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物理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一代代物理学家的钻研与探索之上的,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图中的物理学家中,提出相对论的是( )
A.爱因斯坦B.伽利略
C.牛顿D.杨振宁
2.如图是我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地球B.实验舱
C.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D.出舱行走的宇航员
3.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我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同学们通过听讲课声就能分辨出哪位航天员正在讲课,这依据的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
4.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吃月饼和赏月是南北各地过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早在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如图所示的一个月饼的质量估测最准确的是( )
A.10gB.100gC.500gD.1kg
5.“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已成为共识.自行车是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以下设计和操作,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给轴承加润滑油
C.用力捏闸,使车更快地停下来D.刹车时,使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
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词歌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歌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小张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该船为参照物的
B.“不敢高声语”-“高声语”,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高
C.“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现象
D.“北风卷地白草折”-“白草折”,是因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7.如图所示,软木画是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运用各种传统雕刻技法,以刀代笔,用手工方式精雕细镂,形成纹理纤细的复杂画面,点缀以具有民族风格的亭台楼阁,在加工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体积B.质量C.密度D.以上都发生改变
8.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Ⅱ处可补充的例子是( )
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B.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手印
C.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D.用力将饺子捏成不同的造型
9.2023年5月28日,C919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标志着国产大飞机“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商业运营正式起步。该机机身大规模使用完全国产化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使飞机构件质量显著减轻,主要利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的( )
A.耐磨损B.密度小C.硬度高D.熔点高
10.如图所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到一个实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窗外的飞鸢会成像在室内的纸屏上,且飞鸢向东飞时像会向西移动。下列现象与此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B.杯弓蛇影C.镜花水月D.立竿见影
11.如图所示,在斯诺克台球比赛中,由于目标球被障碍球阻挡,有时运动员会用特殊的“扎杆”打法使白球高速旋转打出漂亮的“弧线球”,从而绕过障碍球击中目标球,则使白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曲线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
A.桌面B.地球C.障碍球D.球杆
12.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书写并非易事:用钢笔书写,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图中所示的一款“太空圆珠笔”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书写过程中笔芯内氮气的( )
A.密度变小B.密度不变C.质量变大D.质量变小
13.如图为透镜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人脸经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B.图乙,透过金鱼缸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C.图丙,人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会变小
D.图丁,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4.如图所示,把质量相等且密度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乙的边长大于甲的边长,沿水平方向切去甲的高度的一半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也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和所切部分的质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以马为参照物诗人是______________的。乌鲁木齐到吐鲁番路程约为,平均速度为,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则大约需要______________h。
16.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演奏时轻敲或重敲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亲临现场时,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见编钟,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目前倍受人们关注的喷气飞行背包,人背上后能通过该设备获得动力,实现人类自由单人飞翔的梦想。该背包发动机将汽油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喷气孔喷出,使人获得飞行动力,这是利用物体间______________原理,此时人向上飞行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
18.如图甲所示,小磊靠近自动玻璃门进入商场,他在玻璃门中看到的是自己的像,当他靠近自动门时,所成像相对于他的距离变化了______________m。如图乙所示,当自动门打开时,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___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随左侧移门一起向左移动。
1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甲和乙两种物质的密度比为______________;质量为乙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20.我国浙江大学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这种材料密度仅为,如图所示为一块的“全碳气凝胶”静止在桃花的花蕊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由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静止在桃花的花蕊上,桃花受到的压力和“碳海绵”受到的______________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1.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52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4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_____,空瓶的质量是______g。(已知,)
三、作图题
22.如图所示,请将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23.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后才停下来。请在图中画出该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滑行时受到摩擦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
2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和搬运石头:冬季,往石头缝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在山坡上大量泼水,待水结冰后就能轻易的将石头沿山坡向下推动。请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以上“灌水”和“泼水”的原因。
五、实验题
25.如图所示是学习“声现象”中常见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部分实验装置。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__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否则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2)实验中白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描绘出每次光线的径迹,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表格中
以上数据能够反映出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反射角______________入射角;
(4)小闽和小军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又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但他们做不到这一点的。这是因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________的。
27.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实验中选用两只______________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小红想用家里的梳妆镜进行实验,同桌告诉她要用玻璃板代替梳妆镜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出像;实验时小明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很难使棋子B与之重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用手电筒对着______________照射;
(4)小红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如图乙所示),观察到两个像,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她按照图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______________(选填“物距”或“像距”)测量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_cm;
(5)实验时,将棋子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8.榕榕学过密度知识之后,想知道某个金属块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于是对它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榕榕先把天平放水平工作台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______________处,在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之前,发现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调;
(2)天平平衡后,他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指出一个操作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
(3)改正错误操作,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4)将金属块缓慢浸没于盛水的量筒中,金属块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_;
(5)做完实验整理器材时,榕榕发现天平上的砝码有一个生锈了,这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小芳没有量筒,她用下列方案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金属块质量m,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后,接着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金属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_。(用所测的物理量和表示)。
29.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选用同一正方体木块在水平面上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为了使拉力与摩擦力相等,他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______________运动;在图乙所示实验中,木块和砝码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N;
(2)比较__________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比较甲和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另一位同学发现小明在实验前是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后使用,这样的操作会使测得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30.如图所示,是小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甲,小军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接着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______;
(2)接着小军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按图乙所示安装在光具座上,此时发现在凸透镜的中间有一不透明的小污渍粘在上面,若不清理继续探究,则光屏上______________;
A.不能成像B.能成像,但像不完整
C.能成像,同时也有小污渍的像D.能成烛焰完整但较暗的像
(3)小军清理干净凸透镜后,继续探究,他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的位置,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当烛焰距凸透镜时,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时,观察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光学原理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___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六、计算题
31.如图所示的建盏是闽南地区常见的茶具。已知某空建盏的质量为150g,容积为100mL,茶水密度为。
(1)该建盏中最多能装茶水的质量是多少?
(2)该建盏装满茶水后的总重力是多少?
32.如图甲所示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1)桥头有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甲汽车30min通过了大桥。请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超速?
(2)乙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经2min行驶2k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乙汽车2~6min内行驶的路程;
②乙汽车0~6min行驶的平均速度。
33.小蓝同学收藏了一个纯铜制“错金银云纹犀尊”模型摆件,如图所示。为测出该摆件的体积,小蓝把该摆件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刚好溢出的水。()求:
(1)该摆件的体积为多少?
(2)若该摆件是实心的,则该摆件的质量为多少?
(3)这个摆件实际质量是,则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D.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时空观是时空观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变革,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了许多用肉眼看不见的星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B
解析: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实验舱的位置不发生改变,故实验舱处于静止状态,故选B。
3.答案:C
解析: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通过听讲课声就能分辨三位航天员的声音,故C正确。
故选:C。
4.答案:B
解析:图中月饼用拇指和食指可以握住,说明该月饼比较小,通常一个小月饼的质量与两个鸡蛋的质量相当,约为100g。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给轴承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用力捏闸,使车更快地停下来,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刹车时,使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可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A.“孤帆”运动,是以岸作为参照物的,不能以船本身作为参照物,故A错误;
B.“高声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白草折”,白草受到了力的作用发生了弯折,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软木画在加工的过程中,体积和质量都会发生变化,但密度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答案:A
解析: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手印,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气球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用力将饺子捏成不同的造型,饺子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国产大飞机C919机身大规模使用完全国产化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使飞机构件质量显著减轻,由于铝锂合金的密度更小,所以与同体积的普通铝合金相比其质量更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不同,故A不合题意;
B、杯弓蛇影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不同,故B不合题意;
C、镜花水月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不同,故C不合题意;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题意可知白球从被打出到打到目标球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白球运动状态改变的是白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故施力物体为桌面.
12.答案:A
解析:“太空圆珠笔”采用密封式的气压笔芯,上部充有氮气,书写过程中,依靠气体的压力将墨水推向笔尖,笔芯内氮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可知,氮气的密度变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鱼缸与缸中的水构成凸透镜,金鱼及金鱼所成的像均在透镜的一侧,此时物距小于焦距,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人远离摄像头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成的像会变小,故C正确;
D、投影仪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影片)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静止;10
解析:诗人骑在马上,以马为参照物,诗人位置不变诗人是静止的。
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则大约需要的时间为
16.答案:响度;漫反射
解析:轻敲或重敲同一编钟的同一位置,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亲临现场时,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见编钟,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
17.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发动机向后喷出气体时,发动机对气体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与此同时,气体也对发动机及人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人获得飞行动力,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向上飞行过程中,人受到气体对他的作用力,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8.答案:2;不会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他靠近自动门1m时,所成的像也靠近自动门1m,所成像相对于他的距离变化了2m。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当自动门打开时,左侧玻璃门位置仍在原来平面上,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不会随左侧移门一起向左移动。
19.答案:3∶1;2
解析:
20.答案:16;支持力
解析:“气凝胶”的质量为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桃花受到的压力和碳海绵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1.答案:350;170
解析:
22.答案:见解析
解析:
23.答案:见解析
解析:
24.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了可知,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将石头缝撑大,石头就裂开;水结冰后路面变得光滑,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石头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推动石头就会更容易。
25.答案:(1)反映音叉的振动;(2)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1)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来反映音叉的振动,采用了转换法。
(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罩内的传声介质减少,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将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将听不到声音,可以得出的结论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6.答案:(1)垂直;(2)显示光路;(3)等于;(4)可逆
解析:
27.答案:(1)完全相同;(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不能;A;(4)像距;0.5;(5)不变
解析:(1)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目的是通过比较看出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2)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梳妆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更亮一些,就要使物体更亮一些,应使手电筒对着棋子A照射;
(4)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通过测量,可以得到A和B到平面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而小红测量的像距是A'到Q的距离,因此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5)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大小相等,将棋子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28.答案:(1)零刻线;左;(2)见解析;(3)47.4;(4);(5)偏小;(6)
解析:
29.答案:(1)匀速直线;3.4;(2)甲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偏小
解析:
30.答案:(1)10.0;(2)D;(3)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4)投影仪;远离
解析:(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2)凸透镜的中间有一不透明的小污渍粘在上面,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他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完整的像,由于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选D;
(3)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4)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物距大于f,小于2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由于近视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像要远离凸透镜,此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凸透镜;
31.答案:(1)100g;(2)2.5N
解析:(1)该建盏中最多能装茶水的质量是
(2)该建盏装满茶水后的总质量是
该建盏装满茶水后的总重力是
32.答案:(1)超速;(2)①6km;②80km/h
解析:
33.答案:(1);(2);(3)
解析:(1)由得,溢出水的体积为
该摆件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即
(2)若该摆件是实心的,由得,则该摆件的质量为
(3)由得,摆件中铜的体积为
空心部分体积为
入射角/度
20
30
50
60
反射角/度
20
30
50
60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
4.2
5.0
6.8
10.0
像距
3.7
4.5
6.3
9.5
福建省福州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g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11,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