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44023/0-17179796496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44023/0-17179796496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44023/0-17179796497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4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 75分钟 分值: 100分
命题人:郑春艳 审题人:朱丽杰
相对原子质量: Cu:64 O:16 C:12 H: 1 S: 32 Fe: 56
一、选择题(1-7每题2分, 8-17每题3分, 共44分)
1.北京冬奥会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奥会采用氢能源保障车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
B.速滑馆“冰丝带”用CO₂做制冷剂制冰,此过程是吸热反应
C.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结构使用的特种钢属于金属材料
D.使用的太阳能“被动房”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气态氨气转化为固态铵盐的过程称为氮的固定
B. 用CO₂和饱和 NaHCO₃溶液,使用右图装置可实现喷泉实验
C. 密闭容器中充入1ml N₂ 和 3mlH₂, 充分反应后生成2mlNH₃
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 SO₂ 的排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LSO₃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B.32gCu在足量 O₂或在足量硫蒸气中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均为NA
C. H₂(g)+I₂(g)⇌ 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D.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 2C(?)已达平衡,则A、C 可以同时是气体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 SO₂气体,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₂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一定有SO²₄
C.在粗硅的制取中发生反应 2C+SiO2高温2CO↑+Si,可证明碳元素非金属性比硅强
D.SiO₂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光纤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5.用铁片与1ml/L 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①适当加热 ②改用18.4ml/L 的硫酸 ③增加同浓度稀硫酸的用量
④改用铁粉 ⑤滴加几滴 CuSO₄溶液 ⑥改用3ml/L 的硝酸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高一化学 第 1 页 共 8 页6.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A.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B.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C.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D.反应开始后,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7.下列事实与带点物质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SO₂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漂白性)
B.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强氧化性)
C.久置的浓硝酸,颜色略显黄色(不稳定性)
D.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黑色物质生成(脱水性)
8.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活性炭催化条件下煤气中 H₂S和Hg的协同脱除,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反应过程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生成
B. H₂S活性碳分解生成 H₂g和 S(s)的过程释放能量
C.整个脱硫过程中硫元素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
D.该机理由于活性炭的参与降低了 H₂S分解的热效应,使反应更易进行
9.常温下,在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有明显胀大。则所用试剂可能依次是( )
A.甲:浓硫酸和木炭 乙:浓氨水和 SO₂
B.甲:双氧水和 MnO₂ 乙:饱和食盐水和HCl
C.甲: NaOH 和 NaHCO₃溶液 乙: NaOH 溶液和 Cl₂
D.甲:浓硫酸和铁粉 乙:氯化亚铁溶液和硫化氢
高一化学 第 2 页 共 8 页10.下列说法或描述正确的是( )
A.硫黄矿制备硫酸经历两步: S→SO₃→H₂SO₄
B. 浓硫酸与足量的Zn反应生成1ml气体时,消耗的硫酸大于 1ml
C.工业上常用SO₂漂白纸浆,与氯水同时使用可增强漂白效果
D.实验室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使酸碱充分反应,应缓慢分次倒入 NaOH溶液并搅拌
1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 0.1ml⋅L⁻¹NaOH溶液反应:
B. 在 101kPa下H₂(g)的燃烧热 △H=−285.8kJ⋅ml⁻¹,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₂O1=2H₂g+0₂g△H=+285.8kJ⋅ml⁻¹
C. 已知CH₃OH(1)的燃烧热 ΔH=−726.8kJ⋅ml⁻¹,则有
CH3OH1+32O2g=CO2g+2H2OgH=−726.8kJ⋅ml−1
D. 已知9.6g硫粉与11.2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g FeS 时放出 19.12kJ热量,则
Fe(s)+S(s)=FeS(s) △H=-95.6kJ·ml⁻¹
12.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 CuNO₃₂固体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g(不考虑NO₂转化为 N₂O₄),,下列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B. 有 amlO₂消耗,同时有 4amlNO₂生成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固体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13.制备下列气体所需的反应物和发生装置均可行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高一化学 第 3 页 共 8 页选项
A
B
C
D
气体
一氧化氮
氯气
硫化氢
氨气
反应物
铜丝、稀硝酸
浓盐酸、高锰酸钾溶液
硫化钠固体、浓硫酸
铵盐、熟石灰
发生装置
14.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 Cl₂通入 FcBr₂溶液中,当溶液中 Br⁻消耗了 12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²⁺+2Br⁻+2Cl₂=2Fe³⁺+Br₂+4Cl⁻
B.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 Fe+4H⁺+NO₃=Fe³⁺+NO↑+2H₂O
C.用足量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SO2+2OH−=SO32−+H2O
D.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Cu²⁺+S²⁻=CuS↓
15.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产生的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可获得无色溶液
B.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 Br⁻>Cl⁻
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盐酸小液滴,说明酸性: H₂SO₄>HCl
D. ③中浓 H₂SO₄被还原成 SO₂
16.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以石墨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处理废气 SO₂的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由电极 a 流向电极b
B.理论上每消耗 22.4LO₂,可产生 196gH₂SO₄
C.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增大
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 SO2−2e−+4OH−=SO42−+2H2O
17. 现有 NaNO₃和HCl的混合溶液400mL,向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 Fe粉(假设反应中 HNO₃只被还原成NO),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含 Na⁺,Fe²⁺、Cl
B.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l/L
C.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33.6L
D.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步转移的电子之和为4ml
二、综合题(共计56分)
18.SO₂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 SO₂做相关验证和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化学 第 4 页 共 8 页(1)用如图1 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验证 SO₂具有氧化性。
①仪器X的名称为 。
②装置甲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说明SO₂具有氧化性的现象为 。
(2)该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CuCl(难溶解于水中)。
①仪器a的作用是 。
②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实验体现了:SO₂的性质是 。
(4)实验表明,将纯净的 SO₂缓缓地通入到 BaNO₃₂溶液中,得到 BaSO₄沉淀。为了探究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该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I:溶液中的 NO3−;
假设II: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①验证假设I(配制溶液前已将蒸馏水煮沸并密封冷却)。
实验i现象为 ,实验ii的现象为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i
向BaCl₂氵溶液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₂气体
假设I成立
实验ii
向Ba(NO₃)₂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₂气体
②验证假设II。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iv的步骤为 ,实验目的是 。
19.I.在恒温2L 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X 并发生放热反应:2X(g)⇌ Y(g) , X 的物质的量 n(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两曲线分别代表有无使用催化剂的情形)
(1)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 加入适量X C.增大压强 D.及时分离出Y
(2)图中c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 v(正) v(逆)(填“>”或“”或“”“△H₂>△H₃ B.△H₃>△H₁>△H₂ C.△H₂>△H₁>△H₃ D.△H₁=△H₂>△H₃
高一化学 第7 页 共 8 页(5)某化学反应 A₂g+B₂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上图 (填“能”或“不能”)确定三种物质A₂(g)、B₂(g)、AB(g)中,最稳定的是AB(g)。
②根据上图可知A₂(g)和B₂(g)生成1mlAB(g)的焓变△H为 kJ⋅ml⁻¹
Ⅱ.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其装置如图:
(1)丙装置中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粒子是(填离子或分子的化学式) 。丙装置中负极反应式为 。
(2)当甲装置导线中转移0.3ml电子时,正极生成气体 L(标准状况下):假设开始时乙装置中两电极质量相等,导线中转移0.3ml电子时,两电极质量相差 g。
(3)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很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图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为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 CH₄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 Y₂O₃的 ZrO₂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 O²⁻。则 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1-7每题2分, 8-17每题3分, 共计44分)
三、综合题(共计 56分)
18. (16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1)①长颈漏斗 (1分) ②FeS+2H⁺=Fe²⁺+H₂S↑ ③乙装置中有淡黄色的固体生成
(2)① 防止倒吸 (1分) ②2CuCl₂+4NaOH+SO₂=2CuCl↓+Na₂SO₄+2NaCl+2H₂O
(3)还原性(1分)
(4)①无明显现象(1分); 产生白色沉淀,生成气泡,遇空气变红棕色
②向盛有未经脱O₂处理的I BaCl₂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₂气体(向盛有 BaCl₂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 SO₂↓
O₂的混合气体或向实验的混合体系中充入氧气等);
证明O₂可将SO₂或H₂SO₃氧化为硫酸或 SO42−
19. (2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Ⅰ . (1)D (1分) (2) = (1分) ;使用催化剂 (3)
Ⅲ.(1) Y═2X (2) bd与
20. (2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Ⅰ.(1) ⑤⑥
22Cl₂g+2H₂Og+Cs=4HClg+CO₂gΔH=−290k⋅ml或其他合理形式1
(3) -392.8
(4)C
(5) ①不能(1分) circle2−12y−x(1分)
Ⅱ. (1) H₂O; Al-3e⁻+4OH⁻=Al(OH)₄⁻
(2) 3.36 ; 18
3CH₄−8e+4O²⁻=CO₂+2H₂O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D
D
C
C
A
C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D
C
A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省双鸭山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开远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机反应类型正确的是,如图所示,下图是原电池的装置图,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省牡丹江三校联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A、B、C、D四种金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