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庖丁解牛教案及反思
展开一、学习目标
1、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难点)
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掌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肯綮"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然"、“为”、“于”等虚词的用法。(重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先秦群星璀灿的夜空中,庄子是最耀眼的星座之一。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二)文学常识
1.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天道观念:“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
自由思想: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提出“不滞于物”的观点。
辨证思想: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认为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表现出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
平等思想: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重视事物天然的本性,认为天然的本性都合乎性命之常情,因此天然的差异也是合理的,而对个性和差异的尊重,正是庄子平等观念的深刻之处。
游世思想: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一方面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在这样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隐者传统意义的个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
2、《庄子》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3、写作背景
庄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不得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也感到社会潮流的不可逆转。他主张无所作为,以保全自身,并对死生、寿夭进行了相对的解释,这种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但庄子对当时的现实也作了较为深刻的批判。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养身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避开矛盾,寻求解脱,就必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解牛之礼
《周礼》中专设有“庖人”一职,“庖人掌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在先秦时期,牛是非常尊贵的祭品以及礼品,人们非常看重牛,解牛这一举措也并非寻常,牛通常用于祭天、祭地、祭宗庙、王飨xiǎng等祭祀活动中。
庖丁用的不是普通的杀牛刀,而是祭祀宗庙场合的礼器刀具——鸾刀。并且这种刀的刀环位置是一个铃铛,因此每一个动作都会发出悦耳的声响。更进一步,庖丁用礼器来解牛,动作和刀环铃声都合乎祭祀音乐的节拍,这极有可能是一次祭祀表演,而非厨师炫技或者梁惠王的心血来潮。正所谓“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庖丁解牛的故事可能实际描述的是一国之君观摩祭祀演练的纪实。
(三)整体感知
1、解题
庖丁: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
1、读准字音
踦(yǐ) 砉然(xū) 騞然(huō)
大郤(xì) 大窾(kuǎn) 肯綮(qìng)
大軱(gū) 硎(xíng) 怵然(chù)
謋然(huò)
2、疏通文意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xiǎng)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善哉!技盖至此乎?”
为:给。
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所触:“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性结构,所接触的地方。
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
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
向: 通“响”。
騞然:象声词,比“砉然”声音较大。然译为 “……的声响(声音)”。
中:合乎音律。
于:介词,引出对象,乎,跟。
《桑林》:传说中商汤时代的舞乐名。
《经首》:传说中尧时代的舞乐名。
会:节奏。常考含义:适逢
善:好常考含义:①善于,擅长,②好好地
盖:“盍”,何,怎样。
翻译: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太牢、少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诸侯祭祀用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释:放下。
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进:超过。
乎: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无非:没有不是。
方:当
以:凭、用
神欲:精神
译文: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乎天理,批大郤(xì),导大窾(kuǎ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
天理:古:天然结构 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批:击。
导:顺着、沿着。
窾:空。
因:即顺着。
固然:古义:本来的样子 今义:a表示承认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技:应是“枝”字,指支脉。
经:指经脉,即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
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之:助词,提前宾语。
軱:大骨。
族庖:一般的厨师。
折:断,指用刀砍断骨头。
发:出。
硎:磨刀石。
译文:依照于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wéi), 怵(chù)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动刀甚微。
无厚:没有厚度,形容刀口薄而锋利。
恢恢乎:很宽绰的样子。
于:介词,对于。
是以:因此。
虽然:虽然这样;其他含义:即使如此;
至于:到达。(古今异义)
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其:它,代“族”。
难为:难以处理,意即难得用刀剖开。
怵然:警惕的样子。
为戒:因为它而警惕戒备。介词“为”后省宾语“之”,之,代“族”。
视:目光。
止:集中地停留在一点上。
行:动作。
迟:缓慢。
微:轻
译文: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戒惧地提高警惕,因为视力集中到一点,因此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
謋(huò)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謋:拟声词,骨肉离开的声音。一说,桀,通“磔”;桀然,迅速分裂开的样子。
委:卸落。
为之:介宾短语,因为它,为此。之,指代“桀然已解"的成绩。
四顾:向四面看。顾常考含义:①回头看②关心照顾 ③反而
踌躇:悠然自得的满志:心满意足。
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藏之:把刀藏在刀鞘中的样子。
译文: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3、全文分两大部分,先讲述故事(第一、二段),再点明寓意(第三段)。就故事说,又分两层,即由写“技”到说“道”。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再由庖丁阐述他的解牛之道。
第一段:描写解牛过程。
第二段:用文惠君之叹承上启下。
第三段:揭示道理。第四段:总结全文。
文本研读
阅读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写解牛的动作。手、肩、足、膝并用,触、倚、履、踦相互配合,动作利落自如,协调潇洒,具有舞蹈化的特点。
写解牛发出的声音。通过拟声词“砉”“騞”描写富有音乐美的声音,轻重有致,起伏相间,把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写得出神入化。
比喻手法,将解牛的声音比作“桑林之舞”、“经首之会”艺术化舞蹈化
2、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目有全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3、阅读第三段,庖丁将良庖、族庖和自己的用刀方法作了比较,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的不同,强调解牛要悟“道”、循“道”而行的重要,切忌不懂规律地固执莽撞,都是先果后因。
4.阅读第四段思考: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以"刀"来比喻"精神",保护刀的方法,就是养生的方法。庖丁解牛时完全顺着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在空处下刀,绝不勉强硬砍,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仍然锋利如新;养生的道理也是这样,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保护身心,面对困难不要硬碰硬,以免身心受到损害。
(五)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过程和摸索解牛规律的经历的叙述,揭示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的道理;同时也反映出只有反复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道理。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庖丁解牛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庖丁解牛教案</a>,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庄子思想,写作背景,疏通文意,艺术化舞蹈化,动作描写绘形,声音描写摹声,音乐化,动作娴熟技术高超,和谐优美富有节奏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第六单元三 公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yw/tb_c40371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三 公输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无衣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拓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