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杭州亚运会已于2023年9月23日举办,以下准备工作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 灯光布置B. 采球放飞C. 泳池消毒D. 坐椅安装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灯光布置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采球放飞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泳池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坐椅安装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有关某固体“铜绿”性质研究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铜绿”B. 给酒精灯添加酒精
C. 加热“铜绿”D. 加入盐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铜绿是粉末状物质,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图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示操作错误;
C、铜绿是粉末状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图示操作错误;
D、加入盐酸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某同学想知道“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就“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建立假设B. 提出问题C. 获得结论D. 收集证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建立假设是根据问题和相关的资料作出假设和猜想,如84消毒液能消毒可能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次氯酸钠,不符合题意;
B、提出闻到是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供探究的问题,或者直接给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符合题意;
C、获得结论是根据相关资源和实验现象等得出结论,不符合题意;
D、收集证据是根据假设和问题搜集相关资料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 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 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D. 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黑烟是炭黑,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飘出,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蜡烛燃烧的现象,在描述蜡烛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 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B. 质软C. 导电性D. 可燃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详解】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水分子很小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氧气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滴水很小,但其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符合题意;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B. 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C. 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D. 农林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物,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A符合题意;
B、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除去了有毒有害物质,可以循环使用,故B不符合题意;
C、蒸馏几乎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可降低水的硬度,故C不符合题意;
D、农林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A. 含有2个质子B. 核电荷数为1
C. 相对原子质量为4D. 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故错误;
B、核电荷数=质子数,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因此核电荷数为1,故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因此相对原子质量=3,故错误;
D、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因此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故错误;
故选:B。
10. 在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中,根据现象不能判断是否漏气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不符合题意;
C、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捂热烧瓶,则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玻璃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1. 结合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问题:
(1)需要垫陶土网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写名称)。
(2)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3)用①量取10 mL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mL。
【答案】(1)烧杯 (2)②⑥⑦ (3)①. 凹液面的最低处 ②. 小于
【解析】
【小问1详解】
烧杯的底面积较大,为了受热均匀,在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
【小问2详解】
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试管、酒精灯和试管夹,故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②⑥⑦;
【小问3详解】
用①量筒量取10 mL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小于10 mL。
12.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 矿泉水B. 自来水C. 蒸馏水D. 运河水
(2)同桌收集到一瓶浑浊的运河水,她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
②操作a为过滤,实验室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多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③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正确是______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为了加速过滤速度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D.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④操作b主要是除去水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该净水过程为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⑤取少量操作c后所得到的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所得自来水是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爱护水资源需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__。
【答案】(1)C (2)①. 明矾 ②. 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 ③. 漏斗 ④. 引流 ⑤.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⑥. ABD ⑦. 活性炭 ⑧. 物理 ⑨. 肥皂水 ⑩. 硬水 (3)洗菜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中含有水和多种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符合题意;
D、运河水中含有水、泥沙以及多种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小问2详解】
①加入明矾后,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
②操作a为过滤,实验室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多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③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正确;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防止液体飞溅,故正确;
C、过滤操作中不能用玻璃棒搅拌的方法加快过滤速度,否则会损坏滤纸,故错误;
D、滤纸紧贴漏斗内壁,防止中间出现气泡,使过滤速率变慢,故正确;
故选:ABD;
④操作b主要是除去水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该净水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取少量操作c后所得到的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所得自来水是硬水;
【小问3详解】
爱护水资源需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节约用水,可以一水多用,利用洗菜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3. 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同学们向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能用蔗糖溶液替换吗_____?(填能或不能)。
(2)电解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切断电源打开活塞a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玻璃管尖嘴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若a管收集到5 ml气体,则理论上b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_ml。
(4)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电解水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名称),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水电解过程___________能量(填“释放”或“吸收”)。
(5)点燃氢气并检验燃烧产物的方法也能验证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点燃氢气前,需______,氢气燃烧产生_________火焰,说明氢气有___________性(填一种化学性质),烧杯壁上出现___________,证明了水的组成。
(6)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使用液态氢气作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氢气作为绿色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
(7)关于氢气液化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氢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氢分子的数目变少
【答案】(1)①. 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 不能
(2)木条复燃 (3)10
(4)①. 水氢气+氧气 ②. 分解 ③. 水分子 ④. 氢元素和氧元素 ⑤. 吸收
(5)①. 验纯 ②. 淡蓝色 ③. 可燃 ④. 水雾
(6)清洁无污染 (7)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稀硫酸,使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增强水的导电性;蔗糖溶液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则不能用蔗糖溶液代替。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不能。
【小问2详解】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a管收集气体较多,则为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木条复燃。
【小问3详解】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a管收集氧气,b管收集氢气,若a管收集到5 mL气体,则理论上b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 mL×2=10 mL。故填:10。
【小问4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则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电解水反应的逆反应为氢氧燃烧生成水,是放热反应,故电解水为吸热反应,吸收热量。故填:水氢气+氧气;分解;水分子;氢元素和氧元素;吸收。
【小问5详解】
点燃氢气前,需要提前验纯;氢气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氢气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证明水的组成。故填: 验纯;淡蓝色;可燃;水雾。
【小问6详解】
氢气作为绿色燃料的优点是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高,来源广,故填:清洁无污染。
【小问7详解】
a、氢气液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氢分子的体积不变,错误;
b、氢气液化的过程中,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
c、氢气液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氢分子的数目不变,错误。
故填b。
14.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蜡烛燃烧的探究。
(1)实验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_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硬度小。
(2)实验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填“内焰”“外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3)实验3: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发热,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___________。
(4)如图,取一支短导管,将其一端伸入焰心,等另一端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到导管口,观察到白烟可以被点燃,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若导管长度过长,则实验容易失败,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难 (2)外焰
(3)①. 浑浊 ②. 二氧化碳或CO2
(4)①. 气态 ②. 长导管中石蜡蒸汽凝结成了固体,到不了导管另一端,所以不能被点燃
【解析】
【小问1详解】
取一支蜡烛,可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烛浮于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小问2详解】
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层温度最高;
小问3详解】
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石蜡燃烧有水生成;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发热,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小问4详解】
取一支短导管,将其一端伸入焰心,等另一端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到导管口,观察到白烟可以被点燃,说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故可以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若导管长度过长,则实验容易失败,原因是因为在长导管中石蜡蒸汽都凝结成了石蜡固体,石蜡蒸汽到不了导管的另一端,所以不能被点燃。
四、计算题(共3分,其中第(1)题2分)
15. 一个标准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1)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多少千克?(写出计算过程)
(2)若氧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__________。
【答案】(1)解:设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
x≈2.66×10-26 kg
答: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66×10-26 kg。 (2)8
【解析】
【小问1详解】
见答案;
【小问2详解】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若氧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8,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8。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文件包含化学月考试卷docx、化学月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4%氢氧化钠溶液的p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