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37180/1-17177501410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37180/1-17177501410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37180/1-17177501411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37180/0-17177501369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试题docx、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鸡蛋沉在盛水的玻璃杯底部,能不能让鸡蛋浮起来呢?小明向水中加入盐,并搅拌均匀,直到鸡蛋最终浮在水面上.“小明向水中加入盐,并搅拌均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第3题图
2.“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在公共场所应尽量避免大声喧哗,这属于(▲)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小噪声的传播速度
3. 日晷是利用其上面直杆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下列实例中与日晷计时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照镜子正衣冠 C.用放大镜看字 D.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
4.下列关于八年级学生小华的数据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小华的正常体温是35℃ B.小华脉搏1min跳动12次
C.小华手掌宽度约25cm D.小华步行速度约1.5m/s
5.下列应用中,主要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超声波清洗器 B.超声波焊接器 C.超声波碎石 D.胎儿的B超图像
6.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日常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汽化吸热 B.蒸汽熨烫——凝固放热
C.干冰保鲜——凝华放热 D.冰袋冷敷——液化吸热
7.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根据下列哪句诗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8.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人都应增强节能环保意识,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引发温室效应 B.由于水循环,所以无需节约用水
C.城市人口稠密排放过多热量是引发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 D.光的不当利用也会导致光污染
9.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人都应科学护眼.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第9题图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10.下面是摘录了小明对八年级物理上册内容的一些归纳整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B.自然界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监测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D.月亮是光源
11.敲鼓时,在鼓面上撒小纸屑,通过观察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比较鼓面振幅的大小,下列实例中也使用该研究方法的是(▲)
A.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将声波与水波进行比较学习
C.探究琴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时,保持弦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松紧程度相同
D.通过比较听不到声音时人到声源的距离来比较隔声材料的隔声性能好差
第12题图
12.某地铁内隧道动态广告的制作方法如下:在隧道侧壁与车窗相同高度处,沿运行方向每经过距离d,安装一块大小相同的广告灯箱,如图.灯箱采用频闪方式实现亮、暗交替,且工作时各灯箱亮、暗同步变化(人的视觉暂留时间以0.1s计算).要实现时长10s的广告效果,至少需要安装N块广告灯箱.灯箱安装好后,调节灯箱发光频率f(每秒发光的次数),控制地铁速度v.为了省电且确保乘客能看到流畅的广告画面,下列数值和关系式中正确是(▲)
A.N=50 v=5df B.N=100 v=0.1df C.N=100 v=df D.N=100 v=5df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EQ \* jc0 \* hps10 \(\s\up 9(xūn),埙)”,表演者吹奏时,埙内部的空气团 ▲ 发出声音.埙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re、mi、s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用更大的力吹奏埙时,改变的是埙发出声音的 ▲ .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甲 乙
14.如图甲所示是测温枪,测温枪可通过接收人体发出的 ▲ 来测量人体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体温计是根据 ▲ 的原理制成的,此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为 ▲ ℃.
第16题图
15.2024年班级元旦晚会上,玩游戏“听歌辨人”时,同学们是根据声音的 ▲ 来分辨是哪位老师或同学在唱歌的.小华一首《难忘今宵》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小华的歌声是通过 ▲ 传入其他同学耳中的.
16.如图所示,是摄影者用照相机(焦距不变)拍摄的五亭桥倒影图,五亭桥倒影总比五亭桥要暗一些,其原因是 ▲ .照相机的镜头是 ▲ 镜,摄影者想把五亭桥拍得更小一些,他应该将照相机 ▲ (靠近/远离)五亭桥,并将照相机镜头向 ▲ (前伸/后缩).人眼是可调焦“照相机”,当人由远眺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为了能看清楚物体,人眼晶状体的焦距将 ▲ .
17.2023年12月中旬扬州普降大雪,给广大群众出行带来不便.路政部门及时组织人员在主干道和桥梁上撒盐熔雪,撒盐能熔雪的原因是 ▲ .雪后天晴,“雪后寒”现象明显,“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雪 ▲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 ▲ 热量.
18.小华对光的色散内容作了小结,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请补全图中的空缺.
光的色散
最早进行该实验的科学家 ▲
实质属于光的 ▲ 现象
生活中相关现象: ▲
甲 乙
第19题图
19.如图甲所示,是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已知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用水浴法加热碘锤升华效果好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除了受热均匀外,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从热水中取出,过一会儿,碘锤的玻璃内壁上会发黑,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家中的电吹风,小明查阅说明书和资料,了解到该电吹风能提供的热风温度最高为90℃,利用该电吹风高温档的热风来加热碘锤进行碘升华实验 ▲ (合理/不合理).
20.小明透过圆柱形透明玻璃杯中有水部分观看竖直放置的白纸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白纸上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逐渐远离杯子的过程中,不可能看到图乙中 ▲ 两幅图,过程中依次观察到情景是 ▲ (以上两空均填写图片序号).小明又将一支铅笔紧贴杯内壁竖直放置,通过有水部分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俯视图如图丙所示,则在将铅笔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像将 ▲ (变大/变小/不变).
甲 乙 丙
① ② ③ ④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如图所示,为甲车和乙车的路程和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 m/s,乙车的速度与其路程 ▲ (成/不成)正比.若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发2s,甲到Q点时,乙离P点2m,求此时乙到Q的距离为 ▲ m.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第23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每图2分,共48分.23题应有解题过程)
22.(6分)(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请分别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3)小明将刻度尺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如图丙所示.小明从A处向水中看去,看到刻度尺上B点在水中所成的像位于C点,同时看到水中一个点(该点的真实位置在D点)的像也位于C点.请用虚线画出水面位置,并完成小明在A点看到D点的光路图.
第22题图
甲 乙 丙
23.(6分)为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扬州万福快速路东延工程于2023年11月30日开工,全程长约2.5km,横跨210m的金湾河面,全程高架,无红绿灯.其中春风十里路至金湾快速路长约2km,双向六车道,最大设计速度80km/h.求:
(1)一辆汽车从春风十里路至金湾快速路最少需要多少min?
(2)一辆汽车从春风十里路至金湾快速路的过程中,30s行驶了540m,则该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一辆长10m的汽车全程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车全部在金湾河上方路面上的时间是多少s?
甲 乙
第24题图
24.(6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小明规范进行了三次实验,蜡烛A和B的位置均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 ▲ .
(2)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 ▲ (向上移动/向下移动/不动).
(3)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
甲 乙
第25题图
(4)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根据 ▲ 现象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 像.
25.(5分)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
(1)进行实验时,不应该将玻璃管底端作为计时起点,其原因是 ▲ .为了方便计时,实验时应使气泡运动得较 ▲ (快/慢).
(2)在进行测量前,小明练习使用机械秒表测量时间,机械秒表的小转盘示数的单位是 ▲ (s/min/h).某次机械秒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秒表的读数为 ▲ s.
(3)如表是某实验小组的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以作出图像,进而粗略判断出气泡在做 ▲ 运动.
26.(5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的上方再竖直放置白色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翻折的E、F两块板组成.
甲 乙
第26题图
(1)让一束光沿着E板射到镜面的O点,为了能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束的径迹,应该使用较 ▲ (粗糙/光滑)的纸板,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
(2)将纸板的F板绕NO向后翻折,如图乙,在F板上 ▲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束,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 .
(3)如表格所示,记录了光以不同角度入射时对应的反射角.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结论:光在反射时, ▲ .
第27题图
甲 乙
27.(5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在组装器材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形,其中存在的错误是 ▲ ,此时应对 ▲ (A/B)处进行调整.
(2)器材调整好后,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仅减少烧杯中水量, ▲ (能/不能)提高水的沸点.
(3)为探究水沸腾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 ,并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8.(8分)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甲 乙
第28题图
(1)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 cm.
(2)调节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 上,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如图乙,光屏上已经成像清晰,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 的实像.若光屏上的像偏上,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 调节.
(3)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仅将透镜移动至刻度为 ▲ cm处,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倒立 ▲ 的实像.
(4)将光源和光屏分别竖直放置在水平光具座上的A、C位置,B是AC的中点,如图丙所示.在AB之间朝向A观察,看到的光源形状如图丁中的①所示.小明在B处竖直放置一块平面镜,镜面朝向光源,在AB之间观察平面镜中的像是图丁中的 ▲ (填数字序号).小华接着将平面镜更换为一个合适凸透镜,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他在BC之间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图丁中的 ▲ (填数字序号).
① ② ③ ④
丙 丁
第28题图
29.(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太空站
第29题图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顺利入轨.神舟十七号飞船入轨后,于17时4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已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太阳翼作为空间站的“翅膀”,是一座太空“发电站”,为空间站提供充足的能量.
中国已经能够为宇航员提供120多种中式美食,为保证食品能经受住太空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食物需要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在约零下30~50℃的低温真空状态下使预先冻结食品中的水分不经过冰的熔化,直接变为水蒸气被除去,从而避免营养、香气和维生素的流失.
(1)神舟十七号飞船向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靠近的过程中,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七号飞船是 ▲ 的.
(2)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携带装备出舱后,不借助于无线电,两人 ▲ (能/不能)直接面对面交流,原因是 ▲ .空间站太阳翼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 能,以供给太空站使用.
(3)生活中我们常吃食品干燥处理:通过加热、烘干等方式直接去除食品中的水分,该过程中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预先冷冻食品中的水分除去主要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
(4)根据已学的物理知识,航天员在太空站实验舱中进行以下基本测量,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填写序号,多选).
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②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③用秒表测量时间.
从起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从起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3.5
7.0
10.5
14.0
17.5
入射角i
30°
45°
60°
反射角r
30°
45°
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市朱自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