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解析版)
展开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 )
A.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B. 最高核心城市更多
C. 产业协作条件更好D. 城市功能互补更强
2. 为提高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目前最宜采取的根本举措是( )
A. 优化产业结构,核心城市产业升级
B. 扩大城市规模,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
C. 了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 加强互联互通,完善区域交通网络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成渝城市群是典型的双核结构,最高等级城市群有两个,而长三角城市群最高等级核心城市为上海,B正确;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更低,产业协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之间的互补性不强,有一定的同质化竞争,ACD错误;故选 B。
【2题详解】
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主要通过产业发展驱动,通过产业协作促使各种要素在区域空间中协调,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所以核心城市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正确;扩大城市规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为提高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但不是目前最宜采取的根本举措,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某省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中显示,该省各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幅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D.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4. 从图中显示情况来看,2009年该省面临的情况是( )
A. 农业生产水平较低B. 城市人口比重达80%以上
C.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最大D. 工业是主导产业
5. 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该省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
A. 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B. 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
C.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并可能消失D. 第一、二产业产值均不断下降
【答案】3. B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省第一产业比重从接近40%降低到不足10%,第二产业比重从40%增长到50%,第三产业从20%增加到40%,变化幅度由小到大排列的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会有所升高,A错误;第二、三产业比重虽然占80%以上,但并不代表城市人口占80%以上,B错误;工业在三次产业构成中仍然占比最大,所以是主导产业,D正确、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判断,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A正确;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会不断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将逐渐回落,B错误;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该省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但不可能消失,C错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产值下降,D错误。故选A。
安徽省淮北市因煤而建、缘煤而兴。2013年后进入了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近年来,淮北市不唯煤、延伸煤、超越煤,加快转型发展,到2022年淮北市基本实现由“黑灰煤城”到“生态美城”的华丽转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图示意淮北市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6. 早期淮北市兴起于煤炭,其发展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B. 水运发达
C. 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大D. 产业基础雄厚
7. 淮北市实现由“黑灰煤城”到“生态美城”的华丽转向,推测其生态环境修复的可能措施有( )
A. 大量迁出煤炭产业以减轻环境污染
B. 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C. 大量建设环境保护区,限制生产用地
D. 所有采煤塌陷区注水成湖,矿渣堆土成山,发展旅游业
8. 下列有关该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构建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B.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严格控制产业规模
C.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D. 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案】6. C 7. B 8. B
【解析】
【6题详解】
地理位置优越是淮北采煤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但不是早期快速发展的原因,A错;水运发达不是淮北市煤炭早期快速发展的原因,B错误;早期,因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促进了淮北煤炭采掘业快速发展,C正确;早期产业基础不雄厚,D错。故选C。
【7题详解】
大量迁出煤炭产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利用技术手段减轻污染,A错误;生态修复能提供生态效益,推动经济发展,例如可有效推动旅游业、生态农业、环境敏感型精密工业等发展,所以应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B正确;淮北位置优越,环境承载力较大,建设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不合适,C错误;不是所有塌陷区都适合成湖,至少要依据塌陷的深度、规模等因地制宜的处理,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政府主导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A正确;控制产业发展的规模不符合实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B错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C正确;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合理的选项,故选B。
数千万年前的板块运动致使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地区变得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这些沙漠的沙尘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形成了地球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黄土高原。如今的黄土高原虽然沟壑纵横,但已梯田成片,生态得到改善。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因为( )
A. 流水冲积作用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D. 风力堆积作用
10. 黄土高原修筑梯田最应注意( )
A. 防御地震与滑坡等灾害B. 把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
C. 不可在高海拔地区修建D. 始终与等高线保持垂直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沟壑是受到外力侵蚀而形成的,并不是受到外力堆积而形成的,AD错误;黄土高原是由风力堆积而形成,但上面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所致,C正确、B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较脆弱,修筑梯田应将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尽量与等高线保持一致,B正确、D错误;梯田的修建主要与坡度有关,没有严格的海拔高低限制,可以适当在高海拔缓坡地区修筑,C错误;防御地震与滑坡灾害不是修筑梯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且黄土高原地区地壳较为稳定,发生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小,A错误。故选B。
2023年4月我国北方地区先后出现6次沙尘天气,较同期平均值(4.3次)偏多。其中在9~13日出现了“回锅沙”现象,即10日沙尘后,空气出现了一定改善,但12日,本来已经南下的沙尘回流导致京津冀地区沙尘天气再次出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多发,其原因不包括( )
A. 多平坦地形,地面摩擦力小
B. 南北温差大,多大风天气
C. 北方气温偏低,地表解冻晚
D. 沙源地降水偏少,植被生长较差
12. “回锅沙”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由于( )
A. 风向由西北风转变为偏南风
B. 强冷空气活动再次带来沙尘
C. 南方地区地面也干燥,容易起沙
D. 大气稳定,沙尘天气持续时间过长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地表平坦,地面摩擦力小,利于沙尘暴形成;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会多大风天气;沙源地降水偏少,植被生长较差会加剧土壤缺水,减少表面植被覆盖,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沙尘发生概率,ABD错;北方气温偏低,地表解冻晚会使得地表不易产生沙尘,不利于沙尘天气的形成,C对。故选C。
【12题详解】
“回锅沙”现象是本来已经南下的沙尘回流导致的,风向是从南吹向北,A对;风从南方吹来带来沙尘,不是北方来的冷空气带来沙尘,B错;沙尘来源是南下的沙尘回流,不是南方地面干燥的就地起沙,C错;沙尘天气多数为锋面过境风力较大时发生的,大气稳定不利于沙尘天气持续,D错。故选A。
美国是江苏制造企业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江苏更多制造企业向越南转移。下图为2011-2022年第一季度的部分经济数据统计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3. 2018年后,美国进口占比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①越南信息化水平提升快
②江苏对外运输成本上升
③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大
④江苏对越南投资量增加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③
14. 江苏制造企业的转移利于越南提高( )
A. 城镇化水平B. 环境承载力
C. 资源的储量D. 服务业比重
【答案】13. C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2018年后美国的进口变化特征为:从江苏进口占比下降、从越南进口占比上升。由于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大于江苏,江苏企业向越南投资设厂;江苏在越南的转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越南至美国出口的高速增长,③和④正确;越南信息化水平较低,且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信息化要求不高,①错误。江苏对外运输成本较为稳定,②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江苏制造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越南,对越南的环境承载力、资源的储量及服务业比重的影响不大,B、C、D错误。而产业转移至越南,为越南增加就业岗位,越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至第二、三产业,且产业发展可以扩大城市规模,利于越南提高城镇化水平,A正确。故选A。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
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该地区春秋时节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B. ①③④
C. ②③⑤D. ③④⑤
16. 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④工程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途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盐分被带至土壤表层,使部分地区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加重沿线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①②正确;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主要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与土壤次生盐碱化关系不大,③错误;沿途地区主要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秋季节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易加重土壤盐碱化,④正确;沿线地区不位于沿海,海水入侵影响小。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工程为西气东输。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不是石油,A错误;西气东输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B错误;西气东输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同时为东部地区带来大量能源,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东西部双赢”,同时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但不能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C错误;天然气相较于煤炭污染小,故西气东输工程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D正确。故选D。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70%的水能资源集中在我国云南河段。我国已在该流域建成11个大、中型水电站,并对梯级开发的水电站统一管理。考虑到下游国家的利益,我国每年都会将澜沧江大型水库调度情况通报给下游国家。下图示意澜沧江干流开发力度最大的河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梯级开发的突出意义是( )
A. 改善沿线航运条件B. 提升防洪灌溉能力
C. 提高水电开发程度D. 增强生态保护能力
18. 我国将澜沧江大型水库调度情况通报给下游国家的目的是( )
A. 统一布局上、下游工业类型,加强国际间产业合作
B. 加强河流上、下游的配合,统筹管理流域内水资源
C. 征收下游国家的费用,便于我国流域内河流的整治
D. 信息共享,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流域内旅游的价值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湄公河沿岸属于季风气候,季节降水变化量大。通过梯级开发,可以增大河流枯水期的水量,可以调节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合材料“我国已在该流域建成11个大、中型水电站,并对梯级开发的水电站统一管理”可知,梯级开发能稳定并增加发电量,C正确;上游流经峡谷中,河道狭窄,水流很急,梯级开发对改善航运效果不明显,A错误;当地降水丰富,灌溉用水较为充足,因流速较快,防洪压力较小,B错误;结合材料“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70%的水能资源集中在我国云南河段”和“我国已在该流域建成11个大、中型水电站,并对梯级开发的水电站统一管理”可知,梯级开发主要是稳定并增加发电量,而不是增强生态保护, 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澜沧江大型水库调度情况通报给下游国家,可以加强河流上、下游的配合,统筹管理流域内水资源,而不是提高流域内旅游的价值,B正确,D错误;工业布局主要是根据本国的资源、市场、交通等因素决定的,A错误;澜沧江大型水库调度情况通报给下游国家,不是为了征收下游国家的费用,C错误。故选B。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在目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①煤炭②焦炭
③水能④雷电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③D. ②④
20. 下列关于上题中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可再生资源B. 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C. 都是能源资源D. 都是矿产资源
【答案】19. C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煤炭、水能属于自然资源,①③正确;焦炭是经过人类加工形成的,雷电目前不能用于生产生活,两者都不属于自然资源,②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煤炭、水能属于自然资源,两者都可以为生产生活提供能源,都是能源资源,C正确;煤炭再生周期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水能再生周期短,属于可再生资源;水能不属于矿产资源,ABD错误,故选C。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与动力。若各国政府的能源政策从2009年起不变,则未来世界对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21.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为( )
A. 煤炭、石油、天然气不再作为能源
B. 水能、核能等新能源比重变化不大
C. 煤炭、石油、天然气仍然为主要能源
D. 多元化、低碳化、新能源比重上升
22. 大力发展太阳能的益处有( )
①清洁能源,减轻污染环境
②可再生能源,储量大,永不枯竭
③有利于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技术难度小,投资小,成本低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21. D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煤炭、石油、天然气不再作为主要能源,但仍为能源,只是占比越来越少,AC错误;核能为新能源,水能为常规能源,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能源的消费结构趋向于“多元化、低碳化、新能源比重上升”的方向发展,D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太阳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能减轻环境污染程度,①正确;太阳正值壮年期,所以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储量大,较长时期内永不枯竭,②正确;开发太阳能,作为其他能源的补充,有利于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③正确;太阳能发电具有“占地广,效率低,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特点,④错误。综上所述,BCD三项错误,A正确。故选A。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下右图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平衡膳食模式下,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所需耕地面积与实际面积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据图中信息,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表现的问题,正确的是( )
A. 米袋子过剩B. 肉篮子不足
C. 油壶子不满D. 菜篮子不足
24.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下面措施合理的是( )
A. 调整农业结构,并调控国内农业生产布局
B. 农业种植结构由“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为主”转向“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
C. 引导居民调整膳食结构,减少瓜果蔬菜摄取
D. 大幅增加奶类制品的进口,补充国内缺口
25. 我国糖料作物主要产区自然条件的特点是( )
A. 年太阳辐射能最丰富B. 夏季常受伏旱天气影响
C. 水绕山环、沃野千里D. 滨海平原春旱、盐碱、风沙严重
【答案】23. D 24. A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依据图中信息可知,总体上,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中所需耕地面积还是要高于实际耕地面积的,在现有的食物供给体系中,面临着畜禽肉类、植物油过多,奶类严重不足,蛋类、瓜果、蔬菜、粮食略微不足,糖类持平的现象。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体现的问题有:米袋子应该是不足的,A错误;肉篮子是过剩的,B错误;油壶子是过剩的,C错误;菜篮子也是不足的,D正确。故选D。
【24题详解】
调整农业结构,并调控国内农业生产布局:这个措施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正确措施。通过进行种植结构转型,调整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比例,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同时,通过调控国内农业生产布局,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A正确;农业种植结构由“粮经饲”转向“粮经”:这个措施是指将农业种植结构从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混合种植转变为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模式。这主要是为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但并不能直接确保粮食安全,B错误;引导居民改善膳食结构,减少瓜果蔬菜摄取:这个措施主要是通过引导居民改善膳食结构,减少对瓜果蔬菜的依赖。然而,这一措施并不能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反而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和健康问题,C错误;大幅增加奶类制品的进口,补充国内缺口:这个措施主要是通过增加奶类制品的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降低对国内生产的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奶类制品供应紧张的问题,但并不能直接确保粮食安全,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中国糖类作物的种植中心主要是在东北平原、华南地区和云贵高原部分地区。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平原的特征,C正确;太阳辐射能最丰富是青藏高原,A错误;夏季常受伏旱天气影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B错误;受旱涝、盐碱、风沙影响的地区是黄淮海平原,D错误。故选C。
卡塔尔珍珠岛是一座人工岛,位于首都多哈附近,距海岸线仅350米,全岛面积近400万平方米,沙滩长35千米,岛上有大量别墅、酒店、餐饮店、展厅。如图为卡塔尔珍珠岛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26. 卡塔尔珍珠岛的建设主要开发利用了( )
A. 海洋生物资源B. 海洋空间资源
C. 海洋矿产资源D. 海洋能源资源
27. 珍珠岛上可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A. 海水养殖业B. 海洋运输业
C. 石油化工业D. 旅游服务业
【答案】26. B 27. D
【解析】
【26题详解】
卡塔尔珍珠岛是在海洋进行填海造陆形成的人工岛,其建设主要开发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 ,而不是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7题详解】
珍珠岛靠近首都多哈,且岛上有大量别墅、酒店、餐饮店、展厅,适合发展旅游服务业,D正确;海水养殖业可能会造成海水污染,影响岛上居住环境,A错误;岛屿面积较小,不适合发展海洋运输业和石油化工业,BC错误。故选D。
环礁是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由礁坪环绕着瀉湖组成,适合建造人工岛。永署礁是我国南沙群岛一大型环礁。2020年4月,海南省三沙市设立南沙区,将政府驻地设在永署礁。下图示意南海诸岛某环礁局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该环礁中间的瀉湖堆积物丰富,主要得益于( )
A. 入瀉湖的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有机物丰富B. 礁坪能阻挡海浪的侵蚀
C. 外礁坪坡度平缓,利于瀉湖物质沉积D. 湖内珊瑚生长速度快
29. 我国设立南沙区并将政府驻地设立在永暑礁的主要目的是( )
①彰显我国国际影响力②促进南海的资源开发
③增加南海生物多样性④加强对南沙群岛管控
A. ①③B. ②④
C. ②③D. ①④
【答案】28. B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环礁面积小,难以形成径流,A错;礁坪高于低潮面,能阻挡海浪侵蚀,促使环礁中间的瀉湖堆积物积累,B对;外礁坪坡度平缓,主要影响环礁外侧沉积,对环礁中间的潟湖影响不大,C错;珊瑚生长速度缓慢,对堆积物影响较小,D错。故选B。
【29题详解】
我国设立南沙区并将政府驻地设立在永暑礁主要是加强对我国南沙群岛领土的控制,保障我国海洋国土安全,④对;还可以主导南海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②对;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主要还是通过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树立负责人的大国形象,南沙区政府驻地设立与彰显我国国际影响力作用不大,行政区域的建立也不会增加南海生物多样性,①③错;B对,A、C、D错。故选B。
30.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据此完成“一带一路”东部地区是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地区是发达的欧洲,而中部地区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关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互补性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生产能力增强,需更广阔的市场,需加强对外合作
B. 南亚地区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加强资金和技术的引入
C. 中亚地区油气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本地市场小,需要寻求外部市场
D. 西部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需求量大,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答案】D
【解析】“一带一路”东部地区生产能力增强,需要更广阔的市场,所以需要对外合作,A正确;南亚地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加强资金和技术的引入,B正确;中亚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经济相对落后,本地市场小,需要寻求外部市场,C正确;西部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人才众多,D错误。根据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2022年9月28日,上海市及其他两省联合印发《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陆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规划目标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更加融合的都市圈,打造诗意栖居的江南水乡环境。图1为上海大都市圈位置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对长三角部分城市的辐射强度折线图。
(1)比较南通接受上海辐射强度较苏州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长江和南通的产业合作逐渐深化。上海的许多企业把生产环节和后台服务环节放在南通。上海知名院校的科研成果也多在南通实现了产业化。
(2)说出产业转移对南通的有利影响。
【答案】(1)差异:南通接受上海辐射强度较苏州弱。原因:南通距离上海较远,与上海隔江相望,交通联系不够紧密;苏州与上海比邻,交通便利;苏州较南通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域开放程度较强。
(2)促进南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镇化进程;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南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南通和上海之间的文化、科技交流。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2可知,南通接受上海辐射强度较苏州弱。由图1可知,南通和苏州主要在距离上海的远近方面存在差异,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距离较远,且有长江阻隔交通,联系不够密切。苏州与上海比邻,交通网络密集,便利度高。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南通相对落后,交通不够便利,区域开放度较低;苏州与上海比邻,交通便利,接受上海辐射强度高,经济相对发达,与上海联系更密切,接受上海的辐射强度更大。
【小问2详解】
上海将部分产业转移至南通,促进南通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南通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南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高城镇化进程;产业转移伴随着工作岗位的转移,能为南通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吸引人口迁入;产业转移需要更好的基础设施支撑,能促进南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海产业转移至南通,会加强南通和上海之间的文化、科技交流,为保持产业流动和畅通,南通和上海间的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大型油田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是产能和用能大户,园区内建有大型的“源网荷储”系统(如图),配合该系统,油田还将内部电网与公共电网相连,考虑市场电价和园区发电成本,实时调配电能。
(1)据材料一分析该油田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2)据图说明“源网荷储”系统接入公共电网对该油田生产的有利影响。
材料二油气资源对社会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短中期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油气资源仍将占有较大比例。油气资源作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地位,在短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油气资源增储提产挑战与机遇并存。2017年以来,我国先后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
(3)针对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状况,请你为保障我国油气资源安全献计献策。
【答案】(1)位于黄河入海口,可用于建设光伏电厂和风力电厂的土地面积广阔;位于东部季风区,风力较大;春秋季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太阳能辐射量较大。
(2)利于对园区用电、产电的综合管理,实现全过程一体化建设和管理;能够将多余的电力卖给公共电网,提高收益;能够在用电高峰时从公共电网购入电力,保障用电稳定。
(3)加强油气勘探投入,夯实能源保障的资源基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基础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推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增大油气产量;加强国际能源贸易合作,提高我国油气进口多元化保障水平;积极使用替代能源,减少对油气类常规能源的依赖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油田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太阳辐射、风力大小、可利用土地、地价、气候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黄河入海口出,以滩涂地貌为主,该地区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广阔的建设空间,同时,油田所在的地区地势平坦,也有利于风力发电设备的建设和运营,地价较低,运营成本较低;该地位于山东半岛,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春季靠近冬季风风源地,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秋季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光伏发电。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数据资源,融合源网荷储系统运行、电力交易等能源资源数据,实现源网荷储电力能源生产、运行调节和运行分析,加强全过程一体化管理;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电流有内部电网流向公共电网,说明发电量出现余值时,可以将多余电量卖入公共电网,能够提高当地电网的经济收益;电流有从公共电网流向内部电网的,说明当地出现用电高峰,内部电网发电量不足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时,可以从公共电网购入电力,保障生产生活需求。
【小问3详解】
通过加大投入,可以提高对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程度,有可能发现更多的储量,从而增强国内资源的保障能力,减少对国外资源的过度依赖。科技创新是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和增加产量的关键。新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帮助更有效地找到和开采油气资源,提升国内油气的自给能力。在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实现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可以降低因个别供应国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供应风险,保障进口的稳定。发展和推广替代能源,如可再生能源等,可以逐渐降低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气资源安全压力,也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
33. 赤水河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域,也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贫困地区之一。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赤水河流经云、贵、川三省,中游盛产茅台等多种美酒,下游紫红色砂岩广布。流域人口约300万,有苗、彝等16个少数民族。受人类活动影响,生态问题突出。赤水河中游贵州段计划到2025年拆除162座小水电站。
(1)每年6至9月,赤水河的河水泛红如流动的血脉,主要是因为其正处于____(选择:A.丰水期B.枯水期),____作用强(填写地质作用)。
(2)据材料,推测赤水河上游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支流上大量小水电站拆除的原因。
(4)为促进中游地区白酒产业发展,说明赤水河全流域协调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A 流水侵蚀
(2)水土流失、石漠化。上游有大量林地、草地变成农业用地,植被覆盖率下降;上游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
或者是生物多样性减少。上游毁林开荒、建设用地的扩大,生物栖息地减少;工业、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的坡坏;水电站影响洄游鱼类在上游产卵。
(3)缓解流量减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干流航运
(4)赤水河流经云贵川三省,上中下游地区可以协商成立流域统一管理机构,协调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上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加强保护生态;上游地区科学开发硫铁矿等矿产资源,工业废水、废渣等处理后再排放,保证中游地区酒业用水的水质;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流域内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为中游地区酒业提供优质原料;中游地区可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为上游地区开展水质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中游发展白酒业的同时,要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避免影响下游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的生态环境;加强对流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为中游白酒业提供劳动力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每年6至9月,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对红土河岸侵蚀较大,使得赤水河的河水泛红如流动的血脉,主要是因为其正处于丰水期,因此选A;流水侵蚀作用强,携带大量岩屑与土壤进入河道,河水呈红色。
【小问2详解】
读图2可知,赤水河上游林地转化为农田占比重大,上游有大量林地、草地变成农业用地,植被覆盖率下降,保持水土能力降低,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上游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土层薄,农业不合理地毁林毁草垦殖,水土流失严重,表层土壤流失,易产生石漠化。上游毁林开荒、建设用地的扩大,破坏原有生物栖息环境,使生物栖息地减少;工业、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的坡坏,影响生物生存、繁衍;水电站影响洄游鱼类在上游产卵,使洄游性鱼类绝迹。因此主要生态问题有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石漠化等。
【小问3详解】
高密度的水电开发势必改变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影响珍稀特有鱼类摄食和繁殖活动,河流减水、断流等生态问题纷纷出现,因此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支流上大量小水电站的拆除将有利于缓解流量减少,降低对鱼类洄游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落差,减少河流断流,保障干流航运。
【小问4详解】
据材料可知,赤水河流经云贵川三省,上中下游地区可以协商成立流域统一管理机构,协调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统一调度和管理,防止出现因水资源分配不均引发的争端;上游地区有大量林地、草地变成农业用地,应实施退耕还林,加强保护生态,降低河流含沙量,减少水患威胁;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科学开发硫铁矿等矿产资源,工业废水、废渣等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水污染,保证中游地区酒业用水的水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白酒的原材料为高粱,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流域内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为中游地区酒业提供优质原料,支持酒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可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为上游地区开展水质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使上游可以在生态保护中收益;中游发展白酒业的同时,要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避免影响下游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的生态环境,加强对全流域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流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为中游白酒业提供劳动力,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就业,带动社会和谐进步。
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docx、高二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一地理pdf、高一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