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
课题
3.6光合作用(2)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浙教版八下第三章第6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上先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再由对概念的分析通过实验引出对光合作用条件、产物的检测,知识结构上,教材在学习呼吸作用后安排光合作用内容,便于学生对这两个重要的概念进行对比学习。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生物界中几乎全部生物所需有机营养和能量的基本来源,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介绍光合作用原理、条件和产物;第2课时介绍光合作用的原料、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思维:初步学会比较、归纳,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学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态度责任:了解空气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基本理念。
重点
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1、光合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2、光合作用的条件(动力、场所)是什么?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光合作用的原理、条件和产物是上1课时的内容,复习巩固,再讨论原料来源
讲
授
新
课
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时,物质上的转化是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参考上1课时的实验方案,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吗?
实验设计:
1)此项探究中,设计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最后观察植物有无淀粉生成(用 检测淀粉)。 [二氧化碳, 碘液]
2)此项探究需对照实验吗?怎样来设置对照组?
。
[取两个透明塑料袋,一个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另一个装少量清水,分别套在同一植株的两片相同的绿叶上。]
3)如何防止实验用两叶片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
[塑料袋口应扎紧,并用胶带密封。]
4)怎样的实验现象可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进行淀粉试验,装清水的塑料袋内的叶片能变蓝色,而装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的叶片不变蓝色。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1)暗处理24小时;
2)套袋形成对比(如图);
3)强光照射4-5小时;
4)摘叶、酒精脱色、漂洗;
5)滴加碘液,检测淀粉。
现象:装有氢氧化钠的袋中的绿叶: ;装有清水的袋中的绿叶: 。 结论: 。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视频: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实验设计:如何设计光合作用需要水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___水___;
2)设计对照实验:选取一叶片A,将其中的主叶脉切断(将水分供应阻断);另选取相似的另一叶片B不做任何处理。
实验过程:
1)暗处理24小时;
2)剪断A叶片的主脉,与B叶片形成对比(如图);
3)强光照射4-5小时;
4)摘叶、酒精脱色、漂洗;
5)滴加碘液,检测淀粉。
现象:剪断主脉的A绿叶: ; 未剪断主脉的B绿叶: 。
结论: 。[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归纳: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阅读分析:
1)图中已经画出了CO2产生和消耗的途径,请画出O2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2)根据图中漫画,说一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有什么关系?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实际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有机物中的能量。 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 两者互相依存关系。 ]
归纳: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
(1)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的基础。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
储存有机物中的能量。
(2)光合作用也离不开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对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对产物输导,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
用所释放的能量。
思考讨论:
1)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吗?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在无光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相同吗?
[不相同。植物光合作用只在叶绿体中进行,而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
归纳: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又是相互对立的。
由于上1课时已有实验设计的相关经验,故本课时的实验还是以设计为主,由师生讨论统一形成方案。至于实验可安排到课外完成。
水为原料的实验设计,老师要从水分的运输知识点时行引导,然后一起提出实验方案。
阅读分析,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引发思考,理清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生生、师生讨论基础上归纳出两者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课
堂
练
习
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和氧气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绿叶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D.环境温度的高低对种子的呼吸作用无影响
2、花草虽美,却不适合在卧室中摆放。你认为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C )
A.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白天进行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白天只进行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乐乐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C)
A. a组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B. 上述实验表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 a组和b组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 b组和c组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4、市面上有一款气培箱(如图),它不需要土壤就可以让植物茁壮成长。该箱体由透明玻璃制成,其顶部有3排LED灯,5个小凹槽能同时种植植株,植株根部“悬于”玻璃箱中,不与营养水接触。其原理是利用内部马达的震动,将带有营养成分的水雾化,从而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下列有关气培箱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透明的玻璃箱体,有利于根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B.顶部的LED灯能弥补光照不足,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根“悬于”箱中,没有与营养水接触,防止植物烂根
D.同时能种植5株小植株,体现了合理密植的科学思想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紧密相关,若下图中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D)
A.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B.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C.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
D.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
6、如图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光照强度是影响该植物呼吸作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B.a-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一直在增加
C.b-c段,因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体内有机物的含量一直在减少
D.c点以后,植物吸入CO2,放出O2
7、冬春季节,农民利用透光塑料大棚种植瓜果或蔬菜,既增加产量,又可获得反季节果蔬,这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大棚中植物生长的各种环境因素,使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最大化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并解释有关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场所是__________。
(2)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温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到了晴朗的中午,气温较高时,农民常把上部的塑料薄膜全部掀开,使之通风。通风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二氧化碳 水 (2)叶绿体 (3)减弱呼吸作用 (4)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8、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后,按图甲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______(填“A” “B”或“C”)。
(2)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__________(填“P点前”“P点”或“P点后”)。
[答案:(1)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B (3)P点前]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
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
堂
小
结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
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3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空气中提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3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识解析,活动探究,教学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