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了解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认识事物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
二、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结果提前4个月完成任务.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多少公顷?
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如果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____________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____________个月.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
根据题意,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是:实际固沙造林所用的时间+4=原计划固沙造林所用的时间.(1)
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也可以是: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30=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2)
在这个问题中,涉及到了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如果用第(1)个等量关系列方程,应如何设出未知数呢?
因为第(1)个等量关系是工作时间的关系,因此需用已知条件和未知数表示出工作时间.题中的工作量是已知的.因此需设出工作效率即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
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个月,
实际完成一期工程需c个月,
根据等量关系(1)可列出方程:
+4=.
用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列方程呢?
因为等量关系(2)是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应设出工作时间.不妨设原计划x个月完成一期工程,实际上完成一期工程用了(x-4)个月,那么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为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公顷,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同学们观察我们列出的两个方程,有什么新的发现?
我们设出未知数后,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列出几个代数式,表示出我们需要的基本量.如,,.这些代数式和整式不同.我们虽然列出了方程,但分母中含有字母,要求出它的解,好像很不容易.
像这样的代数式同整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它是以分数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是不同于整式的一个很大的家族,我们把它们叫做分式.
2.例题讲解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5x-7,3x2-1,,,-5,,,.
(2)①当a=1,2时,分别求分式的值.
②当a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③当a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1)中5x-7,3x2-1, ,-5, 是整式;,,是分式.
(2)解:①当a=1时,==1;
当a=2时,==.
②当分母的值等于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
由分母2a=0,得a=0.
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有意义.
③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分式有意义,其次,它的值为零.因此a的取值有两个要求:
所以,当a=-1时,分母不为零,分子为零,分式为零.
三、随堂练习
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3)
分析: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
解:(1)由分母x-1=0,得x=1.
所以,当x取除1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都有意义.
(2)由分母x2-9=0,得x=±3.
所以,当x取除3和-3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都有意义.
(3)由分母x2+1可知,x取任何实数时,x2是一个非负数,所以x2+1不管x取何实数时,x2+1都不会为零.即x取任何实数,都有意义.
2.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 kg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
解:根据题意,调制1 kg这种混合饮料需 kg甲种饮料.
3.2 分式的乘除法
一、教学目标
1.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教学过程
探索、交流——观察下列算式:
×=,×=,
÷=×=,÷=×=.
猜一猜×=÷=
观察上面运算,可知:
两个分数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数相乘.
即×=;
÷=×=.
这里字母a,b,c,d都是整数,但a,c,d不为零.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2.例题讲解
[例1]计算:
(1)·;(2)·.
分析:(1)将算式对照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强调运算结果如不是最简分式时,一定要进行约分,使运算结果化为最简分式.
解:(1)·=
==;
(2)·
==.
[例2]计算:
(1)3xy2÷;(2)÷
分析:(1)将算式对照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可以使运算简化,避免走弯路.
解:(1)3xy2÷=3xy2·
==x2;
(2)÷
=×
=
=
=
3.做一做
通常购买同一品种的西瓜时,西瓜的质量越大,花费的钱越多.因此人们希望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们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匀的,西瓜的皮厚都是d,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V=πR3(其中R为球的半径),那么
(1)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各是多少?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多少?
(3)买大西瓜合算还是买小西瓜合算?
我们不妨设西瓜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可得:
(1)整个西瓜的体积为V1=πR3;
西瓜瓤的体积为V2=π(R-d)3.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为:
==
=()3=(1-)3.
(3)我认为买大西瓜合算.
由=(1-)3可知,R越大,即西瓜越大,的值越小,(1-)的值越大,(1-)3也越大,则的值也越大,即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体积比也越大,因此,买大西瓜更合算.
三、随堂练习
1.计算:(1)·;(2)(a2-a)÷;(3)÷
2.化简:
(1)÷;
(2)(ab-b2)÷
解:1.(1)·===;
(2)(a2-a)÷=(a2-a)×
==(a-1)2
=a2-2a+1
(3)÷=×
==(x-1)y=xy-y.
2.(1)÷
=×
=
=(x-2)(x+2)=x2-4.
(2)(ab-b2)÷
=(ab-b2)×=
=b.
3.3 分式的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运算.
二、教学过程
问题一: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每条路都是3 km,其中第一条是平路,第二条有1 km的上坡路、2 km的下坡路.小丽在上坡路上的骑车速度为v km/h,在平路上的骑车速度为2 v km/h,在下坡路上的骑车速度为3v km/h,那么
(1)当走第二条路时,她从甲地到乙地需多长时间
(2)她走哪条路花费的时间少?少用多长时间?
问题二:某人用电脑录入汉字文稿的效率相当于手抄的3倍,设他手抄的速度为a字/时,那么他录入3000字文稿比手抄少用多少时间?
答案:问题一,根据题意可得下列线段图:
(1)当走第二条路时,她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为(+)h.
(2)走第一条路,小丽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为h.但要求出小丽走哪条路花费的时间少.就需要比较(+)与的大小,少用多少时间,就需要用它们中的较大者减去较小者,便可求出.
如果要比较(+)与的大小,就比较难了,因为它们的分母中都含有字母.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可以用作差法.例如有两个数a,b.
如果a-b>0,则a>b;
如果a-b=0,则a=b;
如果a-b<0,则a<b.
显然(+)和中含有字母,但它们也是用来表示数的,所以我认为可以用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来做.
如果用作差的方法,例如(+)-,如何判断它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呢?
做一做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是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例如+-==-.
我认为分母相同的分式相加减与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一样,应该是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解:(1)+==;
解:(2)-=;
解:(3)-+
=
=
=
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时,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把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例1]计算:
(1)+;(2)+
[例1]中的第(1)题,一个分母是a,另一个分母是5a,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只需将第一个分式化成=即可.
解:(1)+=+
===;
(2)+=+
==
三、计算:
(1)-;
(2)+;
(3)-
解:(1)-==;
(2)+=+==;
(3)-=-
==.
3.4 分式方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2.了解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二、教学过程
解方程+=2-
(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得
3(3x-1)+2(5x+2)=6×2-(4x-2).
(2)去括号,得9x-3+10x+4=12-4x+2,
(3)移项,得9x+10x+4x=12+2+3-4,
(4)合并同类项,得23x=13,
(5)使x的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23,x=.
例1 解方程:-=4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2x,得
600-480=8x
解这个方程,得x=15
检验:将x=15代入原方程,得
左边=4,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x=15是原方程的根.
例2 .解方程:
(1)=;(2)+=2.
[分析]先总结解分式方程的几个步骤,然后解题.
解:(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x(x-1),得
3x=4(x-1)
解这个方程,得x=4
检验:把x=4代入x(x-1)=4×3=12≠0,
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4.
(2)+=2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2x-1),得
10-5=2(2x-1)
解这个方程,得x=
检验:把x=代入原方程分母2x-1=2×-1=≠0.
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最新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全册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做17页随堂练习第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教案,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回顾与思考,知识应用,当堂反馈(小测),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8上全册教案(87页),共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