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共5页。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请将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共14题;共28分)
    1. 某校历史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校外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下表是同学们拟定的部分调查报告的标题。由此可以判断这次实践调查的核心是( )
    2. 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虽是三个继起的王朝,但有着共同的文化根源。他们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都继承了华夏文明的主脉。这表明( )
    3. 《荀子》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由此可知周公建国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这一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
    4. 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5.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下表中人物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6. 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了大量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粘土,上盖印章)。《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形式。据此可知秦朝时期( )
    7. 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基于历史时空基础的,研读地图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方法,从下图中能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8.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王朝采取了“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9. 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此政策( )
    10. 《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这表明( )
    11.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12.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13.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南朝)梁代时,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薨,阡陌如秀”,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据此可知当时( )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其中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是( )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共32分)(共3题;共32分)
    15.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于公元前113年统一币制、国家垄断铸币权,主要包括:禁止地方各郡国铸钱,统一由中央铸造,中央在上林苑设三官负责这项工作;社会上只准使用三官钱,其他钱一律不许使用;各地以前铸的钱,全部销毁,熔成铜料输送给三官;由于三官钱精美,民间仿照盗铸计算工费要赔本。
    ——摘自王应琪《试论汉武帝统一币制成功的原因》
    材料三: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大一统”思想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经过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适应国家治理的方案和架构。例如,董仲舒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先后发展了法家思想中的中央集权和阴阳家的五行学说,同时摒弃了法家的严刑酷法思想、道家的消极避世思想等。……因而,“大一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百家思想为辅助的体系,这一体系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
    ——廖春庚《浅析“百家争鸣”与封建“大一统”的关系》
    请在答题卡上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从西周到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作用。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因素。
    16.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发展时期。某校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请你共同完成。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群雄割据,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鼎立并存。北方的少数民族大规模进入中原并建立政权,黄河流域的大批汉族南迁,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的高潮。
    ——摘编自张玉林《论历史上民族迁徙主要原因及社会作用》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请在答题卡上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并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7. 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传诵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传承弘扬丝路精神,共谱“一带一路”新华章。
    材料一:商人们除了将中国的丝织品运往西方外,我国的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等也传入大宛、安息等国。而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毛布、毛毡、汗血马以及大夏的石榴,大宛的葡萄、苴蓿、芝麻,安息的胡桃等植物也相继传入中国。此外,中亚的壁慎、琵琶、胡航、胡角、胡笛等乐器和乐曲、舞蹈也传入中国,给中国的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声律,古典歌舞场面为之一新。
    ——摘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一带一路”发展构想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丝路发展再次复兴,丝绸之路再次成为连接亚、欧、非和东西方经济文化联动发展的纽带,也充分体现了东方发展的战略智慧。“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想提出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引起世界沿线国家的广泛共鸣,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不胫而走,沿线五十多个国家响应参与,并与他们各自的发展战略积极对接,成为一种共同的战略取向,形成一种活泼的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实践,这是空前和罕见的。
    ——摘自冯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丝绸之路”这一主题,提出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黄鹤楼保护建筑工程模型展览
    ·盘龙城遗址文物修复报告
    A . 考古研究
    B . 文物保护
    C . 旅游规划
    D . 科技展览
    A . 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 . 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 . 以华夏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意识源远流长
    D . 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A .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 . 确立了等级制度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 促进了民族交融
    A . 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B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 . 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人物
    主张
    孔子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孟子
    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A . 尊崇儒术
    B . 以法治国
    C . 无为而治
    D . 关注民生
    A . 中央与地方组成政治联盟
    B . 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
    C . 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
    D . 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
    A . 陈胜吴广的起义控制了大泽乡地区
    B . 陈胜吴广的起义方向是自西向东
    C . 陈胜吴广的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D . 秦的暴政是引发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主要原因
    A .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 . 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凿灵渠
    C . 联络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D . 北伐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A . 造成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的局面
    B . 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C . 加重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
    D . 促进了汉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A . 汉文帝反对节俭,提倡奢侈
    B . 《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
    C . 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D .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A .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 . 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C . 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 . 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A . 造纸术
    B . 地动仪
    C . 指南针
    D . 火药
    A .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北方
    B . 南方战祸频发
    C .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A . 张仲景
    B . 贾思勰
    C . 王羲之
    D . 祖冲之
    (太和)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违者免所居官。……十有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赐给汉宫服装)
    ——《魏书·高帝纪下》

    相关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试题,共8页。

    97,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这是一份97,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本卷共6页,2大题,满分60分,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元/份【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