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通过藏品感受历史,与历史对话。下列广东茂名博物馆中的藏品属于合金的是( )
    A.AB.BC.CD.D
    2.回首百年征程,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超越,向世界展示了一张张“中国名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为麒麟芯片的主体材料属于金属晶体
    B.首创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原料和产品均属于氧化物
    C.“神舟十六号”返回舱外表的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功能
    D.“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探测到火星陨石中含有的和的化学性质不同
    3.生产生活皆含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废碳再生得到的甲醇难溶于水
    B.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C.地沟油经碱性水解制备成肥皂实现资源再利用
    D.棉纤维、麻纤维、蚕丝纤维其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4.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AB.BC.CD.D
    5.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如碳量子点(含N、O等原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荧光)、量子点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荧光是一种丁达尔效应
    B.铜、硫均属于周期表中ds区的元素
    C.碳量子点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D.可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量子点的结构
    6.劳动有利于“知行合一”。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A.AB.BC.CD.D
    7.利用三通阀进行气体的性质探究装置如图所示,先通过旋转阀门连通注射器2、4收集气体,再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4的反应中,硝酸体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B.旋转阀门,连通装置1、2,2中气体颜色不变
    C.连通装置1、2实验后,装置3中换成NaOH溶液可进行尾气的吸收处理
    D.装置4若换成浓氨水和碱石灰,可进行的性质探究
    8.褪黑素的结构如图,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发生取代反应和还原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D.最多能与等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
    9.按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滴有紫甘蓝溶液饱和食盐水的可视化实验,已知紫甘蓝溶液酸性条件下呈红色,中性条件下呈紫色,碱性条件下呈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U形管左边颜色由紫色变黄
    B.④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反应结束后⑤中的离子浓度:
    D.U形管右侧先变红后褪色,体现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
    10.部分含钠或硫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b、c均具有还原性
    B.d、g、h中均存在共价键
    C.a可与氧气一步生成d或e
    D.f一定可用做膨松剂
    11.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生产药物中间体三氟甲苯的方法: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l三氟甲苯中键数目为15
    B.1ml和组成的混合物中原子总数为2
    C.生成22.4L时,需消耗1ml苯
    D.1L1三氟乙酸溶液中,的数目为
    12.下列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A.AB.BC.CD.D
    13.催化剂的组成元素均为主族元素且在每个短周期均有分布,X的基态原子p轨道电子总数比s轨道电子总数多1个;仅Y、M、E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相邻;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M>E>X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E>M
    C.氧化物的熔点:X>Y>ZD.和的空间结构相同
    14.我国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催化剂电化学催化生产HCOOH的催化性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三种催化剂,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
    B.该反应过程仅涉及键的断裂与形成
    C.相同条件下,HCOOH(1)比(g)稳定
    D.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In(101)时,反应过程中*OCHO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15.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下列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KSCN溶液检验:
    B.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双氧水:
    C.NaClO碱性条件下制备绿色消毒剂:
    D.用溶液刻蚀Cu电路板:
    16.我国科学家研究了电催化硝酸根高效还原合成氨,电解过程均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C和的电极均是连接电源的正极
    B.生成的电极方程式为:
    C.每消耗1ml,两个电解池中转移电子数均为6
    D.电解生成C过程中,向阴极区移动
    二、实验题
    17.可用于食品工业、农业、染料业等,以下进行其性质的探究。
    (1)的制备
    实验室可用固体和75%硫酸制备,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的收集
    为收集纯净的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__→e。
    (3)的性质探究
    ⅰ)探究与水的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三颈烧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计算0~50s烧瓶内的变化速率___________。
    ②ab段变化及溶液的pH减小,表明与水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产物不稳定,可通过以下实验证明,请补充操作填在表格横线中。
    若___________,证明该反应产物不稳定。
    ⅱ)探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
    操作1: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猜想:能使品红褪色的含硫微粒可能为、、___________。
    已知:品红是一种棕红色晶体状有机染料,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酸,溶液呈红色。
    ④实验设计:小组结合以上信息,设计如下实验证明使品红褪色的微粒不是请完成表格。
    三、填空题
    18.某制酸工厂产生的废酸液主要成分为HF、、、、,一种处理工艺如下:
    已知: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A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中As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原废水中含有的浓度为52.0,则___________,常温下,有B离子的去除量、“调pH”为6.0后,的去除率为___________。()
    (3)强碱(AO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写出“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产品结构分析。晶体W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内八面体阴离子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②W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6)产品纯度分析。称取g样品,用碱溶解,加入淀粉作指示剂,用浓度为的碘标准溶液滴定As(Ⅲ)至As(Ⅴ),消耗体积为mL,则制得的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19.某小组探秘人体血液中的运载氧平衡及酸碱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Ⅰ.人体运载氧平衡及CO中毒、解毒机制。
    人体中的血红蛋白(Hb)能被CO结合而失去结合能力,吸入高压氧可以使血红蛋白恢复结合能力,原理如下:
    ⅰ.
    ⅱ.
    ⅱ.
    ⅳ.
    (1)___________(用含a、b或c的代数式表示)。
    (2)也影响Hb结合的能力,反应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B.若,则该反应任意温度下能自发
    C.高氧条件下,血液中浓度增加
    D.人体代谢酸增加,该反应K值变大
    (3)36.5℃时,氧饱和度[,]与氧气的平衡分压[]关系如下图所示,计算36.5℃时A点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氧气的平衡浓度可用氧气的平衡分压代替)。
    Ⅱ.人体血液中的酸碱平衡。
    正常人体血液中主要含有和形成的缓冲溶液,能缓解外界的酸碱影响而保持pH基本不变。正常人体和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见表:
    (4)37℃时的水解常数,,已知某同学血浆中,写出人体血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方程式___________;请判断该同学血液的pH是否正常___________。(填“是”或“否”)
    (5)人体酸碱平衡维持机制简要表达如下图:
    ①当人体摄入酸过多时,肺通过呼吸排出的会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②对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的病人应该采用什么治疗方法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口服0.9%KCl溶液
    B.口服5%葡萄糖溶液
    C.静脉注射5%溶液
    D.静脉注射0.9%NaCl溶液
    20.化合物ⅶ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ⅱ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化合物ⅲ转化为化合物ⅳ的反应可表示为:,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2-呋喃甲醛()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化合物y为其同分异构体,y不含环且只含两种官能团,其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3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一种)。
    (4)一个化合物ⅴ分子中含有的手性碳原子数为___________。
    (5)根据ⅶ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6)参考反应④、⑤、⑥的原理,合成有机物ⅷ。
    (a)可利用上述路线中ⅰ至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填罗马数字代号)作为起始原料。
    (b)最后一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战国青铜蟠虺纹敦中使用的青铜为铜合金,A正确;
    B.明代监察御史涂相诗碑中的石碑属于非金属材料,不是合金,B错误;
    C.民国时期木水碾,主要材料为木材,不是合金,C错误;
    D.晋灰陶屋,主要材料为陶土等非金属材料,D错误;
    故答案选A。
    2.答案:C
    解析:A.芯片的主体材料为单质硅,A错误;
    B.产物淀粉属于糖类,不是氧化物,B错误;
    C.“神舟十六号”返回舱外表的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的功能,这样才能保证返回舱顺利返回,C正确;
    D.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两者的化学性质应该相同,D错误;
    故答案选C。
    3.答案:C
    解析:A.通过废碳再生得到的甲醇易溶于水,A错误;
    B.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B错误;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用于制备肥皂实现资源再利用,C正确;
    D.棉纤维、麻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A.容量瓶不能作为容器进行溶液稀释,A错误;
    B.液体加入容量瓶后进行震荡操作,B正确;
    C.容量瓶摇匀过程中一手是指顶住瓶塞,另一手托着容量瓶底,反复摇匀,C错误;
    D.该装置缺少玻璃搅拌器,D错误;
    答案选B。
    5.答案:D
    解析:A.荧光和电子跃迁有关,不是丁达尔效应,A错误;
    B.铜属于周期表中ds区的元素,硫属于周期表中p区的元素,B错误;
    C.碳量子点(CDs)除了含碳元素外,含有N、O等杂原子,所以碳量子点不是单质,是混合物,与不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
    D.X射线衍射可以分析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可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量子点的晶体结构,D正确;
    答案选D。
    6.答案:C
    解析:A.在食品加工时,添加维生素C做防腐剂,是由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够消耗食品包装袋中的氧气,防止食物氧化变质,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有关联,A不符合题意;
    B.在工厂实践中,通常用饱和碳酸钠除去锅炉水垢,是由于是微溶物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当向其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时,溶液中,形成沉淀,使上述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使锅炉水垢中的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利用了溶度积常数,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有关联,B不符合题意;
    C.家务劳动时,用四氯乙烯对衣物进行干洗,是由于四氯乙烯是有机物质,能够溶解衣服上的有机物质,从而能够有效去除污渍,但这与其是否属于烃的衍生物无关,C符合题意;
    D.在学农活动中向土壤中撒草木灰以改良酸性土壤,这是由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能够有效中和酸性土壤的酸性物质,达到中和的目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有关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7.答案:B
    解析:A.装置4的反应中,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硝酸体现出氧化性和酸性,A正确;
    B.注射器2中充满NO与注射器1中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颜色改变,B错误;
    C.连通装置1、2实验后生成气体,装置3中NaOH溶液与反应:,可进行尾气的吸收处理,C正确;
    D.装置4若换成浓氨水和碱石灰生成,可进行与空气和水反应的性质探究,D正确;
    故选B。
    8.答案:C
    解析:A.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氨基,故能使酸性溶液褪色,A正确;
    B.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和苯环故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能与加成而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杂化的碳原子和N原子,故分子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C错误;
    D.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个酰胺基,故最多能与等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B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U形管左侧电极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由于离子放电能力:,因此阴极电极反应式为:,使附近溶液显碱性,在碱性条件下紫甘蓝溶液呈黄色,因此看到溶液由紫色变为黄色,A正确;B.根据选项A分析可知:左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是,在④中逸出的气体为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因此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错误;C.右侧电极连接电源正极,作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由于阴离子放电能力:,所以阳极电极反应式为:与烧杯⑤中NaOH溶液发生反应:,反应产生的NaCl、NaClO的物质的量相等,最初,但HCl是强酸,不水解,不变;而HClO是弱酸,会发生水解反应变为HClO而消耗,导致减小,因此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C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U形管右侧电极连接电源正极为阳极,溶于水,发生反应:,HCl、HClO都是酸,酸电离产生,使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紫甘蓝溶液呈红色,同时HClO又具有强氧化性,又会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看到U形管右侧溶液颜色变化是先变红后褪色,这体现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10.答案:A
    解析:A.b为硫化氢,硫处于最低价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c为NaH,H为-1价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A正确;
    B.d为钠的氧化物,若其为氧化钠,则其中不存在共价键,B错误;
    C.a为硫,e为三氧化硫,硫不能与氧气一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C错误;
    D.f为钠盐,可以是氯化钠等,不一定可用作膨松剂,D错误;
    故答案选A。
    11.答案:A
    解析:A.1个三氟甲苯分子中,苯环上11条键,苯环与侧链C相连1条键,侧链C与3个F相连3条键,1ml三氟甲苯中键数目为15,A正确;
    B.双原子分子和三原子分子,1ml和组成的混合物中比例未知,原子总数无法确定,B错误;
    C.生成22.4L时,未明确气体状态,无法计算需消耗苯的量,C错误;
    D.三氟乙酸为弱酸,1L1三氟乙酸溶液中,的数目小于,D错误;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A.甲烷和水分子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在常温常压下易分解,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A错误;B.HCl是极性分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浓盐酸有晶体析出,是因为氯离子浓度增大,B错误;C.分馏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0.1的溶液稀释10倍,促进铵根是水解,因此溶液的pH变化小于1,D正确;答案选D。
    13.答案:C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Al,Y是C,Z是H,M是N,E是O元素。
    A.X是Al,M是N,E是O元素,非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容易获得电子,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因此非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金属元素;则Al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三种元素中最小;同一周期相邻元素,一般是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就越大,但N、O是同一周期相邻元素,由于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处于轨道的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N>O,故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M(N)>E(O)>X(Al),A正确;
    B.M是N,E是O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O>N,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B正确;
    C.X是Al,Y是C,Z是H,Al的氧化物为,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熔点很高;C的氧化物可能是CO,也可能是,它们都是气体,熔点很低;H元素的氧化物可能是,在室温下二者都是呈液态,熔点比C元素的氧化物的高,故相应的氧化物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X>Z>Y,C错误;
    D.Y是C,M是N,E是O元素,为,中心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3+=3,无孤对存在,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是,中心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3+=3,空间构型也是平面三角形,因此二者的空间构型相同,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4.答案:B
    解析:A.使用三种催化剂,反应历程中4次活化能的改变,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A正确;B.在In(101)反应过程转化→HCOOH,反应历程同时涉及π键的断裂与形成,B错误;C.HCOOH(1)所具有的能量比(g)低,能量越低越稳定,C正确;D.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In(101)时,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反应过程中*OCHO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D正确;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是络合物,不是沉淀,,A错误;
    B.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双氧水:,B错误;
    C.NaClO碱性条件下制备绿色消毒剂:,C错误;
    D.用溶液刻蚀Cu电路板:,D正确;
    答案选D。
    16.答案:B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生成和C的电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生成的电极方程式为:,B正确;
    C.硝酸根离子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1ml转移2ml电子,亚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氨分子,转移6ml电子,C错误;
    D.电解生成C过程中,向阳极区移动,D错误;
    答案选B。
    17.答案:(1)
    (2)c→d→b→a
    (3)0.8;;将装有等量未溶解的蒸馏水的烧瓶置于热水浴中加热100s,测定压强变化;;;;将通入品红的乙醇溶液
    解析:(1)固体和75%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收集纯净的,先用浓硫酸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最后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则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d→b→a→e。
    (3)①0~50s烧瓶内的变化速率。
    ②ab段变化及溶液的pH减小,表明与水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待烧瓶中压强稳定后,将其置于热水浴中加热100s,测定压强变化为;将装有等量未溶解的蒸馏水的烧瓶置于热水浴中加热100s,测定压强变化;若,证明该反应产物不稳定。
    ③含S微粒可能都能使品红褪色,能使品红褪色的含硫微粒可能为、、;。
    ④二氧化硫通入无水的体系中,若品红不褪色,能证明使品红褪色的微粒不是,具体实验操作为:将通入品红的乙醇溶液,溶液不褪色,证明使品红褪色的微粒不是。
    18.答案:(1);+3
    (2)0.8;85%
    (3)NaOH
    (4)
    (5)6;
    (6)或或或
    解析:(1)As是第33号元素,价层电子,价层电子排布图:;中As的化合价为+3;
    (3)强碱并且最终产物晶体,故(AOH)的化学式为NaOH,不引入新杂质;
    (4)具有还原性,将还原成,自身被氧化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八面体阴离子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八面体有1+=2个,其中Al原子2个,F原子6×2=12个,Na原子有4×+=6个,W的化学式为。
    19.答案:(1)
    (2)BC
    (3)2
    (4);
    (5)增加;C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2)A.对于平衡,当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比如外界加入某一物质可以始终维持浓度之比不变,或如急速冷却、大量稀释等方法停止反应,浓度比仍然不变,不能确为平衡状态,A错误;
    B.该反应,且由公式可知,当和时,即在任意温度下能自发,B正确;
    C.高氧条件下,结合平衡,平衡逆向移动,血液中浓度增加,C正确;
    D.K只与温度有关,该反应K值不变,D错误;
    故选BC。
    (3)反应ⅰ,平衡常数,根据A点=96%,得=;氧气的平衡分压为12kPa;代入K==2;
    (4)水解平衡方程式:;;
    由=20×,得出,该同学血液的pH=7.4属于正常;
    (5)人体摄入酸过多时与作用,肺通过呼吸排出的增加;对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的病人应该减少,选用,故选C。
    20.答案:(1)乙酸(醋酸)
    (2)
    (3);或
    (4)1
    (5)Cu/Ag、、加热;氧化反应;、Ni、加热;
    (6)ⅰ;ⅳ;
    解析:(1)根据分析,化合物ⅱ的名称:乙酸(醋酸);
    (2)化合物ⅲ转化为化合物ⅳ的反应可表示为:,则X的结构简式:;
    (3)2-呋喃甲醛()中C原子均形成双键,则其杂化方式为杂化;化合物y为其同分异构体,y不含环且只含两种官能团,根据原子种类、个数及不饱和度可知可含官能团碳碳三键和醛基,则其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3组峰的结构简式:或;
    (4)一个化合物ⅴ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5)化合物ⅶ含羟基,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氧化转化为酮羰基;化合物vii含碳碳双键,可在Ni催化并加热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形成的新结构可能为:;
    (6)参考反应④、⑤、⑥的原理,合成有机物,可选用合成路线中的i和iv为原料进行合成,其中最后一步反应方程式:。
    A战国青铜蟠虺纹敦
    B明代监察御史涂相诗碑
    C民国时期木水碾
    D晋灰陶屋
    A稀释浓盐酸
    B振荡
    C反复摇匀
    D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食品加工:添加维生素C做防腐剂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
    工厂实践:用饱和碳酸钠除去锅炉水垢
    C
    家务劳动:用四氯乙烯对衣物进行干洗
    四氯乙烯属于烃的衍生物
    D
    学农活动:撒草木灰改良酸性土壤
    草木灰溶液显碱性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分解
    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B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浓盐酸有晶体析出
    HCl是非极性分子
    C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均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
    干馏和分馏均为化学变化
    D
    0.1的溶液稀释10倍,pH变化小于1
    稀释促进水解
    操作
    100s内压强变化/kPa
    待烧瓶中压强稳定后,将其置于热水浴中,重新测定压强变化
    ___________
    操作2
    现象
    ___________
    不褪色
    项目名称
    结果浓度
    参考范围
    正常人
    代谢性酸中毒病人
    分压/mmHg
    40
    50
    35~45
    24.2
    19
    23.3~24.8
    血液酸碱度(pH)
    7.40
    7.21
    7.35~7.45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加成反应

    相关试卷

    2024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测试 化学试卷(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测试 化学试卷(附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4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pdf、2024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二模)化学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二模)化学试题(PDF版),共11页。

    2022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二模)化学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二模)化学试题(PDF版),共11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