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多选题,实验与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人们经常使用的化石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再生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核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3.人类有效地获得大量核能,是用中子轰击铀核引起裂变开始的,当一个铀核裂变释放能量的同时,还释放出两到三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就可以使裂变反应不断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要使核能长期释放,必须控制这种反应的速度,__________就是一种能控制这种反应速度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工作时,释放的能量使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这就是核电站.
    4.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的装置;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成__________的装置.
    5.我国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的发电功率为900 MW,若这个机组连续发电,一天内生产的电能可达__________kW·h.
    6.随着原子核在1911年的发现,其后中子在1932年被发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__不带电.
    7.近些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这种做法不仅污染环境,还常引发火灾,是应当禁止的行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秸秆燃烧时,其主要生成物除了粉尘、一氧化碳外、还有__________.因此大量焚烧秸秆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危害环境.另外,秸秆燃烧时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白白损失掉了.
    8.据报道,桂林市为保护旅游胜地、漓江两岸的绿树森林,现已在漓江两岸农村兴建了一万个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该气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所以能代替木材做燃料.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组成原子核的是
    A.质子和电子
    B.质子和中子
    C.质子和α粒子、β粒子
    D.α粒子、β粒子、γ粒子
    10.为减轻大气污染,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建热电站,集中对企业或居民供热
    B.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其性能
    C.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D.放弃内能的利用,停止使用一切燃料
    11.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
    A.热交换器
    B.汽轮发电机
    C.核反应堆
    D.冷凝器
    12.下列说法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A.水能、风能、太阳能
    B.水能、风能、电能
    C.化石能源、核能、生物质能
    D.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
    13.水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A.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内能
    B.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电能
    C.水轮机的机械能→水的机械能→电能
    D.水的机械能→发电机的电能
    14.核反应堆中发生的变化是
    A.质量大的原子核的裂变
    B.质量小的原子核的聚变
    C.裂变和聚变同时发生
    D.核物质燃烧释放出内能
    三、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5.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裂变现在已经彻底控制
    B.原子核的裂变现在还没有彻底控制
    C.原子核的聚变现在已经彻底控制
    D.原子核的聚变现在还没有彻底控制
    16.关于能源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B.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用不完的
    C.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
    17.目前困绕核电站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核燃料缺乏
    B.缺乏对核废料处理的良策
    C.核事故后果严重
    D.成本太高
    18.关于太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内部发生的变化是原子核的裂变
    B.太阳内部发生的变化是原子核的聚变
    C.太阳内部发生的变化是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D.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的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强
    B.白色的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强
    C.表面粗糙的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强
    D.表面光滑的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强
    20.关于能源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钻木取火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次能源革命
    B.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二次能源革命
    C.电能的大规模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D.可控核能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21.未来的理想能源应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足够丰富,可以长期使用
    B.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C.相关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D.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四、实验与问答题(22题5分,其余每小题6分,共29分)
    22.图16—1所示,是__________的示意图,这是在__________中发生的,它可以将__________能直接转化成_______能,通过发电机再转化为__________能.
    图16—1
    23.当你放学回家,打开厨房门时忽然闻到一股煤气味,你应该怎么办?不应该怎样?
    24.在耗用各种能源时,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在有破坏的表中画上“√”
    25.如果每人每年节约用电1 kW·h,那么全国13亿人口节约的电量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标准煤的热值是2.9×107 J/kg)
    26.以保护环境,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为内容,谈谈你对内能利用的看法,并提出你认为可以减少污染的方法和建议.
    答案
    一、1.煤 石油 天然气 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 生物质能
    2.裂变 聚变
    3.链式反应 核反应堆
    4.内能 电能
    5.2.16×107
    6.质子 中子 质子 中子
    7.二氧化碳 内
    8.甲烷 热量
    二、9.B 10.D 11.C 12.A 13.B 14.A
    三、15.AD 16.ACD 17.BC 18.BD 19.AC 20.ABD 21.ABCD
    四、
    22.链式反应 核反应堆 核 内 电
    23.应该把门窗打开通风;不应该点火
    24.略
    25.1.614×105 t
    26.略
    能源种类
    产生的环境问题
    石油和天然气

    水力发电
    核能
    柴薪
    空气污染
    废物
    有害辐射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精品达标测试,共2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秀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所示的发电设备,利用的是,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秀课时练习,文件包含2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docx、2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