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第1页
    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第2页
    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是,生活中蕴含化学知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 N:1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一氧化碳D.氢气
    2.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所致。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3C.+4D.+5
    3.下列有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样品B.滴加肥皂水
    C.振荡D.加热水样
    4.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Y、XB.X、Z、YC.X、Y、ZD.Y、X、Z
    5.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在盛水的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纸的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C.水隔绝了氧气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
    6.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卫星天线金属丝的主要成分有高纯度钼,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钼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钼属于金属元素B.钼原子的质子数为42
    C.钼元素的符号为MOD.钼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中x为12
    7.生活中蕴含化学知识。对下列情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为长辈沏茶:茶叶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溶液
    B.帮妈妈洗碗:向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
    C.给花草浇水: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给鱼缸换水:水中生物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
    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食物中的( )
    A.苹果B.西瓜C.牛奶D.玉米粥
    9.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的溶解度一定小于的溶解度
    B.时,、NaCl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50℃时,将50g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
    D.将50℃时饱和溶液100g冷却至10℃,析出晶体21g
    10.分别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点滴板空穴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
    A.石蕊溶液B.C.NaOH溶液D.溶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
    11.(11分)实验室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一)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1)连接装置A、B,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乙处燃着的蜡烛先熄灭。
    ①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现象可推知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装置A与二氧化碳收集装置之间增加装置C,其目的是_________。
    (二)检验二氧化碳。图3是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的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澄清石灰水中只看到出现气泡,但未见浑浊,于是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HCl的溶解度为1:500,的溶解度为1:0.759。
    (1)甲同学用图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C中溶液变浑浊:为进一步验证,再取B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则上述猜想成立。
    (2)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用盐酸制取气体时,往往混有氯化氢气体,说明盐酸具有_________性。乙同学选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不理解,混有氯化气体的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你帮他解释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1)实验①:用三朵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其中纸花变红的是_________(填“Ⅰ”“Ⅱ”“Ⅲ”),实验①的结论是_________。
    (2)实验②: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先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微观察到明显现象,再打开弹簧夹并注入_________(填一种试剂名称),产生气泡,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已发生反应。
    12.(11分)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与方法。
    (1)炼锡的场景:“凡煎炼亦用烘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
    ②“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步骤,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_。
    (2)颜料制取:“水银入石亭脂(天然硫),同研……得银朱(HgS)。”银朱是古代作画的红色颜料,其化学名称是_________。
    (3)池盐制取(图1):将盐池内清水(、、、等)引入旁边耕成畦垄的地里。“待春秋之交,南风(热风)大起,则一宵(一夜)结成,曰颗盐(粗盐)。”若盐析出时刮东北风(冷风),则味苦(含硫酸镁)色恶,不堪食用。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图2)解释:
    ①待春秋之交,南风(热风)大起,则一宵(一夜)结成,曰颗盐(粗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刮东北风(冷风)时析出盐且味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书记载“铁质贱甚”,写出一个由铁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生石灰的制取和应用(图3):“每煤饼一层,垒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
    ①“灼火燔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②“解散”是生石灰遇水由块状变成粉末。该粉末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粉末“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可用于船只、墙壁的填缝防水。请写出“粉末成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入水永劫不坏”,推测“成质”后的产物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3.(8分)阅读下面材料。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可用于化学储氢。
    (1)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2)化石能源属于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与CO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_________。
    (4)①写出电解水法制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氚属于_________元素的一种原子。
    ③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5)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6)化合物中,Li的化合质量比,则_________。
    14.(10分)爱吃饼干的同学在查看饼干配料表时,发现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钠,而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铵。同学们深感好奇,碳酸氢铵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_(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怎么也可以做膨松剂呢?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
    ②通过控制碳酸氢铵的用量,不仅使残留在食品中的氨气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还能使食品具有独特的味道。
    任务一 初识膨松剂
    (1)膨松剂能使食品变松软、蓬松。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常用作膨松剂。碳酸氢铵别名碳铵,碳酸氢钠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比较蓬松效果
    (2)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加入碳酸氢铵的面团更大更松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膨松剂中的其他成分受热不分解,为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
    ①甲同学提出,加热一定质量的膨松剂,使其完全分解。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来算出碳酸氢铵的含量。
    ②乙同学认为,膨松剂中可能含有水分,会影响实验结果。他提出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后生成氨气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故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
    a.步骤4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此操作,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b.装置C中发生化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提出,将图中装置B、C对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
    苹果
    西瓜
    牛奶
    玉米粥
    pH
    2.9~3.3
    5.3~6.3
    6.3~6.6
    6.8~8.0
    步骤
    具体操作
    称量
    10g面粉、0.5g碳酸氢钠置于蒸发皿中
    10g面粉、_________g碳酸氢铵置于蒸发皿中
    和面
    加入5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水被吸干,揉搓成面团,盖上表面皿
    烘焙
    模拟烘焙过程,用酒精灯加热约3min,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B、C、D中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步骤1: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装入药品;
    步骤2:从m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
    步骤3:点燃酒精灯,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步骤4:……
    步骤5:再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计算。

    相关试卷

    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7页。

    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田多校联考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田多校联考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