选、圈画关键词。
学生学习体悟。
根据教师示例,筛选典型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并进行改写、朗读、品味。
回顾、总结、表达。
白板互动
投屏展示学生改写诗句。
能圈画出关键词。
能找到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并诗意改写、朗读、品味。
能在朗读、品味诗意语言中学习视角妙处之二
在朗读、品味诗意语言中学习视角妙处之三
1分钟
5分钟
5分钟
8分钟
四
五
以“一滴水”贯串全文妙处之三:视角自由。
7.请用选取自然风光的方法来为丽江之人文景观、历史沿革选景,并配上诗意的解说。
小结:“一滴水”贯穿全文的好处之三:既是观察者,也是讲述者,使情感表达得更真挚。
任务三:拍摄—品所悟·知情怀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路走来,我们跟随这滴水感受了丽江美丽的自然的风光、厚重的历史、淳朴的风土人情。回读课文,一滴水怀着怎样的情感完成这次旅程的。
我知道
作为一滴水
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2.请品读文中两句评述语句,说说诗人阿来除了赞美丽江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赞美了丽江什么。
明确:赞美丽江古城与自然的美妙融合,赞美丽江的醇美、和谐、沉静。
3.再次齐读关键句。
课堂小结:
寻所至,一滴水处处见景;
赏所见,一篇文句句是诗;
悟所感,一颗心字字含情。
结束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谢诗人阿来用诗意语言让我们在课堂上共赴丽江,更期待大家用一颗诗心去记录人生路上的万千风景。
小组探究,筛选典型描写历史沿革、人文景观的句子并进行改写、朗读、品味。
筛选、圈画关键句并品读、体会。
根据方法提示,品读议论中蕴含的真切情感。
学生谈本节收获。
投屏展示学生改写诗句。
PPT
找到描写历史沿革、人文景观的句子并诗意改写、朗读、品味。
能找到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句,并能说出蕴含的情感。
能在点拨下说出自己的感悟。
能抓住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结合本课特点来总结表达本节所获。
用独特视角、诗意语言来描写校园春景。
在筛选、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回顾总结,提高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
5分钟
3分钟
2分钟
六
作业:
模仿阿来的创新视角,以《 经过校园》(一朵云、一阵风、一只鸟……)为题,用诗意语言描写你在春日校园的所至、所见、所感,并为我们的校园拍摄宣传短片,配上解说。
能学以致用,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预习检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达标检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情景导入,寻·水之游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