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18 大国外交
展开1、习近平访问俄罗斯
2023年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碑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此访意义重大再次证明俄中伙伴关系具有特殊性,始终建立在互信、尊重彼此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俄罗斯和中国始终致力于建立平等、开放、包容、不针对第三国的地区和全球安全体系。
中国与俄罗斯陆上相邻,在国际上都有重要的影响力。近年来,中俄双边关系不断提升,这既有携手共同御敌的外压,也有中俄能源、经济互补、合作的必然因素,当前中俄已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中考地理会以此为材料,从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考查,尤其关注中俄合作等相关内容。
2、沙特、伊朗“北京和解”
2023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电话。习近平指出,最近,在中国、沙特、伊朗共同努力下,沙特、伊朗北京对话成功举行并取得重大成果,有助于沙伊两国改善关系,对增强地区国家团结合作、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
中东是世界上安全形势最复杂的地区,沙伊丙国紧张关系已持续数十年,在教派、民族、地缘政治和大国干涉等因素影响下,沙伊矛盾成为影响中东和平与安全的根源性因素之一。沙伊北京对话为双方继续改善关系,解决矛盾开了个好头。中国也将继续根据各国的愿望,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大国担当。中考地理会以此为材料,考察中东等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中俄双方将签署能源、航天、税务、金融、投资等领域合作文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有“世界加油站”之称,这主要是因为( )
A.天然气储量居世界首位B.境内加油站分布密集C.为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D.石油资源丰富
2.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期间,以下温馨提示,合理的是( )
A. B. C. D.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中俄双方签署能源、航天、税务、金融、投资等领域合作文件.据此回答下面3-4小题.
3.俄罗斯有“世界加油站”之称,这主要是因为该国大量出口( )
A.粮食B.煤炭、木材C.汽车、飞机D.石油、天然气
4.读图,关于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B.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C.日本工业分布靠近矿产资源D.俄罗斯工业分布靠近矿产资源
2015年5月8日到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图为俄罗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大致在图中的位置是 ( )
A.① B.②C.③D.④
6.图中能代表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河)的是 ( )
A.甲 B.乙C.丙 D.丁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5月7日—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白俄罗斯三国。读俄罗斯相关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7.下列对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俄罗斯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B.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
C.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
D.俄罗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暖短暂
8.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考虑了哪些因素( )
①南部气温较高 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人口、城市及工业区分布较为集中 ④南部地势高
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应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马塔雷拉、摩纳哥公国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和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对上述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完成下面小题。
9.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的国家以什么人种为主( )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10.中国与欧洲三国间的相互合作属于(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南南对话D.南北合作
俄罗斯领土辽阔,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如图是俄罗斯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北部B.西北部C.西南部及南部D.东南部及东部
12.影响图示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海陆C.气候D.水源
13.该图示地区地势特点大致是( )
A.南高北低B.北高南低C.东高西低D.西高东低
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平方千米。近年中俄贸易日益频繁。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下列俄罗斯名人短句与描述的俄罗斯地理环境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冰雪是俄罗斯的血液——位于中低纬度 B.距离是俄罗斯的大不幸——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
C.在西伯利亚,-40℃不能算冰冻——冬季温暖而短促
D.用一个字形容地理特征,这个字应该是“平”——平原面积广大
15.下列关于中俄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生活日用品B.俄罗斯从我国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
C.两国间货物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和管道D.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属“南北对话”
16.对下列地理区域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B.东南亚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C.欧洲西部许多国家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D.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读俄罗斯、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两国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京位于莫斯科的东南方向 ②莫斯科的年平均气温高于东京
③俄罗斯境内河流结冰期长,航运期短 ④日本境内河流短小,便于发展内河运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8.俄罗斯与日本( )
A.两国均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B.地域辽阔,都是地狭人稠的国家
C.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生产为主D.海岸线漫长,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
特色民居木刻楞房以原木搭接排列成墙,原木间垫有苔藓,具有冬暖夏凉、结实耐用的优点。下图示意木刻楞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原木间垫有苔藓主要是为了( )
A.吸水防潮B.防风御寒C.加固墙体D.降低造价
20.该民居最可能分布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B.印度C.俄罗斯D.巴西
读“中东地区(部分)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21-24小题。
21.中东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其中,名字带海却不属于海的是( )
A.里海B.地中海C.黑海D.红海
22.图中所示,沙特和伊朗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风能
23.沙特、埃及的阿拉伯人以及伊朗的波斯人信奉的宗教为( )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24.图中序号①②③所在的位置分别是( )
A.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
新年伊始,中国元首第一场外交大戏登场。1月15号,中国外交部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9日至23日,将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外交的开篇之作,也是西亚北非动荡5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这一地区。
25.关于本次国事访问地区自然地理描述正确的是 ( )
A.访问的三国都是属于中东范围B.埃及隔了苏伊士运河与沙特相邻
C.中东地区包括了西亚和北非D.西亚和北非的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
26.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是中国的大周边,也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热点地区。中东动荡的原因不包括 ( )
A.战略地理位置重要B.丰富的油气资源C.多高原山地的地形D.匮乏的淡水资源
27.2016年中国经济的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中,“去产能”名列榜首,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煤炭行业则是首当其冲。下列哪个省区煤炭工业最受影响的是( )A.山东B.河北C.山西D.广东
读“中东地区(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28-30小题。
28.中东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其中,名字带海却不属于海的是( )A.里海B.地中海C.黑海D.红海
29.图中所示,沙特和伊朗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风能
30.沙特、埃及的阿拉伯人以及伊朗的波斯人信奉的宗教为(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2021年3月24日至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对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进行正式访问并工作访问阿曼。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31-32小题。
31.下列关于王毅外长出访国家所在区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B.居民主要是黄种人C.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D.石油资源非常丰富
32.访问过程中,中方的翻译人员除汉语外,还需精通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B.西班牙语C.法语D.俄语
2023年3月10日深夜,外交界爆出了一个大消息,宿敌伊朗和沙特实现了和解,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准备互相派驻大使,互相尊重对方的领土与主权完整。据此完成下列33-34小题。
33.我们国家和沙特和伊朗在能源领域合作紧密,下列最有可能是我国从伊朗沙特进口的能源是( )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风能
34.4月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沙伊外长会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中国与沙特伊朗之间的商谈合作属于( )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国际组织间的合作D.经济全球化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发表联合声明,在中国的支持和倡议下,沙特和伊朗两国达成和解,宣布恢复双边外交关系。读图,完成下面35-38小题。
35.沙特阿拉伯、伊朗所属的亚洲分区是( )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西亚
36.图中,表示伊朗高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7.表示沙特阿拉伯居民生活场景的是( )
A.B.C.D.
38.此场景中的传统服饰与哪一因素有关( )A.严寒多雪B.气候湿热C.炎热干燥D.河网密布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读“全球石油探明储量(2019年)”(左图)及“中东地区简图”(右图),回答39-41小题。
39.下列关于沙特阿拉伯、伊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国均位于红海沿岸B.两国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
C.两国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D.两国石油资源丰富,是石油出口国
40.由于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经济转型。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大力发展种植业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经济C.重点发展军事工业D.限制石油开采,禁止石油出口
41.中国促进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此举获得国际社会的多方赞赏,原因是( )
①改善了中东地区的局势 ②有利于稳定全球油价 ③促进了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和伊朗两国代表今年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中沙伊三方10日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达成“北京协议”。读“西亚政区图”,完成下面42-44小题。
42.图中属于沙特和伊朗的一组国家是( )A.A和B B.A和CC.C和DD.B和D
43.下列水域是湖不是海的是( )A.③B.④C.⑤D.⑥
44.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进口源地,主要通过海运到达我国,其中需经过的海上通道是( )
A.苏伊士运河B.马六甲海峡C.土耳其海峡D.巴拿马运河
二、解答题
45.读俄罗斯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本次访问活动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2023年3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俄罗斯首都②_______,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2)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①是亚欧两洲分界线_________山脉。
(3)图中东西走向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③是__________,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4)俄罗斯北部虽然是沿海地区,但地广人稀,主要原因是气候严寒,该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5)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受到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制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说明俄罗斯经济过度依赖______(进口/出口),俄罗斯向欧盟供应天然气,主要采取_________运输方式。
4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受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并发表《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目前中国稳居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能源进口国。
材料二:2022年2月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生冲突,俄罗斯经济发展受阻,但俄罗斯航天航空产业领先世界,航空火箭技术、宇宙飞船技术美欧无法撼动;核潜艇技术、导弹技术、轰炸机技术、发动机技术依然是世界之最;农业实现了科技化和现代化,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我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材料三:左图为俄罗斯产业分布图,右图为中俄油气运输线路图。
(1)俄罗斯是一个横跨____两大洲的国家,图中A是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____海峡,俄罗斯气候以____气候为主。
(2)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主要通过____运输,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____。(只答1点)
(3)说出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能源进口国的有利条件。
(4)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中俄可以进行哪些项目合作并说明理由。
47.阅读观察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3月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连成双边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互派大使。长期以来西亚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沙伊两国在宗教信仰、能源交易、军事武装、域外国家干预警方面存在矛盾,此次和解标志着世界格局出现了大的变化。
材料二:西亚地区图和西亚气温曲线逐月降水量图
(1)阅读材料一可知,西亚地区国家间存在矛盾与当地居民普遍信仰____教有关。西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是____,该能源集中分布在____地区。该能源在运往日本的路线中会经过东南亚的____海峡。
(2)请从气候方面分析两亚地区水资源珍贵的原因是:____。
(3)通过材料,试分析中国积极参与斡旋沙伊和解的原因是:(至少写出两条)____。
4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信奉伊斯兰教,分属两个不同派系。2016年两国因宗教和石油等问题宣布断交。2023年3月10日两国在北京恢复了外交关系,完成了世纪大和解,中国是此次伊朗和沙特和解的金牌调解员。
材料二: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办,这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于冬季举行。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南面与阿拉伯联和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接壤,海岸线长550公里。
材料三:西亚地区示意图、卡塔尔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多哈气候资料图、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图。
(1)西亚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_______。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位于①______(海域)两岸。
(2)两国居民多为______人种,都信奉三大宗教中的______教。
(3)中国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和解中起到_______的作用,说明我国________。
(4)2022足球世界杯的吉祥物“拉伊卜”一经露面广受喜爱,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该地区居民的主要标志服饰白色头巾,该服饰反映了该地区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分析卡塔尔没有选择在七八月份举办世界杯的原因______。
4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1所示,中东地区地跨亚、欧、________三洲,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该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________(海湾)及其沿岸地区。
(2)从图可知,中东地区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沙漠广布,因而________资源严重匮乏。
(3)图3所示的阿拉伯人是中东人数最多的种族,该种族主要信奉________(宗教)。
(4)2023年3月10日,千年“宿敌”伊朗和沙特在北京恢复了外交关系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图中代表这两个国家的代码分别是:伊朗________沙特________。
50.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10日晚,中国、伊朗和沙特三国,在北京发表了联合声明: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在最多两个月内重新开放大使馆。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材料三:枣椰树是中东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耐干旱,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长出丰硕的果实。枣椰树的果实叫做椰枣,含糖量高。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椰枣主要产区,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
(1)分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__________
(2)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其石油海运必须经过_________海峡。简述石油资源的开发对伊朗的影响__________。
(3)分析伊拉克种植枣椰树的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
(4)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重要的产油国,但是石油资源不可再生,沙特正在太阳能领域酝酿着全球最大规模的投资。试分析沙特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
(5)简要描述俄罗斯的纬度位置__________。
(6)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俄罗斯铁路线欧洲部分密集,以_________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的__________,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管道运输主要输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7)分析俄罗斯实施东部大开发战略遇到的困难__________。
秘籍18 大国外交
1、习近平访问俄罗斯
2023年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碑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此访意义重大再次证明俄中伙伴关系具有特殊性,始终建立在互信、尊重彼此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俄罗斯和中国始终致力于建立平等、开放、包容、不针对第三国的地区和全球安全体系。
中国与俄罗斯陆上相邻,在国际上都有重要的影响力。近年来,中俄双边关系不断提升,这既有携手共同御敌的外压,也有中俄能源、经济互补、合作的必然因素,当前中俄已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中考地理会以此为材料,从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考查,尤其关注中俄合作等相关内容。
2、沙特、伊朗“北京和解”
2023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电话。习近平指出,最近,在中国、沙特、伊朗共同努力下,沙特、伊朗北京对话成功举行并取得重大成果,有助于沙伊两国改善关系,对增强地区国家团结合作、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
中东是世界上安全形势最复杂的地区,沙伊丙国紧张关系已持续数十年,在教派、民族、地缘政治和大国干涉等因素影响下,沙伊矛盾成为影响中东和平与安全的根源性因素之一。沙伊北京对话为双方继续改善关系,解决矛盾开了个好头。中国也将继续根据各国的愿望,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大国担当。 中考地理会以此为材料,考察中东等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中俄双方将签署能源、航天、税务、金融、投资等领域合作文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有“世界加油站”之称,这主要是因为( )
A.天然气储量居世界首位B.境内加油站分布密集
C.为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D.石油资源丰富
2.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期间,以下温馨提示,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1.D 2.C
【分析】1.俄罗斯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很多矿物的储量和开采量均居世界前列.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故选D。
2.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北半球的北部,纬度比较高,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俄罗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出行需要多带衣物。故选C。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中俄双方签署能源、航天、税务、金融、投资等领域合作文件.据此回答下面3-4小题.
3.俄罗斯有“世界加油站”之称,这主要是因为该国大量出口( )
A.粮食B.煤炭、木材C.汽车、飞机D.石油、天然气
4.读图,关于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B.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C.日本工业分布靠近矿产资源D.俄罗斯工业分布靠近矿产资源
【答案】3.D 4.D
【解析】3.俄罗斯有“世界加油站”之称,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大量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影响了许多国家,故选D。
4.由图可知,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日本工业靠近沿海,俄罗斯工业分布靠近矿产资源,故选D。
2015年5月8日到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图为俄罗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大致在图中的位置是 ( )
A.①B.②C.③D.④
6.图中能代表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河)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5.A 6.A
【解析】5.由图可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是位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是位于图中的②处,①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③和④是俄罗斯位于亚洲部分的城市,不是俄罗斯的首都,故选A.
6.由图可知,伏尔加河是主要流经俄罗斯境内的内流河,因灌溉了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给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水源,所以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是图中甲代表的河流,乙河、丙河和丁河都是俄罗斯位于亚洲部分的河流,故选A.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5月7日—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白俄罗斯三国。读俄罗斯相关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7.下列对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俄罗斯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B.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
C.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
D.俄罗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暖短暂
8.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考虑了哪些因素( )
①南部气温较高 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人口、城市及工业区分布较为集中 ④南部地势高
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7.B 8.C
【解析】7.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洲和东西半球;俄罗斯具有广阔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同时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很多矿物的储量和开采量均居世界前列;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入里海,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中,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俄罗斯地处高纬,因此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暖短暂,故本题选B。
8.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有:南部气温较高,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及工业区分布较为集中南部山区纬度低,气温高,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多适合修建铁路;而北部纬度高,有冻土层,不易修建铁路,故本题选C。
应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马塔雷拉、摩纳哥公国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和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对上述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完成下面小题。
9.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的国家以什么人种为主( )
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10.中国与欧洲三国间的相互合作属于( )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南南对话D.南北合作
【答案】9.B 10.D
【解析】9.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的国家都在欧洲,欧洲主要是白色人种为主,B符合题意。故选B。
10.图中的三国都是发达国家,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欧洲三国间的相互合作属于南北合作,D符合题意。故选D。
俄罗斯领土辽阔,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如图是俄罗斯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北部B.西北部C.西南部及南部D.东南部及东部
12.影响图示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海陆C.气候D.水源
13.该图示地区地势特点大致是( )
A.南高北低B.北高南低C.东高西低D.西高东低
【答案】11.C 12.C 13.A
【解析】11.读图可知,俄罗斯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部地区,因为西南和南部地区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气温较高,气候比较适合人类居住,C正确;东北部、西北部、东南部及东部的表述与图片内容不符,ABD错误。故选C。
12.影响图示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因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高,气温较低,而南部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气温较高,气候较适宜人类居住,C正确;地形、海陆、水源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ABD错误。故选C。
13.读图可知,图中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因此可判断,该地区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A正确;北高南低、东高西低、西高东低的说法都不正确,BCD错误。故选A。
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平方千米。近年中俄贸易日益频繁。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下列俄罗斯名人短句与描述的俄罗斯地理环境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冰雪是俄罗斯的血液——位于中低纬度
B.距离是俄罗斯的大不幸——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
C.在西伯利亚,-40℃不能算冰冻——冬季温暖而短促
D.用一个字形容地理特征,这个字应该是“平”——平原面积广大
15.下列关于中俄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生活日用品B.俄罗斯从我国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
C.两国间货物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和管道D.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属“南北对话”
16.对下列地理区域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B.东南亚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C.欧洲西部许多国家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D.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答案】14.D 15.C 16.B
【解析】14.俄罗斯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冰雪广布,因此冰雪是俄罗斯的血液,A错误;“距离是俄罗斯的大不幸”,描述的是俄罗斯东西距离长,该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国家,B错误;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而漫长,所以在西伯利亚,-40℃不能算冰冻,C错误;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俄罗斯的地理特征,这个字应该是“平”,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包括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D正确。故选D。
15.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因此我国可以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俄罗斯可以从我国大量进口生活日用品,A、B错误;俄罗斯和我国之间的货物运输量大,且石油、天然气较多,因此两国间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和管道运输,C正确;中国和俄罗斯都属干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属干“南南合作”,D错误。故选C。
16.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A描述正确;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B描述错误;欧洲西部工业发达,许多国家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C描述正确;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D描述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读俄罗斯、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两国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京位于莫斯科的东南方向 ②莫斯科的年平均气温高于东京
③俄罗斯境内河流结冰期长,航运期短 ④日本境内河流短小,便于发展内河运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8.俄罗斯与日本( )
A.两国均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B.地域辽阔,都是地狭人稠的国家
C.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生产为主D.海岸线漫长,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
【答案】17.B 18.A
【解析】17.莫斯科位于北纬55°~56°、东经37°~38°之间,东京位于北纬35°69′,东经139°69′,因此东京位于莫斯科的东南方向。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莫斯科的纬度高于东京,因此莫斯科的年平均气温低于东京。俄罗斯境内河流结冰期长,航运期短。日本境内河流短小,水流湍急,不便于发展内河运输。所以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
18.俄罗斯与日本两国均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A正确。俄罗斯地域辽阔,地广人稀;日本地狭人稠,所以B错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生产为主;日本矿产资源匮乏,所以C错误。俄罗斯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内陆居多;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附近,所以D错误。故选A。
特色民居木刻楞房以原木搭接排列成墙,原木间垫有苔藓,具有冬暖夏凉、结实耐用的优点。下图示意木刻楞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原木间垫有苔藓主要是为了( )
A.吸水防潮B.防风御寒C.加固墙体D.降低造价
20.该民居最可能分布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B.印度C.俄罗斯D.巴西
【答案】19.B 20.C
【解析】19.根据材料可知,原木间垫有苔藓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作用,结实耐用的优点。建造木刻楞时在原木间垫上苔藓,可以有效阻挡寒风进入屋内,起到防风御寒、保暖的作用,B正确。房子无需要吸水,A错误。苔藓对加固墙体作用不大,C错误。原木间垫有苔藓跟降低造价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20.读图可知,木刻楞房的窗户是比较小的,由材料信息可知垒原木时一般在木头缝隙之间垫上苔藓,较小的窗户和木头逢之间垫上苔藓等这些措施是利于避风保暖的,由此可知这种房屋所处的地带的冬季的气温是比较低的,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这种房屋是用原木建造而成的,可知该区域的森林分布量是比较大的。由以上分析结合选项和所学知识可知可能分布在俄罗斯,C正确。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大部分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ABD错误。故选C。
读“中东地区(部分)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21-24小题。
21.中东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其中,名字带海却不属于海的是( )
A.里海B.地中海C.黑海D.红海
22.图中所示,沙特和伊朗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风能
23.沙特、埃及的阿拉伯人以及伊朗的波斯人信奉的宗教为( )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24.图中序号①②③所在的位置分别是( )
A.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
【答案】21.A 22.B 23.C 24.B
【分析】21.中东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两洋”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故选A。
2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沙特和伊朗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石油,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故选B。
23.沙特、埃及的阿拉伯人以及伊朗的波斯人信奉的宗教为伊斯兰教,这里的居民被称为穆斯林,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故选C。
24.图中①是位于波斯湾与阿拉伯海之间的霍尔木兹海峡;②是位于红海与阿拉伯海之间的曼德海峡,③是位于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土耳其海峡,故选B。
新年伊始,中国元首第一场外交大戏登场。1月15号,中国外交部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9日至23日,将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外交的开篇之作,也是西亚北非动荡5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这一地区。
25.关于本次国事访问地区自然地理描述正确的是 ( )
A.访问的三国都是属于中东范围B.埃及隔了苏伊士运河与沙特相邻
C.中东地区包括了西亚和北非D.西亚和北非的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
26.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是中国的大周边,也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热点地区。中东多动荡的原因不包括 ( )
A.战略地理位置重要B.丰富的油气资源C.多高原山地的地形D.匮乏的淡水资源
27.2016年中国经济的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中,“去产能”名列榜首,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煤炭行业则是首当其冲。下列哪个省区煤炭工业最受影响的是( )
A.山东B.河北C.山西D.广东
【答案】25.A 26.C 27.C
【解析】25.沙特、埃及、伊朗都属于中东国家的范围,A对;埃及苏伊士运河以西为埃及的西奈半岛,B错;中东包括了西亚大部分和北非的一部分,C错;西亚和北非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D错。故选A。
26.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和文化冲突、外部势力的干预都是中东多动荡的原因,ABD对,C错。故选C。
27.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有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省区,其中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所以山西省煤炭工业最受影响,C对,ABD错。故选C。
读“中东地区(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28-30小题。
28.中东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其中,名字带海却不属于海的是( )
A.里海B.地中海C.黑海D.红海
29.图中所示,沙特和伊朗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风能
30.沙特、埃及的阿拉伯人以及伊朗的波斯人信奉的宗教为( )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答案】28.A 29.B 30.C
【解析】28.中东特殊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两洋: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联系亚、欧、非三大洲;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其中里海不是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9.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故沙特和伊朗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石油。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0.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地区,沙特、埃及的阿拉伯人以及伊朗的波斯人,主要信奉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1年3月24日至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对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进行正式访问并工作访问阿曼。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31-32小题。
31.下列关于王毅外长出访国家所在区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B.居民主要是黄种人
C.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D.石油资源非常丰富
32.访问过程中,中方的翻译人员除汉语外,还需精通的语言是( )
A.阿拉伯语B.西班牙语C.法语D.俄语
【答案】31.B 32.A
【解析】31.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对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进行正式访问并工作访问阿曼,这些国家位于中东地区,主要是白种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故ACD正确,B错误。根据题意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B。
32.中东的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故A正确。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故B错误;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和西非法国有关的前殖民地,故C错误;俄语主要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使用,故D错误。故选A。
2023年3月10日深夜,外交界爆出了一个大消息,宿敌伊朗和沙特实现了和解,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准备互相派驻大使,互相尊重对方的领土与主权完整。据此完成下列33-34小题。
33.我们国家和沙特和伊朗在能源领域合作紧密,下列最有可能是我国从伊朗沙特进口的能源是( )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风能
34.4月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沙伊外长会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中国与沙特伊朗之间的商谈合作属于( )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国际组织间的合作D.经济全球化
【答案】33.B 34.B
【解析】33.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故沙特和伊朗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石油,我国从伊朗沙特进口的能源最有可能是石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和沙特、伊朗都是发展中国家,三国之前的合作属于南南合作,A错误、B正确。中国与沙特、伊朗是国家,不是经济组织,C错误。中国与沙特、伊朗三国之间的商谈合作不属于经济全球化,D错误。故选B。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发表联合声明,在中国的支持和倡议下,沙特和伊朗两国达成和解,宣布恢复双边外交关系。读图,完成下面35-38小题。
35.沙特阿拉伯、伊朗所属的亚洲分区是( )
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西亚
36.图中,表示伊朗高原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7.表示沙特阿拉伯居民生活场景的是( )
A.B.C.D.
38.此场景中的传统服饰与哪一因素有关( )
A.严寒多雪B.气候湿热C.炎热干燥D.河网密布
【答案】35.D 36.A 37.A 38.C
【解析】35.沙特阿拉伯、伊朗位于亚洲西部,所属的亚洲分区是西亚,D正确;东亚主要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东南亚主要包括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南亚主要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没有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A、B、C错误。故选D。
36.据图可知,①是伊朗高原,②是印度河平原,③是喜马拉雅山脉,④是青藏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7.据图可知,A反映的是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生活场景,A正确;B反映的是北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的生活场景,B错误;C反映的是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的生活场景,C错误;D反映的是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的生活场景,D错误。故选A。
38.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传统服饰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西亚沙特阿拉伯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白色反射阳光,吸热性差。长袍宽大,利于散热。缠头巾和长袍利于防风沙、防晒。当地的传统服饰与该地气候炎热干燥有关。该地气候不是严寒多雪和湿热,该地降水稀少,沙特阿拉伯是无流国,不是河网密布。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023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读“全球石油探明储量(2019年)”(左图)及“中东地区简图”(右图),回答39-41小题。
39.下列关于沙特阿拉伯、伊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国均位于红海沿岸B.两国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
C.两国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D.两国石油资源丰富,是石油出口国
40.由于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经济转型。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大力发展种植业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经济
C.重点发展军事工业D.限制石油开采,禁止石油出口
41.中国促进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此举获得国际社会的多方赞赏,原因是( )
①改善了中东地区的局势 ②有利于稳定全球油价 ③促进了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39.A 40.B 41.D
【解析】39.沙特阿拉伯、伊朗均位于波斯湾沿岸,A错误;两国气候都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水资源匮乏,B正确;两国居民多为阿拉伯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C正确;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沙特阿拉伯、伊朗是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A。
40.由于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中东地区许多国家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经济转型,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经济, B 正确;中东气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不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A 错误;重点发展军事工业不是加快经济转型的合理措施,限制石油开采,禁止石油出口会影响中东许多国家经济的发展, CD 错。故选 B。
41.中东地区的地区冲突不断,中国促进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可以改善中东地区的局势,促进了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沙特和伊朗均位于波斯湾沿岸,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两国恢复外交关系有利于稳定全球油价,①②③正确。故选D。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和伊朗两国代表今年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中沙伊三方10日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达成“北京协议”。读“西亚政区图”,完成下面42-44小题。
42.图中属于沙特和伊朗的一组国家是( )
A.A和BB.A和CC.C和DD.B和D
43.下列水域是湖不是海的是( )
A.③B.④C.⑤D.⑥
44.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进口源地,主要通过海运到达我国,其中需经过的海上通道是( )
A.苏伊士运河B.马六甲海峡C.土耳其海峡D.巴拿马运河
【答案】42.B 43.D 44.B
【解析】42.读图可知,图中A代表的是中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沙特阿拉伯,C代表的是伊朗。B代表的是土耳其,D代表的是伊拉克,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3.图中各水域中,③所示的红海、④所示的波斯湾和⑤所示的阿拉伯海都是边缘海,⑥所示的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排除ABC,故选D。
44.图中中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进口源地,主要通过海运到达我国,需要经过的海上通道是位于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故B正确。不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和巴拿马运河,排除ACD,故选B。
二、解答题
45.读俄罗斯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本次访问活动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2023年3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俄罗斯首都②_______,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2)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①是亚欧两洲分界线_________山脉。
(3)图中东西走向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③是__________,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4)俄罗斯北部虽然是沿海地区,但地广人稀,主要原因是气候严寒,该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5)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受到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制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说明俄罗斯经济过度依赖______(进口/出口),俄罗斯向欧盟供应天然气,主要采取_________运输方式。
【答案】45.(1)莫斯科
(2)乌拉尔
(3)西伯利亚大铁路
(4)寒带气候
(5)出口 管道
【解析】45.本大题以俄罗斯简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首都、自然资源分布、气候特点、交通条件、自然资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
(2)俄罗斯国土面积广大,地跨亚、欧两大洲,位于其境内的两大洲的分界线是①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3)图中的③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该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该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原因是:俄罗斯亚洲部分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土壤结冰期短,南部地区城市与人口较密集且矿产资源较丰富。
(4)俄罗斯东西跨经度广,大部分地区距海较远,降水较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北部纬度较高,气候严寒,该地区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
(5)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俄罗斯过度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出口,导致经济发展不够持续稳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管道运输主要是运输液体与气体。俄罗斯向欧盟供应天然气,主要采用管道运输方式。
4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受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并发表《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目前中国稳居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能源进口国。
材料二:2022年2月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生冲突,俄罗斯经济发展受阻,但俄罗斯航天航空产业领先世界,航空火箭技术、宇宙飞船技术美欧无法撼动;核潜艇技术、导弹技术、轰炸机技术、发动机技术依然是世界之最;农业实现了科技化和现代化,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我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材料三:左图为俄罗斯产业分布图,右图为中俄油气运输线路图。
(1)俄罗斯是一个横跨____两大洲的国家,图中A是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____海峡,俄罗斯气候以____气候为主。
(2)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主要通过____运输,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____。(只答1点)
(3)说出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能源进口国的有利条件。
(4)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中俄可以进行哪些项目合作并说明理由。
【答案】46.(1)欧亚(亚欧) 白令 温带大陆性
(2)管道 运量大、安全、连续性强(好)、受气候(天气)影响小、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不受时间限制等
(3)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对能源需求量大;中国与俄罗斯相邻,距离较近,运输成本较低;两国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政策支持;修建了中俄输油管道,运输便利,运价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价格较低。
(4)能源(石油、天然气)项目,理由: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航天航空项目,理由:俄罗斯航空火箭技术、宇宙飞船技术先进;科学技术(高新技术、军事技术、高端技术)项目,理由:核潜艇技术、导弹技术、轰炸机技术、发动机技术依然是世界之最;农业生产项目,理由: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耕地(小麦种植)面积广、俄罗斯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化水平高。
【解析】46.本大题以俄罗斯产业分布图、中俄油气运输线路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俄罗斯的气候、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俄罗斯的交通运输、俄罗斯的工业和农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俄罗斯是一个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A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读图可知,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运量大、安全、连续性强(好)、受气候(天气)影响小、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不受时间限制等。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对能源需求量大;中国与俄罗斯相邻,距离较近,运输成本较低;两国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政策支持;修建了中俄输油管道,运输便利,运价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价格较低。
(4)根据材料二分析,可以进行能源(石油、天然气)项目的合作,理由是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可以进行航天航空项目的合作,理由是俄罗斯航空火箭技术、宇宙飞船技术先进;可以进行科学技术(高新技术、军事技术、高端技术)项目的合作,理由是俄罗斯核潜艇技术、导弹技术、轰炸机技术、发动机技术是世界之最;可以进行农业生产项目的合作,理由是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耕地(小麦种植)面积广、俄罗斯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化水平高。
47.阅读观察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3月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连成双边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互派大使。长期以来西亚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沙伊两国在宗教信仰、能源交易、军事武装、域外国家干预警方面存在矛盾,此次和解标志着世界格局出现了大的变化。
材料二:西亚地区图和西亚气温曲线逐月降水量图
(1)阅读材料一可知,西亚地区国家间存在矛盾与当地居民普遍信仰____教有关。西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是____,该能源集中分布在____地区。该能源在运往日本的路线中会经过东南亚的____海峡。
(2)请从气候方面分析两亚地区水资源珍贵的原因是:____。
(3)通过材料,试分析中国积极参与斡旋沙伊和解的原因是:(至少写出两条)____。
【答案】47.(1)伊斯兰教 石油 波斯湾及其沿岸 马六甲
(2)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蒸发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强
(3)西亚是“五海三洲”之地,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西亚石油资源丰富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中国从西亚进口石油。
【解析】47.本题以西亚地区和埃及的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西亚地区和埃及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产特点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阅读材料一可知,西亚和埃及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为阿拉伯民族,西亚地区国家间存在矛盾与当地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有关。西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是石油,该能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该能源在运往日本的路线中会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2)西亚缺水原因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蒸发强,减少少,故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水比油贵的现象。
(3)西亚自古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素有“两洋三洲五海”之称。其中的“两洋”是指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 是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 是指阿拉伯海、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西亚石油资源丰富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
4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信奉伊斯兰教,分属两个不同派系。2016年两国因宗教和石油等问题宣布断交。2023年3月10日两国在北京恢复了外交关系,完成了世纪大和解,中国是此次伊朗和沙特和解的金牌调解员。
材料二: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办,这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于冬季举行。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南面与阿拉伯联和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接壤,海岸线长550公里。
材料三:西亚地区示意图、卡塔尔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多哈气候资料图、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图。
(1)西亚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_______。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位于①______(海域)两岸。
(2)两国居民多为______人种,都信奉三大宗教中的______教。
(3)中国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和解中起到_______的作用,说明我国________。
(4)2022足球世界杯的吉祥物“拉伊卜”一经露面广受喜爱,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该地区居民的主要标志服饰白色头巾,该服饰反映了该地区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分析卡塔尔没有选择在七八月份举办世界杯的原因______。
【答案】48.(1)五海三洲之地 波斯湾
(2)白 伊斯兰
(3)调解 具备大国担当,坚持和平发展
(4)全年炎热干燥 七八月份是北半球夏季,气温高,不宜举行足球比赛
【解析】48.本题以西亚为材料,涉及西亚的地理位置、国家、气候、人种、宗教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文化知识。
(1)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位于波斯湾两岸,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2)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为阿拉伯人,多为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
(3)根据材料,中国是此次伊朗和沙特和解的金牌调解员,起到调解的作用,两国在北京恢复了外交关系,完成了世纪大和解,说明我国具备大国担当,愿做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坚持促进国际和平发展。
(4)根据多哈气候资料图,该地区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炎热干燥。七八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夏季气温过高,不宜举行足球比赛,而冬季气温较低,较凉爽,因此卡塔尔世界杯赛在11月至12月期间(冬季)举行而非七八月举行。
4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1所示,中东地区地跨亚、欧、________三洲,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该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________(海湾)及其沿岸地区。
(2)从图可知,中东地区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沙漠广布,因而________资源严重匮乏。
(3)图3所示的阿拉伯人是中东人数最多的种族,该种族主要信奉________(宗教)。
(4)2023年3月10日,千年“宿敌”伊朗和沙特在北京恢复了外交关系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图中代表这两个国家的代码分别是:伊朗________沙特________。
【答案】49.(1)非 石油 波斯湾
(2)水
(3)伊斯兰教
(4)B A
【解析】49.本大题以中东地区略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中东的主要国家、石油、水资源、人种和宗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1)如图1所示,中东地区地跨亚、欧、非三洲,中东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该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从图可知,中东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沙漠广布,因而水资源严重匮乏。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到中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图3所示的阿拉伯人是中东人数最多的种族,该种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
(4)2023年3月10日,千年“宿敌”伊朗和沙特在北京恢复了外交关系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读图可知,A是沙特阿拉伯,B是伊朗。
50.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10日晚,中国、伊朗和沙特三国,在北京发表了联合声明: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在最多两个月内重新开放大使馆。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材料三:枣椰树是中东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耐干旱,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长出丰硕的果实。枣椰树的果实叫做椰枣,含糖量高。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椰枣主要产区,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
(1)分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__________
(2)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其石油海运必须经过_________海峡。简述石油资源的开发对伊朗的影响__________。
(3)分析伊拉克种植枣椰树的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
(4)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重要的产油国,但是石油资源不可再生,沙特正在太阳能领域酝酿着全球最大规模的投资。试分析沙特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
(5)简要描述俄罗斯的纬度位置__________。
(6)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俄罗斯铁路线欧洲部分密集,以_________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的__________,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管道运输主要输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7)分析俄罗斯实施东部大开发战略遇到的困难__________。
【答案】50.(1)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淡水资源贫乏;民族宗教矛盾突出
(2)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霍尔木兹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也为伊朗开展能源外交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世界能源市场的行情变化对伊朗国民经济走势具有直接影响 。
(3)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河流提供灌溉水源。
(4)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气候干燥,云量少,太阳辐射强。
(5)北极圈穿过北部,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纬50°~70°之间。
(6)莫斯科 西伯利亚 石油 天然气
(7)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人口稀少;基础设施不完善。
【解析】50.本题以图文资料的形式,涉及中东地区的位置、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及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及交通分布等,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
(1)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西亚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资源的争夺。
(2)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的石油外运必须经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 伊朗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因此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也为伊朗开展能源外交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世界能源市场的行情变化对伊朗国民经济走势具有直接影响 。
(3)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该国生产椰枣有利的自然条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河流提供灌溉水源。
(4)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产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是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沙特阿拉伯纬度低,太阳辐射热量丰富;其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云量少,太阳光照强;此外,沙漠广布,多闲置土地,土地租金低;作为西亚石油国家,其资金雄厚。
(5)俄罗斯位于30°~180°E,50° ~80°N ,位于中高纬度,纬度较高,北部被北极圈穿过。
(6)俄罗斯铁路线欧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西西伯利亚铁路网非常稀疏,被称为“亚欧大陆桥”。俄罗斯管道运输发达,主要输送石油和天然气。
(7)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但由于俄罗斯领土辽阔,各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因此俄罗斯开发东部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气候寒冷。
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16 航天探测: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16 航天探测,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2年9月9日,国家航天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15 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现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15 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现状,共46页。
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14 土耳其地震: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14 土耳其地震,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