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江西景德镇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江西景德镇中考三模语文试卷第1页
    2024年江西景德镇中考三模语文试卷第2页
    2024年江西景德镇中考三模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江西景德镇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景德镇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西景德镇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班上准备出一期“岁月如歌”主题黑板报,下面没有表达“光阴似箭,岁月无情”的主题,不应入选“岁月
    如歌”栏目的一项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C.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2.下列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简·爱》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巧妙的悬念设计等,增强了
    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
    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将领的情况。
    C.《儒林外史》中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且有贯串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
    节。
    D.《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赛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
    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二、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
    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理,没有①
    火的火红,有的是素雅清新。青花瓷一经
    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
    色。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古代匠人们从来不②
    责。
    ,他们一直踏踏实实,恪守职
    .
    【小题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gè

    B.kè

    C.kè

    D.hè

    【小题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自吹自擂
    B.彬彬有礼
    C.丰功伟绩
    D.相得益彰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和文化联系紧密。书法与诗词、音乐、绘画、对
    联、建筑等都联系紧密,书法因文化而更具深刻内涵。书法的美呈现出多种样态,如___________,墨法展示墨
    韵美(
    )字法、笔法、墨法等审美元素共同构成了书法美的世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输出
    中国文化和汉字书法,重振汉字文化圈,展现大美书法的美学风采和文化重量,从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可
    以说,太美书法不仅仅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大美书法不仅仅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审美需要,也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
    B.大美书法不仅仅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也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C.大美书法不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而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审美需要。
    D.大美书法不仅仅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也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审美需要。
    【小题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小题3】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字法呈现结构美,笔法呈现线条美
    C.字法呈现意境美,笔法呈现线条美
    B.笔法呈现线条美,字法呈现结构美
    D.笔法呈现和谐美,字法呈现意境美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真定怀古
    元·陈孚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①西来闻雁声。



    主父 故宫秋草合,尉陀 荒冢莫 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注释】①滹(hū)水:滹沱河。②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③尉陀:即
    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④莫:同“暮”。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桑麻绿荫”“灯火管弦”展现了一幅生气盎然的画面。
    B.颔联、颈联以自然的永恒持久来正衬人生的短暂有限。
    C.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
    D.从诗歌题材上来看,这首诗与《登幽州台歌》一样,都是怀古咏史诗。
    【小题2】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
    四、文言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红桥游记(节选)
    清·王士祯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
    .
    明瑟①,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
    ②,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
    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
    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
    之望,与箨(tuò)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 ,而红桥之名,或
    .
    .
    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选自王士祯《平山堂志》卷九)
    【注释】①明瑟:莹净 ②袨(xuàn)服:盛服,艳服 ③遘(gòu):相遇,遇上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循
    (2)恒
    (3)或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2)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小题3】文中作者游红桥时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五、名句名篇默写

    7.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
    情的诗句是:


    (2)《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苦寒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
    是:


    (3)使用对偶,写出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景物的句子

    。(崔颢《黄鹤楼》)
    六、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①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天才事事可为,用不着去下功夫。迟钝人说,我没有天才,就是下功夫也无
    益。那么,“天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②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诸遗传。有许多学者常喜欢替大创造家和大发明家理家谱,说莫扎特有几代祖宗会音
    乐,达尔文的祖父也是生物学家,曹操一家出了几个诗人。这种证据固然有相当的价值,但是它决不能完全解
    释天才,同父母的兄弟贤愚往往相差很远。
    ③天才自然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假令莫扎特生在音阶简单、乐器拙陋的蒙昧民族中,也决不能作出许多
    复音的交响曲。文艺批评家常说伟大的人物都是他们的时代的骄子,艺术是时代和环境的产品。这话其实也不
    尽然。英国在产生莎士比亚的时代和西班牙是一般隆盛,而当时西班牙并没有产生伟大的作者。伟大的时代不
    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①美国的独立,法国的大革命在近代都是极重大的事件,而当时艺术却较为低落。伟
    大的艺术也不必有伟大的时代做背景,席勒和哥德的时代,德国还是一个没有统一的纷乱的国家。
    ④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
    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②牛顿可以说是科学家中一个天才了,他常常说:“天才只是长久的耐苦。”只有死功
    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功夫来的。绘画中的达芬奇、音乐中的贝多芬、
    书法中的王羲之,这些实例都证明人力的重要。
    ⑤最容易显出天才的地方是灵感。我们只须就灵感研究一番,就可以知道天才的完成不可无人力了。
    ⑥杜工部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灵感”就是杜工部所说的“神”,“读书破万卷”是
    功夫,“下笔如有神”是灵感。据杜工部的经验看,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如果我们借心理学的帮助来分析灵
    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
    ⑦灵感有三个特征:

    ⑧一、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根据灵感的作品大半来得极快。从表面看,我们寻不
    出预备的痕迹。作者丝毫不费心血,意象涌上心头时,他只要信笔疾书。有时作品已经创造成功了,他自己才
    知道无意中又完成了一件作品。③哥德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经过,便是如此。
    ⑨二、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不
    希望它来时却蓦然出现。法国音乐家柏辽兹有一次替一首诗作乐谱,全诗都谱成了,只有收尾一句无法可谱。
    他再三思索,不能想出一段乐调来传达这句诗的情思,终于把它搁起。两年之后,他到罗马去玩,失足落水,
    爬起来时口里所唱的乐调,恰是两年前再三思索而不能得的。
    ⑩三、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练习作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兴”也就是灵感。诗文和一切
    艺术一样都宜乘兴会来时下手。兴会一来,思致自然滔滔不绝。没有兴会时写一句极平常的话倒比写什么还
    难。兴会来时最忌外扰。本来文思正在源源而来,外面狗叫一声,或是墨水猛然打倒了,便会把思路打断。断
    了之后就想尽方法也接不上来。【甲】这是“败兴”的最好的例子。
    ⑪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用人力来解释吗?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
    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召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依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
    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⑫什么叫做“潜意识”呢?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
    ⑬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拿一件浅近的事实来说明。我们
    在初练习写字时,天天觉得自己在进步,过几个月之后,进步就猛然停顿下来,觉得字越写越坏。但是再过些
    时候,自己又猛然觉得进步。进步之后又停顿,停顿之后又进步,如此辗转几次,字才写得好。学别的技艺也
    是如此。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
    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
    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
    ⑭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④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
    说他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
    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
    ⑮从此我们可以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是至理名言了。
    (选自《谈美》,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①②③④处划线句的论证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处划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
    B.第②处划线句运用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人力的重要”的观点。
    C.第③处划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灵感是突如其来的”的观点。
    D.第④处划线句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小题2】下列能作为文中【甲】处论据的一项是(


    A.潘大临曾说:“秋来日日是诗思,昨日捉笔得‘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忽催租人至,令人意败。”
    B.吴道子得意的作品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下笔前先请斐曼舞剑给他看,在剑法中得到了笔意。
    C.罗丹说:“你问我在哪学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
    D.草书大家张旭曾说:“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说到“从此我们可以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是至理名言了”,结合
    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
    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
    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
    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其
    唱腔华丽婉转,其念白儒雅典致,其表演细腻、舞蹈飘逸,歌唱与身段的结合再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使昆曲
    在戏曲表演历史上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
    剧、闽剧,都受过昆曲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
    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如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
    【材料二】【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选自《牡丹亭》)
    一曲中的每一句,都是阴阳结合,暗含着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低沉缓慢地起
    头,直表这花园之美;而“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唱时在“断”字、“颓”字上吐字行腔,“断”井,
    “颓”垣,井栏都断了,墙都倒了,不美了。下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良辰美景”、“奈何天”——时
    间多么令人无可奈何,如宋词“无何奈何花落去”的意境。这里在“何”字上行腔,天指时间。上半句是好
    事,下半句立刻又转折了。同样“赏心乐事谁家院”,“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谁家的院子里发生
    呢?这两句话化自谢灵运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如此鲜明的转折和对比,表达了杜丽娘面
    对春色美景时内心的哀怨悲愁。
    【材料三】某中学对在校学生有关“昆曲”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对昆曲兴趣及所占比例
    无兴趣的原因及所占比例

    深厚
    1%
    娱乐综艺节目更有意思
    缺少欣赏需要的专业性知识
    缺少时间
    78%
    85%
    56%
    一般
    10%
    89%
    无兴趣
    了解渠道及所占比例
    学校课堂
    剧院演出
    其他
    关注点及所占比例
    服饰唱腔
    56%
    5%
    6%
    名角表演
    3%
    39%
    剧本内容
    15%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清曲”、“昆腔”、“昆剧”同指昆曲。

    B.“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中“这”指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
    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
    C.“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都是美好景物的描绘,十六个字,一个字一首歌,一个
    字一幅画。
    D.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一、三内容的一项是(

    A.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它的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典致,表演细腻、舞蹈飘逸。
    B.绝大多数学生对昆曲没有兴趣。
    C.相比而言,大部分学生更喜欢看娱乐综艺节目。同时,大部分学生缺乏欣赏昆曲的专业知识。
    D.对昆剧的服饰唱腔、名角表演、剧本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占比达到50%以上。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是花影难扫
    迟子建
    ①在故乡的春夏,要问什么店铺的生意最冷清,无疑是花店了。因为这时节大自然正开着豪气十足的花
    店,谁能与它争芳菲呢?花儿开在林间,开在原野,开在山崖,开在水边,当然,这些花儿都是野花,达子
    香、白头翁、蒲公英、百合、芍药、铃兰、鸢尾、绣线菊等,它们仿佛彩虹的儿女,绚丽极了。
    ②这时节的居民区也是花团锦簇的,农人们栽种在花圃的虞美人、大丽花、步步高、牵牛花、金盏菊等,
    呼应着菜圃中的土豆花、豆角花、茄子花和倭瓜花。花圃中的花儿,是专为悦人眼目的,不肩负给人提供食物
    的使命,只开花不问结果,不计前程,恣意盛开。而菜圃中开花的植物,命系人类的餐桌,花开得就规矩、适
    度、收敛,它们得留着精气神儿坐果。

    ③菜圃中每朵花的背后,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宇宙,这个宇宙就是果实。豆角是否厚实,决定了它出锅时是
    否跟入锅时一样的出息,不让主人的碗盘亏空;土豆是否圆滚滚,决定了它们在被蒸煮的过程中,能否像孩子
    一样绽开笑脸;辣椒是否挺实鲜辣,决定了它能为姑娘们省下多少口红……
    ④花圃和山间的花儿还开着呢,菜圃的花儿早就谢了,结了果子。待到秋天,人们收获了果实,霜也来
    了。霜是花朵的敌人,它一来,花季就结束了。被霜打过的花儿,在阳光中耷拉着脑袋,憔悴不堪,满脸是
    泪。它们哭也是没用的,想要绰约的风姿,想要蜜蜂与蝴蝶同欢的快乐,只有等待春回大地的时候了。此时它
    们也许会羡慕菜圃里那些不起眼的花儿——它们结了果,在冬天还活着——谁家的地窖不储藏着土豆和萝卜
    呢?
    ⑤冬天的花朵是什么呢?是雪花和霜花,可这样的花儿太素白了,又太脆弱了,说化就化。于是喜欢鲜亮
    颜色的女孩子们,不想让漫漫长冬为这样的花儿统率,她们在深秋糊窗缝时,就在两层窗中间的隔层里,造了
    一个花园。
    ⑥那是独一无二的梅园。
    ⑦极北的房屋,为了抵御寒流,玻璃窗都是双层的。这双层窗,一拃间距。深秋时节,人们在用毛边纸或
    是废报纸糊窗缝时,会在二层窗间,放上二三十厘米厚的保暖的锯末子,然后插几枝用蜡油捏成的梅花。
    ⑧那时北方偏僻的山村大都没通电,蜡烛是我们的光明神。蜡烛通常红白两色。蜡烛将要燃尽时,烛芯气
    数已尽,侧歪了身子,人们只得吹灭蜡烛,留下烛头。女孩子们最喜欢那一块块润泽的蜡烛头了,尤其是红色
    的。于是把它们珍藏起来,到了糊窗缝时,将收集到的蜡烛头,放到一个空的铁皮盒里,坐到火炉上融化了,
    一手擎着选好的形态妖娆的干树枝,一手在滚烫的烛油和凉水之间飞转,让干树枝瞬间成了一枝梅。
    ⑨捏蜡花要眼疾手快,勇气也不能少。大拇指和二拇指要紧密团结,先是共同探入滚烫的烛油(有点赴汤
    蹈火的意味)中,然后赶紧撤兵,再探入事先备好的一碗凉水,让沾在指尖的那层烛油瞬间冷却又不失黏性,
    再飞速移兵至干树枝,随你选个什么位置,以枝条为主心骨,大拇指二拇指对着它一捏,奇迹出现了,花瓣似
    的烛油从指尖脱落,一朵粉红娇嫩的梅花就这样灿烂绽放了!一朵,两朵,三朵,七八朵,数十朵,干树枝瞬
    间春色贯通、梅花点点了!因为女孩手指粗细有别,再加上所蘸蜡油厚薄不同,蜡花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有
    深有浅。但不管怎么样,它们都是霜雪时节开得最烂漫的花儿!我们把这样的梅花插在二层窗格芳香的锯末子
    上,它们就像开在金色的泥土里。这时你封上窗,一个冬天就有花儿看了。
    ⑩这样的梅园什么时候消失呢?当寒风撤兵,春风长驱直入,把山岭涂抹上绿色,野花和庭院的花儿姹紫
    嫣红时,人们要开窗闻花香鸟语,破败的梅园也就成为春风中的垃圾,被清理掉了。
    ⑪我很喜欢那首《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花影在台阶摇曳,任凭什么扫把,也扫不开它。这在日光和明月下永不消散的花影,就是时光,不管它穿越多
    少年,总会把美留在人的心头。就像我遥想逝去的花儿,无论是山间的,还是花圃和菜圃中的,抑或是我们亲
    手在二层窗格里打造的梅园,它们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被遗忘,而是像风一样,一直吹拂着我的记忆,不让它
    沉睡。

    ⑫哦,还忘了说,父亲当年看我捏蜡花,还帮我修剪过干树枝。他会掰下一些枝条,让它变得疏朗,斜斜
    地朝向一侧,好像拱着虾米腰。我嫌这样的花枝没有精神,老态龙钟的,便撇进炉膛烧掉。他还叫我不要在干
    树枝上捏那么多的蜡花,说花多了反而不受端详。我才不听他的呢,那时的我和其他女孩子一样,觉得花满枝
    头才美。等我到了父亲那般的年龄,真正懂得美以后,父亲已去了另一世界,再无人为我修剪那样的梅枝了。
    而且,我们也不再捏蜡花,村落通了电,我们不用蜡烛了。我们得到了永恒的光明,却失去了窗格里的梅园。
    (选自散文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有删改)
    【小题1】作者深情回忆了故乡四季的各种“花”。通读全文,概括出三种“花”的类型及其特点。
    【小题2】赏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语句。
    【小题3】下列对于文章标题及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本文标题化用了《花影》一诗,原诗的意思是花影在台阶摇曳,任凭什么扫把,也扫不开它。
    B.“花影难扫”也指故乡四季的那各类“花”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遗忘。
    C.第④段“它们结了果,在冬天还活着。”一句,“它们”指的是菜圃里的花,在冬天,它们以“果实”的
    形式活着。
    D.“我”当年把父亲修剪的干树枝撇进炉膛烧掉一事,体现了对父亲高尚审美追求的崇敬。
    【小题4】最后一段作者又写到了父亲,结合标题理解,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七、名著阅读
    11.下面是梳理名著时常用的几种思维导图样式,请你从《朝花夕拾》和《骆驼祥子》中任选一部,为其选择
    一种适合的思维导图样式,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A.树状图式
    B.时间线式
    C.抛物线式
    12.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
    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八、作文
    13.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中国是诗的国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激励我们永葆清澈之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
    舟一系故园心”让我们感受忧国思多之情;《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道尽四月春光的鲜妍、娉婷,表达对美好未
    来的期盼………
    诗歌是精神的栖息地,诗歌里有慰藉人生的精神养分,蓄积着中国人的智慧、品格和修养,凝聚着中华文
    化的理念、志趣和神韵。
    题目一:每个人的记忆中,或许都会有诗歌的影子,请写一篇记叙性文章,或讲述你与诗歌之间的故事,或写
    诗歌对你成长的影响……
    题目二:读完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从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1)选好角度,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相关试卷

    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共12页。

    04,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4,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共1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