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4.2+光的反射》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425/0-17179965733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4.2+光的反射》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425/0-17179965734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4.2+光的反射》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425/0-17179965734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4.2+光的反射》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4.2+光的反射》,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33小题)
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B.立竿见影C.海市蜃楼D.水中倒影
2.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水中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3.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物理原理是( )
A.小孔成像B.平面镜成像C.光的色散D.光的散射
4.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汽车观后镜;⑤老花镜;⑥近视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A.②④B.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⑥
5.黄州东湖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志白线上每隔2米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 )
A.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
C.自行车的尾灯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
6.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7.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8.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
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9.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1块B.2块C.3块D.4块
10.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
A.轿车上 中兴B.轿车上 兴中
C.公交车上 中兴D.公交车上 兴中
11.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到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A.
向外旋转
B.
向内旋转
C.
向下旋转
D.
向上旋转
12.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13.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
A.40°B.50°C.80°D.100°
14.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
A.20°B.15°C.10°D.5°
15.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16.课堂上,有时光滑黑板表面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B.C.D.
17.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 )
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
C.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D.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
18.教室中上课,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出现晃眼现象的原因是( )
A.只有黑板反射光,字不反射光
B.字和黑板都反射光,字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
C.只有字反射光,黑板不反射光
D.字和黑板都反射光,黑板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
19.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也会损坏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汽车车玻璃贴防晒膜
B.晚上学习时用护眼灯
C.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20.在皮鞋擦过鞋油之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增加皮鞋反光性能,从而增加漫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反复擦可增加皮鞋吸收阳光的能力,所以越擦越亮
21.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镜面反射D.发生漫反射
22.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光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D.“虚拟车道”是光源
23.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4.如图所示,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
B.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D.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25.使用环保型墙面漆粉刷教室墙壁,不仅可以降低教室内的空气污染,由于墙面上留有很多小颗粒形成的凹凸不平,还有利于保护视力。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
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
2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
B.镜面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反射定律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27.白天室内的人觉得光线明亮,而室外的人观看建筑物时总觉得窗口是黑洞洞的,这是因为( )
A.窗玻璃的透明度不高
B.窗玻璃把入射光反射出去
C.进入房间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很少从窗口射出
D.房间内和房间外的人对光的感受能力有差异
28.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29.如图所示,卢奇同学通过平面镜中看到了猫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猫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卢奇的眼睛,这事实说明( )
A.光的漫反射B.光的镜面反射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平面镜成等大的像
30.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B.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法线ON前后转动F板D.让另一束光从BO入射
3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
32.小吴和小杨两位小朋友做游戏,小吴想通过一块平面镜看到小杨,同时又不被小杨看到,则( )
A.只要将镜子转一个角度B.只要离镜子远一些
C.只要把自己藏得更好D.不可能做到
33.某甲利用平面镜反射看到了某乙的眼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乙一定也能从同一平面镜同时看到某甲的眼睛
B.某乙一定不能从同一平面镜同时看到某甲的眼睛
C.A和B两种结论都有片面性,结论和平面镜的质量有关
D.A和B两种结论都有片面性,结论和某甲隐藏得是否巧妙有关
三.填空题(共3小题)
36.一固定光源发射一束光照在液面上,光通过液面反射后在光屏形成一亮点S1,当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反射角比原来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7.许多轿车的车窗都是贴膜玻璃,从车内能看到外面的物体,从外部观看时,依然是外面的物体,这是因为外面的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反射出来的光比车内物体透过玻璃折射出来的光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他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 形成的。
38.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时,是因为发生了光的 ;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缘故。
二.多选题(共2小题)
34.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
C.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D.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35.雨过刚晴的月夜,行走时为了防止踩到小水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应走亮处B.迎着月光走,应走暗处
C.背着月光走,应走亮处D.背着月光走,应走暗处
四.作图题(共4小题)
39.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40.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1.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 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42.如图所示,是小白兔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船只的情况,请画出小白兔看到船的光路走向图,要求标出光线方向。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43.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红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 。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
4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 。
45.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 (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 (选填序号)。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光污染及危害
光污染是指因光辐射过量而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最常见的光污染是眩光。都市中的宾馆、饭店、写字楼等地方常用玻璃、铝合金材料装饰其外墙。这些材料能强烈地反射太阳光,使人宛如生活在镜子世界之中。另外,夜晚迎面驶来的汽车灯光、电焊或熔炉等发出的强光、专用仪器设备产生的红外线以及紫外线等均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
光污染的危害是:
①导致人的视力下降,白内障发病率增高;
②“人工白昼污染”会使人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各种不适症,致使精力不振;
③现代舞厅中的“彩光”污染使人眼花缭乱,发生头昏、头疼、精神紧张等症状;
④如果人体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还会诱发白血病等。
(1)以下常见的几种职业,不易受到光污染危害的是
A.炼钢工人 B.纺织工人
C.出租车司机 D.电焊工人
(2)下列的四个娱乐场所中,易受到光污染危害的是
A.现代舞厅 B.电影院
C.剧场 D.音乐厅
(3)请你就如何有效地预防光污染,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
② 。
六.解答题(共3小题)
4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48.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49.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有一束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平面镜S1 上。试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S1、S2 反射后的光路,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八年级上学期《4.2 光的反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3小题)
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B.立竿见影C.海市蜃楼D.水中倒影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立竿见影属于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C错误;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2.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水中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解答】解:水中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以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水中倒影”与岸上景物是等大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物理原理是( )
A.小孔成像B.平面镜成像C.光的色散D.光的散射
【分析】首先明确天在清溪底反应的物理知识与形成原理,然后与下面的四个选择项中的反应的物理知识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天在清溪底”是以天为景物,以水面为平面镜成像在水中的,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B。
4.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汽车观后镜;⑤老花镜;⑥近视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A.②④B.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⑥
【分析】(1)光学器具分成两种镜面:面镜和透镜。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透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2)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时,在物体表面返回到原来介质中的一种现象;穿衣镜、潜望镜、观后镜都是面镜,利用光的反射;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都属于光的折射。
【解答】解:(1)②穿衣镜是平面镜,③潜望镜是用平面镜制成的、④汽车观后镜凸面镜,它们都是面镜,都是利用光的反射工作的;
(2)①显微镜、⑤老花镜是由凸透镜制成的,⑥近视镜是凹透镜制成的,它们都是透镜,都利用了光的折射;
故选:C。
5.黄州东湖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志白线上每隔2米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 )
A.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
C.自行车的尾灯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
【分析】根据“夜精灵”的形状如同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同时又能将汇聚后光线全反射,反光效率很高,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由于“夜精灵”的形状如同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当汽车灯光射来时,光线经过玻璃微珠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反射,然后沿原路返回,这样司机就可以看清黑夜中的标志牌。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自行车的尾灯、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只有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没有用到光的反射。
故选:B。
6.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平面镜N或M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刻度尺上的光斑移动,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向D点的那一侧移动。
【解答】解:P桌面上放重物M后台面发生倾斜,平面镜也发生倾斜,所以入射角变大,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根据镜面反射的特点知反射的光线偏向右方,即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故选:C。
7.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我们之所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据此分析。
【解答】解:点亮的灯泡属于光源,会发出光线,未点亮的灯泡会反射点亮的灯泡的光线,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看到了未点亮的灯泡。
故选:D。
8.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
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台灯发出的光照到玻璃上,玻璃表面反射台灯发出的光射入人眼,由于人感受到的反射光太强,所以感到刺眼,可见如将台灯移至人的侧旁,即可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解答】解:小明晚上学习的时候,铺在写字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实际上这些刺眼的亮光并非玻璃本身发出的,而是玻璃表面反射台灯发出的光所致。这些光之所以刺眼,是由于人感受到的反射光太强,一般这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可见如将台灯移至人的侧旁,即可避免出现这种现象。而对于通常以右手写字的人来说,则应将台灯移至其左臂外侧最好(因为如果台灯在右臂外侧时,则在写字时右手的影子会落在人正前方的台面上,影响看书和写字)。
故选:C。
9.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1块B.2块C.3块D.4块
【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画图解答。
【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可知,若只有对面的一块平面镜只能成一次像,根据成像的情况,说明有另一块平面镜与其相对且平行放置,
因此出现这样的场景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A在左右两个平面镜中分别成像为A1、A2,左边的像A1会在右边镜中成像为A3,以此类推,
如图所示
故选:B。
10.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
A.轿车上 中兴B.轿车上 兴中
C.公交车上 中兴D.公交车上 兴中
【分析】由题意“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根据平面镜成像可知,两个字是在哪辆车上,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对称可知其中两字。
【解答】解:因为是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根据平面镜成像可知,两个字是在公交车上,
由图知,这两个字是“中兴”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对称可知,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兴中”。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到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A.
向外旋转
B.
向内旋转
C.
向下旋转
D.
向上旋转
【分析】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说明树梢的反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路面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反射后射向了上面,因此需将反光镜向下旋转。
故选:C。
12.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小科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像也就越清晰。
故选:C。
13.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
A.40°B.50°C.80°D.100°
【分析】根据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和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时,则入射角为=40°,
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40°=50°。
故选:B。
14.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
A.20°B.15°C.10°D.5°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明确下面两点:
(1)做出光的反射光路图,根据光路图可以确定每次入射时入射角两个平面镜夹角θ的关系。
(2)光线原路返回的含义:必须是经过多次反射后,最后的一次入射是垂直于其中的一个平面镜,即入射角等于零。
【解答】解: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图知:光线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为:90°﹣θ;
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90°﹣2θ;
第三次的入射角为:90°﹣3θ;
第N次的入射角为:90°﹣Nθ。
要想沿原来光路返回需要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
所以有 90°﹣Nθ=0,
解得:N=由于N为自然数,所以θ不能等于20°。
故选:A。
15.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首先知道入射光线射到自行车尾灯上,要经过两次反射;其次,根据自行车尾灯是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完成两次反射的光路图;由作出的光路选出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两次反射的光路如图,可以看到,最后的反射光线CD与入射光线AB平行。
故选:A。
16.课堂上,有时光滑黑板表面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B.C.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搞清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黑板某处一团亮光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说明光射在黑板的某处发生了镜面反射。
【解答】解:黑板使用时间长了表面会变得比较光滑,当外面强光照射到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导致有些同学看不到上面的文字,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B、D图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C图表面不光滑,故只有A图正确。
故选:A。
17.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 )
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
C.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D.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
【分析】光的反射分为两种类型:
(1)镜面反射:镜面比较光滑,平行光线射到镜面上时,反射光线仍然平行;
(2)漫反射:反射面凹凸不平,平行光线射到上面时,反射光线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1)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由于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垂直,因此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应是0℃,反射光线将沿原方向返回;
(2)由于镜面比较光滑,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线仍然平行从小孔射出,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也没有光线射到墙壁上,因此整个房间一片黑暗。
故选:D。
18.教室中上课,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出现晃眼现象的原因是( )
A.只有黑板反射光,字不反射光
B.字和黑板都反射光,字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
C.只有字反射光,黑板不反射光
D.字和黑板都反射光,黑板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
【分析】之所以觉得“晃眼”,是因为黑板将太阳光平行的反射到人的眼中,结合镜面反射的原理即可解答。
【解答】解:教室的黑板某些地方非常光滑时,会出现镜面反射,字和黑板都反射光,黑板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即太阳光被平行的反射到一些同学的眼中,从而“晃”到这些同学的眼镜,其原因就是镜面反射。
故选:D。
19.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也会损坏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汽车车玻璃贴防晒膜
B.晚上学习时用护眼灯
C.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分析】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被反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是光的反射,比如:漫反射、镜面反射,目前的光污染主要是镜面反射。
【解答】解: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主要是防止太阳对人体的晒伤,不会造成光污染,不符合题意;
B、晚上的光线较暗,故用护眼台灯可以起到对眼睛的保护作用,不会造成光污染,不符合题意;
C、当光照射在玻璃幕墙时,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符合题意;
D、利用塑料的透光功能,建大棚时能够使大棚的温度升高,不会造成光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在皮鞋擦过鞋油之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增加皮鞋反光性能,从而增加漫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反复擦可增加皮鞋吸收阳光的能力,所以越擦越亮
【分析】皮鞋擦油后看起来很亮,说明光经过鞋表面反射后比较集中,向着同一个方向;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向着各个方向,光线比较分散,所以表面看起来应该更暗。
【解答】解: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故选:B。
21.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镜面反射D.发生漫反射
【分析】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叫做漫反射。
【解答】解: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
故选:D。
22.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光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D.“虚拟车道”是光源
【分析】(1)激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传播时不需要靠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传播速度很快,达到3×108m/s;
(2)当光线照到凸凹不平的地方时会发生漫反射。
【解答】解:A、激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故错误;
B、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错误;
C、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故正确;
D、“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不是光源,故错误;
故选:C。
23.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是镜面反射,故B错误;
C、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正确;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24.如图所示,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
B.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D.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分析】(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2)光照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物体照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同一方向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解答】解:(1)物理教材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线,故A错误;
(2)教材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5.使用环保型墙面漆粉刷教室墙壁,不仅可以降低教室内的空气污染,由于墙面上留有很多小颗粒形成的凹凸不平,还有利于保护视力。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
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
【分析】①表面光滑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沿特定的方向反射出去,人眼接收到反射光感觉很强;
②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人在各个角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而且接收的反射光不太强。
【解答】解:粉刷墙壁时选择了环保墙漆,这样表面将会出现很多小的凹凸不平,当光照在墙上时,在凹凸不平的地方发生漫反射,光向四处传播开来,减弱了光的强度,对人们的眼睛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故选:A。
2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
B.镜面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反射定律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分析】①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②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一束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就叫做镜面反射;
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只有选项D正确。
故选:D。
27.白天室内的人觉得光线明亮,而室外的人观看建筑物时总觉得窗口是黑洞洞的,这是因为( )
A.窗玻璃的透明度不高
B.窗玻璃把入射光反射出去
C.进入房间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很少从窗口射出
D.房间内和房间外的人对光的感受能力有差异
【分析】白天室内的人觉得光线明亮,说明光线进入眼睛较多,而从屋里反射出来的光太少了,在外面的人就接收到屋里反射出来的光太少了,所以总觉得窗口是黑洞洞的。
【解答】解:当光照在墙壁上时,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多,看起来很亮。
而室外的人观看建筑物时,太阳光射到屋内,进入房间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很少从窗口射出反射出来进入人的眼睛,因此看起来就是黑洞洞的。
故选:C。
28.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分析】①甲在镜子中看到乙的眼睛说明从乙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射入了甲的眼睛;
②要判断乙能否看到甲的眼睛,关键是要看甲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是否会经平面镜的反射进入乙的眼睛。
【解答】解:根据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既然乙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能再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后进入甲的眼睛,那么逆着这束光线,光路仍然是成立的,也就是从甲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会进入乙的眼睛,所以乙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故选:A。
29.如图所示,卢奇同学通过平面镜中看到了猫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猫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卢奇的眼睛,这事实说明( )
A.光的漫反射B.光的镜面反射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平面镜成等大的像
【分析】当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进入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反射光线变成入射光线,那么入射光线就会变成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就是光路的可逆性。
【解答】解: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当卢奇在平面镜中看到猫的眼睛时,猫也一定能看到卢奇的眼睛。
故选:C。
30.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B.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法线ON前后转动F板D.让另一束光从BO入射
【分析】首先要搞清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实验中的操作方法。要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我们可以让光线沿反射光线的射入,然后观察此时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
【解答】解:此题主要探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先让一光线贴着纸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BO的方向入射,会发现反射光线沿原来的入射光线OA方向射出。
故选:D。
3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
【分析】(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影子、日食、月食以及激光准直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B正确;
C、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光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故D正确。
故选:A。
32.小吴和小杨两位小朋友做游戏,小吴想通过一块平面镜看到小杨,同时又不被小杨看到,则( )
A.只要将镜子转一个角度B.只要离镜子远一些
C.只要把自己藏得更好D.不可能做到
【分析】当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进入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反射光线变成入射光线,那么入射光线就会变成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就是光路的可逆性。
【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则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当小吴想通过一块平面镜看到小杨,同时又不被小杨看到是不可能做到的。
故选:D。
33.某甲利用平面镜反射看到了某乙的眼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乙一定也能从同一平面镜同时看到某甲的眼睛
B.某乙一定不能从同一平面镜同时看到某甲的眼睛
C.A和B两种结论都有片面性,结论和平面镜的质量有关
D.A和B两种结论都有片面性,结论和某甲隐藏得是否巧妙有关
【分析】光路是可逆的,甲在平面镜中能看到乙,乙一定在同一块平面镜中看到甲。
【解答】解:如图,甲射出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乙的眼睛。
乙射出的光线BO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甲的眼睛。
所以在同一块平面镜里,甲看到乙的眼睛同时,乙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故选:A。
三.填空题(共3小题)
36.一固定光源发射一束光照在液面上,光通过液面反射后在光屏形成一亮点S1,当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 下降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反射角比原来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据液面上升或下降,判断出反射点和反射光线的变化,从而分析出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与液面变化的关系。
【解答】解: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当反射到光电屏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表明被监视的液面从AB下降到CD的。
由于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所以入射角不会变化,反射角也不会变化,
故答案为:下降;不变。
37.许多轿车的车窗都是贴膜玻璃,从车内能看到外面的物体,从外部观看时,依然是外面的物体,这是因为外面的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镜面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反射出来的光比车内物体透过玻璃折射出来的光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他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
【分析】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当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依然平行;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在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
故答案为:镜面;直线传播。
38.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时,是因为发生了光的 漫反射 ;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 镜面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漫反射 的缘故。
【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解答】解:(1)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时,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故答案为:漫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
二.多选题(共2小题)
34.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
C.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D.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数字型条码是黑白相间的图,黑色能够吸收任何颜色的色光,而白色则能够反射任何颜色的色光。收银员将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发出光线,根据条形码吸收和反射光的不同即产生与众不同的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输送到电脑中。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反射什么颜色的色光,物体就呈什么颜色。
【解答】解:A、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中,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条纹不反射光,故条形码的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不同,故A错误。
BC、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之后,通过软件识别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转换为数字信号,故BC正确。
D、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中,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条纹不反射光,二维码本身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BC。
35.雨过刚晴的月夜,行走时为了防止踩到小水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应走亮处B.迎着月光走,应走暗处
C.背着月光走,应走亮处D.背着月光走,应走暗处
【分析】(1)当迎着月光走时,月光射到水面上时,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地上明处部分是水;
(2)当背着月光走时,月光射到水面上时,反射光没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地上暗的部分是水。
【解答】解:(1)当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有水,因为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漫反射,只有很少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此时水面亮,人应走暗处。
(2)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暗处有水。因为背着月光虽然水面仍然是镜面反射,但是此时的反射光全部射到人的后背,几乎没光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故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故此时地面较亮,所以地上暗处部分是水,人应走亮处。
故选:BC。
四.作图题(共4小题)
39.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解答】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40.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分析】知道了反射光线的位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易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大,由此求得反射角的度数。在标反射角的度数时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如图所示: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180°﹣60°=12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如图所示:
41.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 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分析】本题用到两个知识点:一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发光点的像点,二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
【解答】解:先作出点光源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连接S′与挡光板的最上右边缘,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作出入射光线,并画出反射光线,阴影部分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障碍物右边的范围,如图所示:
42.如图所示,是小白兔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船只的情况,请画出小白兔看到船的光路走向图,要求标出光线方向。
【分析】根据潜望镜内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的结构可以得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过反射点画出反射光线反向即可。
【解答】解:画出从船上A点发出的光线,即入射光线,过反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再过二次反射点作垂直于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43.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红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显示光路 。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 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进行多次实验 。
【分析】(1)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特点分析;
(2)实验过程中法线要与平面镜垂直;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可以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4)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解答】解:(1)实验时如果不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则无法看见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就无法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以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
(2)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可以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4)只进行一次实验,根据一次测量就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了得出普遍结论,使结论符合客观事实,应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故答案为:(1)显示光路;(2)不能;(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4)进行多次实验。
4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量角器 。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C 。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 光路可逆 。
【分析】(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需要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要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1)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
(2)此实验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你该采取的操作是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即选项C的说法符合题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让光线逆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该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量角器;(2)C;(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路可逆。
45.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 B (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 不在 (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 ③ (选填序号)。
【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有平面镜、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可以来探究光的反射光线的规律;
(2)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线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1)①已知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多次改变光的入射角度,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因此该实验探究了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所以看不到反射光线;
若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因为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则看到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③。
故答案为:(1)①B;②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不在;③。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光污染及危害
光污染是指因光辐射过量而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最常见的光污染是眩光。都市中的宾馆、饭店、写字楼等地方常用玻璃、铝合金材料装饰其外墙。这些材料能强烈地反射太阳光,使人宛如生活在镜子世界之中。另外,夜晚迎面驶来的汽车灯光、电焊或熔炉等发出的强光、专用仪器设备产生的红外线以及紫外线等均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
光污染的危害是:
①导致人的视力下降,白内障发病率增高;
②“人工白昼污染”会使人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各种不适症,致使精力不振;
③现代舞厅中的“彩光”污染使人眼花缭乱,发生头昏、头疼、精神紧张等症状;
④如果人体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还会诱发白血病等。
(1)以下常见的几种职业,不易受到光污染危害的是 B
A.炼钢工人 B.纺织工人
C.出租车司机 D.电焊工人
(2)下列的四个娱乐场所中,易受到光污染危害的是 A
A.现代舞厅 B.电影院
C.剧场 D.音乐厅
(3)请你就如何有效地预防光污染,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 加强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合理使用玻璃幕墙等强反光装饰材料,减少光污染源
② 对有红外线、紫外线的场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分析】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当光照射到它们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能量强亮度大,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这就是光污染,即白色污染。
【解答】解:(1)炼钢、电焊时都会产生亮度较大的光,造成光污染,出租车司机有时会遇到从周围其它物体上反射的较强的光,而纺织厂不能产生较强的光,但会出现噪声污染;
故选B;
(2)光线发生反射时,能量强度越大,光污染危害越大,电影院、剧场、音乐厅不会出现强光,但现代舞厅中会出现较亮的光;
故选A;
(3)为了有效地预防光污染,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是:
①加强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合理使用玻璃幕墙等强反光装饰材料,减少光污染源;
②对有红外线、紫外线的场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故答案为:(1)B;(2)A;
(3)①加强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合理使用玻璃幕墙等强反光装饰材料,减少光污染源;
②对有红外线、紫外线的场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六.解答题(共3小题)
4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OA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
【分析】(1)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
(2)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
(3)实验要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还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解答】解:
(1)不合理。实验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2)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一个角度,在白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是因为纸板OB面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不合理;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48.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分析】本题有两种作法:
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
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
【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像的位置,如图所示:
49.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有一束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平面镜S1 上。试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S1、S2 反射后的光路,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分析】“角反射器”的特点是对光线进行两次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可知,两次反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始终平行的,因此,只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两次反射后的光线方向就不会改变。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到下面的镜面,同理画出第二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次数
∠i
∠r
1
70°
70°
2
45°
45°
3
30°
30°
次数
∠i
∠r
1
70°
70°
2
45°
45°
3
30°
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一节 光的反射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光的反射优秀巩固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0×108m/s,【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节 光的反射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