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由苎麻制成的衣服舒适透气,深受人们喜爱,且漂洋过海畅销海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收割麻杆B. 晾晒麻条C. 麻条消毒D. 纺织成布
2. 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某同学某天中午的食谱:米饭、回锅肉、炸鸡块、牛奶,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A. 蒸蛋B. 清蒸鱼C. 炒青菜D. 包子
3.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 绿色出行B. 植树造林
C. 发展氢能源D. 推广燃煤发电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5. 分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归纳正确的是
A.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B. 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电解、蒸馏等
C.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氯乙烯等
D. 合成材料有: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
6.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 常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C. 常温下,1g铁钉与1g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g
D. 常温下,1%的稀硫酸和1%的稀硫酸等质量的混合,得到2%的稀硫酸
7. 2021年《化学教育》第3期,报道了一种“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
B. 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C. 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
D. 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8. 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B. 碱溶液pH大于7,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C. 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10. 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源,硅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4)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 +2H2O=2KOH+X+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12.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_。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_。
13. 下表每100g某品牌风味酸牛奶中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常量元素,青少年缺少钙元素﹐易患下列病症中的___________。
A. 坏血病B. 佝偻病C. 夜盲症D. 贫血病
(2)表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有___________、脂肪和蛋白质。
(3)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
14. 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石墨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Fe2O32Fe+3CO2.其中CO发生___________(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CO2转化为CO所需的物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5. 根据下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20℃时,将20gNaCl加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_____(填“饱和”和“不饱和”)溶液
(3)下列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NaCl中含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 20℃时,配制浓度为30%的KNO3溶液,向30gKNO3固体中加入100g水,全部溶解
C. 40℃时,向100g浓度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NaCl,完全溶解后,溶液浓度为20%
D. 60℃时,分别将NaCl和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的固体质量较多的是KNO3
16.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高3.95米的青铜神树、象牙等,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一)青铜古称“吉金”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青铜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
(二)生活中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查阅资料】
【工艺流程】为从某锈蚀的铜样品中回收铜并制得硫酸锌,取该铜样品(除含有铜、锌和铜绿外,不含其它物质),进行如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中含有H2和______(填化学式),溶液A的颜色为______色。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一个即可),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17.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2)所选装置制取较多二氧化碳,从便于操作及回收和节约药品等角度考虑,一次性加入足量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比较合理
(4)制取氧气用装置E收集时﹐当看到集气瓶口有___________的明显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18. 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某小组同学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分析讨论】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分析图2和图3相关数据,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___(填“6”“12”或“16”)。
【实验探究二】
(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
【讨论反思】
(5)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后,可以加入___________(填字母)来证明两者一定发生了反应。
A. 酚酞溶液B. CuSO4C. H2SO4
19. 取100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于锥形瓶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内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为98.8g,求:
(1)此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
(2)若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则求解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
(3)该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______。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由苎麻制成的衣服舒适透气,深受人们喜爱,且漂洋过海畅销海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收割麻杆B. 晾晒麻条C. 麻条消毒D. 纺织成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A、收割麻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晾晒麻条过程中,水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麻条消毒过程中,杀死病毒,生物体内物质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纺织成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C。
2. 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某同学某天中午的食谱:米饭、回锅肉、炸鸡块、牛奶,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A. 蒸蛋B. 清蒸鱼C. 炒青菜D. 包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回锅肉、炸鸡块、牛奶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C。
3.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 绿色出行B. 植树造林
C. 发展氢能源D. 推广燃煤发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措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可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选项措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发展氢能源,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是水,无污染,选项措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煤含有碳元素,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选项措施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错误。
故选A。
5. 分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归纳正确的是
A.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B. 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电解、蒸馏等
C.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氯乙烯等
D. 合成材料有: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子不能构成物质,A错误。
B、电解不是净化水的方法,B错误。
C、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氯乙烯等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
D、合金不属于合成材料,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
故选:C。
6.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 常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C. 常温下,1g铁钉与1g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g
D. 常温下,1%的稀硫酸和1%的稀硫酸等质量的混合,得到2%的稀硫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错误;
B、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常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恰好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正确;
C、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解铁的质量小于生成固体铜的质量,故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完全后,溶液质量减小,不会是2g,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常温下,1%的稀硫酸和1%的稀硫酸等质量的混合,还是得到1%的稀硫酸,错误。
故选B。
7. 2021年《化学教育》第3期,报道了一种“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
B. 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C. 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
D. 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不反应,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B、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是因为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证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符合题意;
C、加热炭粉过程中,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错误;
B、从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N2和H2按个数比1:3进行该反应,错误;
C、是NH3, N、H元素的质量比为14:3,错误;
D、从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个氮分子和3个氢分子反应生成2个氨气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正确;
故选D。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B. 碱溶液的pH大于7,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C. 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但铝在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但碳酸钠不属于碱,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 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氨态氮肥加入熟石灰研磨会产生氨味,该选项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两者点燃火焰颜色接近,不易区分,该选项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可溶,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选项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氯化钡和硝酸钡都可以和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该选项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源,硅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4)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 +2H2O=2KOH+X+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 ①. Si ②. Na+ ③. +4 ④. H2O2
【解析】
【详解】(1)硅的元素符号为Si;
(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故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
(3)根据化学式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填+4;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后X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2
12.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_。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_。
【答案】(1)金属 (2)氧气
(3)放热 (4)过滤
【解析】
【小问1详解】
铜、铁都是金属,属于“铜铁”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
【小问2详解】
“飚”是风,是流动的空气,能够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故填氧气。
【小问3详解】
“火能熟水”,即水的温度升高,说明燃烧放出热量,故填放出。
【小问4详解】
“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即能够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过滤,故填过滤。
13. 下表是每100g某品牌风味酸牛奶中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常量元素,青少年缺少钙元素﹐易患下列病症中的___________。
A. 坏血病B. 佝偻病C. 夜盲症D. 贫血病
(2)表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有___________、脂肪和蛋白质。
(3)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
【答案】(1)B (2)糖类 (3)二氧化碳、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钙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常量元素,青少年缺少钙元素,会患佝偻病;
【小问2详解】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供能物质;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成分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小问3详解】
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4. 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石墨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Fe2O32Fe+3CO2.其中CO发生___________(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CO2转化为CO所需的物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导电 (2)氧化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故填导电。
【小问2详解】
该反应中,CO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元素,表现出还原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填氧化。
【小问3详解】
CO2能够与碳反应转化为CO,则所需的物质为碳,故填C。
15. 根据下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20℃时,将20gNaCl加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_____(填“饱和”和“不饱和”)溶液。
(3)下列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NaCl中含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 20℃时,配制浓度为30%的KNO3溶液,向30gKNO3固体中加入100g水,全部溶解
C. 40℃时,向100g浓度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NaCl,完全溶解后,溶液浓度为20%
D. 60℃时,分别将NaCl和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的固体质量较多的是KNO3
【答案】(1)NaCl##氯化钠
(2)不饱和 (3)BCD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5g,而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所以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即20℃时,100g水中溶解36gNaCl达到饱和,所以20℃时,将20gNaCl加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小问3详解】
A、据图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NaCl中含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A正确;
B、据图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0g,所以20℃时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20℃时,不能配制浓度为30%的KNO3溶液。B不正确;
C、40℃时,向100g浓度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NaCl,完全溶解后,溶液浓度=。C不正确;
D、由于没有给出60℃时,NaCl和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析出的固体质量的多少。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CD。
16.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高3.95米的青铜神树、象牙等,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一)青铜古称“吉金”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青铜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
(二)生活中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查阅资料】
【工艺流程】为从某锈蚀的铜样品中回收铜并制得硫酸锌,取该铜样品(除含有铜、锌和铜绿外,不含其它物质),进行如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中含有H2和______(填化学式),溶液A的颜色为______色。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一个即可),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答案】 ①. 金属 ②. 大 ③. CO2 ④. 蓝 ⑤. 过滤 ⑥. 引流 ⑦. (或) ⑧. 置换
【解析】
【详解】(一)合金和纯金属都属于金属材料,青铜属于金属材料;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故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二)
(1)由题干可知,;铜绿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蓝色硫酸铜溶液,故气体a中含有H2和CO2,溶液A颜色为蓝色。
(2)操作Ⅰ是分离固液的操作,为过滤,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
(3)溶液A中含有铜绿和硫酸生成的硫酸铜、过量的稀硫酸,加入过量锌粉,硫酸和锌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锌,。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7.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2)所选装置制取较多二氧化碳,从便于操作及回收和节约药品等角度考虑,一次性加入足量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比较合理。
(4)制取氧气用装置E收集时﹐当看到集气瓶口有___________的明显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答案】(1)水槽 (2) ①. B ②. 加入液体药品 ③. CaCO3+2HCl=CaCl2+H2O+CO2↑
(3)石灰石##大理石
(4)气泡向外冒出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故填水槽。
【小问2详解】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即装置B,故填B;
其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加入液体药品,故填加入液体药品;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小问3详解】
用(2)所选装置制取较多二氧化碳,从便于操作及回收和节约药品等角度考虑,一次性加入足量的固体药品,即石灰石或大理石,液体可以从长颈漏斗多次加入。故填石灰石或大理石。
【小问4详解】
装置E为排水法收集气体,制取氧气用装置E收集时﹐当看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的明显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故填气泡向外冒出。
18. 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某小组同学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分析讨论】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分析图2和图3相关数据,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___(填“6”“12”或“16”)。
【实验探究二】
(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
【讨论反思】
(5)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后,可以加入___________(填字母)来证明两者一定发生了反应。
A. 酚酞溶液B. CuSO4C. H2SO4
【答案】(1)HCl+NaOH=NaCl+H2O
(2)HCl (3)12 (4)产生大量气泡
(5)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或氢氧化钠过量加入镁条均无明显现象 (6)AB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二中pH变化,反应之前pH>7,随着仪器A中溶液的不断滴入,pH逐渐降低,可知烧杯中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钠,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HCl;
小问3详解】
中和反应放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放出的热量最多,结合图二和图三可知,图三中V的数值最接近12;
【小问4详解】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由于镁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即有气泡产生,因此若出现大量气泡,则稀盐酸过量;
【小问5详解】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或氢氧化钠过量加入镁条均无明显现象;
【小问6详解】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则要证明氢氧化钠或稀盐酸是否存在来证明两者一定发生了反应;
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与中性溶液均不变色,滴加酚酞不变色说明氢氧化钠消失,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B、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与硫酸钠,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C、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故无法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9. 取100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于锥形瓶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内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为98.8g,求:
(1)此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
(2)若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则求解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
(3)该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______。
【答案】(1)3.2g
(2)
(3)6.8g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2g)-98.8 g=3.2g;
【小问2详解】
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小问3详解】
设该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答:该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
A.氢气验纯
B.二氧化碳验满
C.浓硫酸稀释
D.滴加液体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铵态氮肥
闻气味
B
鉴别CO与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D
鉴别BaCl2溶液与Ba(NO3)2溶液
分别滴加稀硫酸
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钠
钙
质量
3.2g
3.6g
11.9g
60mg
80mg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___________
稀盐酸过量
没有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A.氢气验纯
B.二氧化碳验满
C.浓硫酸稀释
D.滴加液体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铵态氮肥
闻气味
B
鉴别CO与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D
鉴别BaCl2溶液与Ba(NO3)2溶液
分别滴加稀硫酸
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钠
钙
质量
3.2g
3.6g
11.9g
60mg
80mg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___________
稀盐酸过量
没有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7,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最后一卷(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最后一卷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最后一卷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十校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十校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十校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