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再别康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47072/0-17180957560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2《再别康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47072/0-17180957561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2《再别康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47072/0-17180957562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2《再别康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47072/0-171809575631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2《再别康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47072/0-171809575635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2《再别康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47072/0-171809575637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2《再别康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47072/0-171809575639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2《再别康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847072/0-171809575641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背景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林徽因,三种怀念三种悲伤,回环往复,客观物象,主观情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体会《再别康桥》所深寓的感情。二、理解《再别康桥》运用意象、修辞表达感情的特点。三、了解《再别康桥》的“三美”。四、有感情的朗诵《再别康桥》。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爱恋林徽因,并于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大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布尔乔亚(资产阶级)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的新诗可称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钟情诗神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被胡适称为“情圣”和“诗圣”的诗人徐志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和徐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意的内心。
1923年成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等。他们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效的是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三美”)理论,被人评为“带着镣铐跳舞”)的新格律理论,此理论对中国现代诗坛、对徐志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志摩曾在1921-1922年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再别:1923年发表了第一首回忆康桥的诗——《康桥再会吧》。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写下——《再别康桥》.
康桥:即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因。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林徽因、泰戈尔与徐志摩
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与徐志摩相关的三个女子:
张幼仪 二人婚期(1916——1922)
1920——1921与徐志摩在英伦相识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 那娉婷 你是
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 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花后那片鹅黄 你像
新鲜初放的芽 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一为悼念徐志摩二为儿子出生
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
林徽因: 志摩遇难之时,她和丈夫梁思成用碧绿的铁树叶亲手编制了花圈,梁思成还从志摩遇难的飞机残骸上拾来一块木板,林徽因将它常年挂在她的居室,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天。
陆小曼: 志摩死后,小曼素服终身。她在自己的卧室悬挂着志摩的大幅遗像,每隔几天,总要买一束鲜花献上。1933年清明,小曼回硖石为志摩扫墓,写了一首感伤的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她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努力习画,终生不辍。
张幼仪 在离婚后成为一个新女性,她独立生活,事业有成,还为志摩的父亲养老送终,尽了志摩未尽的责任。她心如止水,尽心抚养儿子,在她56岁时,儿子徐积锴在美国成家立业,她这才与邻居医生结婚。
康河的水,曾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或许生命的河流就是一段曲折的沧桑;岁月的清溪就是迢迢前去的逝者,那么,我们便是那能听得康河之水清音的过客,希望这节课也一样能开启我们感受真善美的心灵!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玲》)4、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5、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词与本诗有何不同?
新颖的构思: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对象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初读诗歌,感知诗情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总体语调:舒缓、低沉 节奏:轻柔、和谐明确情感:
全诗蕴涵了对康桥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
这首诗一共有几节?每一节有几行?每一行的字数一样吗?句子排列有什么特点?
共七节, “四行一节” 每一行字数基本为6-8字,总体来说字数接近,单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参差中见整齐, 给人以美感。
诗歌共7节,仿佛7幅图画,请同学们自主诵读诗歌并用5个字为每幅画拟一个名字。
诗歌是如何体现“音乐美”的?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语意上同中有异,在节奏上完全相同;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结构: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增添诗歌的节奏感。内容:使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地深邃隽永,给读者丰富的联想与回味。
思考1:朗读诗歌第一节,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何作用?
明确:连用三个“轻轻的”,运用反复手法,实写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营造了宁静和谐的意境,奠定了舒缓的感情基调。
思考2:朗读诗歌第二节,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①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②“柳”与“留” 有一种谐音关系,古人折柳送别,以示对远行人的挽留,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不舍之情。
思考3:朗读诗歌第三节,你认为哪些词用得最妙?
明确:①招摇:本意是摇摆的意思,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青荇拟人化,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表达自己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向往。②油油:本意为光润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写出了水波轻涌、水质清澈的状态,表达自己对自由自在的向往。③“甘心”两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眷恋。
——康桥寄托着作者美好的回忆和理想。
思考4:朗读第四节,思考潭水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指什么?本节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融情入景,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富有诗情画意!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般的梦。将人带入了梦一般的意境中。 “彩虹”虽美,但转瞬即逝,梦也如此,这更增添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消失了的梦无法追求的惆怅。
思考5:朗读第五节,鉴赏“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句。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星辉”比作可以装载的物体,化无形为有形,象征着过去美好的生活,“满载”沉甸甸的回忆,营造了璀璨美好而又富有寓意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之情。
思考6:朗读第六节,分析作者的情感?
明确:①诗人从梦中回到现实,想到就要离别康桥而去,不禁忧从中来,终不能放歌。②悄悄无声,笙箫有声,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渲染了无边的寂静氛围。③将“夏虫”拟人化,就连喧闹的夏虫好像也体会到诗人的离别之情,也愿保持沉默,表达了诗人的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
思考7:朗读第七节,这一节和第一节是否重复,在诗中有何作用?
明确:①内容上: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层层递进。②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③情感上:“悄悄的”表达了诗人不愿惊动康桥、不舍离去的情感。
一、分析意象欣赏意境
理解诗作的感情变化
景 情 交融
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云彩 金柳 青荇 潭水 长篙 星辉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意象
5感情达到高潮:无限留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月诗派,再别康桥,趣味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剑桥大学,作家与康河的情缘,《康桥再会吧》,诗歌的思想感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图片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徐志摩,了解康桥,分析课文,形象的个性再现,课下实践,志摩的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