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10.1+浮力+》1040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448/0-17179966942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10.1+浮力+》1040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448/0-17179966943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10.1+浮力+》1040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448/0-17179966943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10.1+浮力+》10403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10.1+浮力+》10403,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天空一号”B.航行的“辽宁号”C.下潜的“蛟龙”号D.上升的热气球
2.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是图中的( )
A.甲和丙B.甲和乙C.乙和丁D.丙和丁
3.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空气B.乒乓球C.水D.盛水容器
4.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
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有关
B.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C.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D.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5.下面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在这一实验中其中测出浮力大小的步骤是( )
A.B和CB.C和DC.D和ED.B和D
6.一长方体铝块,在水里慢慢下沉,下沉过程铝块上表面总保持水平。
(1)当铝块上表面没入水面下沉到某位置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4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9N;(2)当铝块再下沉到另一更深位置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为21N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 )A.21 NB.26 NC.35 ND.40N
7.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丁四个小球放在水中静止,其中受到浮力的小球有( )
A.只有甲球B.只有甲、乙、丙球C.甲、乙、丙、丁四个球都受浮力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某天,晓琳用细线绑住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小石块,并将它竖直悬置于一桶水中。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她发现手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 )
A.小石块的质量变小了B.小石块所受到的重力消失了
C.小石块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D.小石块对水有压力
9.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
A.4NB.6NC.14ND.7N
11.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
12.小东同学做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探究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和F4;图丙中A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A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浮=F3 B.G排=F4
C.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F浮<F1﹣F3 D.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G排>F4﹣F2
13.如图甲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②和③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2N和3.0N,实验④中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若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物体A的体积是2×10﹣4m3 B.物体A的密度为2.6×103kg/m3
C.物体A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2N D.实验④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是0.8N
14.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漂浮时没有受到压强
B.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不变
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15.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16.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
B.整个过程中金属块所受最大浮力为4.75N
C.第6次实验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大小为2.25N
D.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17.某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 物体 A 逐渐浸入到密度为ρ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 以下一些结论,正确的是( )
A.乙、丙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B.丙、丁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深度无关
C.丙、丁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体积无关
D.该实验可得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小
18.如图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水无法排出,则该小球( )
A.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B.仍受水的浮力
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D.无法判断
19.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示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的深度有关
B.图④、⑤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C.图④、⑤、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D.图⑤、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无关
20.小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A是实心圆柱体,根据数据作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从图乙可知( )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N B.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N
C.该物体的密度为1.0×103kg/m3 D.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成正比
10404阿基米德原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装满了水,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小球A和B分别放入溢水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2.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
A.铝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宋治平年间,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牛冲入了河底。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B.铁牛被冲到河底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C.用两艘大木船并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
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
4.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
A.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
C.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5.甲、乙不同材料的实心物体分别挂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上,当把它们分别浸没到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不为零,但示数减小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水中相同深度 B.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
C.甲、乙两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甲、乙两个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6.把一个木块(ρ木=0.6×103kg/m3)放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103kg/m3)的溢水杯中,溢出30g的酒精:若将此木块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水的质量是( )
A.等于30gB.小于30gC.大于30g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中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不变 B.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先增大后减小
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逐渐增大 D.杯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
8.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A.B.C.D.
9.一个悬浮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3N,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18N B.该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C.该圆柱体的侧面不受水的压力 D.该圆柱体除了受到水的压力外还受重力和浮力
10.小明将质量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80cm3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A.1NB.0.8NC.0.2ND.1.8N
11.一物体的体积为2×10﹣3立方米,重为12N,当它放入水中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
A.20NB.8NC.12 ND.32N
12.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装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D.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13.测力计上挂一重为10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体积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8N,若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测力计的示数为()A.2N B.4N C.6N D.8N
14.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上表面距离水面4cm,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向水中适当的加一些盐,则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强不变
B.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N向下的压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N D.木块的密度为0.8g/cm3
15.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放入水中(水足够深),h表示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则在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测力计对圆柱体的拉力F拉与h、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与h、烧杯底受水的压力F压与h、圆柱体重力G与h的关系图象中(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
A.B.C.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1.8N,合金块重为6N,则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cm3。
17.我国新国产航母“山东号”于2018年4月正式下水。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为6.18×104t,则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若一架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后,则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取10N/kg)
18.“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吨,表示它浮在海平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吨,此时舰所受的浮力是 N.当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时地球引力减小一半,则此时舰在水中的吃水线深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ρ江水)
19.有一木块的体积为200cm3,密度为0.8×103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 N;松手后,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量是 kg.(g=10N/kg)。
20.如图所示,质量为20g的蜡块,在盛水的烧杯中静止,此时它所受浮力为 N,排开水的体积为 cm3.逐渐向烧杯中加入密度为1.08×103kg/m3的盐水,整个过程中没有液体溢出,蜡块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水=1.0×103kg/m3,ρ蜡=0.9×103kg/m3,g=10N/kg)
三.计算题(共2小题)
21.如图所示,体积为V=200cm3的木块在绳子拉力F=0.8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绳子重力不计)。求:
(1)木块此时受到浮力。
(2)木块的重力。
2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kg的容器中装有20kg的水,现将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kg,底面积为600cm2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求:
(1)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
(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3)容器内的水被全部抽完后该木块对容器的压强。
105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A、B两大小相同的小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的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ρA>ρB>ρ甲>ρ乙B.ρ乙>ρ甲>ρB>ρA
C.ρ甲>ρ乙>ρA>ρBD.ρ甲>ρB>ρA>ρ乙
2.潜水艇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通过压缩空气改变水舱中水的体积,它可以轻松地改变自身的浮沉,这时潜水艇控制自身的浮沉,主要是改变( )
A.所受重力B.所受浮力C.所受压强D.液体的密度
3.体积相等的蜡块和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木块的密度小于蜡块的密度,则( )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蜡块受到的浮力 B.木块受到的浮力小于蜡块受到的浮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蜡块受到的浮力 D.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蜡块排开水的体积
4.在气球下面挂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如图所示。若水足够深,把气球和金属块往下移动一段距离,松开手,它们将( )
A.静止不动B.上浮,静止时回到原来位置
C.上浮,最后浮在液面上D.下沉,最后沉在水下
5.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6.如图,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小了D.小瓷碗下沉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
7.如图是我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雪龙”号.2014年3月,“雪龙”号在澳大利亚的珀斯港码头进行补救,共补给118吨油料、280吨淡水和十几吨蔬菜,然后驶向南印度洋进行海上救援行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雪龙号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不同海域海水密度不同,则所受浮力不同
B.雪龙号补给后,所受的浮力增大
C.雪龙号补给后,船底所受海水的压力增大D.雪龙号加速前进时,浮力等于重力
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其中a的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b的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a中鸭子受的浮力较大B.b中鸭子受的浮力较大
C.a缸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D.b缸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
9.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P乙D.p甲>p乙,F甲=F乙
10.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的图片,当舰载战斗机全部飞离“辽宁”号航空母舰后( )
A.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B.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C.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11.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把气球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水底(如图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B.水球在冷水中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
C.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密度D.在冷水和热水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
12.如果把远洋轮船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液体密度计,下列有关远洋轮船体上的国际航行载重线(如图所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FW表示冬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B.FW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C.S 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D.W表示冬季轮船在淡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13.如图,在一只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酒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的大小,再将其浸入水中,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袋中液面与容器中水面相平B.排开水的重力大于袋中酒精的重力
C.排开水的重力小于袋中酒精的重力D.此时袋中液面比容器中水面高
14.如图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苹果的重力小于梨子的重力B.苹果的密度大于梨子的密度
C.往水中加盐,苹果受到的浮力不变D.切除苹果露出水面部分,苹果将处于悬浮状态
15.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C.两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一样大D.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6.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A. ρ1B.ρ1C. ρ2D. ρ2
17.将同一鸡蛋分别浸入两杯密度不同的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在乙杯中悬浮,如图所示。与乙杯比较( )
A.甲杯液体密度大,鸡蛋所受浮力大B.甲杯液体密度大,鸡蛋所受浮力小
C.甲杯液体密度小,鸡蛋所受浮力大D.甲杯液体密度小,鸡蛋所受浮力小
18.如图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密度ρA、ρB和物体的体积VA、VB的判断正确的是( )
A.ρA:ρB=2:1,VA:VB=1:6B.ρA:ρB=1:2,VA:VB=6:1
C.ρA:ρB=2:1,VA:VB=1:2 D.ρA:ρB=1:2,VA:VB=2:1
19.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次牙膏袋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
B.两次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是V甲>V乙
C.两次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
D.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
2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不同种类的液体,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FA>FB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 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pA>pB
八年级下学期《10.1 浮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天空一号”B.航行的“辽宁号”
C.下潜的“蛟龙”号D.上升的热气球
【分析】根据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
【解答】解:A、太空中没有空气,故遨游的“天空一号”不受到浮力;故A符合题意;
B、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航行的“辽宁号”受到水的向上托起的力,即受到浮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下潜的“蛟龙”号在水中,但仍然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浮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上升的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是图中的( )
A.甲和丙B.甲和乙C.乙和丁D.丙和丁
【分析】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研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解答】解: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时,要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由以上四图可知甲丙两图符合。
故选:A。
3.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空气B.乒乓球C.水D.盛水容器
【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所以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解答】解:因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C。
4.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
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有关
B.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C.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D.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分析】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它与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找出相同量和不同量,即可知道研究的目的。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以知道A物体都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所以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而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是盐水,两个液体的密度不同,它们所受的浮力不同,所以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故B正确。
故选:B。
5.下面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在这一实验中其中测出浮力大小的步骤是( )
A.B和CB.C和DC.D和ED.B和D
【分析】认清图中每步的目的和测量的物理量,由称重法测算浮力的大小F浮=G﹣F。
【解答】解: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G,将物体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根据F浮=G﹣F可求浮力大小。在这一实验中,测出浮力大小的步骤是B和C。
故选:A。
6.一长方体铝块,在水里慢慢下沉,下沉过程铝块上表面总保持水平。
(1)当铝块上表面没入水面下沉到某位置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4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9N;(2)当铝块再下沉到另一更深位置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为21N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 )
A.21 NB.26 NC.35 ND.40N
【分析】首先从浮力产生的原因来考虑,利用公式F浮=F下表面﹣F上表面计算浮力的大小,当铝块下沉到某位置时,由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所以铝块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再利用公式F下表面=F浮+F上表面计算压力的大小。
【解答】解:
因为F下=19N,F上=14N,
所以F浮=F下﹣F上=19N﹣14N=5N,
又因为水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
所以铝块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为21N时,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下′=F浮+F上′=5N+21N=26N。
故选:B。
7.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丁四个小球放在水中静止,其中受到浮力的小球有( )
A.只有甲球
B.只有甲、乙、丙球
C.甲、乙、丙、丁四个球都受浮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分析】浮力产生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不同,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为浮力。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甲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即为浮力;乙、丙、丁三个小球浸没在水中,既受到向上的压力,又受到向下的压力,并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压力差等于小球受到的浮力,故四个小球均受到浮力的作用。
故选:C。
8.某天,晓琳用细线绑住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小石块,并将它竖直悬置于一桶水中。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她发现手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 )
A.小石块的质量变小了
B.小石块所受到的重力消失了
C.小石块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D.小石块对水有压力
【分析】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将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对它产生的压力,求出合力,即受到的浮力,从而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解答】解: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由于小石块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即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手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变小了。
故选:C。
9.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分析】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使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
【解答】解:③④物体都是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由①③④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
A.4NB.6NC.14ND.7N
【分析】浮力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大小等于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
【解答】解: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则F向上=F浮+F向下=10N+4N=14N。
故选:C。
11.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
【分析】(1)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分析答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F浮=G﹣F拉列出方程可求得物体A的体积,然后可求得其密度;
(2)先求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再根据F浮=G﹣F拉可得A在乙中的拉力;
(3)A在乙中的拉力与丙中比较可得结论;
(4)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G﹣F浮﹣F拉可求。
【解答】解:
A、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
由F浮=G﹣F拉可得,
F浮=ρ盐水g V排,
物体A全部浸没,所以V排等于V物,则:
ρ盐水gV排=G﹣F拉,
V排=V物=,
将ρ盐水=1.2×103kg/m3、G=4N、F拉=2.8N代入上式可得:
V排=V物=1×10﹣4m3,
物体A的质量m===0.4kg,
物体A的密度ρ===4×103kg/m3,故A错误;
B、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水=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4m3=1N,
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G﹣F浮水=4N﹣1N=3N,故B错误;
C、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
故C错误;
D、由甲、丙,F浮盐水=G﹣F丙拉=4N﹣2.8N=1.2N,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支=G﹣F浮﹣F丁拉=4N﹣1.2N﹣2.5N=0.3N,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
故选:D。
12.小东同学做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探究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和F4;图丙中A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A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浮=F3
B.G排=F4
C.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F浮<F1﹣F3
D.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G排>F4﹣F2
【分析】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排开的水和小桶的重力之和减掉空桶的重力,比较排开水的重力和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解答】解:A、图甲中,可得物体的重力:G=F1,
当物块浸入水中受到浮力大小;
根据F浮=G﹣F=F1﹣F3,故A错误;
B、物体排出水的重力:G排=F4﹣F2;故B错误;
C、根据称重法,则F浮=F1﹣F3故C错误;
D、若图甲中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G排>F4﹣F2,故D正确。
故选:D。
13.如图甲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②和③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2N和3.0N,实验④中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若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物体A的体积是2×10﹣4m3
B.物体A的密度为2.6×103kg/m3
C.物体A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2N
D.实验④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是0.8N
【分析】(1)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分析答题。根据②和③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F浮=G﹣F拉列出方程可求得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A的体积,然后可求得其密度;
(2)根据④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细绳对A的拉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然后利用F浮′=ρ盐水gV排求得此时A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3)根据实验④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G﹣F浮﹣F拉可求。
【解答】解:A、实验②和③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3.2N,F2=3.0N,
由F浮=G﹣F拉可得,
F浮1=G﹣F1,
F浮2=G﹣F2,
F浮1=ρ水g V排,
F浮2=ρ盐水g V排,
因为②和③中,物体A都是全部浸没,所以V排相同,则:ρ水gV排=G﹣F1,ρ盐水gV排=G﹣F2,
将ρ水=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F1=3.2N,F2=3.0N,
代入上式可得G=5.2N,V排=V=2×10﹣4m3,故A正确;
B、物体A的质量m===0.52kg,物体A的密度ρ===2.6×103kg/m3,故B正确;
C、已知实验④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由指针位置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对A的拉力为2.2N,
此时A在盐水中全部浸没,受到的浮力F浮′=ρ盐水gV排=1.1×103kg/m3×10N/kg×2×10﹣4m3=2.2N,故C错误;
D、根据实验④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支=G﹣F浮﹣F拉=5.2N﹣2.2N﹣2.2N=0.8N,故压力为0.8N,故D正确。
故选:C。
14.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漂浮时没有受到压强
B.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不变
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分析】A、木块漂浮时,受压强;
B、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知,浮力大小与V排有关;
C、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再根据公式F=PS分析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
D、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所以要先分析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关系,然后根据压强公式p=分析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
【解答】解:A、因为木块漂浮,受到浮力的作用,受压强,故错误;
B、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一定时,V排越大F浮越大。由于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V排在增大,所以F浮在增大,故错误;
C、液体压强公式:P=ρgh,当木块全部压入水中时,虽然溢出了一些水,但左边容器中的水面高度仍然和右边的水面高度相同,所以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相等的;因为压强相等且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故正确;
D、因为把木块全部压入水中时,左边容器中有一些水被溢出,所以左边容器中的水比右边容器中的水要少,则左边容器的总重力比右边容器的总重力小,左边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比右边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由于两容器底面积相同,则根据P=可知,左边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也比右边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故错误。
故选:C。
15.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分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对A、B、C、D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
A、A物体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A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的压力差,故A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水对BC物体上下表面都产生了的压力差,故BC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故B正确、C错误;
D、D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D物体上下表面没有产生压力差,故D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6.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
B.整个过程中金属块所受最大浮力为4.75N
C.第6次实验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大小为2.25N
D.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分析】(1)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根据控制变量法解答;
(2)根据第1次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重力,结合第3、4、5次实验,运用称重法可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3)当物体完全浸没后,其浮力不再改变,据此来判断第6次实验中的浮力;根据浮力、重力、支持力的关系求出支持力;
(4)根据物体浸没时的浮力计算排开水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由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大小。
【解答】解:
A、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可知,深度不同,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力为6.75N,测力计示数最小时,浮力是最大的,由表格可知,测力计示数最小为4.25N,故浮力为:F=G﹣F'=6.75N﹣4.25N=2.5N,故B错误;
C、第6次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为2N,重力为6.75N,浮力为2.5N,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大小为6.75N﹣2N﹣2.5N=2.25N,故C正确;
D、第4次实验中,物体已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为:F浮=6.75N﹣4.25N=2.50N;
物体浸没时,F浮=ρ水gV排,
物体的体积V=V排=,
物体密度:ρ=====ρ水=×1×103kg/m3=2.7×103kg/m3,故D错误。
故选:C。
17.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 物体 A 逐渐浸入到密度为ρ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 以下一些结论,正确的是( )
A.乙、丙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B.丙、丁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深度无关
C.丙、丁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体积无关
D.该实验可得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小
【分析】(1)根据F浮=G﹣F,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确定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结合控制变量法,找出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从而确定浮力大小与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2)要探究浮力和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从图中找出答案。
【解答】解:
A.乙、丙对比可知,液体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因此乙、丙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或浸入体积)有关,故A错误;
BC.丙、丁对比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因此丙、丁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深度无关,故B正确,C错误;
D.乙、丙对比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越小,根据F浮=G﹣F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或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故D错误。
故选:B。
18.如图所示,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水无法排出,则该小球( )
A.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B.仍受水的浮力
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无法判断
【分析】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据此分析。
【解答】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将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球的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而下表面不受水的压力,所以该小球不受浮力。
故选:C。
19.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示中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的深度有关
B.图④、⑤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C.图④、⑤、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D.图⑤、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无关
【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得F浮=G﹣F;
探究浮力与密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深度相同,而液体种类不同,分析各图,找出符合条件的图片。
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种类相同,深度不同,分析各图,找出符合条件的图片。
【解答】解:
A、图②、③、④中液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故A错误;
B、图④、⑤中深度不同,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故B正确;
C、探究浮力与密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深度相同,而液体种类不同,故应选⑤⑥,故C错误;
D、图⑤、⑥中只有液体密度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浮力不同,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20.小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A是实心圆柱体,根据数据作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从图乙可知( )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N
B.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N
C.该物体的密度为1.0×103kg/m3
D.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成正比
【分析】分析图示图象答题:物体没有浸入液体时测力计的示数为物体的重力;
物体的重力与测力计示数之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应用浮力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解答】解:A、由图示图象可知,物体没有浸入液体时测力计示数为4N,则物体重力:G=4N,故A错误;
B、由图示图象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4N﹣2N=2N,故B正确;
C、由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知,物体的体积:V=V排===2×10﹣4m3,
由G=mg可知,物体的质量:m===0.4kg,物体的密度:ρ物体===2×103kg/m3,故C错误;
D、由图示图象可知,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前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成正比,物体完全进入液体后受到的浮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h/cm
0
4
8
10
12
16
F/N
6.75
5.75
4.75
4.25
4.25
2.00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h/cm
0
4
8
10
12
16
F/N
6.75
5.75
4.75
4.25
4.25
2.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0.1 浮力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