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展开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1章第1节的内容,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等内容。
课标要求:“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阐述机体细胞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本章是《稳态与调节》的第1章,是后几章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本节又是第1章第1节,是本书的基础内容,有利于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学习。
教学目标
说出内环境的概念,并能解释和说明其含义,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描述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及酸碱度三个主要理化性质。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它们之间的概念关系模型。
通过分析人体对O2的利用和CO2排出过程,构建人体细胞和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分析组织发烧等情境,提高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教学难点:
(1)细胞外液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2)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梳理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_______。
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_______
体液 ________ 血液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血细胞 _______
(存在于细胞外 ________等 _______
约占1/3)
内环境: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
机体内细胞生活的__________。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血浆
A.定义:血液中除________外的液体。 B.作用:是__________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
A.定义:存在于______________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___。
B.作用: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_________,细胞的_________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因此,____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淋巴液
A.定义:________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液,最终汇入_______。
B.作用:淋巴液中有大量的__________等,可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成分:血浆中约90%为____,其余10%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激素、各种__________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______,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_________。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渗透压:
A.定义:指溶液中__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__,pH为____________。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左右。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_____与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________,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_______,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___________的参与。
(1)__________将营养物质摄入体内,
(2)__________吸入O2、排出CO2,
(3)__________把代谢废物、水、无机盐排出体外,
(4)__________把各种物质运输到机体的相应部位。
五、小结
重难点突破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参考课本P3——思考·讨论,用箭头和文字画出)
2、内环境
例题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例题2: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液。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被称为 内环境(细胞外液)。
淋巴液
组织液
血浆
(2)在下面方框中写出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名称:
易错提醒:
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②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是体液,不属于内环境。
例3、在下列物质中,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二、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及作用
1.成分: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蛋白质、无机盐,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激素、各种代谢废物 等。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根据P4思考·讨论中的表格等资料,区别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
2.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温度 酸碱度 渗透压。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3.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例4、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毛细淋巴管阻塞
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课后练习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2. 下列生物中需要借助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A. 变形虫B. 水螅C. 兔子D. 蓝藻
3. 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 膀胱内的尿液 B. 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 C. 肺泡腔内的气体 D.小肠腔内的消化滴
4. 在下列物质中,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肾上腺、胰岛、卵巢和唾液腺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至内环境
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
6. 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成分及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
A.组织液 组织细胞 B.组织液 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组织液 各级动脉和静脉 D.组织液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7. 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1)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标号)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不会引起内环境
中的pH值明显下降的原因是图中标号_______内
存在着_________物质。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
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______。
答案:(1)②③;(2)②、HCO3—和HPO42—;(3)③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梳理,自学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