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二次考试(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二次考试(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
B.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精巢)或卵巢中
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精细胞中染色体数为5对
2.下列关于基因发现过程中各位科学家的贡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为了解释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
B.约翰逊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并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C.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3.下图是红绿色盲的家系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Ⅱ-1的父亲一定是患者B.Ⅱ-3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
C.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D.Ⅲ-1和Ⅲ-3基因型可能不同
4.据报道,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硫化氢能使牙髓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牙髓干细胞的分裂能力及分化程度要高于肝细胞
B.同一个体的牙髓干细胞和肝细胞中,DNA完全相同,RNA完全不同
C.硫化氢诱导牙髓干细胞转变为肝细胞的过程中有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在牙髓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时,其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
5.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的是( )
A.酵母菌、大肠杆菌和肺炎链球菌B.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
C.HIV、蓝细菌、绿藻和黑藻D.烟草、烟草花叶病毒
6.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24%B.11%C.14%D.26%
7.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肺炎之一,主要是患者感染支原体引起的。支原体具有一个环状的双链DNA,还有RNA、核糖体等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支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支原体的DNA分子中共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支原体的DNA分子中嘌呤之和等于嘧啶之和
D.支原体中共有4种碱基
8.如图表示真核细胞DNA的复制过程,其中有3个复制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
B.解开DNA双螺旋结构需要细胞内ATP与解旋酶的参与
C.子链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催化碱基间氢键的形成
D.图示复制方式可加快DNA的复制,但各起点可能不是同时开始的
9.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B.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5/16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8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DNA分子
10.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就肯定获得二倍体植株
11.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小鼠体内一对等位基因A和a(完全显性),在卵子中均发生甲基化,传给子代后仍不能表达;但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都能正常表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甲基化修饰后基因蕴藏的遗传信息不变,但表型可能发生变化并遗传给下一代
B.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DNA聚合酶对其的识别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C.雄鼠体内可能存在相应的去甲基化机制
D.基因型为Aa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1∶1
12.某蛋白质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基质的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靶向序列引导蛋白质定位到线粒体
B.前体蛋白通过胞吞进入线粒体基质
C.活化蛋白与前体蛋白氨基酸数目相同
D.该蛋白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共同编码
13.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某细菌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多聚核糖体上合成同种肽链的每个核糖体都从mRNA同一位置开始翻译,移动至相同的位置结束翻译。多聚核糖体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3'端向5'端移动
B.该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C.图中5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mRNA上开始翻译,同时结束翻译
D.若将细菌的某基因截短,相应的多聚核糖体上所串联的核糖体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14.染色体架起了基因和性状之间的桥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相对性状分离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
C.不同性状自由组合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的
D.可遗传的性状改变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15.研究人员在线虫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只由21个核苷酸组成的RNA,命名为lin4,lin4本身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但是可以结合在M基因转录出的mRNA上,抑制M蛋白的合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lin4中碱基的数量关系满足A+G=C+U
B.lin4与M基因的mRNA存在碱基互补的序列
C.lin4可以改变线虫的遗传物质和相关性状
D.若lin4发生突变,则细胞中M蛋白的含量将会下降
16.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传递的基本法则.RNA病毒的发现丰富了经典中心法则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所有细胞都有①②③过程
B.新冠病毒颗粒内会发生③④过程
C.①②③④⑤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②过程以基因为单位进行,基因的两条链都可以作为该过程模板
17.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Ab和aB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发生基因重组
C.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D.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可导致后代性状多种多样,但不属于基因重组
二、多选题
1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基因含多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基因的特异性
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只含一个基因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都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D.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9.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异的现象。其原因之一是碱基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DNA分子中C甲基化且占30%,则单链中A占比不超过40%
B.由于碱基甲基化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碱基甲基化可能会影响RNA聚合酶的识别
D.碱基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
20.下列有关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能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进程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人体内是普遍存在的
C.抑癌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可抑制细胞异常的增殖,癌症患者体内没有抑癌基因存在
D.细胞癌变就是原癌基因突变,而与抑癌基因无关
三、读图填空题
21.下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B是_______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
(4)乙图中,7的名称是_______。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原则。
(5)图中的DNA片断中,游离的磷酸有_______个。若某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断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20%,则该DNA片断中碱基之间的氢键数目是_______,经3次复制,需要消耗环境中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_______。
22.簇毛麦(二倍体)具有许多普通小麦(六倍体)不具有的优良基因,如抗白粉病基因。为了改良小麦品种,育种工作者将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如下,
注:(A、B、D、V)分别表示相应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产生的F1代是_______倍体植株,其染色体的组成为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F1代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
(2)为了使F1代产生可育的配子,可用_______对F1代的幼苗进行诱导处理。为鉴定该处理措施的效果,可取其芽尖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期细胞,并与未处理的F1进行染色体比较。
(3)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3.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下图甲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b、c表示生理过程,①-⑥表示物质或结构,图乙⑦-⑪表示物质。
(1)图甲a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图甲中b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所需的酶为_____________。
(3)图甲中c过程需要的RNA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多肽③由4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则②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___个碱基(不终止密码子)。
(5)图乙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填“右→左”或“左→右”),图中⑧⑨⑩⑪在图甲c过程完成后结构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填空题
24.大豆蛋白在人体内经消化道中酶的作用后,可形成小肽(短的肽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豆细胞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除mRNA外还需要其他种类的核酸分子参与,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豆细胞中大多数mRNA和RNA聚合酶从合成部位到执行功能部位需要经过核孔。就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两个部位来说,作为mRNA合成部位的是____________,作为mRNA执行功能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_;作为RNA聚合酶合成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_,作为RNA聚合酶执行功能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_。
(3)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上表所示。若来自大豆的某小肽对应的编码序列为UACGAACAUUGG,则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______________。若该小肽对应的DNA 序列有3处碱基发生了替换,但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此时编码小肽的RNA序列为______________。
25.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____(填“抗体”“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
(3)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DNA聚合酶是在_________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合成的,作为RNA聚合酶执行功能部位的是__________。密码子是指位于__________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减数分裂发生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所以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
B、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雄性和雌性个体分别发生在睾丸(精巢)或卵巢中,B正确;
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所以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正确;
D、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10条,D错误。
2.答案:C
解析: A、孟德尔为解释豌豆杂交结果,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的假说,A正确;B、1909年,约翰逊用“基因”一词代替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并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B正确;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D、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杂交实验,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
4.答案:D
解析:A、牙髓干细胞的分裂能力高于肝细胞,但是分化程度要低于肝细胞,A错误;
B、同一个体的牙髓干细胞和肝细胞中,DNA完全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不完全相同,B错误;
C、硫化氢可诱导离体的牙髓干细胞转变为肝细胞的过程属于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C错误;
D、牙髓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过程中,其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的种类增多,D正确。
5.答案:A
解析: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蓝藻、绿藻、T2噬菌体、烟草的遗传物质都是DNA,HIV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6.答案:D
解析:已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即C+G=46%,则C=G=23%、A=T=50%-23%=27%,又已知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8%,即A1=2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则A2=26%,但占DNA全部碱基数的13%
7.答案:C
解析:A.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支原体的DNA分子是环状的,含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C.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包括A和G,嘧啶碱基包括T和C,在DNA分子中,A=T, G=C,因此A+G=T+C,所以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C正确;D.支原体含有DNA和RNA,共有A、G、C、T.US种碱基,D错误,故选C。
8.答案:C
解析:A、DNA分子的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A正确;
B、解开双螺旋即破坏氢键,需要能量,由ATP提供,需要解旋酶参与,B正确;
C、DNA聚合酶催化的是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不是氢键,C错误;
D、图示是真核生物的多起点复制,可加快DNA的复制过程,从多个起点螺旋解开的程度来看,复制可能不是同时开始的,D正确。
9.答案:C
解析: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前体蛋白包含一段靶向列,靶向序列与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导该前体蛋白通过某种通道进入线粒体内,A正确。
13.答案:B
解析:A、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5'端向3'端移动,A错误;
B、该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tRNA通过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携带相应氨基酸进入核糖体,B正确;
C、图中5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开始翻译,从识别到起始密码子开始进行翻译,识别到终止密码子结束翻译,并非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C错误;
D、若将细菌的某基因截短,相应的多聚核糖体上所串联的核糖体数目可能会减少,D错误。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细胞质基质中的基因也可以影响性状,性状不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A错误;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会导致相对性状的分离,B正确; C、不同性状自由组合是由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导致的,C错误; D、可遗传的性状改变可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也可能是基因重组或者染色体变异引起的,D错误。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C
解析:A、只有分裂的细胞才能进行①DNA分子的复制过程,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体内不能发生③④过程,只有在宿主细胞中才能进行③④过程, B错误; C、①②③④⑤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 D、②过程以基因中的一条链作为该过程模板,D错误。
故选:C。
17.答案:B
解析:A、正常情况下,图示基因的个体可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能产生Ab和B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互换,A正确;BC、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的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包括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以及由染色体互换引起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组,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正确;D、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该过程可导致后代性状多种多样,但不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18.答案:BCD
解析: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在DNA的结构中,除末端外,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
19.答案:ACD
解析:A、若DNA分子中C甲基化,比例为30%,双链DNA中A=T,C=G,则一条链中A的最大比例不超过40%,A正确;
B、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碱基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属于表观遗传原因之一,该过程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基因表达时,需要RNA聚合酶识别DNA序列并启动转录,碱基甲基化可能会影响RNA聚合酶的识别,C正确;
D、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中,碱基甲基化设没有改变碱基序列,D正确。
故选ACD。
20.答案:AB
21.答案:(1)半保留复制
(2)DNA聚合
(3)线粒体、叶绿体
(4)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
(5)2;2600;4200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分析题图可知,A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因此是解旋酶,B酶的作用是催化形成DNA子链进而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是DNA聚合酶。
(3)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4)图乙中,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DNA分子的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2.答案:(1)四;ABDV;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染色体联会紊乱
(2)秋水仙素(或低温);有丝分裂中
(3)营养物质含量高、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
(4)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营养物质含量高、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
解析:(1)六倍体普通小麦(AABBDD)和二倍体簇毛麦(VV)杂交产生的F1是异源四倍体植株,其染色体组的组成为ABDV。
(2)因为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为了使F1产生可育的配子,可用秋水仙素对F1的幼苗进行诱导处理。为鉴定该处理措施的效果,可取分生组织(如芽尖)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该时期染色体的数目清晰,形态稳定,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并与未处理的F1进行染色体比较。
23.答案:(1)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复制、多起点双向复制)
(2)转录;RNA聚合酶
(3)rRNA、mRNA、tRNA
(4)240
(5)右→左;相同
解析:(1)图甲中a表示DNA的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和多起点双向复制的特点。
(2)图甲中过程b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
(3)c是翻译过程,需要mRNA (作为翻译的模板)、tRNA (运输氨基酸)、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共同参与。
(4)若图甲中多肽③由4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由于一个氨基酸是由mRNA中相邻的3个碱基组成的,因而对应相应的DNA中含有6个碱基,据此推测,②中至少含有40x6=240个碱基(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5) 图乙是翻译过程,需要⑥mRNA作为模板;从图中看出左侧核糖体肽链更长,所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左,由于控制这四条多肽链⑧⑨合成的模板相同,因此这四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
24.答案:(1)rRNA;tRNA
(2)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细胞核
(3)酪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UAUGAGCACUGG
解析:(1)翻译过程中除了需要mRNA外,还需要的核酸分子有组成核糖体的rRNA和运输氨基酸的tRNA。
(2)就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两个部位来说,mRNA是在细胞核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合成后需进入细胞质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进入细胞核用于合成RNA。
(3)根据该小肽的编码序列和对应的部分密码子表可知,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酪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由于谷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对应的密码子各有两种,故可知对应的DNA序列有3处碱基发生替换后,氨基酸序列不变,则形成的编码序列为UAUGAGCACUGG。
25.答案:(1)氨基酸;核糖体;抗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空间;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3)细胞质;细胞核;信使/m
解析:(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抗体是胞外酶,属于分泌蛋白,逆转录酶和酪氨酸酶属于胞内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还需要内质网加工,再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最后形成分泌小泡转运至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去。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从而使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
(3)DNA聚合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RNA聚合酶可以催化R转录过程,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密码子是指位于mRNA(信使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氨基酸
密码子
色氨酸
UGG
谷氨酸
GAAGAG
酪氨酸
UACUAU
组氨酸
CAUCA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济宁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上期期中高一生物试卷docx、20232024学年上期期中高一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