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4届山东省部分学校联考高考模拟预测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潮沟是潮汐进入和退出潮间带沙洲的水流通道,是在沙泥质潮滩上形成的潮流冲沟,因状如参天大树,故形象的称呼为“潮汐树”。下图示意典型潮沟形态。完成下面小题。
1. 利于“潮汐树”形成的时段是( )
A. 涨潮时B. 海水水位较高时段
C. 落潮时D. 海水水位较低时段
2. 与主沟相比,细沟位置较稳定,主要是因为细沟( )
①汇水量更多 ②有植被保护
③黏土含量多 ④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小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涨潮时,潮水逆推河水和海滩上的泥沙,向内陆爬升,流速较慢,主要以淤积为主,A错误;落潮时,潮水回落海面且落差大,流速快,以冲蚀为主,此时潮水在潮滩上冲刷形成了潮流冲沟,即“潮汐树”,C正确;海水达到最高水位或海水达到最低水位时,海水运动速度慢,潮汐树不易发育,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与主沟相比,细沟狭小,容纳空间小,汇水量更少,①错;读图可知,主沟为光滩,无植被,地表物质疏松颗粒大,易被海水侵蚀,位置不稳定,而细沟为盐沼,土壤湿度大,黏土含量高,且有植被,受植被根系固土作用影响,被侵蚀程度较轻,位置较稳定,②③对;主沟和细沟空间位置相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几乎无差别,④错。故选B。
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碳的过程被称为“蓝碳”。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有“蓝碳明星”美称。下图示意1997~2018年我国沿海五省区红树林固碳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图显示( )
A. 2000~2003年,各省份红树林年固碳量均呈减少趋势
B. 2003~2009年,广东红树林固碳量上升幅度大于广西
C. 2006~2018年,海南省红树林年固碳量波动幅度最小
D. 1997~2018年,闽浙两省红树林年固碳能力相对较弱
4. 推测影响2000~2006年广东省红树林年固碳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极端天气B. 海水上涨
C. 生物入侵D. 工程建设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1997~2018年,浙江、福建两省的红树林年固碳量少,能力相对较弱,D正确;2000~2003年,浙江省的红树林年固碳量均几乎不变,A错误;2003~2009年,广东红树林固碳量上升幅度小于广西,B错误;2006~2018年,浙江省红树林年固碳量波动幅度最小,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2000~2006年广东省红树林年固碳量大幅度下降,由于工程建设导致红树林大面积减少,固碳量下降,D正确;极端天气、海水上涨、生物入侵对红树林面积会有影响,但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新罗西斯克(下图)冬季常受布拉风影响,这种风是因为在山地不太高处堆积的气流,受海面上暖低压的吸引倾泻而下形成的地方性剧烈大气运动。所经之处常出现严重灾害。完成下面小题。
5. 新罗西斯克布拉风的风向是( )
A. 西北风B. 西南风
C. 东北风D. 东南风
6. 布拉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是( )
A. 干热风、旱灾B. 冻害、狂风
C. 狂风、暴雨D. 滑波、泥石流
7. 新罗西斯克布拉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下垫面性质 ④洋流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答案】5. D 6. B 7. B
【解析】
【5题详解】
据图分析,新罗西斯克位于黑海东北部,山地位于其东南部,结合题干材料“这种风是因为在山地 不太高处堆积的气流,受海面上暖低压的吸引倾泻而下形成的地方性剧烈大气运动”可知,在东南部山地堆积的气流形成高压,黑海海面温暖海域为低压,影响布拉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自东向西,受北半球右偏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新罗西斯克布拉风的风向是东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结合题干材料“新罗西斯克冬季常受布拉风影响”分析,布拉风从东南部山脉倾泻而下,速度较快,风力强劲,同时带来剧烈降温,所以冬季布拉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是冻害、狂风,故B正确,A 错误,布拉风属于下沉气流,不会带来降水,C错误;降水少,不会诱发滑坡泥石流, 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①布拉风的直接原因是山地和海面存在气压差(动力因素),太阳辐射(热力因素)对新罗西斯克布拉风的影响作用较小,故①错;②布拉风是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气流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地方性风。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后会形成高压,而温暖海面上空却受暖空气低气压控制。高地与温暖洋面间会形成强大的气压差。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山上或高地的冷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②正确; ③布拉风是高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的寒冷暴风,受暖海面上暖低压的吸引而形成的风,所以下垫面性质的不同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故③正确; ④布拉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气压差、重力和地形,洋流不是新罗西斯克布拉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故④错,故选B。
巴西库里蒂巴市规划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快速交通线有三重道路系统,系统中心道路是两条相向行驶的公交专用快速车道(即BRT专用车道),外侧是供小汽车通行的两条大容量单行道。下图示意库里蒂巴三重道路系统的横截面。完成下面小题。
8. 与地铁相比,BRT的主要优势是( )
A. 工程投资少B. 建设周期长
C. 环境污染小D. 连续性强
9. 库里蒂巴市( )
A. 规划前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发达B. 规划后中心区的居住密度上升
C. 规划后汽车出行的灵活性变差D. 规划前公交走廊与城市发展轴一体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地铁建设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地下挖掘和复杂的工程,投资巨大,而 BRT 主要是在地面建设专用车道等,工程投资相对较少,A正确;BRT 建设周期通常较短,B错误;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能有环境污染,不能简单比较谁更小,C错误;地铁的连续性一般更强,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库里蒂巴市规划形成了这种交通系统,说明规划前公共交通运输可能并不发达,A错误;规划后中心区可能更多地用于商业等功能,居住密度不一定上升,B错误;规划后有专门的公交专用道和单行道等限制,汽车出行的灵活性变差,C正确;规划后形成了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而不是规划前公交走廊与城市发展轴一体,D错误。故选C。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的各环节处于低温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冷库是该系统工程中的重要设施,近年来我国冷库需求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冷库需求面积的区域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0. 冷链物流可以( )
①延长产业链 ②减少食品损耗
③提高食品品质 ④保持食品新鲜度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②④
11. 影响我国冷库需求面积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类型B. 经济水平
C. 技术水平D. 区域面积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由材料“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的各环节处于低温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可知,生鲜类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采用冷库存,可保证产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保持食品新鲜度,②④正确;只能保障产品品质,不能改善产品品质,没有延长产业链,①③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2020年我国冷库需求面积华东最多,占一半稍多,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对冷库需求量大,B正确;从气候的角度,华南纬度低,气温高,生鲜类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更需要冷库,A错误;技术水平对冷库容量已经没有地域性影响,C错误;西北地区面积最大,但冷库面积小,D错误。故选B。
某科研团队对祁连山地区某种森林植被开展了上树线和下树线(上、下树线分别指树木生长的上下界)树木年轮的研究。下图示意研究时段上树线与下树线年轮距平和冰川进退,距平数据正负值可反映气候的冷暖干湿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 影响该地区上、下树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水分B. 树种、土壤
C. 光照、坡向D. 风速、岩性
13. 近百年祁连山地区气候趋向是( )
A. 冷干B. 冷湿
C. 暖湿D. 暖干
【答案】12. A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上树线在气候暖干时高于距平值,判断上树线与热量正相关;下树线在气候冷湿时高于距平值,判断下树线与水分正相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1900年到2000年的这一百年内是冰川退缩(快速)和冰川退缩(缓慢),其中以冰川退缩(缓慢)为主,冰川发育最主要的是降水,降水越多冰川越容易发育,其次是气温,气温越低冰川越容易发育,故此推断当气候湿润时是冰川前进,冰川退缩是气候偏干时,而气候趋势是暖干时冰川退缩速度快,当气候趋势是冷干时是冰川退缩时间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减河是海河流域通过天然或人工河道分泄江河超额洪水的水利设施。作为大运河的配套工程,减河多选址在地势低洼处,至今仍发挥着泄洪、灌溉等功能。下图示意海河卫运河段减河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4. 减河工程多选址在运河地势低洼处,是因为该处( )
A. 堤坝易溃决B. 工程量较小
C. 农业用水多D. 地质更稳定
15. 关闭减河水闸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洪、发电B. 防洪、防咸
C. 灌溉、防咸D. 灌溉、发电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运河低洼处河水更深,堤坝压力更大,容易溃决,在此修建减河能有效降低河堤压力,A对;减河从运河修建到海洋,工程量主要与减河长度有关,地势低洼处并不都是距海最近的区域,B错;运河低洼处两岸也易积水,农业发展受限,农业用水少,C错;地表低洼程度与地质状况无关,D错。故选A。
【15题详解】
运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不具备发电功能,AD错;洪水发生时,运河水位上涨,应打开水闸排水而非关闭,B错;关闭水闸可以防止海水上涨时对运河的倒灌,起到防咸作用,灌溉时可以关闭水闸以充分利用水资源,C对。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10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显著减少,对区域水文、大气造成巨大影响。阿留申低压是白令海冬季天气、气候变化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侧(左图),其位置的变化(右图)比强度的变化对海冰范围的影响更重要。
(1)分析阿留申低压位于阿留申群岛西侧时,白令海海冰面积较小的原因。
(2)运用大气环流原理,说明厄尔尼诺年阿留申低压位置偏东的原因。
(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海冰面积减少对白令海气温的影响。
【答案】(1)白令海盛行偏南风,输送低纬度暖湿空气(暖海水)进入白令海,导致水温上升,不利于海冰生成;偏南风抑制海冰向南拓展。
(2)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增温,北半球东太平洋南北气温梯度增加,加强了北半球东太平洋上空高低纬度之间的大气环流,阿留申低压中心较常年偏东。
(3)白令海海域反射率降低,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长波辐射增强;海水升温增加水汽和云量,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温室效应增强;融冰减少吸收的热量减少。导致海域气温升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白令海出的海冰主要来自纬度更高的北方海域。据图分析,当阿留申低压位于阿留申群岛西侧时,低压中心在白令海西侧,白令海一侧为高压,此时气压梯度自东向西,北半球受向右地转偏向力,此时白令海峡偏南风,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输送较低纬度暖湿空气(暖海水)进入白令海,导致水温上升,不利于海冰生成,且偏南风抑制北部海冰向南拓展。
【小问2详解】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一种现象。这种异常升温会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系统。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的水温升高导致气压降低,东太平洋南北气温差异变大,气压差异变大,加强了北半球东太平洋上空高低纬度之间的大气运动,阿留申低压中心的形成与高低纬之间的大气环流密切相关,其位置也更偏向于北半球东太平洋上空,即阿留申低压中心较常年偏东。
【小问3详解】
大气受热过程涉及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过程,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来看,首先,海冰面积减少意味着更多的海水裸露出来,白令海海域反射率降低,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长波辐射增强;海冰面积显著减少导致的海水温度升高,会导致海水蒸发加强,能够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和云量。水汽和云量增加,使大气逆辐射明显增加,大气温室效应加强,致使白令海近地面气温升高。海冰在融化的过程中会吸收海水热量,降低海水温度,现在海冰面积大幅减少,融化的冰少,吸热变少,海水温度会升高。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主产区之一。历史上,普洱茶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茶叶经历二次转化发酵,普洱茶的品质会提高。1974年,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出现,使茶叶在湿热环境下发酵24小时左右,产生一些对人体具有独特保健功能的化合物。普洱茶古茶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原始性保存较好,鲜有病虫害的茶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的山地森林中。下图示意西双版纳古茶山分布区。
(1)说明普洱茶“渥堆”技术产生的原因。
(2)为西双版纳古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答案】(1)(普洱茶自然发酵时间长),现代交通运输时效性提高,难以利用运输过程进行二次发酵;市场需求量增大,促使缩短发酵时间;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制茶工艺的提升;“渥堆”发酵保健功能更好。
(2)加强古茶树的调查和保护;挖掘古茶山、古茶树文化内涵,做好茶旅融合;拓展网络营销渠道,优化普洱茶产业信息化水平。
【解析】
【小问1详解】
普洱茶自然发酵时间长,传统方式下利用茶叶长时间运输过程中发酵来提升品质,如今运输速度快,无法像过去那样自然完成长时间发酵,所以需要新的技术来模拟和加速这一过程。消费需求增长,为了尽快满足市场,必须找到更高效的发酵方法。 科技发展为研发和应用“渥堆”技术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渥堆’发酵保健功能更好,这是该技术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满足了消费者对茶叶保健功效的更高要求。
【小问2详解】
加强古茶树的调查和保护,古茶树是宝贵资源,通过调查准确掌握其数量、分布等情况,实施保护确保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挖掘古茶山、古茶树文化内涵,将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能吸引更多游客,提升产业的综合效益,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茶文化。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扩大销售范围,提高销售效率,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产业的科学管理和精准决策,适应现代市场竞争。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赣南山区某村,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村民曾在山上直接种植乔木,但水土流失没有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改坡地为梯田,形成了独特的梯田果园模式(下图)。
修建梯田后,土质梯壁更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在梯壁植草,很大程度维护了梯壁的稳定,刈割后的鲜草可以用作饲料、肥料等。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山上直接种植乔木,水土流失仍较严重的原因。
(2)说明修建梯田后,梯壁更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
(3)指出梯壁植草的经济效益。
【答案】(1)林地郁闭度低(植被结构简单),截留降水少;林下植被稀疏,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效果不明显。
(2)破坏原生植被,梯壁裸露,且坡度增大,易被流水侵蚀。
(3)减少梯壁维护投入,节省劳动力成本;生产鲜草用作饲料,增加养殖收入;生产的有机肥,提高果品质量与产量,增加林果业收入。
【解析】
【小问1详解】
山地种植乔木对雨水的截留作用有限,尽管乔木的树冠可以截留部分雨水,但受地形等因素影响,人工林地植被类型相对简单,树冠之间郁闭度低,截留水量有限,大量雨水会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从而冲刷土壤,导致水土流失;山地乔木生长抢占光照和养分,使林下植被生长受到影响,植被较稀疏,而乔木根系相比草本植物,其根系分布范围较窄,对土壤的固定作用较弱,加之乔木的落叶量有限,导致乔木林对地表径流的减缓、下渗作用不明显,水土流失仍较严重。
【小问2详解】
由图可见,修建梯田后,梯田的梯壁常呈斜面,每段梯壁坡度比原本山坡坡度增大,这使得水流在梯壁上流动时,流速加快,冲刷力增强,容易带走土壤;修建梯田过程中,认为破坏了原生植被,导致梯壁往往缺少植被覆盖,梯壁裸露,土壤失去植被保护,加剧水土流失。
【小问3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梯壁植草可以增加地表覆盖,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从而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减少了人为维护梯壁的投入,减少了劳动成本;梯壁上的鲜草可以作为饲料,为当地的养殖业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割下的鲜草经简单加工后可形成有机肥,用于果园的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果树的产量。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其根系扎根较深且有根瘤菌,具有固氮与较强的耐污染能力。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攀升,目前已达到国内总消费量的85%左右。为提升大豆自给率,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的问题,黑龙江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如图),该技术改变了原有单独种植玉米的模式,缩小玉米株距,玉米株数不减,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采用种植2行玉米与4行大豆间作套种的方式,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一季双收”目标。
(1)说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土壤的作用。
(2)分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答案】(1)大豆可以固氮减污,提升土壤质量;大豆根深玉米根浅,穿透土壤各个层次,增加孔隙和通气性,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抑制土壤病害和虫害。
(2)提高粮食产量,降低大豆对外依赖度,提升粮食安全;大豆可以固氮减污,保障耕地安全;玉米为大豆提供遮阴条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农业用水,保障水资源安全。
【解析】
【小问1详解】
固氮作用:大豆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这不仅减少了氮肥的投入,还直接为土壤补充了氮营养,从而有助于维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土壤更适宜作物生长。根系结构影响:由于大豆根系深、玉米根系浅,它们在土壤中的分布不同,能更全面地利用土壤空间,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起到疏松和改良作用。这种穿透作用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让空气和水分更容易在土壤中流通,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生态系统改善:多样的种植模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农田生态系统。与单一作物种植相比,这种复合生态系统能更好地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降低对土壤的损害。
【小问2详解】
粮食安全方面:我国对大豆的需求巨大,但进口量过高存在风险。该技术能在不减少玉米产量的前提下增加大豆产量,提高了国内大豆自给率,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从而稳定粮食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安全角度:大豆的固氮能力可以持续为土壤补充养分,减轻土壤肥力衰退的压力,有利于长期保持耕地的生产力。同时,其耐污染能力也有助于减轻农业生产对耕地的污染影响,维护耕地的健康状态。水资源安全考虑:玉米为大豆遮阴,降低了土壤表面的蒸发量,可以节省灌溉用水。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保障了农业用水的可持续性,进而有利于水资源安全。
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部分学校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部分学校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部分学校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部分学校高考地理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齐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下高三年级考前质量检测地理pdf、地理齐鲁名校高三年级考前质量检测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