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三模语文试题文字版docx、2024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三模语文试题pdf、语文参考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中华文明五千年,留给中国人的浪漫数不胜数。“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将爱国奉献的浪漫,藏在凋零的花朵里;“__________,__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将思念家乡的浪漫,藏在无法与兄弟一同登高的缺憾里;“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欧阳修将洒脱不羁的浪漫,藏在酒与山水之中。
(2)古诗词中的边塞风光千姿百态、气势雄浑。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 ”运用典故,写出了秋季天气寒冷、大雁离去的塞外景象;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 _ ”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阴寒凄切的边塞战地气氛。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宋江听了他说,不觉酒醒,忽然发悲。吴用劝道:“兄长既设此会,人皆欢乐饮酒,他是粗卤 的人, 一时醉后冲撞,何必挂怀,且陪众兄弟尽此一乐。”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后,误吟了反诗, 得他气力来,今日又作《满江红》词,险些儿坏了他性命!早是得众兄弟谏救了。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潸然泪下。”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 bì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 ,shè 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皆称谢不已。当日饮酒,终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潸( )然泪下 改 邪 ( ) 归 正 蒙 bì( ) shè( )罪
(2)下面与“不扰良民”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麦浪翻滚 B. 装疯卖傻 C.穿越历史 D. 制茶技艺
(3)以上文段中,“宋江听了他说”中的“他”是__________(人名),“吴用”的绰号是________ ( 2 分 )
(4)《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结局各不相同。请联系整部作品,举两例简析他们的结局。
3.振华中学九(1)班准备开展以“致敬航天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从下列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分别组成上联和下联。(4分)
追日月 豪情 壮举 逐梦 飞天 绣河山 勇士 英雄 半载 一心
上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安同学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6分)
【甲】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性 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乙】___________。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丙】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 谱写了共和国载人航天事业,
①【甲】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便用错误,请你修改。(2分)
②仿照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乙】句横线处补写恰当的文字。(2分)
③【丙】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3)下面是小安同学搜集到的一则消息,请你来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月20日上午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 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四期后续 工程的“关键一环”,将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
二 、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春来诗意浓
陈爱民
①“立春东风回暖早”,雪雨过后,春的脚步声就已经响起。大地还是一片沉寂,随着日子的深入,积雪加速融化,溪流不断充盈,原野的萧索在悄悄隐匿,空气不断变得清新。几天过去,山上那些瘦削的枝条变得柔软起来,每一棵树都在向新一轮葱茏发起冲刺。太阳的脸庞一 天比一天鲜活,奶油般的光泽一天比一天饱和。雨水呢,身段已不再那么生硬,开始飘起来、舞起来,平添了几许婀娜。
② 春寒还是料峭,禽鸟却早早收到了季节的消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大清早,鸭子们就在池塘里扑腾翅膀,尽情畅游一段,激起翻滚的水花,然后, 一个猛子扎下水去,再冒出灰灰绿绿的身子来。这在冬天是难得一见的。这些温驯的憨憨的鸭子,已振奋着精神,让时光变得灵动起来。因为燕子、寿带、柳莺等候鸟尚未归来,麻雀就当仁不让做起了主角。它们尽可能组成团队,斜斜地掠过空中,又急急降落在田野和山坡。它们还喜欢选一个晴好的中午,在屋檐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叽叽喳喳。那些鸣叫有些嘈杂,但音色褪尽了凛冽天气里的喑哑和低沉, 变得圆溜起来,把一个院子浸染得暖暖和和的。至于喜鹊,很明显,身子变圆润了,长长的尾巴 翘得老高了,那么一上一下地抖动,颇有劲道,很骄傲的样子。顶着“百舌鸟”光环,乌鹅每天不 敢闲着,除了觅食,就是反复练习歌唱,声音婉转且千变万化。对于这位音乐家的天赋,“入春解作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这句诗的不吝赞美,真没有吹捧的意思。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的,草木都在萌动。一蓬蓬、一丛丛、一片片的枯草,包括那些蒌蒿,已经在攒劲推陈出新了。过些旦子,它们挤出了一茎茎的自色短芽,芽儿又匀出一点点嫩黄。远看,草地确有一种绵延的浅浅的明亮。当然,在返青的日子里,抢占先机的还是柳树。古人说“春风放胆来梳柳”,“放胆”说的是风儿多少有些劲头,而一个“梳”字,倒是道出了春风和杨柳之间的柔意。“吹面不寒杨柳风”,风的亲和与柳的轻盈已揽在一起,真有惬意欢畅之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春光灿烂的光景了,柳树呢,已然一派翩翩的风姿。“柳无春光不精神,春无柳色减三分”,的确,柳树是对得起春天的,它们率先 吐出叶芽, 一挂挂的枝条晃悠着白色的逗点,接着,河堤上、池塘边就笼住了一团团的轻烟。这样,柳树早早发笔,画出了春日盎然的第一幅画。
④早春,似无盛大的花事。但盛大只是相对的,报春迎春的花朵们顶着寒威绽放,自有其独有的 乘性。“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抗争冰雪的重压,孤做高洁,超脱洒落,吐露灼灼芳华,使春天的序章卓然不凡。迎春花在墙隅、草坪、坡地带雪冲寒,果敢地亮出了一串又一串的金黄,它是春天特别称职的信使。山茶花也尤为难得,“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盛开之后,“花繁艳红,深夺晓霞”,它的丰盈和高雅,正是春天的又一种风情。“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杏花的报到是稍晚一些,却嫣然含笑,把自己装扮得轻红淡粉,既繁复,又绚烂,特别叫人神摇目夺。当然,“白白红 红一树春,晴光炫眼看难真”,一些时候,杏花也显朦胧之美。
⑤人勤春早,对于农家来说,春天的每一天都是不能偷懒的。还在拜年期间,很多农家就忙乎起来。“蓄水如园粮,水足粮满仓”,把田埂和塘坝加固好是十分必要的。要到田间多加巡看,把那些沟渠清理疏通好,可以避免油菜等作物发生渍害。还要把稻种精选几次,选好天气再好好晒上几回。“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勤快的家庭会抢时间把粪肥还有塘泥一担担送往田间,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肥料。把农具修好,擦得干干净净、锃亮锃亮的。还有,对于犁田机、插秧机等许多现代化农机,也要反复检查,确保它们大闹春耕时欢快有力。“立春栽菜,压断扁担”,无论晴天雨天,菜园里总有忙碌的身影。对于持家人来说,每天要细细照看母鸡抱窝孵仔,争取二月初二前后第一窝鸡仔能破壳而出。这样,那些嫩嫩的鸡雏可以被融融的春光抚照,
⑥也春可天以是贪一吃种着心绿情茵,菌更草是坪一里种的劲虫头子。这日子打开后,便止不住奔跑的步子, 一天天绿意更浓了,诗意也更浓了。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B.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描绘出鸭子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情态。
C. 梅花抗争冰雪的重压,孤傲高洁,超脱洒落,它是春天特别称职的信使。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赞美了充满绿意的春天,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5.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给第②~⑤段描绘的图画拟写恰当的名称。(4分)
6.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过些日子,它们挤出了一茎茎的白色短芽,芽儿又匀出一点点嫩黄。(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3分)
(2)杏花的报到是稍晚一些,却嫣然含笑,把自己装扮得轻红淡粉,既繁复,又绚烂,特别叫人神摇目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3分)
7.第⑤段中多处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4分)
8.读完选文,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春来诗意浓”拟得好,请加以简析。(6分)
[二](16 分)
材料一: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 使用汉字的人,往往觉得这套符号很亲切。很多汉字都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有些汉字甚至是文化活化石,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捷径。比如“美”,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合而为“羊大为美”,意为大羊肥羊就是美的。这其中就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在古代,羊和人的衣食等关系密切,“羊大为美”反映出中国早期关于美的认识是和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摘自《中国文化亮点通俗读本》,有删改)
材料二:汉字历史悠久,其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甲骨文,即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笔画细而硬,多用方笔,圆笔很少。然后金文,就是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字体瘦长,笔道道劲雄美。之后的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线条均匀,笔画繁复,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小篆线条规整,书写美观,是秦统一六国后通用的标准字体。汉朝通用隶书,其字体多呈宽扁形,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草书,大约始于汉初,开始称为“草隶”,汉末才出现“今草”,其特点是行笔快捷,多简化和连笔,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而楷书,最初产生于西汉民间,兴盛于东晋,它形体端正,笔画平直,比例适当,匀称整齐。 如今用得较多的行书,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讲究运笔轻松便捷,字的点画之间相互牵连,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汉字形体的演变,总体上是由繁复趋于简约,由象形性趋于符号性。(摘自《汉字演变500例》,有删改)
材料三:甲骨文的发现,颇有点传奇色彩。清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清廷国子监祭酒、 收藏家王懿荣在北京的中药铺偶然发现了有刻画符号的“龙骨”,当时龙骨是专治头顶生疮、脚 底流脓的外敷中药。他购下了1000余片,并打听到了龙骨的出处——安阳。王懿荣死后,这些甲骨为刘鸮(字铁云,《老残游记》的作者)所得。刘鸮后来又收集了一些,共有5000片,选其中字迹完好者拓印成册,题名为《铁云藏龟》。书中所记的这些“符号”就是甲骨文。
不同于金文和简牍文的是,甲骨文发现至今才100多年,这使清末至民国的一些大学者对其都产生了怀疑。章太炎先生对《说文解字》研究极深,对商周钟鼎文和六国古文字非常熟悉,是一流的文字学家,他对甲骨文的真实性抱有怀疑态度,在其著作中一直未采用甲骨文资料。 不过,大多数学者承认这确实是古老的汉字。 (摘自《书法的故事》,有删改)
材料四:汉字的产生,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最早的用抽象图画表示的象形文字,逐渐增加了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字方法构成的汉字,后来因为字不够用,就又增加了转注、假借两种汉字使用方法。这就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出来的“六书”。
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状,意思是把客观事物的形态描绘出来。“川”就是象形字。
指事,就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再加上个指事符号做标记。“旦”就是指事字。
会意,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好”就是会意字。
形声,就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比如“鱼”是整个鱼类的总称,但是鱼的种类成千上万,就用“鱼”字边表示鱼的总类,再借用原有的字作为读音来表示鱼的分类,如“鲤”“鳝”“鲢”等。
(摘自《汉字的故事》和《汉字之美》,有删改)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汉字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学习汉字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捷径。
B. 汉字的历史悠久,其形体演变由符号性趋于象形性,总体上是由繁复趋于简约。
C. 甲骨文发现虽然至今才100多年,但是大多数学者承认这确实是古老的汉字。
D.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指毒气中
河追r白
山 美 布
人 核
10.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根据材料二写出每幅书法作品所对应的字体。(4分)
11.材料二“如今用得较多的行书,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中的加点词语“大约”能不能删去?为 什么?(3分)
12.班里召开以“最美汉字”为主题的班会,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张“我心目中的最美汉字”卡片。 小伟选择了“武”字。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帮助小伟完成下面的卡片内容。(6分)
[三](16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三军可夺①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 气无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 此治力者也。勿邀③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①,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注释】①夺:挫伤,动摇。②惰:衰败。③邀:迎击,截击。④陈(zhèn): 通“阵”。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公将鼓之 鼓: (2)故三军可夺气 气:
(3)是故朝气锐 锐 : (4)勿邀正正之旗 勿:
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15.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
(2)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3 分 )
16. 【甲】【乙】两文阐述的用兵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我们在导航语音里经常会听到这句话:“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 位置掉头。”其实,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有的人选择在合适的位置掉头,有的人明知已经偏离路 线却依然走下去,最终可能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 一篇记叙文。
【提示和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 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我心目中的最美汉字——武
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字意解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写到“止戈为武”。《新华字典》中写到“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 ‘文’相对。”
构字方法
(1)
文化内涵
(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1,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②~⑦段,梳理文章情节, 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表达效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9语一模】2023年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