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4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命题人、校对人:高一生物组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食品以及与食品有关的产品比比皆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B. 果酒、果醋制作所利用的菌种均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C. 从微生物体内提取的单细胞蛋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D. 泡菜腌制过程中,需加入一定的抗生素来抑制杂菌的繁殖
2. 在科研和生产上,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是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无菌操作是防止杂菌污染的关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消毒法可以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 巴氏消毒法消毒牛奶,基本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C. 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可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D. 紫外线消毒前,适量喷洒石炭酸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3. 以宣木瓜为材料制作果醋时,首先要对果实进行软化;然后在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2%的白砂糖;再接入酵母菌,敞口培养一天后进行密闭发酵;最后接入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白砂糖的目的是提高溶液的渗透压,特异性抑制杂菌的生长
B. 敞口培养的目的是使酵母菌的数量大幅增加
C. 酵母菌密闭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
D. 接入醋酸菌后要保持体系的密闭性,并定时放气排走CO2
4. 三糖铁培养基(TSI)含有牛肉膏、蛋白胨、糖类(乳糖、蔗糖和葡萄糖的比例为10:10:1)、酚红(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碱性条件下呈红色)等成分。TSI琼脂试验法通过观察细菌对三种糖的分解产生酸(少量的酸能被空气缓慢氧化)量的多少来鉴别其种类。操作过程是:用接种针挑取待测菌落后,刺入斜面TSI内,后缓慢抽出接种针,在斜面上进行“之”字划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牛肉膏可为细菌提供碳源和维生素等
B. 穿刺和划线的过程需严格控制杂菌污染
C. 若培养基中底层与斜面均呈黄色,推测细菌只能分解乳糖
D. 若底层呈黄色、斜面先呈黄色后变红,推测细菌可能只分解葡萄糖
5.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是常用的判定致突变物的方法。鼠伤寒沙门氏菌实验菌株(突变型)不能自行合成组氨酸,在不含组氨酸的最低营养培养皿上不能生长。突变型实验菌株可被各种诱变因素诱导,回复突变成野生型,即恢复了合成组氨酸的能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突变型菌株不能自行合成组氨酸可能是因为缺少将前体物质转化成组氨酸所需的酶
B. 回复突变前后,实验菌株的DNA中碱基对数一定会发生改变
C. 野生型菌株可在最低营养培养皿上生长成可见菌落
D. 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中,如果受试物处理组回复菌落数显著超过对照组,说明该受试物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突变物
6.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取草莓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苗
B. 玉米花粉粒经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优良作物品种
C. 红豆杉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工厂化生产紫杉醇
D. 诱变处理烟草愈伤组织可以获得抗盐碱的烟草突变体
7. 胞质杂种是指两个原生质体融合产生杂种细胞,其中一个细胞的细胞核消失后,该杂种细胞形成的个体。科研人员利用雄性不育的品种A与可育的品种B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雄性不育的胞质杂种“华柚2号”,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了品种A的细胞核基因组中。经检测“华柚2号”的细胞核和叶绿体基因来自品种B,线粒体基因来自品种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原生质体A和B的融合
B. 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植物细胞核融合
C. 应筛选发绿色荧光的杂种细胞C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华柚2号”
D. “华柚2号”获得说明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可能位于线粒体中
8.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粘附或入侵,下图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需先注射刺突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以获得相应抗体
B. 在产生免疫反应的小鼠脾脏细胞中提取B淋巴细胞并诱导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 经HAT培养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培养后可直接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D. 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用来治疗新冠肺炎的原因是该抗体能杀伤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9. 目前发现的双胞胎有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和“半同卵双胞胎”。1对“半同卵小姐弟双胞胎”形成过程如图所示,染色体全部来自父系的“合子”致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半同卵双胞胎”的产生与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异常有关
B. 排卵是卵子从卵泡中排出的过程,图中卵子发育到减数分裂Ⅱ的中期
C. 细胞a的染色体组成为MP1,则细胞c的染色体组成为P1P1或MM
D. 这对小姐弟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相同,来源于父亲的常染色体可能不同
10. 为获得导入R基因的转基因小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的目的是诱发卵巢排出比自然情况下更多的成熟卵子
B. 过程②操作中通常需多个表达载体和多个受精卵
C. 过程③需使用药物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
D. 过程④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11. 第三代疫苗——DNA疫苗是指将编码保护性抗原蛋白的基因(如图甲)插入到适宜的质粒(如图乙)中得到的重组DNA分子,将其导入人体内,在人体细胞内表达的产物可直接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且可持续一段时间。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点分别是BglⅡ、EcRI和Sau3AI。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B. 构建DNA疫苗时,可用BglⅡ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C. 图乙中只用EcRI切割后的质粒,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 用EcRI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只产生1种连接产物
12.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于基因工程中不同DNA片段的检测,研究人员用EcRI和SmaI两种限制酶处理某DNA分子,得到图2所示图谱,其中1号泳道是标准DNA样品,2号、3号、4号分别是EcRI单独处理、SmaI单独处理、两种酶共同处理后的电泳结果;图1为EcRI切割该DNA分子后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cRI的识别序列为GAATTC,切割位点在G和A之间
B. 该DNA分子最可能是含1000碱基对的环状DNA
C. 据图2可知,该DNA分子中EcRI和SmaI的酶切位点各有一个
D. SmaI切点与EcRI切点的距离为200bp
13.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制剂,下图为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的部分操作,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干扰病毒复制作用的糖蛋白
B. 过程①③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干扰素基因上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等
C. 过程②需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②操作的原理是DNA半保留复制
D. 过程④为目的基因的导入,最后必须对干扰素进行功能活性鉴定
14. 下表为DNA有关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5. 研究发现,天然胰岛素制剂进入血液循环后容易形成二聚体或六聚体,皮下注射胰岛素后需要经历一个解离为单体的过程,这延缓了疗效。科研人员借助蛋白质工程改变了胰岛素中的某些氨基酸,有效抑制了胰岛素的聚合,提高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改造
B. 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是影响胰岛素在患者体内是否聚合的原因之一
C. 改造胰岛素应首先从设计胰岛素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出发
D. 蛋白质工程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发挥功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高级结构
二、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者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选错得0分)
16. 嗜盐单胞菌是一类嗜盐微生物,能够在高pH、高盐和高温等极端条件下生长。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微生物利用多种碳源发酵产生的高分子聚酯的总称,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及合成塑料所不具备的生物可降解性等许多优秀性能。下图为实验室利用嗜盐单胞菌生产PHA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嗜盐单胞菌能够节约淡水资源,还能建立抗杂菌污染的开放式发酵系统
B. 实验室用嗜盐单胞菌发酵产生PHA时,需要提供无氧等发酵条件
C. 发酵过程中,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严格控制温度等发酵条件
D. 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将PHA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17.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过程及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获得幼芽应先用无水乙醇消毒,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B. 过程①②③包括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 过程②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有利于拟原球茎的形成
D. 结果表明,生物碱含量与PLBs重量成正相关,光照条件有利于PLBs的生长
18. 科学家将Oct3、Sx2、c-Mye和Klf4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然后在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培养基上培养这些细胞。2~3周后,这些细胞显示出ES细胞的形态,称为iPS细胞。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成纤维细胞需要置于含有95%O2和5%C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B. 将小鼠成纤维细胞在相同的培养基上培养作为对照,可排除iPS细胞的产生是培养基的作用
C. 理论上可以利用病人体内的iPS细胞诱导形成心脏,这样可以避免免疫排斥
D. 用iPS进行人类某些疾病治疗可能存在风险
19. RT—PCR是将RNA的反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的技术。以m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中加入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
B. 该过程中加入的DNA聚合酶最适温度是95℃
C. 反转录形成的一个DNA片段经PCR扩增n次需要2n+1-2个引物
D. PCR时,引物中G、C碱基所占比例越高,复性所需的温度就越高
2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会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研究人员将Hp的Ipp20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制备相应的疫苗,具体操作步骤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选择限制酶XhI和XbaI切割质粒
B. 基因表达载体导入之前,可用Ca2+处理大肠杆菌
C. 培养基A中添加了氯霉素,培养基B中添加了潮霉素
D. 能用来生产Hp疫苗的大肠杆菌在菌落3和5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1. 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表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表中X物质最可为____,在微生物学中,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实验中还应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
(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按下图步骤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依次稀释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测得四个培养基中菌落数分别为15、166、154、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偏小,原因是____。
(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大小,请简要写出设计思路:____。
22. 同源四倍体的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但易造成家畜胀病;二倍体的百脉根因富含缩合单宁,饲喂时可防止家畜胀病的发生。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列技术路线,以期获得抗胀病的新型苜蓿。
(1)据图可知,本研究主要利用的生物技术的原理是____。
(2)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可以用____酶处理,获得紫花苜蓿和百脉根的原生质体。步骤①可采用化学法进行诱导,化学法除聚乙二醇融合法外,还有____法等。
(3)步骤③先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诱导生芽培养基上,通常应在培养基中加入两类植物激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长出芽后,再将其转接到诱导生根培养基上,最终得到杂种植株。该植株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简要阐述理由:____。
(4)与其他植物育种方法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突出优点是____。该再生植株并未获得预期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____。
23. 某研究所采用最新生物技术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同性繁殖,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孤雌小鼠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可以用____激素处理雌性小鼠,使其超数排卵。将卵母细胞转化为phESC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___过程。将卵细胞和具有精子细胞核特点的phESC融合后,培养至甲图所示的____阶段,再将其转移至代孕小鼠体内。最终得到的小鼠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____。
(2)培育孤雄小鼠时,首先需要通过____方法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处理,之后将精子和具卵细胞细胞核特点的ahESC同时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形成重构胚。核移植过程还需要借助高效率的电刺激法,电刺激除了可以促进细胞融合,同时还起到了____的作用。最终得到的小鼠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____。
(3)为提高上图中甲、乙两个胚胎的利用率,一次性获得较多的模型动物可以通过____技术实现。该技术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____。
24.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是番茄细胞内合成乙烯的两个关键酶。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原理如图1),可以形成互补双链RNA,使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或者被RNA酶降解,从而抑制上述两个基因的表达,使番茄具有耐储存、宜运输的优点。图2为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的反义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1)图2中的2A11为特异性启动子,该反义基因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该具有____原件。
(2)合成出的ACC氧化酶基因两端分别含限制酶BamHI和XbaI的酶切位点,ACC合成酶基因两端含SacI和XbaI的酶切位点,构建反义基因表达载体时,可以先用限制酶____对上述两个基因进行切割后,再将它们拼接成融合基因,之后相应的质粒和融合基因均使用限制酶____进行切割,以确保融合基因能够正确插入载体中。
(3)为了实现图1中反义基因的效果,应将融合基因____(填“正向”或“反向”)插入启动子2A11的下游。
(4)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用____法导入番茄细胞中。
(5)在检测番茄细胞中是否存在反义融合基因时,____(填“能”或“不能”)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ACC氧化(合成)酶基因片段作探针进行检测,理由是____。
25. 血栓调节蛋白(TM)只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合成,具有调节凝血的功能。为了解决异种器官移植时引起凝血紊乱的问题,科研人员研究制备了猪血管内皮特异性表达人血栓调节蛋白(hTM)的转基因猪。下图1表示部分研究过程,请回答:
注:ri是复制原点,T为终止子,pur为嘌呤霉素抗性基因,pTM为猪血栓调节蛋白,相关限制酶识别
序列及切割位点如下表:
(1)步骤①将pTM启动子插入到质粒1中,其中pTM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
(2)步骤②设计引物时,应该在引物____端加入claI和EcRV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步骤③将hTM编码区插入质粒2中,该过程中至少需要____种酶,分别是:____。
(4)步骤③获得质粒3经XhI、EcRV酶切后电泳,结果如下图2,据结果可判断目的基因____(填“成功插入”或“未插入”)质粒。
(5)质粒3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将处理后的成纤维细胞接种至培养皿中培养48h后经____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再按每孔一个细胞接种至96孔板(如上图)中,加入_____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再提取抗性细胞的DNA进行PCR鉴定,将呈阳性的细胞留存待用。
(6)取留存细胞的细胞核,显微注射到____中,再经过____等技术(至少两种)获得表达人血栓调节蛋白的转基因猪。选项
实验
方法/原理
A
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通过差速离心法区分质量不同的DNA分子
B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利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分离DNA与蛋白质
C
DNA片段的PCR扩增
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D
DNA片段的电泳鉴定
DNA分子经凝胶载样缓冲液(内含指示剂)染色,在300nm的紫外灯下检测
成分
MgSO4
蛋白质
X物质
水
琼脂
用量
5g
10g
7g
1000mL
20g
限制酶
XhI
claI
EcRV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C↓TCGAG
AT↓CGAT
GAT↓ATC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二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命题人、校对人:高一生物组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食品以及与食品有关的产品比比皆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B. 果酒、果醋制作所利用的菌种均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C. 从微生物体内提取的单细胞蛋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D. 泡菜腌制过程中,需加入一定的抗生素来抑制杂菌的繁殖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制作果酒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制作泡菜的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制作果醋的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养型。
2、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
【详解】A、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不需要纤维素酶的参与,A错误;
B、果酒、果醋制作所利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醋酸菌是好氧菌,两者均能够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菌体,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饲料等,C错误;
D、参与泡菜制作的乳酸菌是一种细菌,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繁殖,因此泡菜腌制过程中,不能加入抗生素,D错误。
故选B。
2. 在科研和生产上,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是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无菌操作是防止杂菌污染的关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消毒法可以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 巴氏消毒法消毒牛奶,基本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C. 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可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D. 紫外线消毒前,适量喷洒石炭酸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1、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2、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干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详解】A、消毒只能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和一部分芽孢,A错误;
B、巴氏消毒法是在62~65℃消毒30min或80~90℃处理30s~1 min,可消灭牛奶中大多数微生物,但基本不破坏其营养,B正确;
C、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制品和金属用具,可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C正确;
D、紫外线能够使杂菌的蛋白质变性,也会使杂菌的DNA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失去活性,紫外线消毒前,适量喷洒石炭酸可以加强消毒效果,D正确。
故选A。
3. 以宣木瓜为材料制作果醋时,首先要对果实进行软化;然后在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2%的白砂糖;再接入酵母菌,敞口培养一天后进行密闭发酵;最后接入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白砂糖的目的是提高溶液的渗透压,特异性抑制杂菌的生长
B. 敞口培养的目的是使酵母菌的数量大幅增加
C. 酵母菌密闭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
D. 接入醋酸菌后要保持体系的密闭性,并定时放气排走CO2
【答案】B
【解析】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快,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酒精发酵前加入的白砂糖主要是为酵母菌提供碳源,有利于提高酒精的生成量,A错误;
B、敞口的目的是提供氧气,为了酵母菌的繁殖,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当大量CO2产生时表明酵母菌的数量已大幅增加,B正确;
C、酵母菌密闭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之间,C错误;
D、醋酸菌为好氧菌,接入醋酸菌后要及时通气,D错误。
故选B。
4. 三糖铁培养基(TSI)含有牛肉膏、蛋白胨、糖类(乳糖、蔗糖和葡萄糖的比例为10:10:1)、酚红(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碱性条件下呈红色)等成分。TSI琼脂试验法通过观察细菌对三种糖的分解产生酸(少量的酸能被空气缓慢氧化)量的多少来鉴别其种类。操作过程是:用接种针挑取待测菌落后,刺入斜面TSI内,后缓慢抽出接种针,在斜面上进行“之”字划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牛肉膏可为细菌提供碳源和维生素等
B. 穿刺和划线的过程需严格控制杂菌污染
C. 若培养基中底层与斜面均呈黄色,推测细菌只能分解乳糖
D. 若底层呈黄色、斜面先呈黄色后变红,推测细菌可能只分解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糖铁培养基中的三糖分别为葡萄糖、乳糖及蔗糖。其中葡萄糖含量少,仅为乳糖或蔗糖的1/10。细菌分解糖类时产酸会使pH降低,斜面和底层呈黄色:若细菌只分解葡萄糖而不分解乳糖和蔗糖,因葡萄糖含量较少,所生成的少量酸由于接触空气被氧化,且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利用含氮物质生成碱性化合物中和酸,使斜面部分又变成红色;底层由于处于缺氧状态,细菌分解葡萄糖所产生的酸一时不被氧化而仍保持黄色。若细菌可以分解葡萄糖、乳糖及蔗糖,产酸多,斜面和底层都呈黄色。
【详解】A、牛肉膏可为细菌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等,A正确;
B、本实验通过TSI琼脂试验法,观察肠杆菌科细菌对三种糖的分解产生酸(少量的酸能被空气缓慢氧化)量的多少来鉴别其种类,故穿刺和划线的过程需严格控制其他杂菌污染,B正确;
C、由于酚红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碱性条件下呈红色,若培养基的中底层与斜面均呈黄色,说明细菌产酸的量多,推测细菌可能分解乳糖、蔗糖和葡萄糖,或分解含量较多的乳糖和蔗糖(或其中之一),C错误;
D、若细菌只分解葡萄糖而不分解乳糖和蔗糖,因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量较少,其产酸的量也较少,斜面上所生成的少量酸被空气缓慢氧化,使斜面由黄色变成红色;底层由于处于缺氧状态,细菌分解葡萄糖所产生的酸一时不能被空气氧化而仍保持黄色。故若底层呈黄色、斜面先呈黄色后变红,推测细菌可能只分解葡萄糖,D正确。
故选C。
5.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是常用的判定致突变物的方法。鼠伤寒沙门氏菌实验菌株(突变型)不能自行合成组氨酸,在不含组氨酸的最低营养培养皿上不能生长。突变型实验菌株可被各种诱变因素诱导,回复突变成野生型,即恢复了合成组氨酸的能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突变型菌株不能自行合成组氨酸可能是因为缺少将前体物质转化成组氨酸所需的酶
B. 回复突变前后,实验菌株的DNA中碱基对数一定会发生改变
C. 野生型菌株可在最低营养培养皿上生长成可见菌落
D. 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中,如果受试物处理组回复菌落数显著超过对照组,说明该受试物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突变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营养缺陷型是指野生型菌株由于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合成途径出现某些缺陷,丧失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如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的合成能力出现缺陷,必须在基本培养基(野生型菌株最低营养要求)中添加缺陷的营养物质(补充培养基)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突变株。
【详解】A、突变型菌株不能自行合成组氨酸可能是因为缺少将前体物质转化成组氨酸所需的酶,A正确;
B、实验菌株的DNA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回复突变,故回复突变前后,碱基对数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
C、最低营养培养皿不含组氨酸,突变型菌株不能在此培养皿上生长,野生型菌株可在此最低营养培养皿上生长,C正确;
D、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如果受试物处理组回复菌落数显著超过对照组,说明受试物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突变物,D正确。
故选B。
6.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取草莓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苗
B. 玉米花粉粒经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优良作物品种
C. 红豆杉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工厂化生产紫杉醇
D. 诱变处理烟草愈伤组织可以获得抗盐碱的烟草突变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解】A、脱毒苗不等同于抗病毒,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取茎尖(或芽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因为植物分生区附近(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外植体培育成幼苗,A错误;
B、玉米花粉粒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属于单倍体,不能稳定遗传,B错误;
C、植物细胞工程可用于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红豆杉细胞无需经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工厂化生产紫杉醇,只需要培养至愈伤组织获取其产物即可,C错误;
D、愈伤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可采用诱变处理烟草愈伤组织并筛选得到烟草抗盐碱突变体,D正确。
故选D。
7. 胞质杂种是指两个原生质体融合产生的杂种细胞,其中一个细胞的细胞核消失后,该杂种细胞形成的个体。科研人员利用雄性不育的品种A与可育的品种B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雄性不育的胞质杂种“华柚2号”,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了品种A的细胞核基因组中。经检测“华柚2号”的细胞核和叶绿体基因来自品种B,线粒体基因来自品种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原生质体A和B的融合
B. 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植物细胞核融合
C. 应筛选发绿色荧光的杂种细胞C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华柚2号”
D. “华柚2号”的获得说明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可能位于线粒体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是指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未脱壁的两个细胞是很难融合的,植物细胞只有在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才能融合,所以植物的细胞融合也称为原生质体融合。
【详解】A、灭活的病毒不能用于植物原生质体的诱导,A错误;
B、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B错误;
C、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了品种A的细胞核基因组中,而融合后的华柚2号不含品种A的细胞核,因此发绿色荧光的杂种细胞应被淘汰,C错误;
D、雄性不育的胞质杂种华柚2号的细胞核和叶绿体基因来自品种B,线粒体基因来自品种A,融合后品种A的细胞核消失,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可能位于线粒体中,D正确。
故选D。
8.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粘附或入侵,下图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需先注射刺突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以获得相应抗体
B. 在产生免疫反应的小鼠脾脏细胞中提取B淋巴细胞并诱导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 经HAT培养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培养后可直接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D. 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用来治疗新冠肺炎的原因是该抗体能杀伤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基础:
1、每一种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2、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详解】A、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需先注射刺突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以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并诱导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A错误;
B、在产生免疫反应的小鼠脾脏细胞中提取B淋巴细胞并诱导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生成杂交瘤细胞,B正确;
C、经HAT培养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后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C错误;
D、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用来治疗新冠肺炎的原因,并非直接杀伤被病毒入侵的细胞,而是通过中和病毒表面的S蛋白,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病毒的感染过程,D错误。
故选B。
9. 目前发现的双胞胎有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和“半同卵双胞胎”。1对“半同卵小姐弟双胞胎”形成过程如图所示,染色体全部来自父系的“合子”致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半同卵双胞胎”的产生与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异常有关
B. 排卵是卵子从卵泡中排出的过程,图中卵子发育到减数分裂Ⅱ的中期
C. 细胞a的染色体组成为MP1,则细胞c的染色体组成为P1P1或MM
D. 这对小姐弟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相同,来源于父亲的常染色体可能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1、受精阶段主要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
2、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3、多数哺乳动物卵子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贮备是胎儿出生前完成的;MⅠ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场所在卵巢。MⅡ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场所在输卵管中。
【详解】A、“半同卵双胞胎”的产生是由于两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受精引起的,与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异常有关,A正确;
B、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此时的卵子通常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卵子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的能力,故图中卵子发育到减数分裂Ⅱ的中期,B正确;
CD、来自母系的染色体为M,来自父系的染色体为P1、P2,经过复制后,染色体进行组合,若细胞a的染色体组成为MP1,细胞c的染色体均来自父亲,其染色体组成为P1P2,细胞b的染色体组成为MP2,故这对小姐弟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相同,来源于父亲的常染色体可能不同,C错误,D正确。
故选C。
10. 为获得导入R基因的转基因小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的目的是诱发卵巢排出比自然情况下更多的成熟卵子
B. 过程②操作中通常需多个表达载体和多个受精卵
C. 过程③需使用药物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
D. 过程④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1、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2、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详解】A、为了胚胎移植成功往往需要更多的卵母细胞,所以过程①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A正确;
B、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用多个表达载体和多个受精卵可以提高成功率,所以过程②操作中通常需多个表达载体和多个受精卵,B正确;
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过程③不需要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C错误;
D、胚胎移植成功需要受体和供体达到相同的生理状态,所以过程④处理的目的是使多只雌鼠b处于受孕准备状态,即该处理为同期发情处理,D正确;
故选C。
11. 第三代疫苗——DNA疫苗是指将编码保护性抗原蛋白的基因(如图甲)插入到适宜的质粒(如图乙)中得到的重组DNA分子,将其导入人体内,在人体细胞内表达的产物可直接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且可持续一段时间。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点分别是BglⅡ、EcRI和Sau3AI。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B. 构建DNA疫苗时,可用BglⅡ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C. 图乙中只用EcRI切割后质粒,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 用EcRI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只产生1种连接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可以看出,在目的基因上存在三种酶切位点,只有EcR I具有两个切点,而BglⅡ和Sau3A I具有只有一个切点。图乙中也具有这三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详解】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主要发现于原核生物中,尤其是细菌中,而不是真核生物中。它们能识别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A错误;
B、如果用BglⅡ和Sau3A I切割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两端将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同样用BglⅡ和Sau3A I切割质粒也形成这两种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它们可构成重组DNA,B正确;
C、质粒为环状DNA,其上只含有一个EcRI的切点,因此用EcRI切割后,该环状DNA分子变为线性双链DNA分子,因每条链上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切割后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
D、从图甲看出,用EcRI切割目的基因后两端各有一切口,与图乙中EcRI切口对接时,可有两种可能,即可产生两种重组DNA,D错误。
故选B。
12.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于基因工程中不同DNA片段的检测,研究人员用EcRI和SmaI两种限制酶处理某DNA分子,得到图2所示图谱,其中1号泳道是标准DNA样品,2号、3号、4号分别是EcRI单独处理、SmaI单独处理、两种酶共同处理后的电泳结果;图1为EcRI切割该DNA分子后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cRI的识别序列为GAATTC,切割位点在G和A之间
B. 该DNA分子最可能是含1000碱基对的环状DNA
C. 据图2可知,该DNA分子中EcRI和SmaI的酶切位点各有一个
D. SmaI切点与EcRI切点的距离为200bp
【答案】D
【解析】
【分析】切割DNA 分子的工具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又称限制酶。这类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它们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详解】A、由图可知,EcRⅠ的识别序列为GAATTC,切割位点在G和A 之间,A正确;
B、2号、3号分别是EcRⅠ单独处理、SmaⅠ单独处理后的电泳结果,两个泳道均只出现一个DNA片段,且分子量是1000,说明该DNA分子最可能是含1000个碱基对的环状DNA,B正确;
C、图2中4号是EcRⅠ和SmaⅠ两种酶共同处理后的电泳结果,显示800bp和200bp两个条带,说明在该DNA分子中,两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各有一个,C正确;
D、EcRI和SmaI单独处理得到的是1000bp片段,两种酶共同处理,得到800bp、200bp的片段,所以SmaI切点与EcRI切点的距离最短为200bp,最长为800bp,D错误。
故选D。
13.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制剂,下图为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的部分操作,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干扰病毒复制作用的糖蛋白
B. 过程①③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干扰素基因上的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等
C. 过程②需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②操作的原理是DNA半保留复制
D. 过程④为目的基因的导入,最后必须对干扰素进行功能活性鉴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①表示获取目的基因过程,②表示扩增目的基因过程,③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④表示导入目的基因过程。
【详解】A、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干扰病毒复制作用的糖蛋白,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A正确;
B、过程①表示获取目的基因过程,③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是质粒上的组成部分,因此过程③操作时要注意保护质粒上的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B错误;
C、过程②表示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是DNA半保留复制,该过程需用到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C正确;
D、过程④为目的基因的导入,最后需对酵母菌分泌的干扰素进行功能活性鉴定,D正确。
故选B。
14. 下表为DNA有关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15N和14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这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因此,利用离心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区分含有不同N元素的DNA。
【详解】A、在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用密度梯度离心法通过观察14N和15N标记的DNA在离心管中的位置来区分不同的DNA分子,A错误;
B、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某些蛋白质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利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去除部分蛋白质,B错误;
C、DNA片段的PCR扩增是一种在体外模拟DNA天然复制过程的技术,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从而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快速扩增,C正确;
D、DNA片段的电泳鉴定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实现。凝胶中的DNA分子通过核酸染料染色,可以在波长为 300 nm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凝胶载样缓冲液内含指示剂,其主要功能是在凝胶电泳过程中辅助DNA或RNA样品的迁移,并确保样品在凝胶上的均匀分布,D错误。
故选C。
15. 研究发现,天然胰岛素制剂进入血液循环后容易形成二聚体或六聚体,皮下注射胰岛素后需要经历一个解离为单体的过程,这延缓了疗效。科研人员借助蛋白质工程改变了胰岛素中的某些氨基酸,有效抑制了胰岛素的聚合,提高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改造
B. 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是影响胰岛素在患者体内是否聚合的原因之一
C. 改造胰岛素应首先从设计胰岛素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出发
D. 蛋白质工程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发挥功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高级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根据中心法则逆推以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DNA合成,最终还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A、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DNA合成,最终要利用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改造蛋白质,A正确;
B、氨基酸序列差异,导致胰岛素的空间结构有所改变,即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是影响胰岛素在患者体内是否聚合的原因之一,B正确;
C、胰岛素属于蛋白质,改造胰岛素应首先从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出发,进而根据氨基酸序列推测出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对原有的基因进行修饰和改造,C错误;
D、多数蛋白质除具有一级结构(即氨基酸顺序)外,还具有复杂的高级结构,即空间结构,而很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人们目前还不清楚的,因此实施蛋白质工程的难度很大,D正确。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者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选错得0分)
16. 嗜盐单胞菌是一类嗜盐微生物,能够在高pH、高盐和高温等极端条件下生长。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微生物利用多种碳源发酵产生的高分子聚酯的总称,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及合成塑料所不具备的生物可降解性等许多优秀性能。下图为实验室利用嗜盐单胞菌生产PHA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嗜盐单胞菌能够节约淡水资源,还能建立抗杂菌污染的开放式发酵系统
B. 实验室用嗜盐单胞菌发酵产生PHA时,需要提供无氧等发酵条件
C. 发酵过程中,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严格控制温度等发酵条件
D. 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将PHA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答案】AC
【解析】
【分析】图示为实验室发酵过程,利用嗜盐单胞菌发酵获取PHA,回收利用餐厨垃圾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生产。
【详解】A、嗜盐单胞菌是一类嗜盐微生物,能够在高pH、高盐和高温等极端条件下生长,所以使用嗜盐单胞菌能够节约淡水资源,即便在没有灭菌的情况下也很难感染杂菌,A正确;
B、图示用嗜盐单胞菌发酵产生PHA时有提供空气,所以提供的是有氧发酵等条件,B错误;
C、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发酵过程中除了要了解发酵进程外,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与转速等发酵条件,C正确;
D、PHA是嗜盐单胞菌的代谢产物,在发酵后应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得到的是菌体,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AC。
17.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过程及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获得的幼芽应先用无水乙醇消毒,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B. 过程①②③包括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 过程②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有利于拟原球茎的形成
D. 结果表明,生物碱含量与PLBs重量成正相关,光照条件有利于PLBs的生长
【答案】C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试验流程,①是取外植体,②是脱分化。右图表示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三者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最终趋于稳定,且PLBs在光照下的重量明显大于在黑暗中的重量
【详解】A、消毒的原则是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故外植体消毒可先用70%的酒精处理30s,无菌水清洗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A错误;
B、过程②为脱分化,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有利于拟原球茎的形成,③是愈伤组织继续生长的过程,B错误;
C、过程②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有利于愈伤组织,即拟原球茎的形成,C正确;
D、据右图可知,生物碱含量与PLBs重量成正相关,PLBs在光照下的重量明显大于在黑暗中的重量,说明光照条件有利于PLBs的生长,D正确。
故选CD。
18. 科学家将Oct3、Sx2、c-Mye和Klf4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然后在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培养基上培养这些细胞。2~3周后,这些细胞显示出ES细胞的形态,称为iPS细胞。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成纤维细胞需要置于含有95%O2和5%C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B. 将小鼠成纤维细胞在相同的培养基上培养作为对照,可排除iPS细胞的产生是培养基的作用
C. 理论上可以利用病人体内的iPS细胞诱导形成心脏,这样可以避免免疫排斥
D. 用iPS进行人类某些疾病治疗可能存在风险
【答案】AC
【解析】
【分析】iPS为诱导多能干细胞,是指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动物或人的体细胞,使体细胞直接重构称为胚胎干细胞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iPS细胞建立的过程主要包括: ①分离和培养宿主细胞;②通过病毒或质粒载体将若干个多能性相关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③将病毒感染后的细胞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并于ES 细胞专用培养体系中培养, 同时在培养液中根据需要加入相应的小分子物质以促进重编程; ④出现ES样克隆后进行iPS 细胞的鉴定(细胞形态、表观遗传学、体外分化潜能等方面)。
【详解】A、成纤维细胞需要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其中95%空气是细胞代谢必需的,5%的CO2能维持培养液的pH,A错误;
B、对照组可以排除干扰因素,所以要排除iPS细胞产生不是由培养基作用的结果需将小鼠成纤维细胞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作为对照,B正确;
C、iPS细胞是将0ct3、Sx2、c-Mye和Klf4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在体外培养基上形成的,不是体内本身存在的细胞,C错误;
D、由于iPS细胞具有活跃的分裂能力,若不受控制可能转化为癌细胞,所以用它进行治疗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D正确。
故选AC。
19. RT—PCR是将RNA的反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的技术。以m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中加入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
B. 该过程中加入的DNA聚合酶最适温度是95℃
C. 反转录形成的一个DNA片段经PCR扩增n次需要2n+1-2个引物
D. PCR时,引物中G、C碱基所占比例越高,复性所需的温度就越高
【答案】ACD
【解析】
【分析】PCR技术:①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②原理:DNA复制;③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④方式:以指数的方式扩增,即约2n;⑤过程: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
【详解】A、以RNA为模板反转录形成cDNA的过程,需要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A正确;
B、RT-PCR技术需要先逆转录形成cDNA,此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然后再进行PCR扩增,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最适温度应该在70~75℃左右,B错误;
C、DNA复制扩增过程需要引物的作用,且每个新形成的子链均含有引物,则反转录形成的一个DNA片段经PCR扩增n次需要2n+1-2个引物,C正确;
D、G和C之间会形成3个氢键,而A和T之间会形成2个氢键,因此,PCR时,引物中G、C碱基所占比例越高,复性所需的温度就越高,D正确。
故选ACD。
2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会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研究人员将Hp的Ipp20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制备相应的疫苗,具体操作步骤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选择限制酶XhI和XbaI切割质粒
B. 基因表达载体导入之前,可用Ca2+处理大肠杆菌
C. 培养基A中添加了氯霉素,培养基B中添加了潮霉素
D. 能用来生产Hp疫苗的大肠杆菌在菌落3和5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质粒上含有4种限制酶序列,需要选用BamH Ⅰ切割,会切掉启动子或者终止子,如果选用Xh Ⅰ和Pst Ⅰ切割,两个标记基因都会保留,无法区分质粒和重组质粒,因此可以选用限制酶XhI和XbaI切割质粒,或者选用Pst Ⅰ和XbaI切割质粒,A正确;
B、原核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Ca2+处理受体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更容易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B正确;
CD、该过程使用了限制酶 Xh I和Xba I或者是Pst Ⅰ和XbaI切割质粒和Ipp20基因,结合图示可知,在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氯霉素抗性基因被切割掉,保留了潮霉素抗性基因,不管是正常质粒还是重组质粒都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但只有正常质粒才同时含有氯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可以先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A筛选出导入正常质粒、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再采用同位影印接种到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B和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A中,此时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 B上生长,从而与培养基A(对照)相比会消失一些菌落,对照两个平板上减少的菌落就是符合要求的大肠杆菌菌落,结合图示可知,符合要求的大肠杆菌菌落是3和5,C错误,D正确。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1. 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表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表中X物质最可为____,在微生物学中,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实验中还应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
(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按下图步骤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依次稀释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测得四个培养基中菌落数分别为15、166、154、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偏小,原因是____。
(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大小,请简要写出设计思路:____。
【答案】(1) ①. 聚乙烯醇(或PVA) ②. 选择 ③. 多于
(2) ①. 1.6×108 ②. 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3) ①. 碘 ②. 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白色透明斑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
【解析】
【分析】1、选择培养基是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表格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即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因此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聚乙烯醇(或PVA)。由于完全培养液中任何微生物都可以生长,因此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小问2详解】
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3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160/0.1×103×100=1.6×108个;由于两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偏小。
【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因此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碘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白色透明斑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
22. 同源四倍体的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但易造成家畜胀病;二倍体的百脉根因富含缩合单宁,饲喂时可防止家畜胀病的发生。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列技术路线,以期获得抗胀病的新型苜蓿。
(1)据图可知,本研究主要利用的生物技术的原理是____。
(2)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可以用____酶处理,获得紫花苜蓿和百脉根的原生质体。步骤①可采用化学法进行诱导,化学法除聚乙二醇融合法外,还有____法等。
(3)步骤③先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诱导生芽培养基上,通常应在培养基中加入两类植物激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长出芽后,再将其转接到诱导生根培养基上,最终得到杂种植株。该植株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简要阐述理由:____。
(4)与其他植物育种方法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突出优点是____。该再生植株并未获得预期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____。
【答案】(1)细胞膜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①.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②. 高Ca2+-高pH融合
(3) ①. 细胞分裂素 ②. 可育 ③. 杂种植株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4) ①. 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 ②. 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虽然杂种植株虽具备两个物种遗传物质,但它们的表达相互干扰。
【解析】
【分析】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新型苜蓿的培育过程采用的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生物技术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小问2详解】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获得紫花苜蓿和百脉根的原生质体。步骤①可采用化学法进行诱导,其中化学方法除了聚乙二醇(PEG)融合法,还有高Ca2+-高pH融合法等。
【小问3详解】
步骤③先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诱导生芽培养基上,通常应在培养基中加入两类植物激素,分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胞分裂素。长出芽后,再将其转接到诱导生根培养基上,最终得到杂种植株。紫花苜蓿是同源四倍体,体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百脉根是二倍体,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融合后得到的杂种细胞含有4+2=6个染色体组,可见,杂种植株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因而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因而表现为可育。
【小问4详解】
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植株,打破了生殖隔离,实现了远缘杂交。杂种植株并未获得预期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基因表达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杂种植株虽具备两个物种遗传物质,但它们的表达相互干扰。
23. 某研究所采用最新生物技术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同性繁殖,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孤雌小鼠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可以用____激素处理雌性小鼠,使其超数排卵。将卵母细胞转化为phESC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___过程。将卵细胞和具有精子细胞核特点的phESC融合后,培养至甲图所示的____阶段,再将其转移至代孕小鼠体内。最终得到的小鼠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____。
(2)培育孤雄小鼠时,首先需要通过____方法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处理,之后将精子和具卵细胞细胞核特点的ahESC同时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形成重构胚。核移植过程还需要借助高效率的电刺激法,电刺激除了可以促进细胞融合,同时还起到了____的作用。最终得到的小鼠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____。
(3)为提高上图中甲、乙两个胚胎的利用率,一次性获得较多的模型动物可以通过____技术实现。该技术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____。
【答案】(1) ①. 促性腺 ②. 脱分化 ③. 囊胚 ④. XX
(2) ①. 显微操作 ②. 激活重构胚 ③. XX、XY或YY
(3) ①. 胚胎分割 ②. 均等分割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卵细胞激活转化成phFSC,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获得具精子细胞核特点的phESC,获得甲,从而得到孤雌小鼠。精子激活转化成ahFSC,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获得具卵细胞细胞核特点的ahESC,获得乙,从而得到孤雄小鼠。
【小问1详解】
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可以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雌性小鼠,使其超数排卵。脱分化是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并转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卵母细胞转化为phESC的过程相当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胚胎在体外培养至桑葚胚或囊胚后移入代孕动物体内,据题图分析,该胚胎是囊胚,具有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的分化,因此图中甲是囊胚。孤雌小鼠是由卵细胞和具精子细胞核特点的phESC融合形成的,具有双母亲来源,因此其染色体组成为XX。
【小问2详解】
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需要借助显微操作仪(体视显微镜)进行操作。电融合法除了促进细胞融合外,还可以激活重组细胞发育。具卵细胞细胞核特点的ahESC、精子所含性染色体均可能为X或Y,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后,得到的融合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X、XY或YY。
【小问3详解】
为获取更多的单倍体动物,可以将得到的早期单倍体胚胎进行胚胎分割处理。该技术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24.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是番茄细胞内合成乙烯的两个关键酶。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原理如图1),可以形成互补双链RNA,使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或者被RNA酶降解,从而抑制上述两个基因的表达,使番茄具有耐储存、宜运输的优点。图2为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的反义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1)图2中的2A11为特异性启动子,该反义基因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该具有____原件。
(2)合成出的ACC氧化酶基因两端分别含限制酶BamHI和XbaI的酶切位点,ACC合成酶基因两端含SacI和XbaI的酶切位点,构建反义基因表达载体时,可以先用限制酶____对上述两个基因进行切割后,再将它们拼接成融合基因,之后相应的质粒和融合基因均使用限制酶____进行切割,以确保融合基因能够正确插入载体中。
(3)为了实现图1中反义基因的效果,应将融合基因____(填“正向”或“反向”)插入启动子2A11的下游。
(4)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用____法导入番茄细胞中。
(5)在检测番茄细胞中是否存在反义融合基因时,____(填“能”或“不能”)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ACC氧化(合成)酶基因片段作探针进行检测,理由是____。
【答案】(1)终止子 (2) ①. XbaI ②. BamI和SacI
(3)反向 (4)农杆菌转化(法)
(5) ①. 不能 ②. 番茄细胞内本来就存在ACC氧化(合成)酶基因,能与ACC氧化(合成)酶基因探针发生分子杂交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番茄细胞中原有靶基因控制合成的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是番茄细胞合成乙烯的两个关键酶。图1所示为反义基因转录成的RNA可与靶基因转录出的mRNA形成RNA双链,使靶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或被RNA酶降解,从而阻止了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的合成,影响细胞中乙烯的合成,使番茄具有耐储存、宜运输的优点。图2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插入点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小问1详解】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据图2可知,2A11为特异性启动子,图中反义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启动子、复制原点、反义融合基因,除此之外,该反义基因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该具有终止子。
【小问2详解】
因为合成出的ACC氧化酶基因两端分别含限制酶BamHI和XbaI的酶切位点,ACC合成酶基因两端含SacI和XbaI的酶切位点,所以都可以用XbaI对上述两个基因进行酶切,再将得到的两个基因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融合基因,最后对相应的Ti质粒应用限制酶BamHI和SacI切割,把融合基因插入到载体中。
【小问3详解】
为了实现图1中反义基因的效果,应将融合基因反向插入在启动子2A11的下游即可构成反义融合基因。
【小问4详解】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常用的有农杆菌转化法,因此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番茄细胞中。
【小问5详解】
番茄细胞内本来存在ACC合成酶基因,能与ACC合成酶基因探针发生分子杂交,所以在检测反义ACC合成酶基因是否整合到番茄植株的染色体DNA上时,不能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ACC合成酶基因片段做探针进行检测。
25. 血栓调节蛋白(TM)只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合成,具有调节凝血的功能。为了解决异种器官移植时引起凝血紊乱的问题,科研人员研究制备了猪血管内皮特异性表达人血栓调节蛋白(hTM)的转基因猪。下图1表示部分研究过程,请回答:
注:ri是复制原点,T为终止子,pur为嘌呤霉素抗性基因,pTM为猪血栓调节蛋白,相关限制酶识别
序列及切割位点如下表:
(1)步骤①将pTM启动子插入到质粒1中,其中pTM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
(2)步骤②设计引物时,应该在引物____端加入claI和EcRV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步骤③将hTM编码区插入质粒2中,该过程中至少需要____种酶,分别是:____。
(4)步骤③获得的质粒3经XhI、EcRV酶切后电泳,结果如下图2,据结果可判断目的基因____(填“成功插入”或“未插入”)质粒。
(5)质粒3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将处理后的成纤维细胞接种至培养皿中培养48h后经____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再按每孔一个细胞接种至96孔板(如上图)中,加入_____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再提取抗性细胞的DNA进行PCR鉴定,将呈阳性的细胞留存待用。
(6)取留存细胞的细胞核,显微注射到____中,再经过____等技术(至少两种)获得表达人血栓调节蛋白的转基因猪。
【答案】(1)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可以驱动pTM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表达出pTM蛋白
(2)5’ (3) ①. 3 ②. claI、EcRV、T4DNA连接酶
(4)成功插入 (5) ①. 显微注射法 ②.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③. 嘌呤霉素
(6) ①. 去核的MII期卵母细胞 ②. 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从技术操作层面看,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重组DNA技术。包括四个基本程序: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 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小问1详解】
据图1可知,步骤①是在质粒1中插入pTM的启动子,pTM为猪血栓调节蛋白,pTM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可以驱动pTM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表达出pTM蛋白。
【小问2详解】
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因此要加入claI和EcRV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需要在引物的5'端。
【小问3详解】
据题意可知,目的基因和质粒都用claI和EcRV两种限制酶,得到的片段有黏性末端和平末端,需要用T4DNA连接酶连接(用于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因此步骤③将hTM编码区插入质粒2中,该过程中至少需要3种酶,即claI、EcRV、T4DNA连接酶。
【小问4详解】
将步骤③获得的质粒3经XhⅠ、EcRⅤ酶切后电泳应当得到2种长度的片段,其中应该含有pTM的启动子+hTM编码区=0.6+1.7=2.3,据图2实际电泳结果得到了5.6kb和2.3kb的2种片段,这说明hTM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地插入到质粒3。
【小问5详解】
质粒3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质粒3经电转染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并接种至培养皿中培养48h后经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再按每孔一个细胞接种至96孔板中。质粒中的pur嘌呤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培养液中加入嘌呤霉素筛选可获得抗性细胞,即含有质粒或重组质粒的细胞,再提取抗性细胞的DNA进行PCR鉴定,将呈阳性的细胞留存待用。
【小问6详解】
最后取留存细胞的细胞核,通过显微注射到去核的MⅡ中期卵母细胞中,再经过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能表达人血栓调节蛋白的转基因猪。
选项
实验
方法/原理
A
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通过差速离心法区分质量不同DNA分子
B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利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分离DNA与蛋白质
C
DNA片段的PCR扩增
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D
DNA片段的电泳鉴定
DNA分子经凝胶载样缓冲液(内含指示剂)染色,在300nm的紫外灯下检测
成分
MgSO4
蛋白质
X物质
水
琼脂
用量
5g
10g
7g
1000mL
20g
限制酶
XhI
claI
EcRV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C↓TCGAG
AT↓CGAT
GAT↓AT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长春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