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551/0-17180010407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551/0-17180010407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844551/0-17180010408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5,安顺)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2.(2015,随州)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我珍藏着一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编钟曲让我自豪,交响乐让我振奋!”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B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3.(2015,娄底)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4.(2014,临沂)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2015,常州)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6.(2015,黄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机的
C.医生常用小镜子检查牙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 D.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7.(2015,内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2014,盐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9.(2015,滨州)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C )
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10.(2015,济宁)小夏用图1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2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A )
11.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 B )移动。
A.A′O B.A′F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
12.(2015,威海)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2015,广元)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液体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 m/s,则需经过__9_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14.(2015,咸宁)如图所示,2015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伴随着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主旋律走过莫斯科红场,吸引了全球目光,音乐的主旋律是通过__空气__传播到每位士兵的耳中的,看上去队伍整齐划一,是因为光的__直线__传播的原因,由于光的__漫反射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周边观看阅兵的群众都能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15.(2015,重庆)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凸__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__凹__透镜来矫正。
16.(2015,泸州)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__等于__入射角,折射角__大于__入射角(以上两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__折射光线__(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17.(2015,黄冈)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反射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象。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会聚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18.(2015,襄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__b__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__c__处得到的实像最小。
19.(2015,厦门)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增大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增大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填“增大”或“减小”)
三、作图题(4分+3分+3分+4分=14分)
20.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个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请画出:
(1)A1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1.(2015,眉山)有一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玩具,内有光源S,摇动玩具就能看见其发光。图中画出了玻璃中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空气中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
22.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3.(2015,安徽)如图,L表示凹透镜,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应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4分+6分+8分+8分+7分=33分)
24.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甲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是__20.50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3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没有控制变量__。
25.(2015,扬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__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__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__。
26.(2015,苏州)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较薄__(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像与物大小相等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后__(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关于镜面对称__。
27.(2015,常州)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折射__而形成的__虚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E__(填图中字母)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B__(填图中字母)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下__(填“上”或“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B )
A.2 cm B.7 cm C.9 cm D.10 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右__(填“左”或“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
28.(2015,镇江)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同一高度__。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倒立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上__方。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缩小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填“>”“<”或“=”)L,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L0-2L__(用L0、L表示)。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7~19讲综合能力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附答案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综合能力检测题(附答案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