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B.二氧化碳性质探究
C.洗涤剂洗碗D.分子性质探究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D.氧气能供给呼吸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蒸发食盐水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滴管的使用
4.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一组( )
A.小苏打————酸B.消石灰————碱
C.纯碱————盐D.石灰石————氧化物
5.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氮气用于闪光灯B.铅酸蓄电池中用盐酸
C.空气用于保存食品D.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硫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8.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一个碘原子的质量是126.9g
B.碘原子核内质子的总质量等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
C.碘离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
D.食用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病,人体摄入碘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9.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0
C.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10.大蒜素()是从大蒜头中提取的一种有机化合物,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细菌。下列有关大蒜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B.大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大蒜素由C、H、O、S四种元素组成
D.大蒜素由6个C、10个H、1个O和2个S构成
11.小明家的庄稼叶色淡绿且出现了倒伏现象。你建议他向农田中施加下列哪种化肥( )
A.B.C.D.
12.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组成(按体积分数)
B.溶解性与溶解度关系
C.pH与溶液酸碱性
D.原子核结构
13.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14.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
A.B.
C.D.
15.除去食盐溶液中的和杂质的操作有:
①加入过量溶液;
②过滤;
③加入适量盐酸;
④蒸发结晶;
⑤加入过量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B.C.D.
16.有表面部分氧化的镁条6.4克,现将其放到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溶液得固体24克,则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
A.20%B.25%C.30%D.40%
二、多选题
1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C.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证明小苏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1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酸反应会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19.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B.等质量的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向一定量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三、填空题
21.清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铁强化酱油中的铁元素_______。
(2)硫离子_______。
(3)加碘盐里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食醋中含有的酸_______。
22.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衣:下列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
A.纯棉T恤B.100%羊毛衫C.涤纶运动裤
(2)食:小虹同学的妈妈在制作“蔬菜面条”时,常常在面粉中加入一些蔬菜汁,“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__。
(3)住:除去新装修房间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
(4)行:新型公交车尾部会贴有CNG(燃料为天然气)的标志,请写出CNG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3.金属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享单车”方便市民出行,颇受人们的喜爱。
①如图所示,单车上标示出的部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为防止钢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______。
(2)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盛有硫酸锌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
2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一种)。
(2)℃时,甲,乙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其中所含溶剂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的饱和溶液。
(3)℃时,取甲,乙、丙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分别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F是厨房中重要的调味品,实验室可用B检验(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D的化学式_______,C的俗称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写出一条E的用途_______。
(4)B-E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
26.结合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清洗试管时需要用_______(填序号);
(2)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
(3)用③量取10mL液体时仰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_______(填“>”“dB.d=c>bC.d>c>b
【实验二】通过证明反应物消失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3)图③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可以通过图⑤中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图④中的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5)要证明图④中的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还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填序号)。
A.溶液B.石蕊试液C.粉
六、计算题
31.某品牌钙片的部分说明如图,试计算: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计算儿童每天嚼食此钙片1片可补充钙的质量。
32.将28g氯化钡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水将固体完全溶解,配制成395.8g溶液。再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铁生锈生成了氧化铁,有新物质的生成,包含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的探究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包含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洗碗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分子的性质的探究中,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D
解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正上方。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小苏打是的俗称,碳酸氢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故该项错误;
B、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属于碱类,故该项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属于盐类,故该项错误;
D、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为,属于盐类,俗称生石灰,故该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A、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则可用于闪光灯,而不是氮气,该选项用途不正确;
B、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而不是盐酸,该选项用途不正确;
C、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与食物发生缓慢氧化,不能用于保存食物,该选项用途不正确;
D、波尔多液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制,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该选项用途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两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B、金属导线都由原子直接构成,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是因为夏季温度高,金属导线中的原子的间隔变大,导线的长度增加所致,选项错误;
C、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是因为两种物质在水中发生解离,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选项正确;
D、氯化钠溶于水后发生解离形成自由运动的钠离子与氯离子,即氯化钠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选项正确,故选B。
7.答案:B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描述正确;
B、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则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该选项描述正确;
D、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B。
8.答案:C
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53,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不是碘原子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的质量很小,核内质子的总质量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C、碘离子是碘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碘离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符合题意;
D、食用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病,但是碘缺乏或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人体摄入碘,不是越多越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A
解析:A、由可知,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错误;
B、由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5×32)=17:40,故说法正确;
C、铂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说法正确;
D、丙是一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大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A对,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子大,整个分式大,故大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对,不符合题意;
C、大蒜素由C、H、O、S四种元素组成,C对,不符合题意;
D、一个大蒜素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D错,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只含氮元素,错误。
B、含有氮、钾元素,正确。
C、只含氮元素不含钾元素,错误。
D、不含氮、钾元素,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空气中体积分数的含量: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成分占0.03%,模型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克时为易溶,当物质的溶解度在10克至1克时为可溶,当物质的溶解度在1克至0.01克微溶,小于0.01克为难溶,模型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pH=7为中性,pH小于7的为酸性,pH大于7的为碱性,模型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原子核在原子内,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电子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模型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①氧化铁是一种金属氧化物,而不属于金属材料,青铜和钢都是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错误;②涤纶的衣服吸汗、透气性差,错误,故归纳不完全正确;
B、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制糖工业中可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正确;②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故归纳不完全正确;
C、①鱼、虾富含丰富蛋白质,食用鱼、虾可以补充蛋白质,正确;②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正确,故归纳完全正确;
D、①档案资料起火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以防损坏档案资料,错误;②不慎将氨氧化钠溶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正确,故归纳不完全正确。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B、硝酸钠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只能和还原剂反应生成铜或和酸反应生成铜盐,氧化铜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铁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碳酸根离子,最后进行蒸发,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⑤②③④。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镁粉、氧化镁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则得到的24 g固体均为硫酸镁,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则原镁条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故选B。
17.答案:AD
解析: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矿泉水瓶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该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B、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该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不能证明该气体就是二氧化碳,还有可能是水蒸气或其他不可燃、不助燃的气体,该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AD。
18.答案:ABC
解析:A、碳酸盐与酸反应会生成气体,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A推理不正确;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故选项B推理不正确;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故选项C推理不正确;
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故选项D推理正确;
故选:ABC。
19.答案:AD
解析:A、分别取少量粉末置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中各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溶解,不溶解的是碳酸钙粉末,遇水变蓝的是无水硫酸铜粉末,可以鉴别,故选项A正确;
B、取少量待测溶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待测溶液中含有硫酸根,也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故选项B错误;
C、取少量混合溶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过滤,无法分离和的混合溶液,故选项C错误;
D、将气体缓慢通过装有足量灼热的玻璃管,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中混有少量,故选项D正确;
故选:AD。
20.答案:AB
解析:A、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与锌、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铁﹥锌,故该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B、等质量的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浓度的稀盐酸与氧化钙、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相等,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氧化钙﹥氢氧化钙,故该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不再生成氯化钠,继续滴加稀盐酸会使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该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D、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则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小,故该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1.答案:(1)
(2)
(3)
(4)
解析:(1)铁元素的符号为;
(2)硫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16,核外电子排布为2、8、6,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标注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1”省略不写,表示为;
(3)碘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碘元素的化合价为,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数字在正负号的后面,“1”不能省略,表示为;
(4)食醋中含有的酸为乙酸,化学式为:。
22.答案:(1)C
(2)维生素
(3)吸附
(4)
解析:(1)A、棉花是天然纤维素,属天然纤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羊毛属于动物纤维,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属于合成纤维,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面条富含糖类,蔬菜富含维生素,故“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新装修房间的异味;
(4)CNG指压缩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答案:(1)ade;涂油
(2)、
解析:(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单车上标示出的部件中,a.铝合金支脚、d.钢链条、e.不锈钢车圈属于金属材料;为防止钢链条生锈,可采用刷漆涂油等方法。
(2)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盛有硫酸锌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则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但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又由于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充分反应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铁,即铁粉过量,则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
24.答案:(1)降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甲物质
(2)乙
(3)丙;甲=乙=丙
解析:(1)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甲物质;
(2)℃时,溶解度: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溶剂质量:甲﹤乙,故其中所含溶剂质量较多的是乙的饱和溶液;
(3)℃时,取甲,乙、丙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时,丙的溶解度为10g,甲、乙的溶解度均大于10g,故该温度下,50g水恰好能溶解5g丙形成饱和溶液,甲、乙均形成不饱和溶液;
℃时,丙的溶解度为10g,甲、乙的溶解度均大于10g,故该温度下,5g三种物质均能全部溶解于50g水中,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25.答案:(1);纯碱或苏打
(2)
(3)除铁锈等(合理即可)
(4)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解析:(1)由分析可知,D为氢气,化学式为:,C为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
(2)反应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为盐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等;
(4)B-E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26.答案:(1)②
(2)①
(3)>
解析:(1)清洗试管需要用试管刷,故选②;
(2)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是间接加热仪器,烧杯是间接加热仪器,试管是直接加热仪器,故选①;
(3)用③量取10mL液体时仰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大于10mL,故填:>。
27.答案:(1)长颈漏斗
(2);④②①③⑤;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
(3)B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加热或增加食醋的浓度(合理即可)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A为固体加热装置,且带有棉花,故选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室制备气体时,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固定装置,进行加热,收集气体,所以顺序为④②①③⑤;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等到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时再进行气体收集;
(3)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为收集装置;B为固液不加热装置,所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
(4)①比较甲、乙装置,乙装置可以通过关闭止水夹,实现固体和液体分离,此时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发生,所以乙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加热、增加食醋的浓度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8.答案:(1)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2)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与氧气(空气)、水同时接触;隔绝氧气(空气)
(4)吸收,吸热降温;红磷不足(合理即可)
解析:(1)碘不溶于水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对比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软塑料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下降,瓶子变瘪,而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能溶解二氧化碳,同时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氢氧化钠溶液消耗的二氧化碳更多,则瓶子更瘪,对比可知实验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第一个试管中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而第二个试管中铁只与水接触(植物油可以隔绝空气),第三个试管中铁只与氧气接触(干燥空气中没有水分),均不生锈。对比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故填:与氧气(空气)、水同时接触;隔绝氧气(空气)。
(4)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有毒,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吸收五氧化二磷,且水还能吸热降温。结果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有: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装置气密性不好(有空气进入装置中,导致进入集气瓶的水偏少)、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装置中气体膨胀,进入集气瓶的水较少)等。
故填:吸收,吸热降温;红磷不足(合理即可)。
29.答案:(1)D
(2)
(3)减轻质量
(4)ACD
(5)2.4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8,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5 Mg-24 Ba-13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世界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