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5.4+眼睛和眼镜》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432/0-1717996602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5.4+眼睛和眼镜》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432/0-17179966029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5.4+眼睛和眼镜》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432/0-17179966030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5.4+眼睛和眼镜》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5.4+眼睛和眼镜》,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视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正常的眼睛戴上度数较大的凸透镜后,会( )
A.没有影响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C.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D.看得更清楚
2.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
B.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前方
C.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
D.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3.眼睛前部的聚光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凸透镜作用的各部件是( )
A.角膜
B.虹膜
C.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D.晶状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B.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C.近视镜片是凸透镜
D.近视是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
5.关于正常的眼睛看远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B.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
6.对于正常的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7.王平的爷爷眼睛“花”了,可为他选择的镜子是( )
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
8.有关近视眼及其矫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
C.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需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D.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需存眼睛前而放一个凹透镜
9.眼睛能看到五彩的缤纷世界,那是因为外部世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了清晰的像,下列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相似的是( )
A.幻灯机B.照相机C.平面镜D.放大镜
10.关于视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
B.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的大小
C.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
D.视角就是眼睛看到的角
1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字母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象是( )
A.B.C.D.
12.在下列情况中,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
A.站在20cm远处的1.6m高的人
B.站在15cm远处的1.8m高的人
C.站在30cm远处的1.8m高的人
D.站在30cm远处的2.5m高的竹竿
13.下列应用中需选用凹透镜的是( )
A.看书用的放大镜B.矫正近视配戴的眼镜镜片
C.手电筒中的反光镜D.幻灯机上的镜头
14.下列区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过强,远视眼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
B.近视眼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方,远视眼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
C.近视眼用发散透镜矫正,远视眼用会聚透镜矫正
D.近视眼晶状体太薄,远视眼晶状体太厚;近视眼眼球前后径太短,远视眼眼球前后径太长
15.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看物体的光路图,要使他能看清物体,她应该在眼睛前放一个( )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镜D.无法判断
16.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偏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B.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偏厚,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C.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偏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D.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偏厚,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17.我们能否看清一个物体,跟它对我们眼睛的“视角”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越大,距离我们眼睛越远,视角越大
B.物体越小,距离我们眼睛越远,视角越大
C.物体越大,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D.物体越小,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八年级上学期《5.4 眼睛和眼镜》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正常的眼睛戴上度数较大的凸透镜后,会( )
A.没有影响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C.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D.看得更清楚
【分析】一个正常人眼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如果戴上度数较大的凸透镜,眼睛对光的偏折能力增强,这样来自物体的光在到达视网膜前就会会聚了,所以到达视网膜时就成了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解答】解:眼睛正常的人我们给他戴上度数较大的凸透镜后,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本来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光线,不再会聚在视网膜上,而是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所以其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故选:B。
2.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
B.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前方
C.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
D.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分析】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解答】解:A、老年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故A正确;
B、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后方,故B错误;
C、远视眼需要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进行矫正,故C错误;
D、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故D错误。
故选:A。
3.眼睛前部的聚光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凸透镜作用的各部件是( )
A.角膜
B.虹膜
C.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D.晶状体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起凸透镜作用的各部件是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B.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C.近视镜片是凸透镜
D.近视是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
【分析】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解答】解: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应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关于正常的眼睛看远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B.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
【分析】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解答】解:(1)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偏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则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对于正常的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B。
7.王平的爷爷眼睛“花”了,可为他选择的镜子是( )
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
【分析】首先明确王平的爷爷眼睛“花”了,这是远视眼的症状,其次根据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确定选择的镜子。
【解答】解:王平的爷爷眼睛“花”了,这是远视眼的症状,远视眼是由于眼轴较短,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交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C。
8.有关近视眼及其矫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
C.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需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D.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需存眼睛前而放一个凹透镜
【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聚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形成的。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太弱,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而形成的。因此要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只有选项D正确。
故选:D。
9.眼睛能看到五彩的缤纷世界,那是因为外部世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了清晰的像,下列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相似的是( )
A.幻灯机B.照相机C.平面镜D.放大镜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与照相机的原理是相同的,然后在对各个光学元件的成像原理逐一分析即可做出选择。
【解答】解:平面镜属于光的反射成像,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眼睛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是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故选:B。
10.关于视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
B.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的大小
C.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
D.视角就是眼睛看到的角
【分析】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叫做视角。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取决于它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我们就感觉到物体大,物体离眼睛越远视角越小,就感觉到物体小。
【解答】解:A、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的大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字母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象是( )
A.B.C.D.
【分析】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12.在下列情况中,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
A.站在20cm远处的1.6m高的人
B.站在15cm远处的1.8m高的人
C.站在30cm远处的1.8m高的人
D.站在30cm远处的2.5m高的竹竿
【分析】(1)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成像越小,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成像越大。
【解答】解:(1)站在20cm远处的1.6m高的人,相当于站在30cm处×3=2.4m高的人;
(2)站在15cm远处的1.8m高的人,相当于站在30cm处1.8m×2=3.6m高的人;
(3)站在30cm远处的1.8m高的人;
(4)站在30cm远处的2.5m高的竹竿。
相同距离的情况下,物体的高度越大,观察到的像越大,因此站在15cm远处的1.8m高的人眼睛感到最大。
故选:B。
13.下列应用中需选用凹透镜的是( )
A.看书用的放大镜B.矫正近视配戴的眼镜镜片
C.手电筒中的反光镜D.幻灯机上的镜头
【分析】生活中的光学镜头或镜片很多,它们的应用原理不同,有的是凸透镜,有的是凹透镜,有的是平面镜,有的是凹面镜,在解题时应认真分析,找准其应用原理。
【解答】解:A、看书用的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B、矫正近视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所以该选项正确。
C、手电筒中的反光镜属于凹面镜,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D、幻灯机上的镜头属于凸透镜,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14.下列区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过强,远视眼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
B.近视眼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方,远视眼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
C.近视眼用发散透镜矫正,远视眼用会聚透镜矫正
D.近视眼晶状体太薄,远视眼晶状体太厚;近视眼眼球前后径太短,远视眼眼球前后径太长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解答】解:A、近视眼和远视眼都是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造成的,故A错误;
B、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远视眼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故B错误。
C、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C正确。
D、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晶状体凸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故D错误。
故选:C。
15.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看物体的光路图,要使他能看清物体,她应该在眼睛前放一个( )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镜D.无法判断
【分析】①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之前,说明晶状体太厚了,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因此,在眼睛前应该放一个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像便可成在视网膜上,矫正光路图如图所示。
故选:B。
16.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偏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B.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偏厚,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C.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偏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D.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偏厚,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偏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偏厚,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我们能否看清一个物体,跟它对我们眼睛的“视角”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越大,距离我们眼睛越远,视角越大
B.物体越小,距离我们眼睛越远,视角越大
C.物体越大,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D.物体越小,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分析】我们观察物体的大小与视角的大小有关,即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物体的距离大小有关,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法看清物体。
【解答】解: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物体的距离大小有关,物体越大,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视角越大,故只有C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复习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与思考,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 关于眼镜的度数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备战2020中考物理章节强化训练——眼睛和眼镜,共11页。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八、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题,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