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花的学校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44537/0-17180008962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1.认识“荒”“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舞”“狂”等生字。
2.找出课文中富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能说出新鲜在何处。
3.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体会课文拟人化表达所带来的新鲜感。
教学重难点
1.找出课文中富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能说出新鲜在何处。
2.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体会课文拟人化表达所带来的新鲜感。
[教学流程]
一、交流预习聊“新鲜”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读好课题:这不是你的学校,也不是我的学校,而是花的学校,是不是很新鲜?再读课题,读出新鲜感。
3.交流预习时找出的有新鲜感的词语。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还摘抄了不少自己觉得很新鲜的词语。下面这几个词在同学们的摘抄里出现得最多,谁来读?
雷云 口笛 碰触 簌簌地响
(2)交流觉得新鲜的理由,相机理解词语,发现词语表达之奥妙。
①借助图片理解“雷云”“口笛”。“雷云”,下雷阵雨时出现的一种黑色云朵,能产生雷电。回想见到雷云时的感受,读好这个词。
“口笛”,笛子家族中个子最小的一员。
②找近义词理解“碰触”。
“碰”和“触”的意思差不多,颠倒字的顺序变成“触碰”,词语意思不变。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出示一组类似词语,齐读积累:互相——相互,别离——离别,情感——感情。)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簌簌地响”。
这是一个拟声词,课文中用来形容什么声音?我们一般用什么词来形容风吹树叶发出的响声?(沙沙地响)“簌簌地响”跟我们平常的说法有点儿不一样,很新鲜。
4.小结:这几个词,有的是咱们之前没见过的事物,有的颠倒词序意思不变,有的和我们平时
的说法不太一样,难怪大家觉得很新鲜。
二、初遇“舞会”寻“新鲜”
1.(出示《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内容)本单元都和校园生活有关,《花的学校》在哪儿呢?谁在那儿上学?
2.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是花孩子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写学校里的事只有两个自然段,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出示活动一要求:
发现花的秘密——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花孩子们干什么。
3.交流,启发学生发现课文构篇的新鲜之处:课文写了花孩子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就出去跳舞狂欢;他们的家在天上,他们急急忙忙回家找妈妈。重点写了他们跳舞狂欢。
4.识写生字“舞”“狂”。
“舞”,上下结构,四竖写均匀,长横托得稳。要特别注意右下方的写法,先写横,再写竖折,竖画要写直。
“狂”左边反犬旁,弯钩要写好看。
5.走进花的舞会,发现舞会特别之处。
(1)课文1、2和5、6自然段写的是花儿们跳舞、狂欢的情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舞会吧。
(2)指名分自然段读,相机指导读好多音字“假”、轻声音节“裳”。
(3)花的舞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时间:六月,阵雨落下的时候;地点:荒野上;主角:花孩子;配角:东风、雷云、绿叶等。)
三、聚焦“舞会”品“新鲜”
1.这么新鲜有趣的舞会,我们得慢慢欣赏。
出示活动二要求:
欣赏花的舞会——再读1、2和5.6自然段,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走过荒野”“吹着口笛”,东风像人一样会走路,还开心地吹着口笛。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东风的心情,读好句子。
(2)于是二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①“跑出来”,花儿具备了平时没有的本领,很神奇。
②“跳舞、狂欢”,把花儿在风中摇摆说成在跳舞、狂欢,显得新鲜、有趣。体会花孩子的心情,读好句子。
③“一群一群”,作者是怎样数花儿的?你平常怎么数?一群一群,这哪里是在数花儿啊,分明是在数孩子。
(3)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雷云拍着大手”,其实是说——(打雷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你什么感觉?再读读这句话,你还会觉得狂风、雷云很恐怖吗?这雷云是在干什么呢?(为花孩子鼓掌、伴奏、加油……)读出雷云的可爱。
(4)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体会花儿穿各色衣服的美丽;“冲了出来”,花孩子们穿着这么漂亮的衣服,为什么不优雅地走出来,却要冲出来呢?读出花孩子急切的心情。
(5)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要点:“雨一来”“放假”,花儿和孩子们一样会放假,但他们放假的时间和我们不一样。
句式练习: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 。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 。
,他们 。
3.链接作者资料,发现写作秘诀。
每句话都被大家画下来了,看来花孩子的舞会十分吸引人。这么新鲜有趣的散文诗是谁写的呢?
(链接泰戈尔的资料)泰戈尔是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被人们称作儿童诗人。他的诗句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新鲜感呢?(当人来写,想象奇特)
4.小结:在大诗人泰戈尔的笔下,不仅花儿变成了孩子,就连东风、雷云都变成了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让课文充满了新鲜感,让我们越读越爱读。
四、融入“舞会”赛“新鲜”
1.幻化为花,想象“跳舞、狂欢”的情景。
(1)这么新鲜的舞会你们想参加吗?现在,你就是一个花孩子,你是什么花?你穿着什么衣裳?
(2)(播放动画)花孩子们,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来到六月的荒野上。六月的阵雨落下来了,舞会开始啦!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又在干什么呢?
2.踊跃展示,用上新鲜的词句说说想象到的情景。
(1)出示活动三要求:
参加花的舞会——把想象到的舞会情景说给小组成员听;小组内推荐说得最有新鲜感的同学,全班展示。
温馨提示:学着大诗人把事物当成人,把想象到的情景说得富有新鲜感。
(2)小组交流。
(3)推荐代表全班展示,引导围绕“有新鲜感”展开评价。
3.结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舞会,在泰戈尔的笔下,花就是孩子,和花儿一起跳舞狂欢,我们也变成了花。花就是孩子,孩子就是花。这就是想象的魅力。下节课我们还要和花孩子一起去地下的学校上学,去天上找妈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精品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公开课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2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布置任务,再读课文,解决任务,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