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人类文明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道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分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两个子目 内容。第一子目着重讲述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条件、表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第二子 目依次介绍了古代苏美尔、埃及、印度、希腊等早期人类文明,各个文明独立发展、成就斐然,表现出明显的多元 特征。通过对世界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及其杰出贡献 的解读, 深刻认识到“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 低优劣之分”,涵养家国情怀,这是本课之魂。
2.素养呈现
通过了解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呈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通过了解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呈现时空观念素养;通过对各文明古国的共性和多元特征的学习呈现史料实证和史解释的素养;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有一定基础,但是本课教材内容时代遥远,与学生的距离感较大,且知识点很多,又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所以本课重点在于要通过对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梳理与分析,概括不同文明的各自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不同时空条件,从而强化学习历史所应具备的时空观念,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材料的运用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明多样性,涵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
四、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2、时空观念:通过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了解世界上早期人类文明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及读取早期各个文明文物图片、史料等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
难点:古代文明的多元性及其形成的原因。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第2集《文明的起源》节选,关于文明特征的解读。
预设:观看视频。
导入语: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共同来探讨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文明呢?通过刚才的短片大家应该有一定认识了,那它是如何产生的,古代文明又具有怎样的特征?请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文明概念很宏观,要探究它的产生与发展,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文明,利用视频导入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和感受,他们在画面感知中体会历史学家的语言,则更容易理解。)
新知学习: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教师]通过观看刚刚的视频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文明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个子目,思考文明产生的前提条件,并梳理文明产生的过程。
[教师]早期人类作为食物的采集者,会利用简单的石头木棒和天然火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漫长的时间里,人类也逐渐观察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与此同时人类缓慢且不断的增长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靠场地采集为生显然已经难以维系生存,人类不得不培养动植物弥补食物的不足。事实证明了这些被人类精挑细选的生物所提供的稳定的食物来源是远远超过采集这种方式的,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由此诞生!这便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条件!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弄清西亚、南亚和中国等地农业与畜牧业的产生情况,比如有哪些作物、牲畜?
[学生回答]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分别培育出芋头、水稻和粟、玉米和南瓜等,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这一伟大的进程被称为“农业革命”,我们当今世界的方方面面追根溯源都和这场革命有关系。
[教师]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对手工业、商业的产生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为手工业、商业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同时出现了商业。
[教师]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对社会的上层建筑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同时,人们的生活形式发生变化,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成为早期城市。
[教师]随着经济的发展,早期城市的产生,世界各地相继进入文明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划分,人类进入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形态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形成是基于特定的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基础就是私有制的产生,那么,私有制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的产生对社会结构又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剩余产品的出现。
[教师]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已有,私有制逐步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这就是后来的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
[教师]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建立了一系列暴力机器用于镇压被统治阶级,具体有哪些暴力机关呢?他们的产生意味着什么?
[学生回答]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人奴隶社会。
[教师]最后展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的示意图。
过渡句: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文明产生的主要前提和过程,那么同学们知道古代文明具有怎样的特征吗?让我们进入第二子目的学习!
(设计意图:利用流程图搭配群体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教科书内容,找到知识表述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对文明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形成清晰认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教师]出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请同学们观察地图,指出各文明分布于哪些区域?
[学生回答]世界早期文明分布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呈现出多元并行的特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这些文明的共性有哪些?世界各文明区域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奴隶制文明共性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教师]了解早期文明的共性特征后,我们来详细了解各自文明的多元特征。出示表格,引导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完成该表格。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分工以及表格呈现的方式能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同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还能使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受地理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古代各文明既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同时又存在共性。)
问题探究:
[教师]通过观察地理位置以及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学生回答] :两河流域的文明和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两河流域的河流泛滥,不定期。经常受到外族的入侵,政权更换频繁,所以他们的人民更多的是不安全感、恐惧感和悲观的情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不安全感,从而需要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以及有关于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尼罗河泛滥是定期的,统治相对长期稳定、统一,政权比较稳固,他们借用尼罗河进行生活生产,发展出了很多有利于生活发展的科技、天文、历法的内容,例如:太阳历便是根据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制订的。所以生活起来可能相对比较惬意,他们本身也非常的自信和乐观。
[教师]出示“世界文明古国示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示,思考古代早期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原因何在?
[学生回答]
共同点:都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多濒临大河流域。
原因: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物产丰富;大河流域河水定期泛滥,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交通相对便利。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地图和史料,对比研究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它们文化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多元文明产生的原因。)
本课小结:
文明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起源涉及世界各地区,由旧石器到新石器,再到金属器的生产工具的进步,各部落由狩猎采集进而畜牧农耕,产生社会大分工,导致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古老的西亚两河流域首先兴起了很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差不多同时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也产生了文明。稍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爱琴海区域等,也先后产生了国家和文明。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各个地区的古代文明共同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历史的发展。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提炼核心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九、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而是知识的再理解、再加工、再创造。历史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和传授者,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由纯“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多角度、多元化阅读、解读各类历史素材,提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课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唯物史观的解释以对材料解读这一单一形式落实,关于唯物史观更深入的理论性解读尚有所欠缺。本课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对于部分文明例如印度文明的具体知识点落实仍然有待加强,需要通过布置预习或者课后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加以落实。
十、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以教科书为主要获取信息的来源,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要理念,利用表格梳理知识,突出了不同文明的主要成就与特点,做到紧紧抓住教科书主题,明确课标要求,贯彻唯物史观,对于学生陌生的历史概念加以辨析,强化知识的记忆,适当补充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上具体的结论,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同时教科书中的不同板块都有围绕核心主题的问题设计,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学思之窗,内容补充,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历史概念,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