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新课导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萍浏醴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叙述武昌起义的经过,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辛亥革命。
    【新课导入】
    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孙中山是为缔造中华民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最大功绩和主要贡献是领导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结束了一个旧时代,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革命就是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过渡:同盟会成立后,在三民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让我们通过学习一起感受革命志士的奋斗历程。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讲述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的具体过程,并把四次起义归纳如下: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
    材料二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林觉民《与妻书》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广州起义的革命志士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奋斗精神的感受。
    提示: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教师过渡:那么,武昌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呢?
    二、武昌起义
    播放视频《武昌起义》,学生欣赏视频,并以教材内容为素材自主学习。遵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在教材中梳理武昌起义的过程,可简单表示为“打响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师提问:为什么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
    学生回答:因为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故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
    教师简单解释广义与狭义的辛亥革命后补充问题: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产生了连锁反应,革命形势席卷全国。(幻灯片出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找出独立的省份,然后总结:在一个多月里,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表明清政府的统治已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建立全国性政府的时机成熟了。
    教师提问: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呢?
    教师指出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统治已失去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
    过渡: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洪流中,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师生一起归纳并背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情感升华: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誓把皇帝拉下马”的辛亥革命鼓舞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志士们前赴后继,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一篇篇不朽的乐章。百年辛亥,永远铭记!
    【课堂小结】
    投影以下歌谣,总结本课内容。
    早期起义多失败,不屈不挠斗志扬。
    武昌首义革命起,各省响应终成功。
    辛亥革命意义深,民主共和入人心。
    清朝统治被推翻,君主专制不复返。时间
    名称
    领导人
    结果
    1906年
    萍浏醴起义
    刘道一
    失败
    1907年
    安庆起义
    徐锡麟、秋瑾
    失败
    1907年
    广西起义
    孙中山、黄兴
    失败
    1911年
    广州起义
    孙中山、黄兴
    失败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黎明星火燎原,曙光初现中华,同志仍需努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获奖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归纳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